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人大清史教授成崇德遭公開舉報 被稱學術首騙(圖)

人大清史教授成崇德遭公開舉報 被稱學術首騙

文章來源: chewi 於 2009-07-08 00:47:0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ur50i.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成崇德

  一篇題為《學術首騙——12億元大清史課題負責人成崇德調查報告》的文章,近日在網上流傳。

  文章作者米辰峰,是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曆史係世界古代中世紀史教研室副教授。被“調查”的成崇德,是人大曆史學院清史所教授,曾擔任人大曆史係係主任,並於1993年至2008年期間擔任清史所所長,現任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副主任。

  文章上網前,兩人在辦公樓裏相遇時,偶爾會簡單地打聲招呼。畢竟,他們除了是同事,是曾經的上下級,時間再往前推二三十年,還是先後在同一個校園(內蒙古大學)裏求學的校友。

  1

  6月26日,米辰峰在網站貼出了這篇《調查報告》,公開舉報“主持國家級特大課題日常工作的實際負責人”成崇德。

  他所言的“國家級特大課題”,是指2002年啟動的“清史修纂工程”,這在當時被形容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文化工程”,國家投資數億元,並成立了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由人民大學著名清史研究專家戴逸擔任。參與該課題的一位學者介紹,由於戴先生年事已高,“日常工作實際由成崇德在做 ”,而這一工程所確定的經費和津貼,“是我們這個領域迄今為止最優厚的”。

  在近2.5萬字的《調查報告》裏,米辰峰對成崇德的博士文憑以及博士論文的水平提出質疑,稱成為“自封博士偽教授”,並呼籲將其“從大清史課題組清除出去”。

  6月27日晚,米辰峰接到曆史學院院長孫家洲的電話。“他勸我把文章從網站上撤下來,說牽扯到原來的校長和所長,都是社會名人。”米辰峰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

  院長的要求,遭到米辰峰的拒絕。隨後,人大一位副校長打來電話。“也是勸我撤文,並答應盡力幫我解決問題,盡量讓我今年評上教授。”米辰峰回憶說。副校長勸說了一個多小時,依然遭拒。

  “兩件事情要分開。上不上教授,我都要申訴。”米辰峰告訴副校長。他還向領導表示,“讓我把話說完”。

  如今接受記者采訪時,他坐在辦公室裏,狠狠抽了一口煙,再次高聲向記者解釋道:“一切都要按政策來,不夠教授資格就不上,不能拿原則來做交易。”

  6月28日,米辰峰繼續“說話”。他在網上發表了《人大曆史係副主任許海雲瘋狂偽造係列學術著作獻疑》一文,公開舉報同事許海雲。

  早在6月初,米辰峰就曾將舉報許海雲的材料寄給了教育部社科司,並先後在6月4日和11日發去郵件問詢處理情況。

  6月11日,社科司給他回複郵件:中國人民大學許海雲同誌申報本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的資格已被取消。

  負責給米辰峰發郵件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正是由於米的舉報,許海雲的申報資格才被取消。

  在給社科司的郵件裏,米辰峰還提到,“正在趕寫的另一篇揭發他(指許海雲)的上司的腐敗性質更嚴重的文章還沒有寫好”。

  這篇文章,就是米辰峰在6月26日發表的《調查報告》。“上司”就是頂著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副主任頭銜的成崇德。

  領導們的勸解失敗後,6月30日,成崇德在網站發表了《成崇德關於米辰峰造謠誣陷的三點聲明》。在聲明裏,成崇德認為“米辰峰用極端惡劣的語言,無中生有,造謠誹謗,對個人構成名譽侵害”,他在表示強烈憤慨的同時,“要求米辰峰立即停止對本人的侵害行為,並公開在上賠禮道歉”;他“ 將就此事向中國人民大學黨委作出申訴,請求校黨委公正、公開處理此事,製止這種大搞個人攻擊,無視國法校規,製造混亂的極不負責任行為,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維護學校的聲譽”;最後,成崇德聲明“保留進一步訴諸法律的權利”。

  與此同時,舉報事件在曆史學院內部,甚至在學院已經畢業的校友間流傳。

  7月2日下午,曆史學院召開職稱工作會議,米、成二人均與會。記者與米辰峰約定的采訪,就在會後。

  “會議一開始,學院領導就聲明,由於成崇德已放棄由三級教授晉升二級教授,會上禁止討論《調查報告》一事。”剛剛走出會議室的米辰峰,怒氣衝衝地告訴記者。他原本以為會上肯定會討論此事。

