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到哪兒,說哪兒吧。

世界上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雨果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羅素談幸福》(有因亂碼而刪改、句讀和分段)

(2007-07-19 18:52:09) 下一個

我認為,如果我們想擁有一種真正的道德,如果我們想擁有一種能使我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更自由、更幸福的人生觀,那它決不是壓抑性的觀點,它決不是以禁止或抑製為基礎的觀點,它必須是一種以我們所愛而非所恨的東西為基礎的觀點。

 

有許多種情感指引著我們的人生,大概你們可以將它們分成壓抑性情感和開放性情感。壓抑性的情感包括殘忍、恐懼和嫉妒等。開放性的情感則包括諸如希望、對藝術的熱愛、創造性衝動、愛情、求知欲和仁慈等等。這些開放性情感使我們的生活更多姿多彩而不是單調乏味。我認為真正道德的本質在於以開放性情感為動力的生活而不是以壓抑性情感為動力的生活。我想從那些積極的情感中產生的道德,似乎更有可能比從那些消極的情感中產生的道德要好一些;施於自由之上的種種限製應源於對他人的慈愛和友善,而不是源於純屬於壓抑性情感的嫉妒。如果運用了這條原則,它必將更好地促進人們性格的發展,並有助於塑造身心更健康的人,一個從人類傳統道德的殘忍本性的限製中解脫出來的人。

 

別去想你將吃什麽或喝什麽不知我能否準確地向你們傳達一種就我看來能使人們過上最幸福的生活的方法。在《新約聖經·四福音書》中我找到了能表達我意思的東西:“別去想你將吃什麽或喝什麽,也別去想你將拿什麽來穿。”如果你的生活遵循這條原則的話,那麽你會發現生活多麽有趣。有一種自由,一種無憂無慮的態度,一旦你獲得了它,它會使你超然物外,無瑣細煩惱纏身。這一原則的要旨便是摒棄恐懼,恐懼存在於人的靈魂深處;恐懼是大多數宗教之源;恐懼也是大多數道德規則之源;恐懼是我們的本能;恐懼風行於我們年輕人之中;恐懼也是世界上一切罪惡之源。一旦你消除了恐懼,你便有了絕對的自由。

 

當然,大家都知道遠古時代的那種原始迷信。那時候,無論男女老少都義無反顧地獻身於上帝。今天我們看來,這種迷信是愚昧而荒唐的,但我們自己的迷信並沒有給我們帶來一線光明。現在,我不想說沒有什麽大災難能降臨我們頭上。我想說的是,對可能降臨到我們頭上的災難的恐懼比災難本身更有害。無憂無慮地麵對生活,無所畏懼地麵對災難要比終日唯唯諾諾、小心謹慎、彈精竭慮、負擔沉重要好得多。不要直到壽終正寢時也沒有享受到一刻生活的樂趣,不要否定自己的熱情和衝動。

 

我認為,我們都希望我們的生活是開朗的和富於創造性的,並在很大程度上我們希望以衝動作為我們生活的基礎;這裏的衝動不是指任何短暫的、稍縱即逝的衝動,而是指支配我們生活的那些主要動力或衝動。有些人有巨大的藝術創作衝動,另外一些人具有科學創作衝動。如果你們否認這些衝動,而假定它們並沒有侵犯別人的自由的話,那麽你們就阻礙了自身的進步。幸福不會垂青於這些人,即摒棄了生活的一種基本動力的人。

 

我認為把這種思想銘記於心非常重要:任何虛假的道德都意味普增加殘忍。當然,我們不能像華爾特·魏特受所說的動物那樣生活,因為人類有先見之明和記憶力,有了先見之明,他就必須得全麵地組織自己的生活。這正是我們產生迷信的地方。但千萬不要以為,我們就不需要紀律了,大家知道沒有一定的紀律,人人都依自己的意誌行事那也是達不到目的的。我們的確需要紀律,這紀律應當源於我們的自覺,源於我們對自身需要的了解,以及對我們希望獲得的事物的感情。沒有紀律就幹不成大事。有時我並不完全同意某些現代教育理論家的觀點,因為我覺得他們低估了紀律所起的作用。但是你們生活中的紀律決定於你們自身的願望和需要,而不是由社會或權威強加給你們的。

 

我們想像我們藉要各種各樣東西,諸如權力和財富,這並非幸福之源。你將覺得幸福的真正源泉在《新約·四福音書》中已有了確切的描寫。我說的是剛才我所引用的關於不要考慮明天的事情的那番話。如果你有一個你所愛的人,你所愛的孩子,如果你有任何一件你真正關心的事情,那麽這些便是你生命意義之源,這樣你們便能團結大多數生活息息相關的人們。

 

教過但牧師們卻將它忘記了;它就是與這個世界密切聯係的秘密,而不要築一道堅硬的自我之牆以致你看不到牆以外的精彩世界。道德家們總以為“我是多麽道德啊!”實際上他與其它人一樣也是個自我主義者。在一個不道德的世界中,你無法獲得自由和幸福的生活,它隻能存在於已拋棄了恐懼的世界,因為忍受一點傷害是值得的:它來自於對有比避免傷害更有利的事情這一事實的認識,這就是一種人類與世界的緊密融洽關係;一種熾烈的愛,也就是一種灼熱的、強烈的像是個人的然而卻也是屬於大眾的情感。如果你能獲得這一切,你就獲得了幸福生活的真諦。

 

聰明人考慮死亡比任何東西都少,與其避免受傷不如享受生活。斯賓諾莎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天仍在向他的房東講述著風趣的故事。他曾寫到:“聰明人考慮死亡比任何東西都少。”並且他一直悟守這一麓言到生命的結束。我並不是說聰明人應該冷漠無情恰恰相反,他應該比那尚未擺脫個人焦慮的人更加熱愛友情、仁慈和同情。在他與其他人之間,他的自我不是一堵牆。他將像太陽一樣後天下之樂而樂。他會感到痛苦比起自我主義者來,這是一種更加寬廣和深沉的痛苦但他不會發現這種痛苦不可忍受。他不會受這種痛苦的驅使以至於創造出一係列舒心寬情的好故事,保證再也不會有其它的不幸發生。他不會喪失冷靜和自製能力。正如米爾 頓的撒旦,他會說:靈善守其位,在其中天堂就是地獄,地獄就是天堂。

 

我所指的都是極其生動的事情,是一種真正的解放:從整個世界、整個宇宙獲得解放,這樣無論你們發生什麽事情,你們都不再擔心;無論發生什麽事情,也好象不再重要。任何人,無論男人或女人,其靈魂深處都有一種激情,一旦擁有了它,你就不會再在乎充斥於我們生活中的各種瑣事。你們就能這樣生活自由地、開朗地生活!你們將發現,一旦你們不再有“怕”字,你就能與他人更親密地相處,你們能在不同程度上享受到友誼的樂趣。整個世界因而會更有趣、更生動,因而也更有價值。無論曾經體驗過這種激情的人是誰,他都知道它比通過其它方式得到的東西要好得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