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女

愛美女★愛美女!!
個人資料
阿裏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這篇很真實:(ZT) 中國人嚴重誤判日本

(2013-02-11 22:08:33) 下一個

中國人嚴重誤判日本形勢將招大禍(轉載)


 


 


來源: 2013-02-11 20:45:48




最近看到大陸的一則報導:《日本媒體紛紛譴責政府》。報導裏麵舉了一位日本退休官員,和一間北海道小報的報導左證。之後又看到一些報導,把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描述為連日本人都厭棄的政治人物。然而這些與筆者認知完全不同。筆者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往來台北與東京,對日本有比較深入的了解,有幾個方麵中國人對日本人有嚴重的誤解。






第一點:中國人認為右翼政客隻是少數,而且不受歡迎

2011年筆者人在日本,親眼目睹到這次挑起釣魚台爭議的始作俑者石原慎太郎第四度問鼎東京都知事,那場選戰令他十分訝異,右翼的石原沒辦造勢活動,卻輕鬆連任成功,票數還遙遙領先各黨候選人。

東京是日本首善之區,所謂的「首都圈」住了超過全國四分之一人口。相信整個日本的政治取向與東京都非常相近,目前右翼早已跨過主流的分水嶺成為絕對多數,所謂少數早已經是過去式了。

就拿目前執政的民主黨首相野田佳彥來說,他擔任議員時就是知名的右翼代言人。當上首相後果然跟石原一搭一唱將釣魚島收歸國有。而始作俑者石原慎太郎操弄釣魚島問題,一般人認為他是在為兒子石原伸晃參選自民黨黨魁助選。由於自民黨很可能在11月大選奪回政權,因此當上黨魁就等於是未來的首相。

包含石原伸晃在內的五位候選人全都走極右派路線。可是石原伸晃還是輸了,輸給在釣魚台表態更為強烈的前首相安倍晉三。

安倍被視為當前日本「極鷹派」政治家。他一再敦促日本政府對中國采取強硬的立場。並主張當選首相後要在釣魚台設港灣與駐軍。表明就是要踩中國解放軍的紅線。安倍長期呼籲日本應廢止和平非戰憲法,將不能對外宣戰的條例取消,使日本擁有主動宣戰權。他還主張自衛隊大幅擴編,成立攻擊性的「陸戰隊」,用於解決與鄰國間的紛爭,並解除海外用兵的限製。安倍還倡議對北韓發動先製攻擊。也認為應該要撤回95年村山首相發表對亞洲國家侵略的道歉聲明。日本媒體分析,如果安倍重新掌權,釣魚台問題上對中的強硬態路線已無妥協的空間。選舉結果,和筆者在日本期間明顯地感受到社會右傾的氛圍一致。在人民支持下。日本隻會越來越快速朝向軍國主義道路邁進。所謂右翼在日本不受歡迎等言論根本毫無根據。

第二點:日本人怕中國經濟製裁

中國媒體說:製裁會讓日本的經濟會倒退20年。但日本媒體訪問發現,除了旅遊業與工商大老較為憂心外,一般日本人對中國經濟製裁未必那麽在乎。他們認為日本的重心製造業雖然麵臨中國抵製。但日本精品營銷全世界,在各地都有廣大的市場。而中國不是世界的全部,抵製未必有效。反而中國的黑心商品在日本的新聞都做很大,所以中國商品最好不要進口。

至於在中國的設廠。日本人一向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日本貢獻最大,一旦撤出中國,立刻有幾千萬人失業,中方反而受傷更重。而且專家表示在中國的工廠,都是生產鏈的末端,能替代中國的國家很多。正好利用這次事件加強全方位布局 避免對中國的依賴。

關於大陸觀光客的議題,日本專家也樂觀表示,中國人的性格無法貫徹到底。從美國轟炸中國使館兩周內就平息,就顯示中國人的情緒一向無法持久。不用等到年底,銀座、日本橋又能見到滿街的中國觀光客。

那怎麽樣才會讓日本人緊張呢?筆者認為,消極的抵製日貨還不夠,中國最好學韓國一樣,在國家培植下創立三星或LG這樣的大企業,做出更好的產品,在國際競爭上壓倒日貨,對日本才有實質的威脅性。

第三點:中國人認為日本媒體傳出檢討的聲音

麵對釣魚島問題激化,日本主流媒體每天報導多少中國海監船與多少漁船入侵《領土》。每天單方麵報導日本廠商受中國暴民欺壓。企圖走悲情的老路,一如日本把自己塑造成二戰受害者。所以中國人的抗議內容日本人一無所知,主張完全無法觸及日本民心。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日經濟新聞駐華記者森安健。就說:日本人幾乎都認為,這一輪中日關係的緊張情緒,全是因中國人而起。日媒不斷將時局描述成攸關生死的議題,讓兩國人民情感嚴重對立。煽動民意從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就是個中高手。日本人中極少數的和平呼籲則完全沒人重視。