 2

  59歲的米辰峰並不諱言,自己必須趕在退休之前,對成崇德進行“報複性申訴”。

  “我舉報不是為了當打假英雄,而是為了報7年來的血海深仇。”米辰峰直言。他認為,成崇德在擔任係主任期間,在處理篡改考卷案、年終業績考核等事情時,“不顧學校領導說情”,對自己“栽贓陷害”,“做了一些喪盡天良的事”。

  兩年前,米辰峰便開始找成崇德的問題。2007年2月,他化名“孛兒隻斤巴特爾”,向教育部學風建設委員會副主任、複旦大學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葛劍雄舉報成崇德。

  葛劍雄證實,他的確曾將“孛兒隻斤巴特爾”所寄信件,轉給了教育部學風建設委員會秘書處。

  在發表《調查報告》兩天後,米辰峰又發表了一封《致複旦大學史地所葛劍雄教授的公開信》。

  米辰峰自認“在曆史學院裏沒有朋友”,但他相信葛劍雄教授“說出來的話可能比較客觀公正”,並建議記者采訪葛教授。

  葛劍雄曾經為廣州中醫藥大學兩位老師舉報校長抄襲一事轉送過材料,甚至為此當麵向中央領導匯報過。但問題“到現在也沒有解決”。“廣州一事是極低級的抄襲,所以容易判斷,我有把握。米所談的情況比較複雜,還涉及該單位內部的關係與米本人的往事。”收到記者的郵件後,葛教授迅速回複道。

  最後,葛劍雄建議記者“先去該單位調查,以免問題複雜化”。史學界一位知名學者也提醒記者,據他了解的情況,“米本人在單位聲譽不佳,但不能因人廢言,最好先去人大了解一下,避免卷入不必要的紛爭”。

  7月3日,記者致電成崇德。“正在外麵忙著開會”的他告訴記者,“找曆史學院吧,院長和書記都行”。

  在曆史學院,黨委書記陳樺告訴記者,“事實正在調查之中。現在隻能說這些。”他鄭重提醒道,“不管個人還是媒體,現在說得太多,以後都要承擔責任的。”

  曆史學院院長孫家洲則否認在會上提到《調查報告》一事。“學院原本打算搞一個內部調查,但米辰峰拒絕了,說自己還有三四篇文章沒發。”孫院長表示,這就是學院的說法。

  3

  就《調查報告》裏米辰峰提出的主要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和谘詢。

  米辰峰指出,1995年至1998年期間,成崇德既擔任清史所所長,又在清史所攻讀博士學位,按照規定,研究生培養期間,所有專業試卷必須經過本單位領導審查簽字才能生效實施,成崇德讀博期間無疑是“自考自”,屬於“自封博士”。

  記者致電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工作人員解釋說:“行政職務和學術沒有關係,隻要有導師就可以,不少高校都這樣。”葛劍雄則介紹:“在本單位攻讀博士學位並無限製,實際上這些年來這種情況很普遍,盡管今後最好避免。”而人民大學的有關規定是,博士生專業考試的試題,須經所在係或教研室主任簽字才能生效。也就是說,作為所領導的成崇德,完全可以在並不知道題目的情況下,回答由其下屬教研室主任簽字生效的博士生試卷。但由於成目前“不方便接受采訪”,此點未獲其證實。

  同時,米辰峰指出,成崇德讀的是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的博士,但博士論文卻是《17~19世紀中葉中國邊疆問題研究》,研究內容明顯屬於中國古代史。成崇德的導師是時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的李文海教授,其研究領域是中國近現代史。在米辰峰看來,李文海根本無法指導成崇德,成所長跟著李校長讀博士,類似“聲樂專業的考生報考一個芭蕾舞博士”。

  “因一開始博士生導師較少,而且一位博導往往隻能定一個方向,所以博士論文與導師指導方向不同的情況也存在。”葛劍雄就此解釋道。

  但米辰峰提醒,在成崇德攻讀博士的1995年,清史所至少有戴逸教授等是中國古代史專業的博士生導師。

  針對米辰峰所指出的論文質量問題,葛劍雄表示,由於成崇德的論文涉及衛拉特蒙古史,自己對此不熟悉,無法給出專業的判斷。

  另據米辰峰的調查,成崇德的論文大多發表在清史所自辦的《清史研究》和“外省一些不入流的刊物”上,在A、B類期刊(核心期刊中較權威的刊物)上發表論文數為零。

  葛劍雄在看了成崇德的成果目錄後告訴記者,成的論文所發雜誌中,至少《民族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與《清史研究》可以列為本領域的權威或核心期刊,“並非如米所說”。以此統計,除《清史研究》外,成崇德迄今為止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至少為4篇。

