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麵具------評老謀子的[千裏走單騎]

(2006-03-31 19:38:04) 下一個
一直認為老謀子的文藝片是很好很好的,雖然他的[英雄]和[十麵埋伏]被大家罵得不清,我個人還是覺得老謀子的水平比陳凱歌—那可真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這不,老謀子不失所望的推出一部[千裏走單騎],老高(高倉健)同誌在這部片子裏賺去了我無數的眼淚。
 
千裏走單騎沿襲了以往張藝謀文藝片或者說農村片的真實的特點,戲中的演員大都是本人演本人,沒法子不真實。
 
高田先生一人在漁港孤獨的捕魚為生,接到兒媳的電話,告訴他十年沒有和他講過話的兒子健一因病住院了,老人趕到醫院,兒子去仍然拒絕與父親見麵。
 
兒媳給了父親一盒錄像帶,從錄像帶了高田先生得知兒子很喜歡中國雲南的一種麵具戲,得病前曾成諾去拍當地唱的最好的李加民的千裏走單騎。

當父親的高田決定去中國為兒子拍這部戲。 途中,得到兒媳的電話,告訴高田他的兒子健一得的是肝癌晚期。高倉健用深邃的眼神,極力的將痛苦隱藏在冷酷的外表之下。
 
置身在中國雲南,高田突然發現自己好孤獨,語言不同,他無法與人溝通,離開了翻譯,簡直寸步難行。。
 
要給兒子拍李加民的戲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麻煩---原來李加民有個私生子,在唱戲時因別人辱罵他的未見過麵的私生子的時候,一時義憤,戳傷了人,被判三年徒刑,關在監獄裏。
 
高田先生曆盡周折,用深沉的父愛感動了外事辦的李主任,終於見到了李加民,不料卻由於李加民想念兒子,痛哭失聲而無法演戲。 高田先生又決定去石頭村找到李加民的私生子楊楊,想帶他來見爸爸。

楊楊的母親早逝,由村委會共同撫養他長到7,8 歲了。村委會同意高田先生帶楊楊去見爸爸,途中,楊楊自己去跑掉了。 高田為了尋找楊楊,和他一起迷了路,在石林裏呆了一晚上,楊楊在高田的懷裏睡著了,高田突然發現自己還從來沒有這樣抱過自己的兒子健一。。
 

楊楊自己不願見爸爸,高田尊重他的意願,放棄了帶孩子見爸爸的想法。 回去見李加民的途中,高田接到兒媳的電話,健一已經原諒了父親,但卻去世了。高田先生將楊楊的照片帶給李加民,並且錄下了李的千裏走單騎。。。
 
影片的故事情節很簡單,但蘊含的情誼卻很深刻。

高倉健的演技很好,把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深沉的愛表現得很到位,讓人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父愛如山,親情如海,我們每一個生活在世上的人都帶著一張麵具,又有誰知道麵具下麵的我們是什麽樣子呢? 健一臨終給父親的信是影片的主題,信是這樣寫的, 。。。
 
"我上次拒絕了來見麵的父親,心中充滿了悔恨。 與疾病相比,悔恨更加讓我沉重。 當母親去世的時候,您一個人去了漁港,我想您是在逃避吧? 其實我自身也一直在逃避;我確實喜歡麵具戲,那是因為我發現了, 隱藏在麵具下麵的 真正的麵孔---就是我自己。 歡笑的背後,我在咬牙忍耐著;悲憤起舞的同時,我卻在傷心流淚。 這就是我心裏的感受。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應該要摘下麵具。。 我想用真正的麵孔和您講話。。。。"
 
健一沒能等到父親的到來,就去世了,高田獨自站在大海邊,遠方是厚重的雲層,雲層下透出一道倔強的陽光。。近處一隻海鷗,在孤獨的飛翔。。

讓我們記得, 有的愛,不要等到失去之後,才去珍惜。
 
有的話語,不要等到再也沒機會訴說,才想要去傾訴。 有的友情,不要等到相互傷害之後,才知道後悔。 人與人之間,請不要總帶著一層層厚重的麵具吧。

那樣,我們的心會變得好麻木。

如果我們能適時的摘下麵具,世上也許會多一份理解,真實和關懷,少一份虛偽和猜疑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圓緣不斷 回複 悄悄話 A good friend of mine once told me that he thinks the problems between people is due to the lack of sincerity. This film works along this path. Thanks for sharing your thoughts.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