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情侶周末校外開房 校方學生各執一詞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這對大學生情侶正在旅館裏辦理住宿手續。本報記者朱元斌 攝 本版撰文/本報記者薛冰 習記者何華高 朱小勇   核心提示:   昨日,本報獨家披露了廣州一高校大學生周末約會妙齡女郎開房過夜,雙雙倒在招待所,導致一死一命危的結局。令人驚訝的是,就在案發當天,警方還從現場清出了10多對到此包房的大學生情侶。   文章見報後,這種大學生情侶周末賓館包房過夜的現象立即引起了高校和專家學者的密切關注。針對這種現象,昨日,本報記者兵分三路對廣州部分招待所、賓館和高校進行了走訪。記者調查發現大學生情侶包房過夜的現象確實存在,引起了一些專家學者對目前高等教育的深思和擔憂。   現場目擊   十多對情侶掏出學生證   就在天河區龍洞工業區迎龍大道“寶龍”招待所案發的當天,記者在現場目擊到這樣一個細節。當警方進行完現場偵查後,對所有當天的住客進行清查。這時,10多對看上去學生模樣的青年男女陸續被警方清了出來,依次排在招待所出口處,接受問訊。由於一些情侶沒有帶身份證,有的就掏出了學生證,有的則拿出了圖書館借書證、閱覽室借閱證等。警察手裏捧著這些特殊的證件,臉上的表情凝重起來,對著聞訊而來的學校領導苦笑著搖了搖頭。據透露,這些高校的情侶們大部分是來自附近的6所高校。   當警方調查完後,這些情侶們如釋重負般,一對對手牽手談笑風生地走了出來。記者湊上前去詢問他們中的一對:“這裏發生了什麽事?”他們答道:“不知道,可能是有人開房辦事吧!”然後哄笑而去。   記者暗訪   高校旁招待所周末爆滿   昨日上午,本報記者兵分三路分別對廣州部分招待所和一些高校進行調查,早上9時左右,記者首先來到案發地點,天河區龍洞工業區迎龍大道的“寶龍”招待所進行暗訪。   由於出現“命案”,該招待所的生意似乎清淡了許多,兩名服務員正在店門口左顧右盼。見記者一行來到,服務員立即笑臉迎了上來,“住店嗎?很實惠哦!”   “你的店安全麽?”“那肯定!”“今天看了報紙,你這裏好像發生命案哦?”“沒有,那隻是客人食物中毒,現在在醫院已經好了,沒有死人!”招待所服務員狡辯道。   “我想周末來包房,有房子嗎?”“那要早點預訂,過了晚上6點就沒有了!”“為什麽?”“你不曉得,周末的房子都被附近高校談戀愛的包了!”“那麽好的生意麽?”“好得很!20多間雙人房都被派上用場。”“很便宜嗎?”“不貴,有電視、熱水、衛生間也才50元一個晚上,帶空調也才60元。”   隨後,記者來到該工業區步行街一家名叫“永樂”招待所的店裏。同樣,該店也“奉勸”記者在周末要早點訂房,否則就沒有房子可包夜了。   離“永樂”招待所不遠處,還有一家“龍城”招待所,當記者一行剛進去問有沒有房間時,碰上一對正要退房的某高校大學生情侶。男的抱住女的頭部說:“周末我們再來吧,我不會離開你!”記者看了看時間,時針指向中午11時23分。   老板看見我們,熱情地打招呼:“是不是住宿啊?”“是啊!有沒有房間?雙人間啊。”“當然有啦,先帶你看看啦。”記者發現這裏的環境稍微比其他幾家要好些,但房間還是以雙人間為主,價錢也差不多,雙人間分50元、60元、70元不等。記者問周末來開房有沒有房間,得到的回答幾乎一樣,必須早點來,要不然肯定沒有,因為周圍的學生多。   違規商家覬覦高校“商機”   學校周邊環境的問題,也應該引起我們的廣泛注意。據警方透露,這起命案懷疑是吃了旁邊飲食店的食物而導致的,雖然還沒有最後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現在學校周邊的環境存在很多不穩定的因素。   昨日,記者在天河區龍洞工業區的高校周邊進行了環繞一圈的走訪。令記者擔憂的是,高校周邊的各種招待所,飲食店和娛樂場所已經對高校學子構成了很大的誘惑。當記者對“永樂”招待所進行暗訪時,詢問招待所“由於沒有身份證,而我們又要包房可以嗎?”“最好要身份證。”當記者試探地詢問“假如有人要帶小姐怎麽辦呢?安不安全?”“那是你的事啦。再加上你們有身份證,哪個知道你帶了小姐。”   令人擔心的還有高校周圍的餐館,這些餐館大都有合法的營業執照和衛生部門頒發的飲食衛生許可證,可其中衛生有沒有保障令人懷疑。   大學生包房凸現高校管理“真空”   高校學生校外周末包房問題不容忽視,但出現問題的原因也不得不令人深思。昨日記者特意采訪廣州眾多高校,就高校學生管理問題進行探討,也有一些教育專家從人性化角度提出,對大學生的性教育問題進行思索。   學生:隻要不違法包房是私事   在采訪中,記者看到,這種向學生提供包房的小旅館在大學周邊比比皆是,“周末包房”似乎已經成為大學生們看好的一種“時尚”。廣東某高校會計係的一名女生告訴記者,在他們班裏67名學生,50名男生,17名女生,沒有一個人無異性朋友,因為在他們眼中,沒有“對象”被看作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也因為有了男女朋友,校外長期同居或是“周末包房”就不再是什麽新鮮事。   這名學生還告訴記者,其實在廣州的不少高校,特別是白雲山腳下周邊地區,這樣的小旅館更是數不勝數。