  但米辰峰解釋,各個大學的情況不同,《民族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並不在人民大學所認定的核心期刊之列。

  揚了揚手裏從國家圖書館複印來的成崇德的博士論文,米辰峰表示,自己所指出的問題中,至少有一點是外行也能判斷的:論文中存在一些待補的空白處,以及多處標點、注釋、病句和錯別字等方麵的明顯錯誤。

  根據調查和谘詢的結果,記者再次向成崇德提出采訪要求時,仍在外地開會的他,給記者回複短信:“米的事情並不複雜,違反國法校規,必須處理,要維護正義,米的材料中,謊言充斥。請你和報社的同誌警惕。等我有時間,會說明真相。”

  7月7日下午,米辰峰將自己剛剛收到的一封郵件轉發給了記者。他拒絕透露發信者的姓名,隻是聲稱“這是我們內部一位專家發現情況後發給我的”。在這封郵件裏,發信人將成崇德的博士論文中涉嫌與他人“完全相同”的數百字,用黃色標出,這些是米辰峰在《調查報告》中不曾提到的。記者發現,這些“完全相同”的小段文字,有的來自葛劍雄1994年出版的專著《統一與分裂》,還有的來自《清史研究》上曾發表的論文。

4

  記者就舉報一事,給曆史學院的30多位老師發送了郵件,希望了解情況。

  一位年輕老師告訴記者,如果有學術分歧,應該用學術爭論的辦法解決,米“如此行事,可氣、可悲、可憐,還帶有幾分滑稽!”他個人認為這是米辰峰“對他人的報複和人身攻擊”。

  對米辰峰不走組織程序的做法,院長孫家洲也有些慍怒。“等他再把他那三四篇文章發出來的時候,估計學院的老師早就沒興趣讀了。”孫篤定地說。

  “如果組織能公正解決我的問題,我至於走到今天的地步嗎?”米辰峰則反問記者。

  那名年輕教師還特別指出,“米教授曾經因為動手打人(而且是打女同誌)受到過處分,多次遲到曠課受到學校批評,品質之惡劣可想而知。當時處理此事的恰恰是時任係主任的成崇德。此事根本無關清史課題。此等的牽強附會實在是無稽之談。”

  但更多的老師,要麽不回複,要麽在郵件或電話裏告訴記者:“米辰峰老師與其他老師的是非恩怨,據說是7年前的事兒,具體不大清楚。”

  盡管如此,一位教授還是嚴肅地分析道,這一事件從根源上反映了知識界極其嚴重和十分普遍的內耗、內戰、內亂思維方式和腐朽習慣,“總的說來,學術資源短缺、緊張是基礎,就是太窮了;領導是關鍵,就是是否已經搭建公正、公平的平台;體製是根本,就是評估體係、程序、標準是否完善,等等。”

  “這些問題不解決,繁榮和發展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就是一句空話。”該教授感歎道。

  盡管《調查報告》已在人大曆史學院和網絡上引起一場不小的風波,但葛劍雄說,對米辰峰以真名發來的舉報材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轉給學風建設委員會秘書處。

  “主要的困難在於學風建設委員會並沒有調查處理的權力,隻是起一個轉運站的作用。”他解釋說。

  至於米的材料轉給教育部後結果如何,是否真的查了,葛劍雄表示,這“不得而知”。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曾是“台灣4大美人”67歲臉變形 網:完全認不出來
川普投下震撼彈:印度和俄羅斯一起完蛋
北京養老院31人慘死:暴雨近一周為何不轉移?
美聯航波音787引擎故障 喊Mayday求救!緊急泄油折返
冷凍31年“世界最老嬰兒”誕生:親姐姐已是30歲媽媽

