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9-04-05 08:59:52)
人的一生,無論是精神方麵還是物質方麵,都有不斷尋找新的事物的欲望,尋找的前提是對現在不滿意;對現在的生活或者生命狀態不滿足,尋找的過程本身就會帶來一種滿足。如果你對現在很滿足的話,就無所謂尋找;人之所以尋尋覓覓,是想把生命當中缺失的一些東西尋找回來。從任何人際關係當中,都可以找的到自己個性上所缺失的那一部份;比方說我是一個驕傲的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2-01 12:27:54)
 
今天在街上,穿越大馬路的時候,我忽然想著,再有錢有權有名望的人,開再豪華的車,也得乖乖的看著我過馬路,等到他們綠燈時才能走,於是頓然心情愉快,昂首挺胸,大步向前.人都有強烈的自我,都需要一個抒發的管道,如果碰撞在一起,就衝突糾紛不斷,因此人際間的相處真是大學問,需要給彼此適當的空間,尤其近如夫妻或密友,更是如此.當甲方心情低潮的時候,乙方就要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1-23 20:41:02)

想當年,在那個青澀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年紀,讀到尼采說:“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覺得他未免太絕情了,受苦的人已經夠苦了,連一點喘息唉嘆的權利都沒有嗎?年紀越大,越覺得這句話還真挺有道理的,在困難痛苦中,忙著要應付現實的生活,克服種種困難已來不及,哪有時間與“權利”哀嘆呢?忙碌的人沒有憂鬱的權利,也沒有時間精力去多愁善感。小嬰孩的心單純可愛,因為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1-21 14:18:26)
小時候生活簡單,思想純真,隻要專心把功課做完讀好,聽老師父母的話,考個好成績,就是好孩子,得到大人的稱讚,自己也就很高興,頗有成就感,那就是生活的全部了.年紀漸長,進入社會以後,人際關係漸漸複雜,與人相處,如何才能達到標準,人人認可呢?努力工作要到甚麼程度,才能得到老闆的賞識呢?就算老闆賞識,經濟不景氣,也照樣會失去工作。若要成立家庭養育孩子,更是沒有手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1-19 20:05:35)
西遊記裡記載唐僧終於騎著一匹瘦馬,踏上了西行取經之路。據說這匹馬從前住在長安城西的一家磨坊,它和一頭驢子是好朋友。平日,馬在外麵拉東西,驢子在屋裏推磨。沒想到,當這匹馬昂首西去之後,它和驢子的命運從此迥然不同。  14年後,這匹馬馱著佛經回到長安,來到磨坊會見它的驢子朋友。老馬談起這次旅途的經曆:浩瀚無邊的沙漠,高入雲霄的山嶺,淩峰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1-19 18:25:23)

人真是有限的可憐,每個人都有優點,也有缺點,但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這優點換了時空,往往就成了缺點,而缺點也變成了優點,吾有一好友,當初看上她丈夫,就是因為他孝順顧家,可是婚後也因他太孝順照顧他的父母兄弟姐妹了,他們之間常常為此爭吵不休;另有一友人,當初看上她的丈夫優秀上進,不顧娘家再三反對,硬要下嫁給他,兩人生了一個孩子,不幸孩子身體不好,丈夫因為有強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1-18 13:11:44)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學業,愛情,親情,友情,工作,事業,家庭,健康等等,從小到大,我們要走過多少坎坷的低穀,度過多少淒冷的黑夜,獨噙多少辛酸的淚水?當四肢健全的我們,覺得難以熬過今天時,讓我們彼此勉勵,從NickVujicic學到跌倒了再站起來的毅力!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1-18 11:54:06)
常常在想,為什麼愛情在婚姻中很容易消失,當初大家不都是兩情相悅,難捨難分,才要一起組織愛的小窩嗎?到底甚麼地方出了問題?日常生活瑣事多,摩擦機會大,兩人之間毫無距離,抱怨指責可以隨時隨地傾瀉而出,人是非常有限的,再好的感情也會磨損耗盡的,所以有婚姻專家提出存款提款的觀念,增進兩人的感情是存款,彼此爭執抱怨就是提款,當帳戶裡存款不夠時,也就是婚姻破產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9-01-18 11:37:22)
許多中外文學名著,都是敘述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不顧家人反對,總要死守在一起,如羅密歐與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多麼美麗忠貞的愛情哦!可是如果他們真能結為夫妻,會一輩子都生活幸福嗎?王子公主真的就能如童話故事裡的結尾一樣,從此以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嗎?許多夫妻能同患難,卻不能共享樂,維繫他們關係的是共同養育孩子,一旦孩子長大,兩老就各尋自由了,有些能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1-18 11:28:17)
一個女人要今天經過一個婚紗店,看到櫥窗裡模特兒穿著潔白的婚紗,我心裡為之一動,每次看到白紗,埋藏在心底裡的那個小女孩,就會跳出來,興奮不已,從小就喜歡白紗的東西,像洋娃娃的衣服,芭蕾舞衣,裝飾品等等,就像電影真善美裡的那首歌”我最喜愛的東西”一樣,當打雷下雨,孩子們害怕時,那位家庭教師就陪他們,唱這首歌安慰他們,同樣地,當我感到不痛快時,就去欣賞一些美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