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新安藥業女老板被傳欠千萬債務 卷走2億失蹤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0081206/Img26104897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新安”、“多邦”、“昌隆”形似多米諾骨牌資料圖片

  “多邦事件”後續

  就在多邦藥業調查進入白熱化階段時,又有人曝出:位於長春合隆經濟開發區的原新安藥業女老板徐某某也欠下千萬元債務,卷走2億元巨款後“失蹤”,徐某某也涉嫌偷逃稅款。

  新安

  經銷商意外發現藥廠賣了

  原新安藥業欠賬千萬元的消息對於已經脆弱的長春醫藥流通市場無異於雪上加霜。據了解,原新安藥業在長春市生產、製藥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國內也是有一定名氣的,企業生產的炎可寧、胃樂新等係列產品被大眾熟知。

  中國醫藥網介紹原新安藥業時稱,該公司原名長春市新安製藥廠,始建於1980年,是吉林省集醫藥開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製藥企業。2002年,原新安藥業成功地收購了農安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企業向集團化邁進。

  同年又投入資金8000萬人民幣,用於GMP建設改造工程並引起了國內外最先進的製藥生產設備,廠房占地麵積3.5萬平方米,以生產中西藥為主,設有中西藥片劑、膠囊劑、顆粒劑、栓劑等十二條生產線。然而,就在2007年,企業女老板徐某某卻突然失蹤。隨後,經銷商們發現,藥廠已於2007年 9月賣給了AOBO美東生物,改名為長春新安藥業,收購價為2.15億人民幣。

  女老板報案:賬目丟失

  據了解,雖然警方未能立案調查徐某某,但稅務稽查部門已經著手開展對原新安藥業的核查。稅務部門準備徹查徐某某的賬目,以確定她經營、出售藥廠過程中是否有偷逃稅款行為。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徐某某報案稱:她在打車過程中,將賬本落在出租車上,全部遺失了。調查陷入僵局。

  昨日,記者在網上搜索“新安藥業”字樣,排在百度搜索首條的“長春市新安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網站已經關閉,網址正在低價出售中。

  稅務部門正在進一步核查

  有銷售商稱,藥廠出售後,女老板徐某某就再也沒出現過,賣藥廠的2億多元巨款也不知所蹤,甚至連徐某某的親友都找不到她。幾乎所有原新安藥業的債權人都認為,徐某某卷款潛逃了。

  原新安藥業的“債主”們發現:新安藥業的交易沒有對外發布公告,有人說,這是一種逃稅的手段。自2007年末,就有原新安藥業的銷售商、供貨商到警方報案,稱女老板徐某某涉嫌詐騙、偷稅。

  警方也開展了一係列的調查,也找到了女老板徐某某。徐某某承認有欠款,但都打了欠條,這屬於民事範疇管轄,自己沒有詐騙。警方將此案移交給稅務稽查部門,進一步核查徐某某是否存在偷逃稅款的行為。2008年,有人將徐某某告上法庭。

  多邦

  高管仍在配合調查

  吉林省多邦醫藥藥材有限公司負責人徐萬祿、徐萬祿的二嫂等涉案人員已經被警方刑拘近10天。

  截至昨日,多邦公司的多名高管仍在看守所裏配合警方調查。“多邦專案組”中,會計師、國稅稽查人員、地稅稽查人員正處於緊張的查賬階段,經偵民警正在等待稽查人員出具的最終結果。

  昌隆

  老總忙著籌款自救

  昌隆董事長史承功嗓子啞了。

  “做生意這麽多年,從來沒有承受過這麽大的輿論壓力。”嘶啞的聲音中依然透露著焦慮,他表示,自己正在積極為藥廠啟動籌措資金,現在已經有了很大進展,至於欠款問題,他表示,這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債務糾紛,他既然承諾了償還時間就一定會辦到。

