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與誰爭鋒

不與事實爭鋒,隻和溫柔相對
博文
阿扁又大搖大擺地出來了,那熟悉的前呼後擁的排場,沒有因為那幾百頁的起訴書有絲毫的收斂。把扁恨得牙癢癢的民眾,遍地找尋不到那跌破的眼鏡。
任何看似不合理的安排,其實都有政治操作的痕跡。阿扁這隻秋後的螞蚱,脖子上早就套上了馬巧設的繩圈。這出外界稱為捉放扁的鬧劇,至少含有一石三鳥的企圖:
首先,馬是鐵了心要在任內繼續強力推動兩岸關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個字:好
兩個字:很好
三個字:相當好
...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時光飛逝,一轉眼已經是2008年的年尾了。當薩科齊會見達賴的批評聲仍不絕於耳的時候,又傳來中國海監船進入釣魚島海域的驚人消息。在徘徊和躊躇多年以後,中國真的開始逐步拋棄“韜光養晦”的被動政策,而嚐試“有所作為”的積極戰略了。
台灣和西藏,與其說是中國的兩大核心利益,不如說我們的兩大軟肋。西方國家也正是通過這兩個軟肋,賺足了中國的便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2-01 11:23:42)
薩科齊這小斯,果然不是個靠得住的主兒。拉薩事件和火炬傳遞那時候,這東西上竄下跳,首鼠兩端,充分暴露了他既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的可恥嘴臉。考慮到當時的國際形勢和奧運會的掣肘,北京極不情願地吃了一記悶虧。以中國目前的實力和人脈,既然感覺不爽,就一定會找機會“禮尚往來”一下,否則這幫東西還真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機會來了。奧運已經圓滿結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11-26 12:55:40)
陳水扁寫詩了!這多少有點匪夷所思的消息不脛而走,令萬馬齊喑的中國文壇為之一振。不僅廣大詩友翹首以盼,就連諾貝爾文學獎也表示了極大關注。
貪官獄中作詩懺悔,古來有之。這些人雖然貪得無厭,作惡多端,但在下獄問罪以後,“鳥之將去,其鳴也哀”,身敗名裂之際的痛悔通常都能表現出過人的才華,為曆史留下另類的驚歎。北宋佞臣蔡京留有“如今流落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鄉愁,是每個離家的遊子永遠都解不開的情節。回到故鄉,探望父母,訪問親朋。三五舊友,開懷暢敘。人生快意,莫過於此。
在我返鄉省親的記憶中最難忘的卻是一次極平常的異地掃墓。偶然看到自己的先人和國家主席的父母安臥於同一處百姓陵園,不禁倍感唏噓。
在江蘇省泰州薑堰以東的出城公路旁邊,有一處毫不起眼的陵園。陵園內莊重肅穆,建築簡樸,但陵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1-20 08:32:55)
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陳水扁和四川汶川地震一樣,都是我們這個時代百年一遇的特大自然災害。過去我們總認為,所謂民主政治是遏製貪汙腐敗的最有效的機製,還總拿一黨製下的中國大陸作為反麵教材。今天,阿扁的寡廉鮮恥告訴我們,貪腐歸根結底是人性所致,是教養使然。為這個欲壑難平的家族買單的,何止是千萬的台灣島民。
阿扁應該為自己創造的曆史而驕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陳水扁被押終於塵埃落定。藍營萬人空巷普天同慶,綠民相看淚眼無語凝噎。台灣社會再次上演“東邊日出西邊雨,倒是無情卻有情”的悲喜劇。
阿扁本出身赤貧,但憑著自己高效的鑽營,居然也成就了“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八年霸業。如今,終點又回到起點的阿扁,獨坐柵欄之後,咀嚼著“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淒涼,不知如何玩味。
人性本善,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大陸還是那片大陸,可台灣已不是昨日的台灣。
一個陳雲林,短短四日,將台灣社會掀了一個底朝天:朝野互罵,社會分裂,警民對打,暴亂失控。綠營的政治人物們,徹底撕去了道德的偽裝,將他/她們汙穢不堪的政治下體完全暴露。“街頭抗爭”象一劑偉哥,致使台毒們毫無節製地勃起,High到見血仍不滿足。
Obama一句無厘頭的Change,美國的老百姓尚未搞清,卻被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這個號稱民進黨最聰明的男人,這個看似人間蒸發的陰謀家,這個有著所謂扁長情節的落寞英雄。他這個時候躲在暗處幹什麽呢?
謝長廷此刻的心中一定是五味雜陳,感慨萬千的。看著自己親手參與創建的黨,如今已經蛻化成了一個馬戲團,謝的內心是痛苦的。但隨著三通開啟和阿扁入獄的即將來臨,隨著過去的路線已經無可避免地走入曆史垃圾堆,謝的肩頭也是輕鬆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