第四點:中國人認為右日本人沒有膽量也沒決心開戰

日本媒體在悲情牌讓民眾產生對中國一定程度的厭惡後,最近開始用《開戰前夜》的字眼當頭條,內容衝塞著好戰論調。指責日本政府沒有積極的以武力響應中國的入侵。

日本政客近年打著民族受到威脅的大旗已經生效,萬一開戰,日本民眾怎麽想呢?一位日本女性受訪時說,如果真的中日開戰,她會義無反顧的去做日軍的慰安婦!她說,日本不可以失敗!失敗就是滅亡!這不僅僅是她一個人的理念。一位德國亞洲專家說:[戰爭對中國人來說是為了爭一口氣,對日本人來說是存亡之戰。一旦開打日本人是豁出去不要命的。]兩者十分吻合。

最近日本針對釣魚島的反華示威也沒有中國人報導的和平。918當天日本示威者焚燒了神戶的中國學校。並在福岡砸毀搶掠了三家華僑開設的中餐館。新聞畫麵中日警也沒有積極幹涉。

日本會害怕中國嗎?一位專家說的好:日本人講武士道,自古就養成了習武弄刀的尚武精神,同時也崇拜強者,臣服強者成為民族天性。時至今日,日本人仍然堅持武士性格。所以他們寧願臣服對他們使用原子彈的美國,卻瞧不起以德報怨不求賠償的中國。同樣有核子彈,但日本人懼怕俄國,不怕中國。因為中國從不敢過度強硬。儒家思想講以德服人,喜歡用仁愛示好求和。日本人不會怕中國,就像狼不會怕羊,中國不會怕手下敗將印度是一樣的。說日本人沒有率先開戰的勇氣,讓人想起甲午戰爭前中國也有同樣的誤判。

第五點:日本人的心態準備好了,中國人的心態調整好了嗎?

每次講起二戰,中國人習慣把軍閥跟日本人民分開,但日本教授宮原曾當麵糾正過中國學者,他說:[你們把日本人與軍閥分開也許是好意。但這並不公平,因為戰爭是全體日本人的共同意誌。]

如他所言,日本是個強烈集體主義國家,日本諺語說:「即使紅燈,大家一起闖就不怕。」正因為日本民族是由軍閥不斷征伐合並而成,具有強烈集體向心力。人民深怕自己與團體不同拚命奉獻。到了近代,這種文化轉為國家方向的普遍價值觀「大東亞共榮圈」以武力向外擴張,就是日本集體意誌的投射。

二戰戰敗國中,僅剩日本與鄰國有領土紛爭。究其原因,甲級戰犯東條英機在絞刑前的遺言就表達了:[不幸,我力不足,而敗於彼。]遺言意味著所有日本人對二次大戰罪責的基本態度。武士民族就是天生侵略民族。力不足失敗,等他日國力強盛又如何?當然是全民集體為惡,再次征伐四鄰。日本人提出的中日不再戰,在筆者看來是成功讓人放鬆警惕的緩兵之計。除非你把他手砍了,否則武士手中的刀早晚會出鞘的。

今天不是媒體與政客推波助瀾助長**焰火。而是媒體與政客迎合日本人民內心的渴望。日本百年來就是靠欺壓中國,優越感才油然而生的。加上美國推波助瀾,助長氣焰。事態發展下去衝突難以避免。石原慎太郎就曾說:曆史上國家疆域本來就是靠戰爭決定。

以筆者對日本民族性的了解,釣魚台是日本精神動員的試金石,日本人正加緊借著中方的壓力,轉換凝聚成民族受到威脅,為生存而戰的集體共識。等日本人的內心調整完成,戰爭爆發就不遠了。

讓筆者憂慮的是中國人紛紛認為釣魚島逐漸緩和。確不知道對手正在累積下一波更大衝突的能量。決心和意誌再不調整。恐怕結果會出乎預料。如果明天一早看到新聞緊急廣播:日本正對中國發起一場珍珠港式的偷襲。筆者也不會很驚訝。中日間有幾分勝算,全看人民是否做好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覺悟。這點筆者很清楚看到日本人正在準備,中國人則還沒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全新的每一天 回複 悄悄話 極好的文章,應該讓更多的國人讀到它,中國人要快點警醒啊,這都什麽時候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