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湘鄉一老人幼時與孿生弟弟離散 46載找弟肝腸斷

湘鄉一老人幼時與孿生弟弟離散 46載找弟肝腸斷

文章來源: 紅網?? 於 2003-06-16 10:09:0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合家團圓,最令人牽掛揪心的是骨肉分離。湖南省湘鄉市城區邊就演繹出這樣一個感人故事:兄弟倆分離了60年,互相尋找了整整46個春秋,但至今仍無緣相逢。哥哥找弟淚花流,即使在夢裏他們也盼著相聚和重逢。

  生活窘困 孿生兄弟骨肉離散

  郭家祖居離湘鄉市城區有十幾裏路的育段鄉,世代靠耕田維持生計。1940年,年過半百的郭民駿已有一男一女,女兒取名郭福生(生於1926年),兒子叫郭少鬆(生於1931年)。1941年,妻子宋六秀又生下一對雙胞胎男孩。

  孿生兄弟長到半歲,郭民駿夫婦仍然沒有給孩子取名,夫婦倆每天為生計犯愁。1942年春天,郭民駿夫婦實在沒辦法隻好作出一個痛苦的決定,將孿生兄弟中的弟弟過繼給別人撫養。

  為了給孿生弟弟找一個好人家,郭民駿便拜托人找了一位心地善良的外地商人。外地商人由於妻子不能生育,願意領養這個孩子。一天傍晚,商人將小孩抱走了。令人遺憾的是,商人走時未給郭民駿夫婦留下任何通訊地址。

  父母囑托 一定找到孿生弟弟

  為維持生計,1945年春天,郭民駿全家遷到離湘鄉城區不遠的長橋鄉聯盟村,並在一個叫黃泥坪的地方安家落戶。1950年,郭民駿一家人遷到湘鄉縣東郊公社大灣大隊(即現在的城北村7組)居住。此後,郭民駿的大兒子郭少鬆、女兒郭福生和小兒子郭少芳(孿生弟弟過繼後孿生哥哥取名為郭少芳)都先後成家。

  這期間,郭少芳的父母先後離開人世。郭少芳的父親離世前,曾將女兒和兩個兒子叫到床前,含淚說:“你們還有一個弟弟在人世,半歲時過繼給了別人,希望你們姐弟三個一定要想盡辦法找到弟弟!”郭少芳的母親去世前也表達了這個心願。

  親情無價 苦尋多年終獲音訊

  為了父母臨終前的囑托,自1957年開始,兄妹三人就開始四處打聽過繼弟弟的下落,他們已苦苦找尋了整整37個春秋,他們幾乎找遍了整個湘鄉市區。

  1994年秋季的一天上午,湘鄉市泉塘鄉山坳村一位姓郭的老人找到了郭少芳夫婦說,1990年秋天,一位叫譚金琳的50多歲的老人找到他家,稱他從湖北省仙桃來,他本來是湘鄉人,生母生他時還有一個孿生哥哥,由於當時家境不好,親生母親不得不把他送給了養父。這個秘密是他養父母去世後,養母在臨終前告訴他的。養母還告訴他一些當時的情況,希望譚金琳有機會一定要回去找自己的親人。

  1990年秋天,譚金琳便懷著急切的心情孤身一人來到湘鄉,他背起水壺帶著幹糧在湘鄉城區方圓二十公裏的範圍內挨家挨戶尋找郭姓人家。最後,他找到了泉塘鄉山坳村郭老家裏,並把這些情況告訴了郭老。臨回湖北前,譚金琳還拜托郭老幫忙打聽,同時他還約定每年的秋天來湘鄉一趟,到郭老家聽消息。

  心情激動 幾次尋找擦肩而過

  1994年秋天,譚金琳老人又到了湘鄉,但因其他原因,郭少芳幾次與其擦肩而過。此後,心情激動的郭少芳曾在湘鄉電視台播出了一則認親啟事,他希望譚金琳老人看到後馬上前來認親,但一直沒有杏無音訊。

  譚金琳到湘鄉市泉塘鄉山坳村郭老家時,曾留下了一張小紙條,上麵寫著:“仙桃市大山5639”這幾個字。根據這張紙條,郭少芳夫婦決定到仙桃市尋找弟弟譚金琳。

  1995年春節剛過,尋弟心切的郭少芳由於身體一直不好,便讓小兒子郭錫明帶上譚金琳留下的小紙條到仙桃尋親。由於小紙條上地址不詳,郭錫明幾乎跑遍了仙桃市,仍然沒有譚金琳的任何音訊。郭少芳還曾到過武岡、邵陽等郭姓人家打聽,但沒有找到孿生弟弟的任何消息。

  1996年2月初,年事已高的郭少芳又委托妻子黃幼輝和侄女郭金琳再次結伴去湖北省仙桃市尋親,她們在仙桃電視台連續打尋親啟事,結果仍毫無回音。黃幼輝和郭金娥又到仙桃市的大街小巷四處打聽,第四天來到幹河老街的一條小巷時,一位中年婦女接過黃幼輝手中的照片一看,說平時也曾在這條小巷裏見過這個人幾次,但不認識他。黃幼輝和郭金娥頓時欣喜若狂,但他們又挨家挨戶地打聽,仍然沒有譚金琳的任何消息。

