越來越卷的博物館,薅光了我的錢包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作者 |樅樅

編輯 | 陸一鳴

題圖 |圖蟲創意

旅遊旺季還沒結束,今年最出人意料的網紅景點已經提前出線了。

整個暑假,各大博物館的門票都是一票難求,預約進館,得用上搶演唱會門票的技巧和手法:多線程操作、掐點進係統、拚眼力和手速,講究一個穩、準、狠,對心理和身體素質都是一場考驗。

實在搶不到或者臨時起意要去逛博物館,還可以走特展通道進場,打開手機一看,特展票價驚人——正價票198元、半價票99元,難免心頭一緊,但來都來了,還是咬咬牙花錢進去吧。

國博收費展的購票界麵。(圖/國博展覽小程序)

拿到票,好不容易跟著隊伍從體感53℃的烈日下挪進清涼的館裏,發現湧進這裏的人並不比那些被擋在“門票關”外的人少——有在大堂遛娃的、休息區野餐的,各個展廳裏給“博物館護照”蓋印章、打卡的……熱門博物館如三星堆,展廳裏的人流量更是巨大,摩肩接踵的程度堪比國慶假期的上海外灘。

三星堆博物館展廳內。(圖/小紅書@我隻是一隻粽子)

不少博物館紛紛宣布加場、延長暑期的開館時間,但開到晚上了還不夠,因為還有那些一逛就一整天、天黑了還不願意走的人。

陝西曆史博物館的延時開放公告(圖/微博)

今年的“文博熱”怎麽比天氣還要熱?這博物館怎麽還非去不可了?

博物館創收,

夢幻聯動、各顯神通

目前,全國有90%以上的博物館實行免費開放,而文創產品正成為博物館的重要收入來源。

10年前,故宮文創就靠著手賬膠帶、折扇、行李牌等創意產品出圈,開了網店後,各種“來自故宮的禮物”一時風靡全網,國內各大博物館的“文創競賽”也就此開始。

熱賣至今的故宮折扇。(圖/故宮淘寶截圖)

2019年,河南博物院推出考古盲盒,想拿出埋在土中的“文物”,就得模擬實地考古的步驟,從劃探方開始,掘地、清洗乃至修複,讓不少網友過足了考古的癮,體驗開到隱藏款的鎮館之寶的那份激動、見證文物出土的喜悅和成就感。

我在家裏挖“文物”。(圖/微博)

如今,文創商店早已成為各大博物館的標配,除了各自鎮館文物的周邊,還有各種手辦、玩具,乃至生活百貨:“皇後之璽”公交卡、越王勾踐劍U盤、饢形的鼠標墊……都是打工人居家辦公的實用之選,就算是被網友稱為“綠馬踩雞”的“馬踏飛燕”玩偶,也因醜受寵,一度賣斷貨。

作為有逛博物館習慣的旅客,沙沙坦言,“以前不太會在文創這方麵花太多的錢,一些東西的質量讓我覺得不是很值得”,但最近在逛博物館的時候,“覺得有一些小東西設計得還挺可愛、挺有想法的,加上因為假期難得出趟遠門,從南到北的,就願意帶一點紀念品”。

在博物館買文創,根本停不下來。(圖/小紅書@初一一撮毛)

沙沙還記得,有一次同行的朋友在洛陽看上了一頂有書法題字的帽子,“當時她蠻喜歡的,但沒有買下。後來發現在網上怎麽都搜不到那款,就特別特別後悔,巴不得立刻坐車再回去把那頂帽子買下來。之後還說,以後看到什麽喜歡的東西,還是要盡快買下來,這種情況真的是過了這個村兒,沒有這個店兒了”。

2021年五一期間,三星堆文創推出的“青銅麵具”冰激淩隻用了一個上午就售空庫存、爆火出圈,之後,不少網友為了冰激淩特地去打卡博物館,其他館見狀也紛紛研發起自己的文創雪糕,加入Battle。

出圈的“青銅麵具”。(圖/微博@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

文創雪糕遍地開花,也拓寬了文創食品的研發思路,到了飯點,觀眾也不用出博物館大門,到餐廳炫碗“編鍾鹵蛋麵”,嚐個“四羊方尊”蛋糕,喝杯宋孝宗“代言”的宋代茶飲子,或者品個“萬春金福”故宮下午茶……餐飲品類堪比外麵的小吃攤、咖啡店,不同的是,這些產品還自帶一份文物加持的曆史底蘊和書卷氣息。

逛餓了,就吃點鎮館之寶。(圖/小紅書@東湖小野)

博物館開門營業,主打的就是夢幻聯動、包羅萬象,打破空間區隔和領域界限,想方設法活泛起來,成為商場、餐廳,甚至樂園和劇場。

花式內卷,

博物館有多拚

一度被視作高冷神秘的博物館,其實一直在努力“放下身段”。

(圖/《我在故宮修文物》)

2016年,講述文物修複工作者日常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走紅,從此大家對文博行業的印象大改。不少年輕觀眾看了這片子後,甚至嚷嚷著要去故宮上班。

