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一沙

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靈憂傷,誰能承當呢?
正文

查經分享 --- 聖經人物:路得

(2006-06-05 21:09:26) 下一個
弟兄姐妹們,今天查經的人物是路得,路得的故事全部記載在《路得記》當中。不知道有預習嗎?:)

聖經中有兩本書卷是以女性的名字來命名的,請問是哪兩本?
(《路得記》和《以斯貼記》)

《路得記》在以色列人中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猶太人在守節時,所誦讀的經卷共有五本,分別是:雅歌、路得記、耶利米哀歌、傳道書和以斯帖記。正統的猶太人在一年一度的五旬節,都誦讀《路得記》這一卷書。可見以色列人如何看重這一卷書。

1。

先簡述一下《路得記》的概要:

在士師時代,猶大的伯利恒遭遇饑荒,有個叫以利米勒的人,娶了妻子叫拿俄米,生了兩個兒子,馬倫和基連,他們到人所輕蔑之地的外邦摩押寄居。

以利米勒死後,兩個兒子分別娶了摩押女子俄珥巴和路得為妻子。不到十年,兩個兒子也死了。拿俄米聽見耶和華眷顧自己的百姓,就啟程回伯利恒,並改名字叫瑪拉。兒媳俄珥巴在緊要關頭就回娘家了,路得跟著婆婆一起來到伯利恒。

到伯利恒之後,正是收割大麥的季節。因為別無所長,路得就到麥田去拾收割人剩下的麥穗為生。剛好她到了波阿斯的田裏,這人是以利米勒一個至近的親屬。此後,獲得婆婆的安排和波阿斯的垂愛,路得便成為波阿斯的妻子,並按俗將首生的兒子歸在拿俄米的名下。兒子名叫俄備得,俄備得生子叫耶西,耶西生子叫大衛,大衛王就是耶穌的先祖。

很有意思的是,本書中的人名和地名都有特別的含義:

猶大的意思是讚美;
伯利恒的意思是糧倉;
以利米勒的意思是以神為王;
拿俄米的意思是甜;
馬倫的意思是歡樂;
基連的意思是完美;
俄耶巴的意思是諂媚;
路得的意思是恩美;
瑪拉的意思是苦;
波阿斯的意思是力量;
俄備得的意思是服事;
耶西的意思是富足;
大衛的意思是所愛的人。

那麽,將名字的意思放進路得記裏,故事就成為:

一個以神為王的人,娶了甜心太太,生了兩個兒子,歡樂而完美。因為饑荒,他們到外邦的摩押去寄居。兩個兒子分別娶了兩個摩押太太,名字叫諂媚和恩美。兒子和丈夫後來都死了,甜心太太就改名叫愁苦。她聽說神眷顧百姓,就啟程回到讚美之地的糧倉。諂媚的兒媳離開了她,而恩美的兒媳願意追隨。恩美的兒媳在神的糧倉遇見了擁有財力和才力的先生,結為夫妻,他們所生的兒子叫服事神,服事所生的就是富足,富足所生的就是神所愛的人。


2。

路得是摩押女子,根據申命記23:3,“亞捫人或是摩押人不可入耶和華的會,他們的子孫雖過十代,也永不可入耶和華的會”。路得本來是不可入耶和華的會的人,可是因著她對神的信心和順服,就蒙了憐恤。

路得所說的話就表明了她的信心、順服與堅定的跟隨,請看:

“你往哪裏去,我也往那裏去;你在哪裏住宿,我也在那裏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路得記1:16)

於是後來波阿斯對路得說:“願耶和華照你所行的賞賜你,你來投靠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翅膀下,願你滿得祂的賞賜。”(路得記2:12)

伯利恒的人後來這樣評價路得:“有這兒婦比有七個兒子還好!” (路得記4:15)

而我們看到,路得的確得到了她的賞賜,她成為了大衛的祖母,成就了神永恒救贖計劃的一部分。

這裏再次讓我們看到,人進到神的國,不靠地位、名望、血統、種族、身份,而是靠遵行神的旨意,信守真理,(羅馬書2:11) “因為 神不偏待人。”(羅馬書2:10) “卻將榮耀、尊貴、平安加給一切行善的人,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 ”,再後就是全世界的人