  1998年3月,郭少芳聽人說譚金琳曾經到過湘鄉市東山鄉一個姓郭的人家裏,他連忙找上門詢問,姓郭的老人告訴郭少芳,譚金琳曾留下地址:湖北省仙桃市郊區幹河老街。1994年秋天譚金琳老人到他家時講過這樣一句話:“如果這次找不到親生父母和孿生哥哥的話,我就不打算來湘鄉了。但我會把自己的譚姓改成郭姓,名字就叫郭新民,以此了結自己多年的心願。”

  血脈相連 已花去近兩萬積蓄

  2000年和2001年,郭少芳又先後讓自己的兒子到湖北省仙桃市尋親,但幹河老街早已不複存在,尋親仍無結果。2002年秋天,湖南衛視晚間新聞記者得知湘鄉城邊有這樣一段尋親的感人經曆後,專程驅車來到郭少芳家采訪,新聞節目播出後,仍然沒有譚金琳的消息。

  2003年4月,記者再次來到湘鄉市望春門辦事處城北村7組郭少芳家采訪,郭少芳老人一提起孿生弟弟至今未見,又忍不住淚流滿麵了。郭少芳老人說,為了尋找弟弟譚金琳,他已花去近2萬元積蓄。

  談起1994年秋天與弟弟有幾次相認的機會都擦肩而過,老人好不傷感:“等今年秋天收了糧食後,我將和兒子再去仙桃去尋找,如果有生之年找不到孿生弟弟的話,我的兒子和孫子們也將繼續找下去……”

  (稿源:東方新報) (作者:肖猛 賀新平) (編輯:晨飛)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全網瘋傳王鶴棣27分鍾私人通話錄音!法律怎麽說?
網友偶遇劉強東:在夜市用塑料碗和鄉親們喝酒
沙利文:4年白幹 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在罵美國
莫迪抵天津 印僑民熱烈歡迎 觀賞中國藝術家歌舞
售價55500元 LV龍蝦造型手袋引發熱議 網友吐槽




24小時討論排行

普丁專訪痛批日本恢複軍國主義,強調中俄"合作抗日"
澤連斯基最新發聲:俄軍集結多達10萬人,準備進攻
官方披露珍貴檔案 蘇聯援華抗日絕密行動曝光
特朗普政府的“Gay天團”,在白宮內構建了一個權力網絡
中資老板毒死富士山樹木案宣判:獲刑1年
北京閱兵三巨頭座位曝光!習近平坐中間,右邊普丁左邊金正恩
日媒揭談判代表取消赴美行程原因:美要日買大米
行程披露!普京在華停留如此之久,實屬罕見
普京訪華前夕,莫斯科隨處可見中國影響力的印記
美新國防戰略草案 萬斯言論扮關鍵 點名台灣戰略要角
“並非針對魯迅”,投訴魯迅夾煙牆畫當事人致歉
可怕!華裔妻子在離婚聽證會前夜硫酸潑向白人丈夫
盧卡申科:我很快就要成為白俄羅斯的“中國人”了
習莫普天津會晤:金磚國家被特朗普越挫越旺?
哈瑪斯證實:軍事領導人慘遭以軍擊斃,痛批以色列"暴君"
“複活”離體豬頭,專訪器官醫學開拓者何曉順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湘鄉一老人幼時與孿生弟弟離散 46載找弟肝腸斷

紅網?? 2003-06-16 10:09:00

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合家團圓,最令人牽掛揪心的是骨肉分離。湖南省湘鄉市城區邊就演繹出這樣一個感人故事:兄弟倆分離了60年,互相尋找了整整46個春秋,但至今仍無緣相逢。哥哥找弟淚花流,即使在夢裏他們也盼著相聚和重逢。

  生活窘困 孿生兄弟骨肉離散

  郭家祖居離湘鄉市城區有十幾裏路的育段鄉,世代靠耕田維持生計。1940年,年過半百的郭民駿已有一男一女,女兒取名郭福生(生於1926年),兒子叫郭少鬆(生於1931年)。1941年,妻子宋六秀又生下一對雙胞胎男孩。

  孿生兄弟長到半歲,郭民駿夫婦仍然沒有給孩子取名,夫婦倆每天為生計犯愁。1942年春天,郭民駿夫婦實在沒辦法隻好作出一個痛苦的決定,將孿生兄弟中的弟弟過繼給別人撫養。

  為了給孿生弟弟找一個好人家,郭民駿便拜托人找了一位心地善良的外地商人。外地商人由於妻子不能生育,願意領養這個孩子。一天傍晚,商人將小孩抱走了。令人遺憾的是,商人走時未給郭民駿夫婦留下任何通訊地址。

  父母囑托 一定找到孿生弟弟

  為維持生計,1945年春天,郭民駿全家遷到離湘鄉城區不遠的長橋鄉聯盟村,並在一個叫黃泥坪的地方安家落戶。1950年,郭民駿一家人遷到湘鄉縣東郊公社大灣大隊(即現在的城北村7組)居住。此後,郭民駿的大兒子郭少鬆、女兒郭福生和小兒子郭少芳(孿生弟弟過繼後孿生哥哥取名為郭少芳)都先後成家。

