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一沙

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靈憂傷,誰能承當呢?
正文

我的浪漫主義情結

(2006-07-27 16:09:48) 下一個

第一次在墨爾本的夜空下行走,我就被深深地震撼了。鬥大的月亮將柔柔的月光溫柔而毫無保留地傾瀉在廣袤靜謐的大地上,涼風從月亮上刮來,輕拂過樹梢,直奔向黑黝黝的地平線,掠過地平線,仿佛又返回浩淼而深不見底的天空。樹影搖動的時候,露出深藏在樹後屋簷的一角,一隻小負鼠正準備起跳。路邊不時透出的星星點點的暖黃燈光,讓人感覺一切都是那麽和諧溫馨。心上的塵埃,漸漸地與這世界一起,從水麵上悠悠蕩蕩地沉到了湖底,唯有我的浪漫主義情結,仿佛小荷的一角,怯怯地從最深處的泥土裏鑽出地麵,上升,上升。。。

 

突然,一陣引擎的轟鳴在背後想起,又從我身旁嗖地掠過,帶來一陣旋風,是一輛超速行駛的車,它不甘地咳出一團黑煙,拖著搖晃不清的燈光消失在遠處,風中還隱隱傳來了一聲“Fxxk U”。Drunk idiot,我隻能無奈地對自嘲一聲。等我回過頭來繼續找我那久違的浪漫主義情結的時候,發現它早已如同一隻受驚的野兔,一頭鑽進地洞,再也不肯出來。

 

曾經以為自己是個有浪漫主義情結的人,同時背負著兩種浪漫主義,我將其分為狹義的浪漫主義與廣義的浪漫主義。狹義的浪漫主義,我自作主張地將其定義為情感與感性的浪漫,雖說作為一個男性而言,這是一個比較難以啟齒的情結,但的確有那麽一段時間,我曾常常被粗製濫造的批發打折處理級小說電影感動得一塌糊塗,並在感動之後,固執地認為這個世界是完全由感情元素構成的,驚天地泣鬼神的一見鍾情、閃電戀、生死戀、乃至三角戀、多角戀時時處處都在發生。

 

例如,走在大馬路上,若有一個女孩瞟我一眼,我會立即心跳加速、手心出汗、血液循環變快、毛細血管增粗。若是那眼神裏帶一點哀怨、帶一點笑意、帶一點挑逗,我更加會身輕如燕、腳踩祥雲,立馬就要騰空而去一般。結果,自作多情好久,才發現原來那女孩所示好的對象,往往不是我身後一帥哥、就是我身後櫥窗裏一雙鞋、一個包。此時的窘迫是毫無疑問的,我隻能低著頭快速離開。

 

雖然這樣比較促進血液循環和身心健康,甚至可以取代每晚的一小杯紅酒,但畢竟是一個不良習性,除了戒掉它,我別無選擇。後來我發現,雖然我沒有刻意做些什麽,但這個浪漫情結真的逐漸從我身上消退了。

 

時至幾年後,我早已對勞什子的愛情小說愛情電影不屑一顧、嗤之以鼻,以堅持感性路線為恥,以保持理性作風為榮。大街上看到漂亮女孩,我早已不會再犯自作多情的毛病,而是目不斜視地大步走開。後來,就連我女朋友都開始抱怨我不夠浪漫,說剛和我認識的時候我願意騎上幾十公裏的自行車去看她,三天兩頭地展開鮮花攻勢,並且老是甜言蜜語,是多麽多麽浪漫雲雲。而現在呢,別說舍不得跑路了,就連給我個暗示讓我買花,我都會翻起白眼反問:“花能當飯吃嗎?”

 

因此,基本的趨勢是這樣:狹義的浪漫主義情結已經從我身上逐漸消退,我也由此變成了一個沒有情趣、並且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這個時候再回過頭來看世界,就發現世界其實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的,基本上看不到什麽感性浪漫元素。

 

說到廣義的浪漫主義情結,我也稱其為瞎浪漫。古人有一種說法,叫做:解救其於倒懸。意思大概是說,當某人倒懸得極為不爽時,我們需要趕緊衝上去將其解救下來。但瞎浪漫的做法是這樣:首先在腦袋裏將別人意淫為倒懸的狀態,然後再衝上去將其解救之。這是一個非常自我感動,self-fulfilling的過程,至於被解救的人怎麽想,倒不是那麽重要。

 