24小時討論排行

一份讓世界震驚的名單,被美媒公布
川普宣布台灣關稅20% 高於日韓的15% 和越南等國並列
美國最慘"沉默一代" 81歲周工作17小時 照顧90歲老伴
川普致信17製藥巨頭:60天拿出方案降價 否則後果自負
推動禁止總統、議員炒股條款 特朗普怒批“二流議員”
韓國網紅長白山揮國旗唱國歌 遭公安帶走6小時
川普猛轟佩洛西投資內幕帝國 回報率華爾街望塵莫及
H20芯片有後門?黃仁勳剛在追單 網信辦約談英偉達
日經:解放軍重新開始強調“集體領導” 風向似乎有變
德奧運雙金傳奇選手登山遇難 遺願是留在自然之中
大佬接連墜樓 孫立平:他們為什麽撐不下去了?
打五折也賣!李嘉誠加速拋售內地資產 香港老宅在內
川普對中國態度大軟化 傳擬不再推新AI出口法規
川普簽行政令:對加拿大關稅從25%提高至35%
布朗大學付5000萬和解 承諾不推廣“非法DEI”
又一日本海島被中國人買下土地 鄰近美軍自衛隊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人大清史教授成崇德遭公開舉報 被稱學術首騙

chewi 2009-07-08 00:47:05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ur50i.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成崇德

  一篇題為《學術首騙——12億元大清史課題負責人成崇德調查報告》的文章,近日在網上流傳。

  文章作者米辰峰,是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曆史係世界古代中世紀史教研室副教授。被“調查”的成崇德,是人大曆史學院清史所教授,曾擔任人大曆史係係主任,並於1993年至2008年期間擔任清史所所長,現任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副主任。

  文章上網前,兩人在辦公樓裏相遇時,偶爾會簡單地打聲招呼。畢竟,他們除了是同事,是曾經的上下級,時間再往前推二三十年,還是先後在同一個校園(內蒙古大學)裏求學的校友。

  1

  6月26日,米辰峰在網站貼出了這篇《調查報告》,公開舉報“主持國家級特大課題日常工作的實際負責人”成崇德。

  他所言的“國家級特大課題”,是指2002年啟動的“清史修纂工程”,這在當時被形容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文化工程”,國家投資數億元,並成立了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由人民大學著名清史研究專家戴逸擔任。參與該課題的一位學者介紹,由於戴先生年事已高,“日常工作實際由成崇德在做 ”,而這一工程所確定的經費和津貼,“是我們這個領域迄今為止最優厚的”。

  在近2.5萬字的《調查報告》裏,米辰峰對成崇德的博士文憑以及博士論文的水平提出質疑,稱成為“自封博士偽教授”,並呼籲將其“從大清史課題組清除出去”。

  6月27日晚,米辰峰接到曆史學院院長孫家洲的電話。“他勸我把文章從網站上撤下來,說牽扯到原來的校長和所長,都是社會名人。”米辰峰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

  院長的要求,遭到米辰峰的拒絕。隨後,人大一位副校長打來電話。“也是勸我撤文,並答應盡力幫我解決問題,盡量讓我今年評上教授。”米辰峰回憶說。副校長勸說了一個多小時,依然遭拒。

  “兩件事情要分開。上不上教授,我都要申訴。”米辰峰告訴副校長。他還向領導表示,“讓我把話說完”。

  如今接受記者采訪時,他坐在辦公室裏,狠狠抽了一口煙,再次高聲向記者解釋道:“一切都要按政策來,不夠教授資格就不上,不能拿原則來做交易。”

  6月28日,米辰峰繼續“說話”。他在網上發表了《人大曆史係副主任許海雲瘋狂偽造係列學術著作獻疑》一文,公開舉報同事許海雲。

  早在6月初,米辰峰就曾將舉報許海雲的材料寄給了教育部社科司,並先後在6月4日和11日發去郵件問詢處理情況。

  6月11日,社科司給他回複郵件:中國人民大學許海雲同誌申報本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的資格已被取消。

  負責給米辰峰發郵件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正是由於米的舉報,許海雲的申報資格才被取消。

  在給社科司的郵件裏,米辰峰還提到,“正在趕寫的另一篇揭發他(指許海雲)的上司的腐敗性質更嚴重的文章還沒有寫好”。

  這篇文章,就是米辰峰在6月26日發表的《調查報告》。“上司”就是頂著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副主任頭銜的成崇德。

  領導們的勸解失敗後,6月30日,成崇德在網站發表了《成崇德關於米辰峰造謠誣陷的三點聲明》。在聲明裏,成崇德認為“米辰峰用極端惡劣的語言,無中生有,造謠誹謗,對個人構成名譽侵害”,他在表示強烈憤慨的同時,“要求米辰峰立即停止對本人的侵害行為,並公開在上賠禮道歉”;他“ 將就此事向中國人民大學黨委作出申訴,請求校黨委公正、公開處理此事,製止這種大搞個人攻擊,無視國法校規,製造混亂的極不負責任行為,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維護學校的聲譽”;最後,成崇德聲明“保留進一步訴諸法律的權利”。

