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到哪兒,說哪兒吧。

世界上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雨果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台灣曆史教科書對近代國共抗日曆史的分歧》

(2007-07-28 18:06:28) 下一個
PS:最近好像台灣又換教科書了,用我們的話說,更加反動。這個是某位網友對80年代使用的老版本教科書的評析,大家看看吧

四、九一八事變與一二八事變

1.強占東北

日本一向視滿蒙為“生命線”,處心積慮想要占領。民國十七年六月關東軍在皇姑屯車站附近炸死張作霖,希冀造成不安局勢,日軍可乘機出兵,一舉攻占東北。結果因東北當局處置得當,日本的侵略機會暫時落空。

民國十九年九月十九日,中原戰爭期間,張學良率東北軍入關,成為華北的軍政領袖,坐鎮北平。一年之後的九月十八日晚上,日本關東軍派兵將沈陽北郊柳條湖的一小段南滿鐵路炸毀,隨後以中國軍隊破壞鐵路為借口,派兵進攻東北軍北大營及沈陽城。

2.不抵抗政策

東北軍以為日本不過是尋釁,為了避免擴大衝突,決定退避不抵抗,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對日軍的意圖判斷錯誤,也決定采取不抵抗政策。結果北大營及沈陽城一夕之間為日軍所占領。日軍的目標是整個東北三省,因此軍事行動並未停止。國民政府希望國際聯盟製止日本的侵略行動,實際上國際聯盟僅能口頭譴責日本。四個多月之後,東北為日本關東軍全麵占領。

3.上海尋釁

日本陸軍在東北的侵略輕易得手,日本海軍也躍躍欲試。民國二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日本以日人在上海遭毆打,為保護僑民為由,派兵進攻閘北。駐防當地的十九路軍立即奮起反抗。日軍大出意料之外,多次增兵,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也派出精銳的第五軍支援作戰。三月初雙方停戰,中國軍隊傷亡慘重,日軍也付出相當代價。這一戰日本的侵略野心為能得逞,中國軍隊勇於護衛國土的決心也第一次展現。

五、長城戰爭與塘沽協定

1.長城抗日

民國二十一年三月,日本為了緩和國際輿論的壓力,將滿清的末代皇帝溥儀接到東北,在關東軍的控製之下,成立了“滿洲國”。為了鞏固滿洲國,民國二十二年以後,日軍進一步向華北推逼。先於一月攻占山海關,三月攻占熱河,並向長城推進。華北各省的駐軍以及南京調派的中央軍為了抵抗日軍的侵略,共集結三十萬大軍北上,中日雙方沿著長城一帶,在三月到五月之間,發生激烈的戰鬥。中國軍隊裝備、訓練、給養都不如日軍,但浴血奮戰,絕不退縮,國內外視聽為之一變。

2.塘沽停戰協定

到了五月,國軍因傷亡慘重,且日軍有攻占平、津的可能,遂與日方商議停戰,簽訂了塘沽停戰協定。中國退守長城以南,東北三省以及熱河成為日本傀儡“滿洲國”的領土。

塘沽協定之後,政府等於默認東北三省已非中國領土。當時國民政府的主要負責人是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以及行政院院長汪兆銘(精衛)。他們一致主張“先安內,後攘外”政策。一方麵先解決政府內部的紛爭與共黨盤踞蘇區的問題,另一方麵全力加緊從事建設,厚植國力,等待時機從事抗日收複失土的工作。
十七章、抗日戰爭與中共政權的建立

第一節抗日戰爭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盧溝橋事變爆發,開啟了曆時八年的抗日戰爭。民國三十六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與英、美等國結盟,但一直到民國三十四年以前,中國都是獨立對日作戰。在存亡關頭的這一場戰爭中,中國取得了勝利,但在人力、物力方麵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一、安內攘外

1.日本的持續侵略

塘沽軍事協定簽訂後,日本侵華的軍事行動暫時終止,改采外交手段,也就是以“分離華北”為目標。民國二十一年三月,日本先在東北製造了“滿洲國”,以溥儀為“執政”,兩年後改稱皇帝,實際上是受日本控製的傀儡政權。而後,日本希望以外交手段脅迫東北各省獨立,一直未能成功,繼之又試探性的該采軍事手段,在河北省製造衝突,借機擴大為武力占領,盧溝橋事變就在這種背景下發生。

