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美女,才女係列】—1-----嚴蕊
(2006-09-04 17:14:37)
下一個
在千百年的中國曆史長河中,固然有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給我們古老的中華帶來振奮和驕傲。然則在眾多的英雄人物中,也有無數的美麗的女子,無論中國是從多麽的男尊女卑的社會中走來,她們,依然能夠為我們增添一份靚麗的風景。
其中,微不足道的南宋官妓嚴蕊,就是眾多美麗,飄然若鴻的女子之一。
不難想象,她一定是美麗出塵,飄然若仙的。
我常常覺得古代的妓是比現在的妓有思想有文化的------試想,在生產力極其低下,女子不能讀書就業的古代,倘若一個女子,不能出身豪門,又不能嫁給一個如意郎君,靠什麽來維持生活呢?也許,妓,就是這樣產生了;而現在的女子,既可以讀書,上學,就業,我覺得其中的很多實在沒什麽太多的理由去做妓---然則,有嫖客就有妓,這個,誰也不比誰高尚到哪兒去,也不是本文想要闡述的。
嚴蕊,字幼芳,不僅歌藝色三絕,而且滿腹經綸,才氣逼人。古代有許多的青樓歌伎,都是美麗且有才氣的女子們。想那嚴蕊,在一群群文人騷客中,她美目流盼,輕歌曼舞,纖纖玉指下一曲曲如高山流水般的美妙舞曲中,她朱唇輕啟,令多少男子心醉神迷呢?
可能,嚴蕊太有名了,據說,她曾屢次要求從良,但官府不許。好一個官府啊!
《二刻拍案驚奇》中寫道:“台州太守,唐與正,字仲友,少年高才,風流文彩。宋時法度,官府有酒,皆召歌妓承應,隻站著歌唱送酒,不許私侍寢席;卻是與他謔浪狎昵,也算不得許多清處。仲友見嚴蕊如此十全可喜,盡有眷顧之意,隻為官箴拘束,不敢胡為。但是良辰佳節,或賓客席上,必定召他來侑酒。一日,紅白桃花盛開,仲友置酒賞玩,嚴蕊少不得來供應。飲酒中間,仲友曉得他善於詩詠,就將紅白桃花為題,命賦小詞。嚴蕊應聲成一闋,詞雲: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詞寄《如夢令》。”
吟罷,呈上仲友。仲友看畢大喜,賞了他兩匹縑帛。”
可見,嚴蕊的才華橫溢,而唐姓的太守未必無意於她,但鑒於法令,不敢胡來,隻是讓她來作陪喝酒,而且不是3陪。因為欣賞她的美麗才情,而賞了她兩匹絹帛。
這世上的女子有千千萬種,就有千千萬種的男子來愛。有爽朗幹練的醜丫頭,有英姿颯爽得風丫頭,有溫柔活潑的喜妹子兒,也有美麗動人,才情橫溢的蠻女紅豆豆。。。
就如同廚房在他的文中寫得那樣:
“小子,你如果想我愛我,就撩起衣服趟過溱河來,你不想我,別以為就沒有人想我愛我。 小子你狂個逑哩!。。“
可見這世上男歡女愛,原本無可厚非,但有一類人,偏偏見不得別人好------一幅假道學的樣子,朱熹就是這麽一位。
這朱熹與唐仲友的學術觀點不同,從而又引發成政治鬥爭,本來這一切都與人嚴蕊無關,隻不過唐仲有欣賞愛慕嚴蕊,嚴蕊就莫名奇妙的卷入了這場政治鬥爭中---其實愛慕嚴蕊的又何止唐仲友一人呢?!
我想,這朱熹和那法海倒有異曲同工之處,你自己清心寡欲,要做和尚做正人君子,沒人攔著你,為何見不得別人歡樂?這是不是偉哥吃多了,邪火無處可發造成的?一個堂堂的士大夫,去和一個小女子過不去,總讓人看到他華麗的“袍子下的小來。。”
這朱老夫子,一連上了好幾道奏章,彈劾那唐仲友和嚴蕊有私,將一個弱小如花的絕色美女抓入那血腥的大牢,並且嚴刑拷打,一定要打出她與唐的私情來。
可憐嚴蕊就這麽被打得死去活來,其內心之淒惶,更與何人知? 而本文要說的,正是這出身卑微的小女子的高尚的人格和那個金子般的內心!