所以年幼的時候,我常常有一種救世主義情結,這個從本質上和廣義浪漫主義情結是一樣的。這種情結有一個特征,就是視他人為可幫助、可教育、可感化、可進步的對象,並且由自身充當幫助人、教育家、進步者、或者哲人王的角色。

 

這種浪漫主義情結還有一個特征,就是善於自我感動,繞開本源,將一切需要改良的現實問題統統化為一個他人無私奉獻的道德自律問題。例如,前段時間流行的“感動中國”節目,播放了白芳禮老人數十年如一日,不求回報地將蹬三輪車賺到的錢用於貧困學生的助學行動的事情。許多人看了都感動得痛哭流涕。但估計這種節目在澳大利亞流行不起來,因為政府做得已經夠好,基本上社會沒有產生白芳禮的這個環境。

 

後來,隨著狹義浪漫主義的消退,廣義浪漫主義情結倒反而開始在我身上愈演愈烈,並且也讓我吃了虧、碰了釘、撞了南牆。但是即便這樣我仍然沒有意識到:其實我自己才是最需要提高和長進的對象,沒什麽可牛的,也永遠牛掰不到教育他人、改善社會風氣的地步。自己做人都搞不定,怎麽跳出來教別人怎麽做人;自己都思維一團亂麻,怎麽跳出來教訓別人邏輯不清。所以,到後來,我基本上是一個言語無味的人。

 

幸好這個時候,我接觸到了聖經,這本生命之書使我豁然開朗。原來,我們還是有可以浪漫的資本的,這世界上的一花一樹、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物一人,無不傾注了造物主對人類深深的愛與祝福。

 

聽說以色列人每當收莊稼的時候,總會將莊稼地的四個角留下不收,原因之一是感恩,感謝上帝對曾經多災多難的猶太民族今天的祝福;原因之二是方便任何貧窮而缺乏的人隨意收割取用,沒有人會責問。我認為,這就是我所一直夢想的那種浪漫。

 

上帝教導我感恩,讓我對生命中的愛與浪漫品嚐得更加透徹而刻骨銘心。上帝教導我謙卑與分享,讓我逐漸看到自己的自大自義,看到自己的缺乏與不足,並願意將美好與他人分享。上帝卻更加說:“不,這還不是全部,我為所愛的人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過的”。是這樣嗎?我想,時隔了這許多年,我才真正開始找到了我要追求的浪漫主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ZK 回複 悄悄話 G讀聖經夠仔細的,我看過幾遍利未記,卻不記得有這麽一段,正納悶比上海人還精明的以色列人怎麽就舍得那四個角,原來還是神教的。沒有神的話估計以色列人這麽屁大的事情都會搞不定,留出四個角還不跟放他血似的。
虔謙 回複 悄悄話 打倒 G!!!!!
Man other than that one i don't know how to praise your comment theres .... absolutely no word at the moment, but, hang on there, i will try to come up with something .... maybe, one month later though :)
還有這一句: 感謝讚美神!
Genesis 回複 悄悄話 God is merciful. Man are not, unfortunately.

利 23:22 在 你 們 的 地 收 割 莊 稼 , 不 可 割 盡 田 角 , 也 不 可 拾 取 所 遺 落 的 , 要 留 給 窮 人 和 寄 居 的 。 我 是 耶 和 華 你 們 的 神 。

I remember Dennis Prager once talks about the romantic side of God, don't remember his examples though.
Some Jesws consider Psalms is the holiest book of the entire holy Bible, yet Psalms is quite emotional. I always wonder why God has Song of Songs in the Bible. What for?

Faith is like love, you have to be romantic in order to enjoy love, by the same token, you have to be romantic in order to enjoy faith. I think that is exactly why God plants the seeds of love in our hearts. That's awesome.

My definition: if something is unworldly, it is probably romantic. Therefore, romance is the opposite of the world. But they don't fight against each other, rather they live in harmony. Being romantic helps you to walk your life in this world, walking your life in this world helps you to long for romance.
clear 回複 悄悄話 局限於個人情懷的浪漫(狹義和廣義的)和那些美麗閃光的警世哲言,很多都是自我感動,以為能夠教育他人救人救世。可這些實質上是自我,自私,自大,找感覺,就是你說的self-fulfilling過程。因為,至於被解救的人怎麽想,對於發議論的人,並不是那麽重要。 (哎,可我自己時常就是啊, 自愧。)
我非常喜歡你後麵幾段,寫多一點會更好。尤其是最後一段上帝說的,這還不是全部。這應該是真正永恒的浪漫情懷。

是一篇值得時常反思和提醒自己的好文章,感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