2.對日備戰

在塘沽協定之後,七七抗戰爆發之前的四年中,國民政府采取“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一方麵對於日本在華北的種種威脅挑釁,盡可能采取忍讓,另一方麵則傾全力從事安內的工作,包括以極優勢的軍事與政治手段從事第五次剿共戰爭,迫使共軍原有的“蘇區”瓦解。民國二十四年前後開始從事國防建設,積極對日作戰,包括:

(1)提倡新生活運動,希望徹底改造國民的氣質,加強精神教育,以民族精神作武裝,補充對日作戰時中國物質與軍事力量的不足。

(2)在追剿共軍的過程中,南京中央得以控製雲南、貴州、四川三個偏遠省份,並積極加以建設,成為日後對日作戰時的根據地。

(3)設立資源委員會,直轄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針對抗戰需要,負責國防工業資源之開發與建設,並從事經濟動員的準備,以適應戰時統製及調整的需要。

(4)整軍備戰之直接措施,包括:以南京為中心,向國境線推進,構築國防工事(陣地);鞏固長江下遊之江防及要塞,並漸次向閩、粵、蘇、魯海岸推展;在德國軍事顧問協助下整編國軍,統一編製,增加部隊戰力;推行征兵製度及壯丁訓練,從民國二十五年起,先在蘇、浙、皖、贛、豫、鄂六省試行。

中國的積極備戰,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趨勢日漸明朗。為了阻撓與破壞中國的統一與建設,日軍早在民國二十五年四月,開始向華北增兵,並伺機在平、津一帶製造事端與軍事衝突。駐守平、津的二十九軍對日軍的挑釁,盡可能的退讓,但是到了七七事變,中國守軍決定奮起抵抗,一次局部的衝突終於演化為中日第二次全麵戰爭。
二、盧溝橋事變

1.盧溝橋的星火

辛醜和約允許各國在北京、天津、山海關之間的交通要地駐兵,日本因此在天津設立“華北駐屯軍”總部。民國以後,日方一再以保護僑民為由,增兵華北,擴大駐兵區域,並不時舉行軍事演習。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軍在盧溝橋北麵演習,至夜晚十一時左右,詭稱一名士兵失蹤,欲過橋進入宛平縣城搜查,為中國駐軍所拒。日軍即向宛平進攻,駐守盧溝橋附近的二十九軍二一九團堅決抵抗,一天之內,擊退日軍三次猛攻。

2.中日全麵開戰

盧溝橋的戰火點燃之後,日方進行增兵,隨時準備占領華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蔣委員張立即發表聲明,表示中國“希望和平,但不求苟安;準備應戰,而決不求戰;如果戰端一開,則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七月下旬日軍大舉向二十九軍各部隊進攻,主政華北的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知道中日大戰已無可避免,通令各部隊奮起抵抗。八月一日,蔣委員長明白宣示:中國已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準備全國應戰。八月十三日,凇滬會戰開始,曆時三月,中國精銳部隊犧牲慘重,上海失守,但已打破日軍“三月亡華”的口號。十一月中旬,國民政府西遷重慶,十二月中旬,日軍進南京城,展開血腥屠殺,中國軍民死亡三十萬以上,史稱南京大屠殺。

三、抗戰的政略與戰略

政略(國策)與戰略(軍事政策)之交互運用,是中國以劣勢之軍事與國力,而能堅持抗戰八年之久,終獲最後勝利的主要因素。抗戰期間,主要的政略與戰略運用,至少包括四方麵:

1.全民抗戰

七七事變後國、共兩黨重新合作、共軍改編,由軍事委員會統一指揮對日作戰;全國各界則推派代表組織國民參政會,作為戰時的準民意機構,對於團結全國支持政府抗戰到底的政策,有積極貢獻。

2.堅持抗戰到底

戰爭初期,中國軍民犧牲慘烈,政府內部部分領導人有主和之說,汪兆銘(精衛)等人於民國二十九年即受日人誘惑,在南京建立傀儡政府,不過國民政府仍基於國家存亡與民族人格之維護,絕不妥協,堅持抗戰到底。

