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霧霾遮天蔽日 空氣有毒世界最髒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十麵霾伏”專題頁麵


11月,新德裏郊區煙霧籠罩。雖然世界媒體報道更多的是北京的空氣質量,但科學家說新德裏的空氣往往更加糟糕。  Roberto Schmidt/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新德裏——多年來,亞穆納河畔這座龐大城市的空氣一直可謂是世界最髒的,但似乎很少有居民意識到這是個問題,或為其影響擔心。

如今,情況突然開始改變。新德裏的一些印度和外國精英人士,也開始佩戴在北京頗為常見的白色醫用口罩。最近幾個月,美國大使館為工作人員的住所購買了1800台高端空氣淨化器,其他許多主要國家的大使館也在這麽做。

包括挪威大使館在內的一些大使館已經開始要求有孩子的外交官重新考慮是否要搬到這座城市;官員們也暗中表示,選擇縮短任期的外交官人數正在激增。印度企業已經開始為他們的辦公樓訂購過濾係統。

“我的事業剛剛起飛,”設在德裏的空氣過濾用品公司“順暢呼吸”(BreatheEasy)的主管巴倫·阿加沃爾(Barun Aggarwal)說。“它始於外交圈,但目前已經擴展到了高層印度社區。”

由於人們愈發意識到印度空氣問題的嚴重性,就連長時間以來,對與美國官員談論氣候和汙染問題興趣不大的印度外交官,去年年底都突然請求美國幫他們改善印度的空氣質量,相關會談的參與者透露。所以,當奧巴馬總統在上個月訪問印度後離開德裏時,他手上有有一係列汙染協議可以示人。其中一項提出要把美國測量汙染程度的係統引入多個印度城市,另一項則指出要研究減少卡車廢氣排放的方式。卡車廢氣是城市汙染的主要來源。

去年,印度和國際媒體對德裏空氣問題的大量報道也推動了這種變化。這些文章曾經並不多見,而現在幾乎每天都有,比如因為哮喘和相關疾病前去就醫的人數猛增等。其中一篇關於奧巴馬訪問的文章,用一位科學家的說法講述道,他因為在德裏待了三天,而使壽命縮短了六個小時。

“我們覺得這是我們應該應對的問題,而且我們已經開始應對它了,”《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的執行主編阿林達姆·森古普塔(Arindam Sengupta)說。該報對空氣汙染的關注,提高了人們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度。

然而,《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的高級編輯尼古拉斯·道斯(Nicholas Dawes)表示,媒體報道隻是人們態度轉變的原因之一。他說,“我認為德裏人現在越來越不願意忍受惡劣的環境了。”

至少到目前為止,政府還沒有把這種意識轉化為多少有意義的行動。其實,由於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的政府正在努力提振經濟,空氣問題很可能會惡化。他的政府最近承諾將在未來五年內,把煤炭使用量增加一倍。

不過,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的環境工程助理教授約書亞·S·阿普特(Dr. Joshua S. Apte)說,承認問題是一個開始。他從2007年開始研究德裏的空氣汙染。他說,“我發現,僅僅過去一年,德裏人的環境意識就出現了大幅度提高,這給了我最大的希望。”

德裏的空氣是世界上毒性最大的,這部分是因為高濃度的PM2.5。PM2.5指直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物質,由於能深入肺部,所以被認為具有最大的健康風險。雖然全球媒體報道更多的是北京的空氣質量,但科學家說,新德裏的空氣質量往往更加糟糕,尤其是冬季,當嗆人的煙霧盤踞在整個城市上空的時候。

四座市內監測站發現,在12月1日到1月30日之間,每立方米空氣的PM2.5平均含量為226微克——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將這個水平評定為“非常不健康”,並建議兒童避免戶外活動。美國大使館在北京的監測站表示,這段時間,北京的PM2.5平均含量為95微克。

的確,過去兩年,北京沒有任何時候連續30天的PM2.5平均含量,會像德裏12月和1月時那麽糟糕。

然而,設在德裏的獨立研究機構“城市排放”(Urban Emissions)的負責人薩拉斯·古提昆塔(Sarath Guttikunda)說,更糟的是,這些數字隻講了一半的故事,因為德裏的PM2.5顆粒比許多其他地方要危險很多,這是因為到處都在燃燒垃圾、煤炭和柴油,所以產生了硫、二噁英和其他致癌化合物等大量有毒物質。

“德裏空氣的毒性令人難以置信,”古提昆塔說。他近期搬到了果阿邦,以防兩個年幼的孩子被德裏的空氣傷害。“德裏的人們逐漸意識到那裏空氣不好,但他們不知道這種空氣,事實上會造成多惡劣的災難性影響。”

最近,阿普特在美國使館學校(American Embassy School)一個擠滿了焦慮父母的大廳裏,發表了關於德裏空氣汙染的演講。之後,管理層就對室內空氣過濾器進行了投資,而且還在汙染程度特別高時,加強了對兒童戶外活動的限製。即便如此,當學校進行足球比賽時,邊線上還是放滿了運動員的藥物吸入器。

“那裏的孩子還能踢足球,這太令人驚訝了,”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預防醫學教授詹姆斯·高德曼(James Gauderman)說。他2004年關於空氣汙染對兒童肺部影響的研究具有裏程碑意義。

