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是楊國福的外甥?中國麻辣燙為何南北大不同?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楊國福 IC photo / 圖)

近日,“麻辣燙裏不能沒有什麽”登上微博熱搜,網友紛紛發表自己最愛的食材,包括鴨血、鴨腸、毛肚、芝麻醬、芋頭等等,該話題討論短短半天已經有過億的熱度。

無獨有偶,此前關於#張亮是楊國福的外甥#也引發過熱議,有網友發帖稱張亮麻辣燙創始人是楊國福麻辣燙創始人的外甥,各路吃貨表示震驚。

公開資料顯示,楊國福麻辣燙和張亮麻辣燙兩人都在哈爾濱發家,隨後逐步擴張,發展到全國加盟。目前楊國福已有6000家加盟店,張亮麻辣燙也已有超過4500家門店,坊間都說,哪裏有楊國福,附近就有張亮。

但經過證實,張亮不是楊國福的外甥,倆人隻是平輩的關係,勉強算是個遠親關係,網絡熱議的背後,也佐證了麻辣燙這種小吃的受歡迎程度。

不過,不少經常光顧的吃貨可能不知道,麻辣燙這種起源於川渝地區的吃食,做到全國連鎖的,卻是東北人——這還真有點“南轅北轍”的味道。

低配版火鍋

明朝之前是沒有麻辣燙的,畢竟那時辣椒還沒傳入。有考據說,麻辣燙起源於川渝兩地在長江上討生活的纖夫和船工中間。他們平日裏吃飯不便,往往就在江邊壘灶生火涮菜吃。其後被碼頭小販習得,挑子裏放爐具菜品,有食客了,就地紮攤。漸漸地,這種吃法便擴散開來。

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個人在外配置灶具不便,那就用一副灶具做出來,再分而食之。湯底、菜品、再到製作的方法,和火鍋完全一樣。

唯一不同的是,火鍋是食客自己涮,而麻辣燙則能直接吃,所以說它是低配版的火鍋,沒差。

省事省時,不拘地方。吃火鍋得有涮具,不管是在家還是店裏,都限製了範圍。尤其是店裏,由於得自己動手,每一桌都得備好涮具。對食客和店家雙方而言,都不省事。

再者,涮具成本也直接推高了火鍋的食用成本。彼時的販夫走卒們,想必沒有那麽多的閑情雅趣坐在門店裏吃涮鍋,而在路邊的野攤上吃幾串麻辣燙打打牙祭,不貴卻方便。

價格上親民不說,關鍵沒有人數上的限製。不同於火鍋的圍坐一圈,麻辣燙是直接做好的,一個人吃起來也不會覺得孤單和別扭。

麻辣燙灶具的便捷,使得店麵或攤點幾乎可以不計人流和成本的開在任何地方。這一點,火鍋店就做不到。麻辣燙可以流動銷售,你讓火鍋店拉著一堆涮具到處跑,這不現實。如果說火鍋算是川渝食味的骨架,那麻辣燙就是填補空隙的血肉,二者兼顧不同的消費階層和區域人群的分布,相輔相成。

(IC photo / 圖)

南食卻由北人銷

川渝味道如今在全國如星火燎原,它借的是經濟發展的東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北方城市裏,別說麻辣燙,就是火鍋也不常見。這並不奇怪,經濟發展不到一定規模時,不同區域裏的飲食,也不會在更大範圍裏流行。

通常而言,當各個區域裏的人口頻繁的相互流動,隨之而來的就是飲食習慣的交融。川菜原本就在全國上得了席麵,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流動加速,川渝食味在更大範圍裏擴張也是順理成章的。

隻不過人們始料未及的是,如今各個城市裏排名前列的麻辣燙連鎖店麵,居然是由一個東北人創辦的。北方人賣川渝地區的小吃,還做到了行業內數一數二的位置,讓人匪夷所思。不過靜下來想想,也沒什麽奇怪的。

相對於火鍋,麻辣燙就是一種小吃,它是不上席麵的。川渝食味在向全國推廣時,當地人更推崇其火鍋。不信你瞅一眼如今全國各地的川味火鍋店麵,無論是連鎖的還是零散的,四川和重慶兩地的標簽幾乎占到全部。現實中的火鍋連鎖,海底撈是四川的,而巴將軍是重慶的。對本地某一種飲食的推廣推崇,推大不推小,這是順理成章的邏輯。

麻辣燙的小,不是說它不好吃,而是體現在它更接近底層大眾。連鎖店的經營有知名度,但也有局限。小區深處的麻辣燙店麵,沒有名號的永遠比有名號的連鎖店多。一旦本地出現了一家麻辣燙的連鎖店,正因為它是唯一有名號的,一般又開在人流鬧市處,它被人一下子記住也就不奇怪了。可實際上,連鎖店其實並沒有零散的店麵多。

就拿楊國福麻辣燙來說吧,截至到2017年,全國的連鎖店麵有五千多家,而各地零散店麵包括流動小販在內,肯定要遠遠大於這個數。但前者被記住,正因為它有正式的注冊商標。十五分鍾內製作而成,人均消費額在二三十元上下,快餐式的麻辣燙,無論是連鎖店還是攤位,其隨手可得的模式,相比於那些大門店裏的正餐,它就是市井裏的草根之味——而尋常的味道,最是不可或缺。

(IC photo / 圖)

麻辣燙底料的製作有技法,對川渝本地人而言,這再平常不過。就好比每個區域內的特色飲食,正因為在本地區很平常,所以在售賣的過程中,本地人可能並不注重其名號,而隻會享受其本味——誰都會做,誰做的好吃才重要.

可對外地人而言就不同了,首先要學的就是技法,在掌握技法之後,更需要一個正式的名號,用以證明技法的正確和純熟。所以麻辣燙連鎖店,誰有心,誰透見其中的商機,誰捷足先登,自然就能做到行業內的領頭羊位置。公開資料顯示,楊國福這個商標2007年就注冊好了。

先來的吃肉,後到的可能連湯也喝不上,在商業經營領域很常見。所以這十來年做成連鎖店規模的,也就姓楊的這一家。正因為有行業壁壘和壟斷等因素,麻辣燙連鎖經營才有了南味北銷的局麵。

更讓人驚喜的是,中國的麻辣燙走出了世界。有媒體報道稱,韓國人對麻辣燙挺鍾愛,甚至間接帶動了啤酒的銷量。對同樣嗜辣的韓國人而言,麻辣燙是對口的。麻辣燙有別於火鍋分食的方式,也正好符合西方人不聚一盤吃菜的方式,若是在底料上加以改進,針對不同的口味推出各異的做法,打動外國人的嘴,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在眼下,光是國人的口,都填不滿,哪還想的上去掙老外的錢,誰讓咱好這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