3.苦撐待變

抗戰初期,俄國首先提供部分軍事援助。民國二十八年九月,歐戰爆發,一年後日本與德、意結盟組成軸心國,英、美開始大量提供借款給中國,用以購買軍事物資。民國三十年十二月八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於十二月九日正式對日宣戰。此後中國與同盟國並肩作戰,在戰爭期間廢除百餘年來的不平等條約,並獲得抗戰的最後勝利,均為前此苦撐堅持之代價。

4.持久戰與消耗戰

中日戰爭初起,日本想以優勢軍力,以速戰速決方式迫使中國屈服;中國國力不足、軍事落伍,但土廣人眾,資源分散,有長期作戰的條件。戰爭發生後,國民政府遷都武漢,再遷重慶,以西南各省為大後方,以廣大的空間換取抗戰的時間,在戰略上則以持久戰、消耗戰打破敵人速戰速決的企圖,終於使日軍陷入中國廣大的戰場泥沼之中。

四、同盟國的最後勝利

太平洋戰爭發生後,中國雖與英、美等國結盟,但由於同盟國采取“先歐後亞”的戰略,中國戰區在民國三十四年三月以前,仍由中國獨力對日作戰。

民國三十四年初,國軍美械裝備部隊逐漸整建完成,四、五月間湘西會戰,重創日軍。此後國軍開始由守勢轉為攻勢,在局部地區展開反攻。日本因窮途末路,加上美國對廣島、長崎的兩次原子彈轟炸,遂於八月十四日宣布無條件投降。

抗戰為近代中國史上為抵禦外辱,投入最多人力物力,耗時最長,犧牲最為慘重的一次戰役。國民政府領導全民抗戰,以不屈的民族精神戰勝強敵,可說是中華民族曆史上最光輝的一頁。領導全民抗戰的主要領袖蔣中正,一時成為民族英雄。但緊接而來的國共關係發展,卻使中國的命運麵臨前所未有的轉折。

第二節國共勢力的消長

中共借抗戰期間發展勢力,戰爭結束之後,中國雖然取得勝利,但在社會、經濟方麵也遭到嚴重的破壞,國民政府逐漸喪失民心;中共開始與國民黨互爭勝利果實,繼而爆發國共內戰,中共節節勝利,終於取得大陸政權。

一、抗戰時期的國共關係

西安事變之後,國、共兩黨開始會談如何合作問題,國民政府收編共黨的目的是為了“根絕赤禍”,而共黨願意接受國民政府領導,目的是借機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尋求發展壯大的機會。

1.共軍改編與擴充

七七事變之後,中共宣示服從政府領導,共同抗日。陝北的共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不久改稱第十八集團軍,不過習慣上仍稱八路軍),約四萬餘人;此外,曆經五次剿共之後殘留在南方各省的共軍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約一萬人。

國共既然合作抗日,國民政府認為無論政治、軍事,共黨均應服從中央政府統一領導;實際上中共采取既聯合(抗日)又(對國民黨)鬥爭的策略。因此,中共在政治上維持“陝甘寧邊區政府”的獨特建製,並隨著軍事發展,建立“敵後根據地”;軍事上,借由收編遊擊武力,不斷非法擴充軍力。抗戰中期,八路軍由原來不到五萬人,擴充達五十餘萬,新四軍則由一萬人擴充到十一萬人。

2.國、共軍事摩擦

當時國軍一方麵在正麵戰場與日軍進行會戰,另一方麵也發展敵後遊擊區,與日軍及偽軍爭奪控製區。共軍係統的軍隊主要均在敵後“根據地”發展,除與日偽軍爭奪地盤外,也與國軍遊擊隊發生摩擦與衝突。根據軍事委員會的統計,抗戰期間,共軍襲擊國軍或消滅民團之舉動,規模較大者至少有三十六次,其中以新四軍事件為著。

新四軍駐守之地原在江蘇西南及安徽南部,但為了開拓根據地,不久即自行派遣支隊向長江以北的江蘇、安徽北境發展。民國二十九年秋,新四軍在蘇北與國軍韓德勤部衝突,韓部萬餘人被殲滅。年底,軍事委員會要求新四軍全數由江南調往黃河以北作戰,新四軍不願放棄其根據地,國軍遂以不聽調遣為由,於民國三十九年元月初,向駐守皖南的新四軍發動攻擊,扣押軍長葉挺,副軍長項英潛逃(不久被殺),國民政府並宣布取消新四軍番號。不過中共中央隨即宣布重建立新四軍於蘇北,仍有九萬之眾。

