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昆明南屏街,一名白衣女孩被禁錮在玻璃罩內拍打著玻璃,臉露驚恐,這一幕吸引許多市民駐足觀看,臉上充滿疑惑。雲南信息報 趙永峰 攝影
原來這是五三青年藝術節“在雲上——行為藝術現場”。來自新加坡、日本、重慶、昆明等地的行為藝術家們在人來人往的南屏街,與民眾一起探討人與人、人與城市的關係。
藝術家沙玉蓉作品《打破》,展現的是一個白衣女子被困在1立方米大小的玻璃罩內。正午的太陽透過玻璃射在她身上,汗水從她的鼻子、額頭上和頭發裏流出,她望著玻璃罩外的兩個女子,眼神裏充滿渴求。
另外女子慢慢走向玻璃罩,將雙手印在玻璃上,罩內的白衣女子將自己的手掌合上去。罩外人的手放在哪兒,她的手就放在哪兒。
在玻璃罩外徘徊一陣後,兩個女子漸漸後退,白衣女子看向周圍的人,眼神緩緩移動。接著,她用拳頭和鉗子砸向玻璃罩,但沒能將玻璃砸碎。
隨後,一名男子和一群人圍上去合力敲打玻璃,才將玻璃砸碎“救”出該名白衣女子。
沙玉蓉想要表達的是“孤獨的恐懼”,“隔離物讓我產生恐懼,與親近的人不能交流。”沙玉蓉希望,有陌生人來靠近玻璃罩。
行為藝術作品《致敬》,山東籍行為藝術家王軍爬到廣場上一根6米高的旗杆上,隨後一名工作人員也爬上人字梯,在王軍的腰上圍了一根皮帶,將他和旗杆綁在了一起。
王軍的行為也吸引了很多市民的駐足觀看,很多人站在廣場附近的走廊上、樹蔭下,抬著頭看著旗杆上的人。
王軍計劃作品實施時間為2小時,但站了一小時左右,10多個防暴警察出現在旗杆下方,要求其停止行為藝術。幾名工作人員還搬來樓梯,勸說王軍下來,但王軍搖搖頭說想再爭取30分鍾時間。交涉不成,王軍最後將時間延長了10分鍾。
在旗杆上站立的70分鍾裏,王軍說,這是一個慢慢修正自己的過程。“因為是《致敬》,所以要有端正的態度,身體是否筆挺?衣服是否整齊?我的雙手是不是搭在褲子中線上?”在旗杆上,他不斷調整自己。
王軍說,站立是他對自己梳理與修正的過程。作品命名為《致敬》,是希望以一種溫和的方式來普及行為藝術。是向人致敬;向個人致敬;向每個人致敬;向每個人內部保有的天賦的尊嚴致敬。向生命致敬;向天地間所有美好的生命;向古往今來乃至往後,在無限的時間裏發生的所有生命致敬。
除了王軍的《致敬》、沙玉蓉的《打破》,日本女藝術家清水的《電梯逆行》同樣惹人關注。
在廣場通往地下商場的上行電梯上,清水左手抓住電梯旁的一根樹枝,在上電梯上逆行,與左側遊客擦肩而過。路人多用驚異的眼神看著她,原本並排站在一起的人,趕緊避開排成一隊上樓。
《電梯逆行》實施了近1小時。由於上行乘客較多,左側扶梯上排著長長的隊,很多人都主動為清水讓行,隻有一名中年婦女堅決不讓,清水隻好繞過她繼續下行。“我覺得她可能想要讓大家自覺排隊,讓出一定空間讓有需要的人先行。”有路人這樣評價清水的行為。但是市民汪大爺卻有著不同的看法:“這種方式妨礙到別人了,其他人上個電梯都被攔住。”汪大爺甚至找到場地負責人,希望他們盡快製止這種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