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el 終究廢了
(2007-02-04 08:34:50)
下一個
清晨,起的還算比較早,就是為了babel。其實,早寫好了一篇評論,隻可惜係統錯誤,沒有能保存下來。雖然覺得有些遺憾,但,還是覺得,這一切的背後,有著它無法存在的合理的原因吧。這麽一想,倒也覺得沒什麽了。路過茶壇,看到rayray姐的評論,再次複習了evan的美文,沉默片刻,邊將電影的畫麵在腦海中回放。
終究,還是覺得,這部電影的命運和babel一樣,終究,廢了。
================================================================
先從technical角度來批判一下。
1. 故事人物之間的聯係,太老套。沒錯,這種方式的確將這些看似支離破碎的畫麵結合在了一起,但導演的處理方式其實是很粗糙的。在將故事一步一步引導出來後,我覺得,是胡亂的將這些故事揉在了一起。而且,太過牽強。感覺是為聯係而聯係。其實,將這些故事就這麽零散的擺放,或許會達到更好的效果。
應該怎麽說呢,我覺得這種聯係方式,看起來的確很討巧。至少讓觀眾覺得“嗯,的確是有這麽個聯係存在”,而且也可以比較好的控製觀眾的情緒,會讓大家覺得,這些分離著的東西的確是同一部電影裏的故事。但實際上,這背後缺乏合理性。這種合理性的缺乏隻會讓人覺得,這是電影,和人生無關。但我想,導演想帶給人的感覺不隻電影而已吧。他應該是想讓大家覺得,隨時隨地,無處不在的babel的廢墟。但就這點來講,我覺得失敗了。起碼,我覺得這種處理手法隻讓這部在於探討人生中一種很重要很抽象的問題變的很笨重。完全無法脫俗。
2.電影支線冗長拖遝。沒錯,在爭吵,交流,以及某些畫麵之中,的確讓人感到了babel的存在。那種對於交流感到useless 和frustrated的情緒的確在有些地方閃現,但遠遠不夠。我覺得,與其在這些故事裏很片麵,卻又想很全麵的表達出這種情緒和導致這種情緒的原因(也就是babel毀滅的因素),是無法做到的。在畫麵的切換和故事的轉換中,導演並沒有很好的把握住節奏。導致我所看到的電影的主題,隻是流於表麵,那種爭吵以及那些角色所極力試圖表現出來的悲哀無助。說明白點,導演失敗在於,沒有將悲哀和無助與悲哀無助的原因聯係在一起。這不是演員的錯,是導演的錯。
用個很形象的畫麵表現以上觀點:雨後,路麵上的水窪,漂浮著的五顏六色的汽油。很輕浮的畫麵。
與其如這樣發展多個支線,我覺得用兩個平行站位但更深入主題的故事效果會更好。
3.細節的處理手法。一開場,大家聽到的是摩洛哥人用的……大概是非洲語吧,我也不大了解。僅接著,是大家熟悉的英語。然後是墨西哥語。然後是日語。那麽,畫麵下方的字幕代表著什麽呢?回到巴別塔這個故事本身。分裂的語言導致塔無法被建造起來。分裂的語言。我想導演是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但是,電影處理方麵,究竟能否做到將這個分裂帶來的衝突交付給觀眾呢?顯然不能。
因為,觀眾要求看明白。觀眾要求看字幕。觀眾要求將故事一點一滴的看仔細明白以便交流。折中後,便有了subtitle。
但是,對於這樣一部電影,有了字幕,還會有多少人真切的體會到無法交流的障礙?還會有多少人體會到那種刻骨銘心的,急於去表述,急於去求得理解,急於讓對方聽進自己的話的痛苦?還會有多少人能從那光禿禿的表演中體會到故事裏麵,故事背後,所蘊藏的對人類語言所無法企及的地方而產生的深刻的frustration?