  與此同時,舉報事件在曆史學院內部,甚至在學院已經畢業的校友間流傳。

  7月2日下午,曆史學院召開職稱工作會議,米、成二人均與會。記者與米辰峰約定的采訪,就在會後。

  “會議一開始,學院領導就聲明,由於成崇德已放棄由三級教授晉升二級教授,會上禁止討論《調查報告》一事。”剛剛走出會議室的米辰峰,怒氣衝衝地告訴記者。他原本以為會上肯定會討論此事。

 2

  59歲的米辰峰並不諱言,自己必須趕在退休之前,對成崇德進行“報複性申訴”。

  “我舉報不是為了當打假英雄,而是為了報7年來的血海深仇。”米辰峰直言。他認為,成崇德在擔任係主任期間,在處理篡改考卷案、年終業績考核等事情時,“不顧學校領導說情”,對自己“栽贓陷害”,“做了一些喪盡天良的事”。

  兩年前,米辰峰便開始找成崇德的問題。2007年2月,他化名“孛兒隻斤巴特爾”,向教育部學風建設委員會副主任、複旦大學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葛劍雄舉報成崇德。

  葛劍雄證實,他的確曾將“孛兒隻斤巴特爾”所寄信件,轉給了教育部學風建設委員會秘書處。

  在發表《調查報告》兩天後,米辰峰又發表了一封《致複旦大學史地所葛劍雄教授的公開信》。

  米辰峰自認“在曆史學院裏沒有朋友”,但他相信葛劍雄教授“說出來的話可能比較客觀公正”,並建議記者采訪葛教授。

  葛劍雄曾經為廣州中醫藥大學兩位老師舉報校長抄襲一事轉送過材料,甚至為此當麵向中央領導匯報過。但問題“到現在也沒有解決”。“廣州一事是極低級的抄襲,所以容易判斷,我有把握。米所談的情況比較複雜,還涉及該單位內部的關係與米本人的往事。”收到記者的郵件後,葛教授迅速回複道。

  最後,葛劍雄建議記者“先去該單位調查,以免問題複雜化”。史學界一位知名學者也提醒記者,據他了解的情況,“米本人在單位聲譽不佳,但不能因人廢言,最好先去人大了解一下,避免卷入不必要的紛爭”。

  7月3日,記者致電成崇德。“正在外麵忙著開會”的他告訴記者,“找曆史學院吧,院長和書記都行”。

  在曆史學院,黨委書記陳樺告訴記者,“事實正在調查之中。現在隻能說這些。”他鄭重提醒道,“不管個人還是媒體,現在說得太多,以後都要承擔責任的。”

  曆史學院院長孫家洲則否認在會上提到《調查報告》一事。“學院原本打算搞一個內部調查,但米辰峰拒絕了,說自己還有三四篇文章沒發。”孫院長表示,這就是學院的說法。

  3

  就《調查報告》裏米辰峰提出的主要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和谘詢。

  米辰峰指出,1995年至1998年期間,成崇德既擔任清史所所長,又在清史所攻讀博士學位,按照規定,研究生培養期間,所有專業試卷必須經過本單位領導審查簽字才能生效實施,成崇德讀博期間無疑是“自考自”,屬於“自封博士”。

  記者致電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工作人員解釋說:“行政職務和學術沒有關係,隻要有導師就可以,不少高校都這樣。”葛劍雄則介紹:“在本單位攻讀博士學位並無限製,實際上這些年來這種情況很普遍,盡管今後最好避免。”而人民大學的有關規定是,博士生專業考試的試題,須經所在係或教研室主任簽字才能生效。也就是說,作為所領導的成崇德,完全可以在並不知道題目的情況下,回答由其下屬教研室主任簽字生效的博士生試卷。但由於成目前“不方便接受采訪”,此點未獲其證實。

  同時,米辰峰指出,成崇德讀的是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的博士,但博士論文卻是《17~19世紀中葉中國邊疆問題研究》,研究內容明顯屬於中國古代史。成崇德的導師是時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的李文海教授,其研究領域是中國近現代史。在米辰峰看來,李文海根本無法指導成崇德,成所長跟著李校長讀博士,類似“聲樂專業的考生報考一個芭蕾舞博士”。