《路得記》的記述也強調了聖經中“因信稱義”的主旨,保羅在新約的羅馬書中有更深刻的闡述。請看羅馬書4:3,“經上說什麽呢?說,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

請繼續看,羅馬書4:13,神應許亞伯拉罕和他後裔,必得承受世界,不是因律法,乃是因信而得的義。

羅馬書4:17 – 24,
亞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複活使無變為有的神,他在主麵前作我們世人的父。如經上所記,我已經立你作多國的父。  
他在無可指望的時候,因信仍有指望,就得以作多國的父,正如先前所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  
他將近百歲的時候,雖然想到自己的身體如同已死,撒拉的生育已經斷絕,他的信心還是不軟弱。
並且仰望神的應許,總沒有因不信,心裏起疑惑。反倒因信,心裏得堅固,將榮耀歸給神。    
且滿心相信,神所應許的必能作成。    
所以這就算為他的義。    
算為他義的這句話,不是單為他寫的,    
也是為我們將來得算為義之人寫的。就是我們這信神使我們的主耶穌從死裏複活的人。
感謝神!

前段時間在網上的論壇與一些學佛的人士有一些討論。學佛人士這樣定義佛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雖然我對佛教並不很了解,不好妄加評論,但是從這個定義中,我感覺佛教與基督信仰中間有一個“因行為稱義”和“因信稱義”的區別。

因行為能不能稱義呢?根據聖經,人是做不到的,請再看羅馬書3:10,:“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馬書3:20,“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 神麵前稱義,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

或者,我再來舉個例子。。。(拿出一張白紙,引用Servant著名的撕紙試驗)


3。

再多講一點,就是波阿斯對路得的贖回。

請先看申命記25章5 – 10節:

25:5 弟兄同居,若死了一個,沒有兒子,死人的妻不可出嫁外人,她丈夫的兄弟當盡弟兄的本分,娶她為妻,與她同房。
25:6 婦人生的長子必歸死兄的名下,免得他的名在以色列中塗抹了。
25:7 那人若不願意娶她哥哥的妻,他哥哥的妻就要到城門長老那裏說:‘我丈夫的兄弟不肯在以色列中興起他哥哥的名字,不給我盡弟兄的本分。’
25:8 本城的長老就要召那人來問他,他若執意說:‘我不願意娶她。’
25:9 他哥哥的妻就要當著長老到那人的跟前,脫了他的鞋,吐唾沫在他臉上說:‘凡不為哥哥建立家室的,都要這樣待他。’
25:10 在以色列中,他的名必稱為‘脫鞋之家’。

因此,假如死去的弟兄為任何理由要變賣他的產業,必須由至近的親屬贖回,以保全遺產。贖者當然必須是親屬,並且有力贖回,亦即償付所討的錢價。這樣往往要負很大的代價,所以若不是敬畏神的人,往往不願意出這個贖價,就如同路得記第4章那不願意贖的至近的親屬。而波阿斯因為敬畏神,就甘心出贖價,從而成就了一段美事,也使耶穌基督的家譜得以完全。

有解經學家說,波阿斯在這裏就預表了耶穌基督,基督為了從世界上贖回我們而將自己獻出作為贖價,成全了永遠的救恩。再次感謝神!


4。

從路得記的記載中,我們基本上已經可以知道路得是怎樣的一個人了。我們在這裏可以總結一下,路得身上有著溫柔、謙卑、順服、信靠、堅定、善良、敬畏神、關愛人等種種美好的品質,而這些品質,也正是我們今天的基督徒所應該去學習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Genesis 回複 悄悄話 我和“正統猶太人”差不多,極其重視路得記。
一個小人物,外邦人,女性,破落之極,毫無背景,on top of all of these,竟然還沒有類似特殊材料製成的神學家或者特殊材料製成的神學家的徒子徒孫經常發出來的那種高言大意。

神學家有時和黨媽媽領導下的喉舌很像的,林彪被定性為惡人以後,就被包裝成打參加革命第一天就是投機野心家。不幸的猶大同學就被這麽黑了。一個人要是被定性為義人,好家夥,放個屁都是義屁,打個嗝都是義嗝。

這個黨媽媽的mentality,沒準比嘴上說的faith在指導行為上發揮更大威力。

路得在我看來,就是個little guy with conscience,和耶穌說的好撒瑪利亞人屬於一類。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