我們每一個人,無論我們的所謂的出身多麽的低微,所處的地位相差多麽的懸殊,我們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曾激勵著千千萬萬人的名著《簡.愛裏》所說:我們終將穿過墳墓,同樣的站在上帝麵前。
也許在現實世界利用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作為弱勢群體的我們,始終在為著平等而努力著。
簡是這樣的,嚴蕊也一樣。
無法想象當弱小的嚴蕊被打得死去活來,血跡斑斑時,她的內心是如何想的,但是當獄吏可憐她問她,為何不為了保全自己而屈打成招,承認她和唐有私時,她的回答卻是那麽的鐵骨錚錚,猶如一朵寒梅在凜冽的寒冬裏綻放出絕代的風華來!她回答說:“
我本是一個出身低微的青樓女子,就算我和唐有私,也沒什麽大不了的(是啊,你還能要求一個歌伎怎樣呢?);然而,真就是真,假的就是假的,為了我自己,而去誣陷他人的清白,我寧肯去死也不願意這麽做!”
嚴蕊,一個青樓歌伎,有如此的氣節,怎不令人汗顏?
可憐她不肯去誣陷他人,在獄中幾番受刑,幾乎打死,聽說連皇帝也看不過去了,終於把朱熹調走了。好歹的把嚴蕊放回去了。
這道貌岸然得朱老夫子一走,換上來的官員叫嶽霖----可能是嶽飛的公子也未可知。這嶽公子久聞嚴蕊大名,又敬佩她的氣節,官妓拜訪時,特意請她出來相見。
嚴蕊雖形容憔悴,然自有一番風骨和魅力。嶽霖請她做詩詞一首,嚴蕊吟道:
“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開花落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好一首卜算子。我們仿佛看見一個美麗而憔悴的女子,默默的申述著自己的委屈和情誼:
“我不是喜愛風塵,然則命運弄人,讓我落入風塵。花開花路,容顏老去,終有一天,我將離去。去留之間,又怎由得我自己呢?
若然我死去,在我的墳頭,山花爛漫的開著,你又何必問我身在哪裏呢?“
我們每一個在紅塵中飄零的人,又何嚐不是如此呢?
嶽霖聽罷,感慨萬千,批準她從良。。嚴蕊終於從那令人窒息的“妓”的牢獄中釋放出來。
正是: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
倒是去過朱夫子的學堂看過。住在那兒的主,清心寡欲是偽裝而已。被“關”在那兒的學子,可能最初有心向儒。然可自由出入者,則以儒惑人心。
花花,“被親情所累”,怕不是你講的出話吧。。。。。
為了生計而奔忙,被親情所累,實在是一件很苦惱的事。
也許在現實世界利用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作為弱勢群體的我們,始終在為著平等而努力著。
好!!
嚴蕊風骨,令人擊節讚歎!這花兒的評論,也寫得痛快淋漓,看得過癮。
長河之中,英雄輩出,巾幗也不讓須眉呀。由於少,也益發顯得奪目。名妓之中,有陳圓圓,就也有這嚴蕊,還有那擊鼓助夫抗金的梁紅玉,血濺桃花扇的李香君.....,這應該也是一個係列吧,期待下篇。
....................英雄每多屠狗輩,仗義多是市井人.....
