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與誰爭鋒

不與事實爭鋒,隻和溫柔相對
正文

借鑒俄羅斯經驗,中國開始兩麵出擊

(2008-12-09 12:32:35) 下一個

時光飛逝,一轉眼已經是2008年的年尾了。當薩科齊會見達賴的批評聲仍不絕於耳的時候,又傳來中國海監船進入釣魚島海域的驚人消息。在徘徊和躊躇多年以後,中國真的開始逐步拋棄“韜光養晦”的被動政策,而嚐試“有所作為”的積極戰略了。

台灣和西藏,與其說是中國的兩大核心利益,不如說我們的兩大軟肋。西方國家也正是通過這兩個軟肋,賺足了中國的便宜,吃盡了我們的豆腐。一味死守和妥協,非但不能保住既得利益,未來更會成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包袱。從俄羅斯對格魯吉亞的強硬一戰,我們學到了經濟手腕之外的另一種力量,那就是進兩步退一步、先進再退的普京式的霸道。

我們和達賴之間的矛盾,從一開始就不是人民內部矛盾。既然已經與之撕破臉皮,就不要再講君子仁義。有人認為對達賴的問題不必小題大做,那是沒有認清晚年達賴的高度危害性和他兜售大藏區意識的惡毒用心。由於達賴多年有效經營的明星效應,和所謂“諾貝爾獎得主”的光環,使得藏獨問題比台毒變得更加隱性惡化和不可預測。這次對薩科齊和歐盟的打壓其實還根本沒有戳到痛處,未來更強硬和冷酷的手段應該早作安排。貿易戰也好,中歐關係倒退也好,有什麽大驚小怪的,比起自己在核心利益上的虧損,和可能導致的連鎖反應,那都是無足掛齒的正弦波。

對歐對日兩線作戰,是奧運之後的中國輕裝上陣的第一役,看似漫不經心,其實伐謀已久。甩開包袱,展示肌肉,中國好像已經準備好了。隻是,浪漫的薩科齊們,你們也準備好了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