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到哪兒,說哪兒吧。

世界上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雨果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也侃一個人的親密

(2006-03-15 18:15:55) 下一個
從受孕那刻起,人就在獨立和依賴之間尋求平衡。嬰兒期間的肌膚饑渴是他們眾多需求中的一種,成長過程中,自我的性意識,對異性的吸引和被吸引,都是生長發育要麵臨的人生課題。對親密感的追求和護展也是。

那種以血緣關係而產生的親密感就不用說了,相對於沒血緣關係的,有內在的鏈條來鏈接,交流起來要相對自在一些,即使利益衝突到極至,最後還可能因為血緣而維持表麵上的和諧。有意思、更豐富的是沒血緣關係的這部分。婚戀、朋友、同事等等等等。

既然人不是活在真空裏,也不局限在有血緣關係的人群之中,人尋求在同類更大範圍裏的認同感、合作感、親密感。必須說,人在和自己以外的人打交道時,是有底線的,可能是道德範疇的,也可能是社交或為大多數人所認同的一些規範。拋開這些人為的限製,單從人個體來說,一個個體和另一個獨立個體的交流其實要簡單得多(我想現在一夜情、婚外戀大行其道的原因就是社會和輿論對個性化的相對寬容,畢竟並非每個人都有很嚴格地恪守傳統的道德行為規範,加上經濟活動節奏的加快對人日常生活的衝擊而對人思維方式的影響),隻不過,當這種兩個人的關係發展到一定階段,個人最後還是要在一個特定群體中作選擇,比如陷入婚外戀的一方,還是要權衡利益、借由婚姻重新洗牌的得失利弊,比如婚變對孩子教育、新舊兩家社會關係的評估、對個人前程的影響、在舊婚姻關係的墮性和對對方的依賴感,還有就是金錢等物質方麵的權衡。所以,單就獲得親密感而言,要簡單得多,是在摻混了更多生活內容以後,才會使這個課題的護展變得複雜。

夫妻關係是屬於沒血緣關係的這部分,又因為婚姻孕育孩子而變得比較特殊。兩性達不到一定的親密感是很難走入婚姻的,而維係這種親密感的倒底是什麽也值得探討,有精神方麵的(如談得來),有物質方麵的(如有錢財),也可能基本外貌條件相當(如郎才女貌、學曆相當、門當戶對)等等。平白一些地敘述,婚姻不過是兩個看對眼的男女在一起搭夥過日子,兩性在精神上和生活上對對方都有一定的依賴感,而依賴的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多些、強些,有的少些、弱些。每個人對自己以外的這種依賴感都有一個負擔的底線,而不是無節製的。不要忘了,人先成就自己,才能擔負別人。男人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對成就事業而必須付出的代價就更要付出精力來對付,包括犧牲自己習慣的思維和處事方式,放棄自己的夢想而屈服於普羅大眾的遊戲規則。

所以,無論在網絡還是現實裏,隻有這樣來看一個人的親密的才有意義:他、她要明白自己能夠承擔的底線(包括現下關係網平衡的基點,比如婚姻),還要清楚對方的需求和底線,在這個基礎上保持一種平衡,這個平衡最好要有個立得住腳的動機並貫徹始終,並無怨無悔。比如,就是要在成就別人的同時滿足自己的成就感,或是達到一個利人利己的雙贏局麵,或是無論結局如何也要飛蛾撲火般地愛一次。。。
 
其實,人最不該丟棄的朋友就是自己。隻可惜,很多人至死也從未跟自己交過朋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