嶽霖為嶽飛三子,號商卿。宋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十五日, 生於宜興唐門軍中。母李氏,嶽飛與李氏結婚是一一三O年春,在宜興張渚,婚後居唐門,生嶽霖①。 嶽飛遇害時,嶽霖年十二歲,孝宗皇帝昭雪時,嶽霖三十二歲。(詳見“嶽娩南渡蒙冤”編) 隆興元年(1163年)四月二十三日,聖旨複嶽霖為右承事郎。後又授南贛都督,食邑宜興②。 淳熙三年, 嶽霖任廣西欽州知縣,淳熙五年(1178年)孝宗皇帝便殿詔見嶽霖時說:“卿家紀律,用兵之法, 張、韓遠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之”。嶽霖稽首涕泣說:“仰蒙聖察撫念,故家臣不勝感激”!嶽霖遂上疏請求歸還高宗當年所賜嶽飛的禦劄,手詔③, 孝宗皇帝詔令準左藏南庫還之。 嶽霖與朱喜④、張拭為友,在各方的幫助下,即著手搜集嶽飛遺文,修編成書。 因年老多病, 尚未完稿即病卒。嶽霖卒於紹熙三年(1192年)十月,其時嶽霖在廣州做官(知廣州), 故時嶽珂年方十歲,隨父官遊⑤。嶽霖壽年六十二歲。臨終執其三子嶽珂手遺囑:“先公之忠未顯,冤未白,事實之在人耳目者,日就湮沒。餘初罹大禍,漂泊囚螺。及至仕途,而考於見聞,訪於遺卒,掇拾而未及上,餘罪也。苟能卒父誌,雪爾祖之冤,吾死瞑目矣”!嶽霖卒後由嶽珂從嶺南護喪北歸。 嶽珂在 《程史》卷二《趙希光節概》條明言:“紹熙壬子冬,先君子損館於廣,餘甫十齡,護喪北歸”。護喪北歸是為了安葬嶽霖。嶽霖葬江蘇宜興縣城東四十裏之唐門村顯祖庵側,伴嶽飛衣冠塚之北。嶽飛衣冠塚安葬在唐門橋後的一個天然的“金鉤釣月”地上⑥。嶽霖淳熙三年任廣西欽州知縣,淳熙十二年任川轉運判宮,淳熙十六年任太常卿、左司郎中和提舉封椿庫等官職,官至朝請大夫、敷文閣侍製,兵部侍郎,廣東經略安撫使,贈太中大夫,景定二年(1261年)追封纘忠侯。 嶽霖墓碑為,(纘忠侯霖公之墓)。妻鈕氏、封助德夫人。嶽霖子三:長子嶽琮飛又名璞,賜各旗,授承信郎飛致仕封尚書。次子嶽琛,授承信郎,任海寧縣尉。三子嶽珂,進士出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曆官嘉興軍府,總領浙西財賦,通城開國伯等,晉封鄴侯,官至正三。嶽霖女一:嶽瓔,適陳址。
百度上搜的, 看來嶽霖沒有在浙江地區作過官, 可能是同名.
人家說話比較謹慎,沒啥大不了的。倒是某些人總是喜歡教訓別人先得自己很NB, 又沒拿出啥考證的依據。跑來損一句就跑,倒算是啥水平?老夫平生最瞧不起這號人了。
To DH fan : 嗬嗬,的確有這種說法,說嶽霖是嶽飛的後人,也有說法是說為之公子。本文並非考史,我也沒說他一定是。您若感興趣,不妨權當個故事看看,若不感興趣,又何妨一笑置之?:)
附:維基百科:
嚴蕊是南宋時浙江臺州的官妓,色藝俱全,名聞四方。淳熙九年,因唐仲友的“永康學派”反對朱熹理學,被朱熹誣害與官員唐仲友通姦而收監,慘遭嚴刑毒打以令其供詞誣唐仲友,「兩月之間,一再杖,幾死。」嚴蕊寧死不從,並道:「雖然身為賤妓,有太守有濫,罪不至死,然是非真偽,豈可妄言以誣士大夫!」。後來,事件鬧到皇帝耳裡,認為是「秀才爭閑氣」,將朱熹調任,此案轉由嶽飛後人嶽霖處理。嚴蕊作〈卜算子〉表白,嶽霖當即判其無罪釋放,除籍從良。嚴蕊後被趙宋宗室納妾。作品多佚,僅存《卜算子》等三首,據此改編的戲劇《莫問奴歸處》,歷久不衰。慶元二年十二月(1196),沈繼祖彈劾朱熹,“不孝其親”、“不敬於君”、“不忠於國”、“玩侮朝廷”、“哭吊汝愚”、“為害風教”等六大罪,還主張斬熹之首,以絕朱學,而史稱“慶元黨案”。(《宋史》本紀第三十七寧宗一)。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裡說“宋人小說多不足信”,並舉了嚴蕊的這首《卜算子》,懷疑“係唐仲友戚高宣教作……”。今人束景南教授在其大作《朱子大傳》中揭露了唐仲友的貪汙罪行,同時考證《卜算子》詞非嚴蕊所作,洪邁《夷豎誌》所記嚴蕊作詞訴冤全屬虛構。張岱年在其書序中評語說“關於朱熹彈劾唐仲友一事,近人抱著‘反理學’的偏袒態度多同情唐氏……”。
就你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