《我在故宮修文物》堪稱故宮的招聘廣告。(圖/豆瓣)

之後的幾年裏,《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等多檔親民的文博類節目陸續接力,要麽請各路明星作為“國寶守護人”,要麽讓文物“開口說話”,講述自己的前世今生,給出鏡的博物館引來大波“流量”。

同時期,海昏侯墓發現失傳1800年的《齊論語》竹簡、三星堆遺址重啟發掘,文物持續“上新”,這些令全民矚目的重大考古發掘進展,也極大地提升了觀眾參觀博物館的意願。

(圖/圖蟲創意)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公布重大考古發現,緊接著的清明小長假,三星堆博物館遊客量就創下曆史新高——4.53萬人次湧入三星堆博物館,實現門票收入246.58萬元,較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278%、329.73%。

許多人因為這些紀錄片、綜藝或考古進展而有了契機走進身邊的博物館,去一睹國寶的真容,每年的寒暑假,各地博物館都在迎接新的客流量高峰。

“運河迷蹤”密室。(圖/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今年,博物館圈又察覺到密室逃脫的火熱: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運河迷蹤”密室裏,觀眾可以化身為“都水監密探”護送賈王回京,由於是免費項目,有網友覺得“密室的搶票難度比預約進館還大”,有的觀眾因為沉迷劇情玩得太久,最後連本館的基本陳列都沒看完。

而洛陽古墓博物館的“古墓探秘”,則號稱全國首個“曆史人文類博物館夜宿項目”,在這場“劇本殺”遊戲裏,玩家將“複活”墓主、在博物館裏過夜,至於這兩天一夜要花費的1688元,與玩家們的好奇心相比,幾乎不值一提。

“博物館奇妙夜”的報名頁。(圖/古都研學小程序)

還有的博物館,選擇把戲劇舞台搬進館裏:為了讓大家和蘇東坡“本人”麵對麵,四川省博物館就和四川人藝劇院合作,在蘇軾主題文物展廳演起話劇;觀眾聽了湖北省博物館的現場編鍾音樂會,才懂得古代帝王怎麽會因飲宴作樂不思朝政;在廣東省博物館,舞者伴隨現場演奏的民樂在宋元書畫前跳起現代舞,用現代人的肢體語言和千年前畫卷上的筆墨對話……

觀眾在博物館遇見蘇東坡。(圖/微博@四川人民藝術劇院)

線上線下,博物館都呈現出一派花團錦簇的景象,但足夠說明文博的內核真正“熱”起來了嗎?

文博“熱”的背後,

難以察覺的“冷”

剝去娛樂的外衣,回到展廳,觀眾們站在展櫃前,麵對的是自己日常生活中難以接觸到的陌生領域,對於大部分觀眾來說,許多展覽陳列很可能還是“看不懂”“沒意思”“記不住”。

(圖/樅樅 攝)

經常逛博物館的人,對於這樣的場景並不陌生:孩子拖曳著家長想要離開,有時還會開始尖叫、奔跑、拍打展櫃。最後,疲憊的大人和小孩都隻好走馬觀花、打卡完事兒,在對每件展品匆匆拍完照就走的情況下,觀眾對當地文化的印象還停留在以往道聽途說的奇聞異事,隱形的門檻讓展品背後的故事依舊冷門。

觀眾在給展品拍照。(圖/樅樅 攝)

最初,人們走進博物館,是因為對腳下這片土地的過去抱有好奇和期待,而文物藏品及其背後的淵源才是博物館的根之所在。

《國家寶藏》中,文物攝影師趙震分享過他為將近8000尊兵馬俑拍照的故事,其中,秦始皇帝陵“28號俑”上有一枚清晰的指紋,“那可是2200多年前製作兵馬俑的工匠留下來的指紋啊!”趙震哽咽道,“當看到那種景象的時候,時間已經消失了,就在同一個位置,他剛剛離開,而我就踩在他的腳上……”。

兵馬俑上清晰的指紋。(圖/《國家寶藏第三季》)

試著用目光去描摹那些存延了數千年的物品,凝視和想象就能讓當下的我們回溯時間、重返故地,感受冷靜思考帶來的共鳴和震撼。

不過,“外行人”要想達到這樣的觀展體驗,還得館方來搭把手,用更通俗直觀的展板文字、更口語化的語音導覽和人工講解,又或者出其不意的小貼士,都能幫助理解、減少展品陌生又高冷的距離感。

展廳裏專心聽誌願者講解的女孩。(圖/樅樅)

雖說陳展方式有待改進,但逛博物館確實正在成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展廳裏,常有和展台一般高的孩子,自己搗鼓語音導覽器、戴著耳機靜靜地觀賞展品;年輕人三兩成群,駐足在展櫃前、沉浸在討論和思緒中;誌願講解員被團團簇擁,身上凝聚著大家求知的目光……

(圖/樅樅 攝)

隻要能夠吸引更多人懷著好奇和期待,邁進博物館的大門,文博圈爭當“顯眼包”的各種花活,就總算沒白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