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條大河的故事
20 號公路是沿著聖勞倫斯河( St. Lawrence River )走的,沿途經過一個三河市,大概四個小時的路程。在美國地圖的右上角,你會看見寬闊的聖勞倫斯河一直流向東北,流入聖勞倫斯灣,然後匯入大西洋。整個河道水深流急,可通過巨輪。在波士頓茶黨造反的時期,聖勞倫斯河是英軍的補給線,英軍在戰事上節節敗退最後靠這條大河才算把茶黨黨徒擋住。現在如果你溯河而上,在聖勞倫斯河的北岸及重要島嶼上都留有當時英軍扼守這條生命補給線的大炮。那時魁北克,蒙特利爾,金斯頓 (Kingston) ,還有其他的幾個小鎮都是英軍的軍事要塞。戰爭是悲哀的,可那場革命給加拿大卻留下了一些曆史文化遺產,也給平淡的加拿大增添了一些“名勝古跡”。我們住在蒙特利爾時候,就曾出城向西沿著 40 號開車去遊覽這些要塞。加拿大地廣人稀,每一處要塞都是一個很大的公園。公園建設的相當好,草地剪修的也非常整齊。加拿大的高稅收的一部分就用在這些公園的維護上了。要是當年沒有波士頓茶黨造反,加拿大除了東海岸和西海岸的那點自然風景外,就沒有啥能讓人“浮光掠影”啦。
這條大河養育了加拿大半數的人口。就魁北克省來說,百分之八十的魁省人都住在這條河的兩岸。這條大河是魁省的重要經濟支柱,幾乎魁省的所有工業都在這條大河的兩旁。聖勞倫斯河流入大西洋,因此每年有很多魚類會逆水而上,直到進入到安大略湖。有水的地方就會有魚,有魚的地方就會有中國人。這條大河是我釣魚的最好地方,我一般都到蒙特裏爾以西的河段,因為蒙特利爾以東可能有汙染。在沿著 40 號向西開又好幾個釣魚的好地方。 2002 年我的樓上來了一戶剛從哈爾濱移民過來的,要跟我去釣魚。我帶著他們一家去了一個我非常喜歡的小河叉子去釣魚,河水清澈見底,有一棵大樹傾斜到河麵上。我每次去都會爬到樹上,看魚兒在水裏自由自在地遊。大個的紅鯉魚足有 30 磅重。魚爸爸魚媽媽遊在前麵,他們的兒孫們跟在後麵,遊來遊去,盡情享受天倫之樂。偶爾幾個小淘氣,溜了邊,就被我給釣上來。那裏沒有什麽中國人知道 , 我每次去隻釣兩條魚就走。等我兩個月之後再去那裏,已經象罷園的瓜地,淒慘至極。據說我的這位新老鄉帶著大幫老鄉的老鄉每周都來這裏開派對。咳,暴殄天物呀!我在聖勞倫斯河裏釣到過鯉 , 紅馬 , 月亮眼睛 , 鱘魚 , 梭魚 , 蘆魚 , 鯰魚 , 鰻魚, …… 。我曾在聖勞倫斯河的蒙特利爾河段釣到過一尾約 70 磅重的鱘魚,還有一次和兩個哥們兒租了一條船在蒙特利爾的城西的湖水裏一天釣了近 200 磅的魚。傍晚返航的時候哥幾個大唱了一回“洪湖水,浪打浪 …… 晚上回來魚滿倉。 ” 哥幾個聲音還是滿嘹亮的。
水中之“皇”——鱘魚
鱘魚又名鰉魚,常稱鱘鰉魚。它是距今一億四千萬年以前延續下來的一個珍貴魚種。據說宋朝皇帝品嚐以鱘魚製作的菜肴後,謂該魚乃魚中之王,故封其為"鰉魚"。它生活在淡水中,有的入海越冬,古曆史上在黑龍江水域出產較多,魚體大的長達3米,青黃色,腹白色,肉質鮮美。鱘魚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多種氨基酸,卵磷脂的含量也較高,其所含營養成分高於牛肉、豬肉,而且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確實為魚中珍品。東北地區曆來將鱘鰉魚視為珍貴魚類,用以製作席上珍饈。據清代《隨園食單》記載,清代文華殿大學士、曾任江蘇巡撫和南方一些省份總督等職的尹文端公曾多次食用鱘鰉魚,並經常自己製作,自誇治鱘鰉最佳。
鱘魚之所以這麽珍貴,不單因為它罕見,還因為它全身是寶,具有很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在古代,鱘魚乃宮廷禦用之j精品美食。《本草綱目》曾載:鱘龍有調理腸胃、清熱解毒、活血生發、防癌治病、滋陰壯陽之功效。它所含的抗癌因子是目前主藥源鯊魚的15至20倍。鱘龍周身是寶,無論皮、肉、鼻、骨、肝、腸脊髓均是上等佳肴,早在一個世紀以前就流行於歐洲王公貴族及上流社會的筵席之間。此外還具有美味,甘香可口的特點,據《本草綱目》記載,有清熱解毒、調理腸胃的功效。目前在中國僅長江流域辛存有我國著名的中華鱘魚,該魚種已經在我國其他地區絕跡
我曾經釣到過幾條北美鱘魚,把酒下肚了,清蒸奇鮮無比。它的脊椎骨居然是軟骨,晶瑩透亮。去了鎧甲(不是魚鱗),用小水果刀就可以輕輕切開如此大魚成小段。 當時還壓根不知道它所含的抗癌因子是目前主藥源鯊魚的15至20倍呢!
Thanks for sh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