在他們班裏,就有一個女生的男朋友在其中一所大學讀書,因為兩校相距較遠,難得一見,周末就成為這對情侶相會的佳期。每到周末,這名女生都會帶足生活用品,到學校附近的一間小旅館與男朋友相會,而這間旅館是他們經常約會的場所。包房的費用則是他們共同校外兼職打工賺來的。   昨天下午,記者在采訪一些大學生時,“偶爾一次一夜情沒關係”,已成為部分大學生的普遍心態。他們認為,有沒有一夜情,住不住校外旅館那是他們的私事,隻要不做違法的事,別人無權幹涉。   而在記者采訪中,談到高校管理漏洞時,高校的大學生們也是各有說法。在廣東工業大學學生宿舍采訪時,一名學生就明確告訴記者,學校確實對學生就寢情況進行抽查,但由於抽查是不定期、不全麵的,一些同學便抱有僥幸心理,徹夜未歸的事情還是時有發生。   高校:已嚴加管理但仍有漏洞   “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日益完善的今天,大學生之所以能這樣徹夜不歸,與高校後勤改革後在學生宿舍管理上出現的漏洞不無關係。”這是昨日記者采訪時,各高校學生處的負責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華南師範大學學生處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華師,一個學生在不在校內居住,夜晚回不回房間,學生輔導員都會一一登記造冊。學校的學生宿舍每天晚上都是11點鍾就要關門的,對於晚歸的要在傳達室登記,每個院係的紀保部都會不定期抽查學生的就寢情況。   而在華南理工大學,則明確規定,低年級學生不得在校外租房,高年級學生要在校外租房居住,必須是應對考研或是正當事務才得以批準,除此之外還要另加個條件,就是“必須由家長、學生和學校三方簽訂一個‘三方協議’,表示對這件事相互認可,這樣一但學生出現意外,作為高校無需承擔責任”。   兩校的學生處負責人均告訴記者,在學生入校時,學校就人手一份發送了“學生守則”,守則中明文規定:“在校期間,學生之間若發生男女關係,視情節嚴重程度予以處罰,嚴重的開除學籍。”學校平時也是“發生一宗處理一宗,絕不手軟”。   廣東工業大學宣傳部有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明確表示:“這樣的一個事件給我們高校的學生管理敲響了一個警鍾,不僅是我們學校,其他高校也應該重視這個事件後麵隱藏的深層次問題。”他反複強調:“學校雖然沒有明文禁止大學生談戀愛,但校方至少是不提倡的,至於學生情侶晚上出去開房過夜,做一些違反倫理道德的事情,學校更是明確反對,這是毫無疑問的。”   三方麵問題值得重視   既然各高校采取的手段如此堅決,為什麽還是有這麽多學生鑽了空子?廣東工業大學校黨委宣傳部陳貽新表示:“這暴露了我們高校管理方麵很多問題,不僅僅是學校的,還有社會環境方麵的問題,值得大家深思。”   陳貽新說,首先,我們通過這個事件應該找找學生管理方麵還有哪些漏洞,進一步完善我們高校的管理製度。以廣東工業大學來說,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學校現在有2萬多學生,以後還要擴大,學生隻會越來越多。雖然學校規定了學生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晚上必須在寢室就寢,但周末是除外的,因為學校有很多廣州本地的學生,一到周末他們就要回家。所以這個時間段比較難管理。   其次,學校也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對這種事情,如何讓學生學會自我調節、自我控製,學校在這方麵需要加強引導。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學校周邊環境的問題,這也應該引起我們的廣泛注意。這起命案懷疑是吃了旁邊飲食店的食物而導致的,雖然還沒有最後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現在學校周邊的環境存在很多不穩定的因素。因此,對學校周邊環境進行整頓也是需要社會各界關注的。我們也呼籲媒體、社會、學校等各方麵能夠形成合力,共同來關注和探討這個現象,以促使這個問題的解決。   專家說法   社會不要橫加指責   學校需要加強引導   就此次事件,記者還采訪了廣東眾多高校的教育專家,廣州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廣州大學研究大學生德育專家駱風教授則從“社會關懷的人性化角度”提出了新的思索。駱教授說:在社會文化環境日趨開放的今天,大學生作為接受知識最前沿的群體,出現這樣的事情,也是能夠理解的,再加上他們已經是成年人,在男女性關係方麵有必然的需求,作為社會我們不能對他們的行為橫加指責,但我們需要不斷地引導教育,高校有這樣的責任,讓大學生們知道,雖然已經成年,但是畢竟沒有走入婚姻的法律程序,在性關係上,應該有所約束,對他人負責,對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