  這期間,郭少芳的父母先後離開人世。郭少芳的父親離世前,曾將女兒和兩個兒子叫到床前,含淚說:“你們還有一個弟弟在人世,半歲時過繼給了別人,希望你們姐弟三個一定要想盡辦法找到弟弟!”郭少芳的母親去世前也表達了這個心願。

  親情無價 苦尋多年終獲音訊

  為了父母臨終前的囑托,自1957年開始,兄妹三人就開始四處打聽過繼弟弟的下落,他們已苦苦找尋了整整37個春秋,他們幾乎找遍了整個湘鄉市區。

  1994年秋季的一天上午,湘鄉市泉塘鄉山坳村一位姓郭的老人找到了郭少芳夫婦說,1990年秋天,一位叫譚金琳的50多歲的老人找到他家,稱他從湖北省仙桃來,他本來是湘鄉人,生母生他時還有一個孿生哥哥,由於當時家境不好,親生母親不得不把他送給了養父。這個秘密是他養父母去世後,養母在臨終前告訴他的。養母還告訴他一些當時的情況,希望譚金琳有機會一定要回去找自己的親人。

  1990年秋天,譚金琳便懷著急切的心情孤身一人來到湘鄉,他背起水壺帶著幹糧在湘鄉城區方圓二十公裏的範圍內挨家挨戶尋找郭姓人家。最後,他找到了泉塘鄉山坳村郭老家裏,並把這些情況告訴了郭老。臨回湖北前,譚金琳還拜托郭老幫忙打聽,同時他還約定每年的秋天來湘鄉一趟,到郭老家聽消息。

  心情激動 幾次尋找擦肩而過

  1994年秋天,譚金琳老人又到了湘鄉,但因其他原因,郭少芳幾次與其擦肩而過。此後,心情激動的郭少芳曾在湘鄉電視台播出了一則認親啟事,他希望譚金琳老人看到後馬上前來認親,但一直沒有杏無音訊。

  譚金琳到湘鄉市泉塘鄉山坳村郭老家時,曾留下了一張小紙條,上麵寫著:“仙桃市大山5639”這幾個字。根據這張紙條,郭少芳夫婦決定到仙桃市尋找弟弟譚金琳。

  1995年春節剛過,尋弟心切的郭少芳由於身體一直不好,便讓小兒子郭錫明帶上譚金琳留下的小紙條到仙桃尋親。由於小紙條上地址不詳,郭錫明幾乎跑遍了仙桃市,仍然沒有譚金琳的任何音訊。郭少芳還曾到過武岡、邵陽等郭姓人家打聽,但沒有找到孿生弟弟的任何消息。

  1996年2月初,年事已高的郭少芳又委托妻子黃幼輝和侄女郭金琳再次結伴去湖北省仙桃市尋親,她們在仙桃電視台連續打尋親啟事,結果仍毫無回音。黃幼輝和郭金娥又到仙桃市的大街小巷四處打聽,第四天來到幹河老街的一條小巷時,一位中年婦女接過黃幼輝手中的照片一看,說平時也曾在這條小巷裏見過這個人幾次,但不認識他。黃幼輝和郭金娥頓時欣喜若狂,但他們又挨家挨戶地打聽,仍然沒有譚金琳的任何消息。

  1998年3月,郭少芳聽人說譚金琳曾經到過湘鄉市東山鄉一個姓郭的人家裏,他連忙找上門詢問,姓郭的老人告訴郭少芳,譚金琳曾留下地址:湖北省仙桃市郊區幹河老街。1994年秋天譚金琳老人到他家時講過這樣一句話:“如果這次找不到親生父母和孿生哥哥的話,我就不打算來湘鄉了。但我會把自己的譚姓改成郭姓,名字就叫郭新民,以此了結自己多年的心願。”

  血脈相連 已花去近兩萬積蓄

  2000年和2001年,郭少芳又先後讓自己的兒子到湖北省仙桃市尋親,但幹河老街早已不複存在,尋親仍無結果。2002年秋天,湖南衛視晚間新聞記者得知湘鄉城邊有這樣一段尋親的感人經曆後,專程驅車來到郭少芳家采訪,新聞節目播出後,仍然沒有譚金琳的消息。

  2003年4月,記者再次來到湘鄉市望春門辦事處城北村7組郭少芳家采訪,郭少芳老人一提起孿生弟弟至今未見,又忍不住淚流滿麵了。郭少芳老人說,為了尋找弟弟譚金琳,他已花去近2萬元積蓄。

  談起1994年秋天與弟弟有幾次相認的機會都擦肩而過,老人好不傷感:“等今年秋天收了糧食後,我將和兒子再去仙桃去尋找,如果有生之年找不到孿生弟弟的話,我的兒子和孫子們也將繼續找下去……”

  (稿源:東方新報) (作者:肖猛 賀新平) (編輯:晨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