  “因一開始博士生導師較少,而且一位博導往往隻能定一個方向,所以博士論文與導師指導方向不同的情況也存在。”葛劍雄就此解釋道。

  但米辰峰提醒,在成崇德攻讀博士的1995年,清史所至少有戴逸教授等是中國古代史專業的博士生導師。

  針對米辰峰所指出的論文質量問題,葛劍雄表示,由於成崇德的論文涉及衛拉特蒙古史,自己對此不熟悉,無法給出專業的判斷。

  另據米辰峰的調查,成崇德的論文大多發表在清史所自辦的《清史研究》和“外省一些不入流的刊物”上,在A、B類期刊(核心期刊中較權威的刊物)上發表論文數為零。

  葛劍雄在看了成崇德的成果目錄後告訴記者,成的論文所發雜誌中,至少《民族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與《清史研究》可以列為本領域的權威或核心期刊,“並非如米所說”。以此統計,除《清史研究》外,成崇德迄今為止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至少為4篇。

  但米辰峰解釋,各個大學的情況不同,《民族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並不在人民大學所認定的核心期刊之列。

  揚了揚手裏從國家圖書館複印來的成崇德的博士論文,米辰峰表示,自己所指出的問題中,至少有一點是外行也能判斷的:論文中存在一些待補的空白處,以及多處標點、注釋、病句和錯別字等方麵的明顯錯誤。

  根據調查和谘詢的結果,記者再次向成崇德提出采訪要求時,仍在外地開會的他,給記者回複短信:“米的事情並不複雜,違反國法校規,必須處理,要維護正義,米的材料中,謊言充斥。請你和報社的同誌警惕。等我有時間,會說明真相。”

  7月7日下午,米辰峰將自己剛剛收到的一封郵件轉發給了記者。他拒絕透露發信者的姓名,隻是聲稱“這是我們內部一位專家發現情況後發給我的”。在這封郵件裏,發信人將成崇德的博士論文中涉嫌與他人“完全相同”的數百字,用黃色標出,這些是米辰峰在《調查報告》中不曾提到的。記者發現,這些“完全相同”的小段文字,有的來自葛劍雄1994年出版的專著《統一與分裂》,還有的來自《清史研究》上曾發表的論文。

4

  記者就舉報一事,給曆史學院的30多位老師發送了郵件,希望了解情況。

  一位年輕老師告訴記者,如果有學術分歧,應該用學術爭論的辦法解決,米“如此行事,可氣、可悲、可憐,還帶有幾分滑稽!”他個人認為這是米辰峰“對他人的報複和人身攻擊”。

  對米辰峰不走組織程序的做法,院長孫家洲也有些慍怒。“等他再把他那三四篇文章發出來的時候,估計學院的老師早就沒興趣讀了。”孫篤定地說。

  “如果組織能公正解決我的問題,我至於走到今天的地步嗎?”米辰峰則反問記者。

  那名年輕教師還特別指出,“米教授曾經因為動手打人(而且是打女同誌)受到過處分,多次遲到曠課受到學校批評,品質之惡劣可想而知。當時處理此事的恰恰是時任係主任的成崇德。此事根本無關清史課題。此等的牽強附會實在是無稽之談。”

  但更多的老師,要麽不回複,要麽在郵件或電話裏告訴記者:“米辰峰老師與其他老師的是非恩怨,據說是7年前的事兒,具體不大清楚。”

  盡管如此,一位教授還是嚴肅地分析道,這一事件從根源上反映了知識界極其嚴重和十分普遍的內耗、內戰、內亂思維方式和腐朽習慣,“總的說來,學術資源短缺、緊張是基礎,就是太窮了;領導是關鍵,就是是否已經搭建公正、公平的平台;體製是根本,就是評估體係、程序、標準是否完善,等等。”

  “這些問題不解決,繁榮和發展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就是一句空話。”該教授感歎道。

  盡管《調查報告》已在人大曆史學院和網絡上引起一場不小的風波,但葛劍雄說,對米辰峰以真名發來的舉報材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轉給學風建設委員會秘書處。

  “主要的困難在於學風建設委員會並沒有調查處理的權力,隻是起一個轉運站的作用。”他解釋說。

  至於米的材料轉給教育部後結果如何,是否真的查了,葛劍雄表示,這“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