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問題少女”央視講述個人成長曆程(附圖)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四川新聞網06月17日訊 (17)日晚10時35分,中央電視台《實話實說》欄目將以“尋找回來的世界”為題,邀請現在已轉變成乖乖女的成都“問題少女”娟子,講述她的成長過程。昨日,在娟子就讀的成都52中,我們見到了這名15歲的小姑娘,她聽說節目今晚要播出,顯得很平靜,她說:“變不變好主要是自己要想通。有時候,一個親身經曆了故事的人來勸你不要再繼續他的故事,也許更有說服力,我當然希望和我以前一樣的那些人看到我的節目會有所觸動。”


  清秀臉龐、齊肩短發,初見娟子,很難把“問題少女”這個貶義的詞匯加注在她身上。“這個是我喝了酒之後,別人幫我弄上去的,以為喝酒可以麻痹,沒想到還是很痛。”看著左手無名指上深藍的“N”字文身,娟子輕輕地回憶起當初那段輕狂的生活。


  “你一‘瘋’,自然有人會來找你”


  ??初二上學期,娟子成績開始下滑,老師不喜歡、同學瞧不起,她隻能從校外暫時的自由和輕鬆中找到快樂。“你一‘瘋’,自然有人會來找你,我是在府南河邊結識他們的,然後就經常一起耍。抽煙、喝酒、蹦迪、打架……”娟子開始整日整夜地不回家也不去學校,最長的時間竟有數月。每次被父母帶回家,娟子就想盡辦法再次逃跑。


  母親把我“騙”進工讀學校


  三番五次的離家,千心萬苦的找尋,傷透了父母的心。終於有一天,再次離家的娟子在母親的哄騙下,登上了到郫縣阿姨家的車。走到一幢陌生的建築門前,“52中歡迎你!”紅色的條幅刺激著娟子的視覺神經,當娟子意識到眼前的建築就是自己最懼怕的工讀學校時,開始號啕大哭。為了不進校門,她雙手緊緊抓住鐵門不放,說寧死也不讀工讀學校。


  這時,校長馬海軍出麵了,他以一種平等的口吻和娟子談判。談判的結果是先在這裏呆一個星期。看到父母堅決的態度,娟子就想,一個星期就一個星期吧,忍過去就可以回家了。


  娟子的班主任是呂紅霞,一個年僅26歲卻已有4年特教工作經曆的年輕老師,她說,娟子一個星期什麽紀律沒犯,一門心思等著回家。媽媽按時來了,和學校領導談話後,作出了讓娟子繼續留下的決定,這可惹火了娟子,她在地上翻來滾去,哭得撕心裂肺,還砸爛了杯子。時間一周周地過去,娟子創下了痛哭到胃痛的紀錄、創下了不吃不喝從下午2:00哭到6:00的紀錄……一個月過去,她逐漸發現,這裏原來並不那麽可怕。


  “這個女的還有點對!”到“呂老師像姐姐!”


  “這裏的老師說做人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成績,我很感動。而且,他們可以和我說實話,他們居然會承認自己也喜歡漂亮喜歡打扮,隻是有些製度需要遵守需要服從,和我們是一樣的。”


  喜歡呂老師,是從一點一滴的關心積累的。“這個女的還有點對!”到“呂老師像姐姐!”的感觸,是半年來娟子最大的收獲之一。在呂老師給我們查找娟子父母的電話時,記者無意間發現,每個學生的名字下麵都有幾個數字,那是孩子們的生日。


  在娟子的日記本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呂老師溫情的評語:“寶貝兒,堅持就是勝利。你一定要堅持,不論自己的心情如何變化,都不要放棄堅持!”“現在我們的娟子越來越引人注目了,你的看法是對的,有機會和同學擺擺,如何?”在錄製《實話實說》時,主持人念到這裏,呂老師哭了。她說,她是覺得這裏的孩子太可憐,本來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愛。


  “我準備在這裏讀下去,然後再考一所普通高中。”


  現在每個星期回家,娟子開始主動做家務,跟父母交流也多了起來,上個周末,一家人還出去吃火鍋。“我們三個起碼有3年沒有一起出去過了。那晚爸爸說了很多以前沒有說過的話,說隻是希望我不至於討口,不至於沒飯吃,把我都說哭了。他們真的很可憐。”


  “以前就是不能忍,在這裏我學會了容忍,現在也常常這樣告誡自己。”娟子靜靜地說出自己的感悟,現在娟子是班上成績最好的學生,還擔任著紀律委員的職務,良好的表現已經讓娟子贏得了返回十七中的機會,但是娟子選擇了留下,“我準備就在這裏讀下去,然後再考一所普通高中。”娟子單純的臉上掛著對未來無限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