  ■獨家視角

  從新安到多邦

  長春流通型藥企危機隱現

  “他們都是想辦藥廠,但最後都可能被藥廠拖垮。”鑫成藥品批發公司的老總張先生一直很安於做好現在的藥品流通生意,他說,從黃河路看去,最近5年來死在開藥廠路上的遠不止這3家,在這之前就有很多藥商沒過去從商到企這道坎。

  張先生認為,無論是新安、多邦還是昌隆,他們的企業身上都有“危機發作”的必然性。

  多邦、昌隆都被藥廠拖垮

  張先生說,追求高利潤是所有商人的本質,像多邦和昌隆這樣的流通型企業都是在上遊藥廠和下遊零售商的夾縫中生存。

  “多邦一年要有一個多億的銷售額,盤子很大但根本賺不到錢,整個行業都是0.7%的利潤,他能高到哪裏去,說到底,藥品這個行業你要有特點,有特色藥,而流通企業隻是一個勞動密集型企業,不會有大發展,這也是為什麽藥商拚死都要變成藥廠老板的原因。”

  但如果想辦藥廠,那十幾年從藥品流通上積累下來的財富就都要投進去,這等於一下子掉進了一個“吸金無底洞”,資料顯示,多邦在白城藥廠的投資不下7000萬,而昌隆還沒投產就扔進了5000萬現金。藥廠成了這兩家出事企業最沉重的包袱。

  新安挾“渠道利刃”變相“集資”

  藥廠屬高利潤但也是高投資的行業,動輒上億的資金讓藥商群體——這些手裏有一兩千萬的富翁都覺得辦藥廠不太容易。“新安原來做得也不錯,但企業有機會做大誰都不會放棄,想求發展,就必須往藥廠上琢磨,畢竟做流通是勞動密集型的企業,隻有技術型企業才能長久立足,而且一旦成功,也就等於有了一個資本門檻來保護你,上億的投資啊,不是誰都拿得出來的。”張先生說,打破資本門檻最好的方式是銀行貸款,但藥品流通企業本身的固定資產很少,自然就不能得到銀行的青睞,他們真正有價值的就是多年積累的銷售渠道。

  “銀行肯定不會去評估你的渠道多值錢,然後給你發貸款”,張先生認為如果新安真從供貨商手裏借到錢去發展藥廠,那這也是對自己銷售渠道的自信。“沒有渠道,他們的藥再好也賣不出去,這也是很多供貨商為什麽會甘心被拖欠貨款或借錢給新安這樣的企業的原因。”

  多邦的“烏托邦式雄心”

  對於現在長春市醫藥流通企業出現的危機,張先生認為,這是一種必然現象,自己雖然不想辦藥廠,但卻還是要擴大連鎖經營的網絡。“從本質上說,多邦的行為是一種對醫藥產業上下遊鏈條的整合,現在看來這種整合需要大的資本投入,但多邦顯然不具備這樣的實力。”張先生說,現在發生的事還是讓供貨商提高了警惕,誰也不想自己的錢都變成別人的廠房。”

  下一個“多邦”會是誰?

  張先生稱,他上麵分析的幾種病因,吉林省的藥商幾乎都具備。“現在無論是誰倒閉你都不要奇怪了,因為供貨商的恐慌情緒不解除,他們來“擠兌”提款,誰都得完蛋。”

  張先生表示,現在的藥商人人自危。某藥品批發超市的老總萬先生也承認,自己也受不了這樣衝擊。

  “別說多邦那麽大的企業沒現金,我這樣的小藥品批發公司更是白扯,就是一個月賣點還點,這就像你有十個鍋九個蓋子,你得不停地折騰,萬一哪一天都找上門來就都完了。”萬先生說,供貨商的這種恐慌如果蔓延下去並且集中討債的話,吉林流通型醫藥企業恐怕就會引發連鎖反應。所以,供貨商和藥企要坐下來商討應對危機的辦法,畢竟大家是在一個利益鏈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