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少年等待發飄感覺 “嗑藥生”震驚鞍山校園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新聞名詞:“嗑藥”


  在一些大城市的迪廳等娛樂場所,有時可見瘋狂搖頭的青年。警方例檢中,證實其中有人服食了誘使精神高度亢奮的“搖頭丸”。醫學界目前公認,青少年濫服安定等鎮靜藥品也為變相吸食毒品。服食“搖頭丸”及濫用安定片,廣泛稱其為“嗑藥”。


  “嗑藥”事件:


  14歲少年等待“發飄”的感覺


  6月3日上完第二節早課後,14歲的於敏從書包裏取出了6片強力安定,吞水服下。然後,這名初二學生對著窗外的陽光眯縫著眼,一半興奮、一半忐忑地等待著傳聞已久的“發飄”的感覺。可是,他沒有等到就睡過去了,神誌清醒時已在醫院。


  6月3日,在鞍山市一中學內發生的“嗑藥”事件,另有兩名受害者。到第三天,出於種種令成年人難以理喻的原因,同校又有11名學生服用了同類藥片。


  昨天,記者在對鞍山市部分中學進行深入采訪中,一個事實逐漸清晰起來——“嗑藥”已在部分中學生群體之中出現。一位知情人稱:“我們現在已經到了必須強烈關注當代青少年的價值取向和心理壓力的時刻。”


  校方反應:


  進行師生、家長總動員


  當日上午10點許,於敏等三名男生服下藥片。第三節課時,於敏趴在桌子上睡著了,經任課老師反複提醒,仍昏昏沉沉。


  校方當即通知家長。於敏被父親帶到鞍山市中心醫院就診,經洗胃後脫險。另外兩人均出現不適反應。


  鞍山市中心醫院為於敏做了詳細檢查,診斷為藥品中毒。經治療,於敏於次日痊愈出院。另兩位服藥學生在治療後均恢複健康。


  事發當日,校方即起草致家長的一封公開信,詳細介紹事發情況及強力安定對身體的毒害作用,責令每一個學生帶回家;同時,分別召開全校師生大會和家長會重申以上內容。


  事態發展:


  校內發生搶藥


  但是這些努力,在起初並沒有起到阻止更多的年幼“好奇者”參與的效果。6月4日,在該校初一年級中,又有11人通過不同方式得到了強力安定。


  當天,在這些大部分僅為13歲的男孩、女孩之中,出現了某種意義上極為瘋狂的搶藥場麵:有人買來了藥,然後就被人搶走了,搶藥者既有同學,也有所謂的“社會人”。


  吳楠,聽到同學們的談話,“知道了這藥的好處”,於中午到學校隔壁一家藥店買了一瓶藥,回校後吃了一片,就在操場上被他人搶走了。


  另外一個男生,張衛,從藥店裏買到藥後,被門口等候的幾個不認識的男孩搶跑了藥瓶。孩子們證實,在購藥中從未遇到藥店方麵的勸阻。


  在搶藥中曾發生身體碰撞。一個男孩強逼另一個男孩,讓他給自己兩片。經一番較量,他最終滿意。然後是在教室的地麵上,一個信封裏放著的四片安定,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如同上個世紀70年代,像追逐心愛的木製手槍一樣,孩子們追逐著強力安定,最終是力大者獲得。


  一名班長和一名學習委員曾上前製止同學“嗑藥”,未果。然後,這兩個小姑娘從欲服藥的同學手中,以6元錢10片的價格購得,交給了老師。所幸,校方迅速反應。經詳細盤查,將絕大部分流入學校的藥片沒收。已服藥者,也因對校方先期宣傳心存餘悸,僅服半片、一片,均未出現不良反應。


  藥品來源:


  社會青年及藥店


  6月2日,於敏等兩名學生服食的安定,由同年級徐某贈予。徐某表示,他是從當地一無業青年手中取得。


  在6月4日的“嗑藥”風波中,大部分學生由外麵藥店購得藥片。在他們充滿悔恨之情的檢討書中,不少同學都提到了吳小靈的名字。據說,這個留著長發的13歲女孩,在社會上有不少朋友。她承認,自己向一些同學宣傳了安定的“神效”,並從校外帶回了一些供同學們嚐試。


  在離事發學校1公裏遠的另一所中學,記者獲得新的信息:“有輟學學生及無業青年,在校門口逗留,試圖向在校生散發強力安定”,但是該校否認了有學生服食現象。


  聲音:


  學生悔恨校方為難


  聲音1:第一受害人即於敏,是個清瘦、一臉稚氣的少年。他告訴記者,說非常憎恨那個給他藥吃的人;現在即使給他錢,也不會再吃了。他承認,自己的學習成績在班裏靠後。


  另一名受害人王濤在班會上痛哭流涕,說保證不再重犯。


  另外12個當事人以不同形式向家長和學校表達了自己的悔過之情。


  聲音2:記者從衛生部門獲悉,此次初中生服用的強力安定,是普通型安定的加強型,藥效更大,為國家精神類藥品二類藥,必須有醫生處方,且每次隻能開具7片。


  聲音3:鞍山市中心醫院介紹,近年來,為擺脫學習及生活上的壓力,“安定”類鎮靜安眠藥、止咳糖漿等含有成癮性物質的臨床用藥在一部分青少年中濫用,這類藥雖具有穩定情緒等作用,但它們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有不同程度的中樞依賴性,會使人“上癮”,從而不得不同樣送去戒毒。


  院方表示,僅今年6月,該院即收治3名服食大量安定藥片的孩童。


  聲音4:事發學校的田校長說:“從教20年,我還從未見過這種事,我不知道這些孩子現在是怎麽了?”他說,藥店的“門戶大開”,令校方在處理事件時防不勝防。他表示,服藥學生中普遍存在家人平日疏於管理現象。


  現狀:


  安定片已“走”遠


  事發後,校方即向當地警方及衛生部門救助,兩部門均介入調查。記者昨日的暗訪中,印證了校方的介紹,安定藥已從學校周邊的藥店“消失”了。


  記者感言


  “嗑藥”這個昨夜還遠在天邊、而今猛然現身的新聞名詞,帶給教育界及全社會的,不應隻是強烈的震撼。在校方的無奈聲中,我們的家長、管理部門究竟應該著手做些什麽,從而杜絕“軟性毒品”的伺機深入,成災校園。無知而好奇的學生們啊,警惕“軟性毒品”從口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