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進入地震活躍狀態 近期仍可能發生5到6級地震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近期不排除再發生5到6級地震

  “坦白說,目前專家對此有分歧。一種認為屬於汶川地震的餘震,是特大地震引發的較大區域內地應力場調整所致,與之前雲南盈江發生的5.9級地震一樣,都是汶川地震引發的川滇地區的地應力調整活動;還有一種則認為是另一次地震前的異常表現。
究竟是震後效應,還是震前異常,我們還在密切跟蹤觀察。但我認為調整因素確實存在,因為根據‘5·12’以來的觀察,當汶川一帶地震活動水平較低時,外圍的活躍度就相對較高。”中國地震台網中心首席預報員孫士宏昨晚告訴本報記者。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預報部主任劉傑表示:在未來半月內,攀枝花—會理震區發生6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較小,但近期不排除再發生5級到6級地震的可能性。

  今年地震似乎特別多。對此,孫士宏說:“我國大陸確實進入相對活躍的狀態。”他認為,今年太陽黑子活動正處於低值年內,而曆史證明,我國大陸許多強震都在太陽黑子活動低值年內發生。“天體運行已經進入以往統計中的我國大陸多發強震的狀態。當然,學術界也有不同意見,認為天體環境因子並非主要因素。但有一點不可否認,自從2001年昆侖山口西發生8.1級地震以來,直至去年,這幾年我國大陸一直相對平靜,5級以上地震活動頻度低於正常平均活動水平,但今年開始,平靜被打破了……”

  平靜被打破後的結果是,5級以上地震頻度和地震活動水平升高,並且這種地震活動狀態可能仍將持續。“但若要就此判斷,我國大陸進入地震活躍期,卻還有待觀測。”為何不能憑經驗判斷?“很簡單,因為經驗太少。”孫士宏說,“在20世紀,地震活動一般10年平靜10年活躍,也就是有個20年左右的周期。但進入21世紀以來,地震活動的規律性卻和20世紀有些不一樣。所以學術界在考慮,是不是可能有種百年周期在裏頭呢?然而,我們積累的經驗太短,隻有 40年左右,因此隻能試探性地探討地震活動的周期性。”

  牽一發而動全身。無論新震或是餘震,今年多次地震都處於一個很大範圍的中國南北地震帶上,存在相互牽動的情況。孫士宏說,地震聯動是我國地震活動的一大特點。因此,類似此次攀枝花地震的調整還將持續到何時,地域範圍是否還會擴大,專家表示還有待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