3.共黨勢力的發展

民國三十三年年中,國軍麵臨湘桂正麵戰場的嚴重潰敗,而共軍在敵後遊擊區則不斷擴占地盤,加上抗戰經年持久,後方物價飛漲,民眾生活困苦,政府官吏貪汙腐化之風日甚,知識界要求國民黨停止一黨專政,主張民主憲政的風潮又起,共黨趁機提出與國民黨及其他黨派共組聯合政府的要求。不過,由於蔣委員長反對,加上美國傾向支持國民政府對共軍采取監視、圍堵政策,因此臨近抗戰結束,國共關係愈形緊張

總之,經過八年抗戰,在日本投降前後,中共已擴張到擁有一二O萬黨員、九十一萬正規軍、二二O萬民兵、九千五百萬人口和九十五萬平方公裏土地的大黨。較諸抗戰前夕局促陝北一隅之窘狀,實有天壤之別。

對該教科書印象

該教科書為曆史下冊,一共九章,其中四章是關於台灣各方麵曆史,關於大陸曆史不過一半。而抗戰內容加起來僅不到兩個小節,其描寫程度詳細與否相信各位都已經看到,篇幅幾乎與描寫中共篇幅差不多。

在該書中有個特點,即對於抗戰全麵爆發前的各種對日妥協一律稱為是偉大蔣公的遠見,是蔣公識破日本妄圖擴大戰事的險惡用心。而對於國軍還擊的舉動則馬上改口說是英勇抗擊,一字不提這時蔣公是否識破日本妄圖擴大戰事的用心。反正正著反著都是蔣公英明。

在書中對於國民政府領導的抗戰詳細程度,對比現在大陸的教科書反而更少。

各位國民黨FANS大為讚賞的22次會戰,我仔仔細細的看了又看,在“抗日戰爭”這節中發現了“凇滬會戰”、“湘西會戰”,在“國共勢力消長”這節中發現帶到了豫湘桂戰役,都是點到為止。除次以外,好象書中再未提到其他會戰。對於中國遠征軍也沒提到。

對於國民黨將領,除了偉大光榮正確的蔣公外,隻有提到宋哲元,其他將領再無提到。

在描寫抗戰最主要的一節“抗日戰爭”中找不到一個字描寫過共產黨軍隊抗戰。隻有在“國共勢力消長”這節中有過一句:

“共軍係統的軍隊主要均在敵後‘根據地’發展,除與日偽軍爭奪地盤外,也與國軍遊擊隊發生摩擦與衝突。”

仔細揣摩這句中的“除與日偽軍爭奪地盤外”,看來是在表述共產黨軍隊抗戰的事實,畢竟與日偽軍搶底盤總是抗日吧,如果這也不是抗日,那幹脆都去做良民來的更好。

原本費力氣找台灣地區的曆史教科書是想求證上麵對共產黨抗戰是如何描寫的,可看了之後發現對國軍抗戰描寫都如此之少,那更別指望能對共產黨抗戰有什麽描寫了。

真是怪事。

偉大的國軍抗戰,怎麽提的這樣少,當今台灣政府居心何在?

我若是對曆史興趣一般的台灣高中生,那我讀了這書以後,估計過了若幹年必定也會抱怨:“可憐我被黨欺騙了N年!”

因為在這書上隻字不提蔣光鼐、蔡廷鍇、張治中、佟麟閣、李宗仁、孫連仲、張自忠、戴安瀾,謝晉元。隻字不提有遠征軍入緬作戰。隻字不提長沙會戰、武漢會戰。

至於在敵後根據地的老百姓和八路軍新四軍麵臨的是什麽情形那就更不知道了,“掃蕩”二字和是何解?讀了這教科書這輩子也不會懂。

不要總說大陸教科書如何如何隱瞞,至少隱瞞了半天那上麵還看的到上麵列的這些會戰和將軍事跡。你說大陸是做假惺惺表麵工夫也罷是真心誠意也罷,至少白紙黑字在書上寫著,可這版本的台灣曆史書呢?別說對共產黨不厚道,好象對國民黨也厚道不到哪去。這可是目前台灣地區最新版的高中曆史教科書。

不知道各位國民黨FANS看了這書作何感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