沒錯。字幕,在其他的電影裏,很重要,特別是那種需要集中精神去看懂的如matrix的高智商電影。但在這部電影裏,漫不經心的在高潮部分隱去字幕,我覺得是必要的。否則,很難達到sympathy。
4. 電影所想表達的主題。我承認,電影想表達的主題,是孤獨。好像大家也都是這樣想的。但是,更重要的,光透過babel本身這個名詞就能看到的,孤獨的原因。或許,我要說,孤獨,並不是這個電影的主題。不是。
簡單來複述下babel背後的故事。
“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他們往東邊遷移的時候、在示拿地遇見一片平原、就住在那裏。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作磚、把磚燒透了。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耶和華降臨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作起這事來、以後他們所要作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我們下去、在那裏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於是耶和華使他們從那裏分散在全地上。他們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為耶和華在那裏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
其實電影裏,或多或少的也將這個意思傳達了出來。那爭吵的衝突,粗魯的掛斷電話,以及欲言又止淚,試圖用言語去阻擋的瘋狂等等。但這些東西,轉瞬而逝。在多大程度上,這些東西,很集中的爆發了出來?甚至是那無聲的迪廳----導演試著想讓那個無聲傳遞出信息,但其實,隻是耍花槍罷了。矛盾,在還沒被積蓄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被釋放了出來,可以想象其威力被打了多少折扣。
想說的是,這部電影,是個很好的嚐試。但是,我覺得,導演讓整部片失去了控製。巴別最根本的意思也沒有傳達到。說白點,整部片流於膚淺。
和babel一樣,這部電影,廢了。
=================================================================================
OK,進入主題。我想問大家的是,看了以上的文字(可以說是精心堆砌的吧),在多大程度上,你明白了,或者可以說了解了,或者可以說接受了我的觀點以及我想表達的含義。
又或者這樣說,從多大程度上,你想反駁,你想說“不對,你錯了”,你想說“分析的真爛”。
從多大程度上,不要問你的大腦,問你的心,你被以上的文字touch了?
其實不是真的想知道各位的答案,隻是,當我銘心自問,我是否能用以上的文字打動我自己時,我隻能承認:沒有。
而這,就是巴別之於我的真正含義。
語言無法企及的部分。殘疾性的交流。
================================================================
交流,被視為現代生活不可少的一部分。交流能力,也成了很多大公司,大學的考核部分。從多大程度上你能表明自己的立場觀點,並有效的用交流的形式傳遞給接受方。也就是說,交流在很大程度上,被人認為是一個循環的過程。但真的是這樣嗎?
有多少次,在和別人麵對麵的時候,交流,是以射線的方式存在的?一個從心中發出的偏離了方向的射線,消失在盡頭。雖然數學上來講,這樣的射線在無限遠出有可能到達本身想進入的目的地,但人類,沒有那麽多時間,去等待無限遠。無限遠是否存在,本身,也是個問題。
即使用同一種語言,說同一種話,誤解,矛盾,衝突,還是會存在。甚至相處在相同的空間,時間,交流仍然以射線的方式存在著。
巴別塔,也一樣,即使語言統一,我仍然懷疑這座塔是否能被完好的修建起來。
因為,在人類的交流中,有個很重要的東西,miss了。
就是上麵,曾經提到的,sympathy。
================================================================
Sympathy,是一個問題。
我第一次涉及這個題目,是在讀村上的小說的時候。小說裏,有句話,大概意思是,人在多大程度上能正確感知對方所想傳達的意思。而後,在看村上自己對小說的評價時,再次提到這個問題,他說,小說家寫出的東西,在多大程度上,能準確的傳達到讀者的心中。隨後,在一篇安妮寶貝的采訪中,她也提到一個詞“誤讀”。也就是,讀者為她加的那些帽子,或者說所列舉出的喜歡她的理由,在她看來是不成立的。讀者錯誤的理解她的文字。
而這種誤會,其實就造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也就是rayray姐和evan說到的,孤獨。
孤獨,最根本的,是被誤讀。
是對於交流的根本性的失望。是對於交流的存在性的懷疑。
在交流過程中,人們慢慢發現,有一部分是言語無法企及的。比如現在,我覺得自己用了所能想到的所能表達的所能用到的詞匯,句子,標點符號,來闡述心中對於babel這部電影的看法,來對sympathy這個問題的想法。但我還是覺得,隻有50%,甚至更少,通過文字這種形式,有效的傳達了出來。有一部分,更想去傳達的,被淹沒在語言無法達到的部分。而那部分叫囂著想從牢籠裏逃出,卻因為無法,而更加顯得絕望和孤獨。
也就是說。即使,上帝仍讓語言統一,還是有一部分是我們無法傳達的,通天塔還是無法被建造。
================================================================
其實,我們每個人從內心深處都是明白的。作為自由的個體,孤獨,是必然的。是無法去解決或被解決的。我們做了很多努力,用了各種手段,找了很多人陪伴,甚至發明了其他的交流方式,但還是有一部分,有很大一部分,被覆蓋了,在我們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在一座孤零零的高塔之上,絕望的發出光。
但至少,它,是在發光的吧?
================================================================
必須要說,這篇評論,其實是個trick。大家不要嚴肅的看待。對於這部電影,對其細節的失望反而讓我對這整部電影的存在有了種新的理解。
這個電影,其實就是座巴別塔,它的確是廢了。
因為除了製造這部電影的人,我們誰也無法參透其背後的精妙。那是電影這種交流方式也無法企及的部分,那是導演的孤獨。
是寫這個故事之人的,孤獨。
電影又怎樣呢?各種語言又怎樣呢?手語又怎樣呢?
難道會說很多語言,會做很多姿勢,我們就能更好的被理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