高德曼在研究中發現,與在PM2.5水平為5的城鎮長大的孩子相比,在PM2.5水平為30的城鎮裏長大的孩子們,肺部機能削弱了很多。在他的研究報告發表後的10年間,“我們沒有看到有任何證據表明,肺部機能的減退出現了逆轉,”高德曼說。“這種損傷似乎是永久性的。我無法想象,在汙染水平幾乎還要高10倍的地方,損傷情況如何。還沒有人做過研究。”

大號螞蟻 發表評論於
又見筆爛
anchoret98 發表評論於
中國的國際地位明顯高於印度:光是自己想著讓自己發展好是小好,大家都想方設法幫著你變得越來越好才是大好。
garywu321 發表評論於
其實我們更應該關心的是中國的空氣汙染情況,不是印度的
羅格 發表評論於
不管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目的任何,公布PM2.5的結果是正麵的。中國政府被迫重視汙染治理。這兒的很多人都有親戚朋友在中國,難道你覺得他們應該生活在霧霾裏?
anchoret98 發表評論於
美國對中國真不錯:在大使館,領事館用自己的設備測出數據,免費提供給中國。

印度人則要自己掏銀子,求著美國幫他們建監測係統。
阿寬 發表評論於
普世普世。。。。。
茉莉花匠 發表評論於
人家批的就是你獨裁霧霾!民主霧霾能跟你的一樣?民主霧霾養精活血延年益壽!是你獨裁霧霾能比的嗎?
邵誌尚 發表評論於
終於有個一樣汙染的作伴不孤獨了。
uncle 發表評論於
唱個反調,印度的饢非常好吃,就是那種類似北方煎餅,味道介乎燒餅和法式長棍麵包之間,乘熱吃超爽
Julia_baby99 發表評論於
印度真的是髒,估計如果我去了印度,一天都呆不下去。
hachimada 發表評論於
北京的空氣的確不好,但問題是美媒連篇累牘地渲染北京的“霧霾”,以至於我的印度朋友在得知我們去北京度假時,都要關心地詢問是否受得了“霧霾”,真過分!哈哈。
蒙得 發表評論於
印度也隱瞞空氣汙染數據嗎?哈哈。
熱情的陽光 發表評論於
其實我們應該感謝駱家輝, 否者, 中國的環境汙染不知道何時才引起大家的注意

亦虹 發表評論於
記得十多年前我就覺得北京冬天的空氣不是不好,而是嗆人的。
那時候人們沒見說什麽呀?

自從駱家輝教他們測那個什麽PMI2.5以後,北京人馬上覺得他們的空氣受不了了。後來所有大城市都測,結果都不行,於是全中國就都霧霾了!

美國人怎麽不叫他們的印度大使,也教他們測測?蹊蹺!
紅兵 發表評論於
《星雲禪話》大便中乘涼
作者:星雲大師

趙州從諗禪師是一個非常風趣的禪師,與他說話,他回答的禪語都非常幽默。

有一次,他和弟子文遠在談論佛法的時候,有信徒送了一塊糕餅來供養;趙州禪師就對文遠說:「隻有一塊餅,我們兩個人要怎麽吃呢?這樣好了,我們來打賭,誰贏了,誰就吃這一塊餅。」

徒弟文遠就問:「怎麽賭呢?」

趙州禪師說:「我們用東西來比喻自己,誰能將自己比喻的最髒、最賤,誰就贏得這塊餅。」趙州禪師於是先說:「我是一頭驢子。」

文遠馬上說:「我是驢子的屁股。」

趙州禪師又說:「我是屁股中的大便。」

文遠接著說:「我是大便裏的蛆蟲。」

這個時候,趙州禪師沒有辦法再比喻下去了,就問:「你這個蛆蟲,在大便裏做什麽呢?」

文遠回答:「我在大便中乘涼。」

這一段禪的公案有非常深刻的意義。我們認為最汙穢的地方,而禪師們卻能逍遙自在;因為有了禪,世界就不一樣了。所以任何地方都是清淨的國土,任何地方都可以灑脫自在。在禪師們的心中,清淨和汙穢是一如不二的。隨其心淨則國土淨,所以禪的境界就是這麽超脫。

一個沒有禪的人,即使住在高樓大廈,裏麵有冷氣、地毯、豪華的沙發、席夢思的床鋪,可是仍然每天煩惱,每天不安,不能安心自在,就是因為沒有禪。有了禪,就能無處不自在啊!
mme.potato 發表評論於
在德裏待了三天,壽命應該算縮短了3天零6個小時,去印度就是浪費現在和未來的生命。
florence001 發表評論於
50步笑百步
analytical 發表評論於
印度是全世界的大垃圾.
rayca 發表評論於
這條消息又給毛毛和阿才們打了一針
potion 發表評論於
用一位科學家的說法講述道,他因為在德裏待了三天,而使壽命縮短了六個小時。
————————————————————————————————————————————————————————————————————————
這科學家的話,憑什麽依據?
道玄龍神 發表評論於
一如既往 的無恥。
van1 發表評論於
找到墊底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