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改進中國英語教學方法的討論

關於農村教育和普及教育本人分析了症結並提出建議,但現在卻無法上傳到有關部門,請耐心看完後發表評論.
正文

我的具體設想

(2006-03-13 09:17:09) 下一個
應該反思了:我們為什麽學不好英語?(短篇版) (政府可以做到的利國利民的項目) ——傳統教學法的誤區和解決辦法:我的“平民英語學習”規劃 作者:有夢想的海帶 對於這個困惑了我二十幾年的問題,我自認為反思了四年,文章也寫了幾個月,請大家一定要帶著思考和理性,耐心地讀完它。也可能需要不止讀一遍。由於擔心大家沒有耐心讀長篇版,才刪減了大部分,保留了提綱,希望通過短篇版能引起你對長篇版的興趣。謝謝您的耐心,歡迎一起轉貼短、中、長三個版本,在看完長篇版之前(有更多的例證、語言更連貫),請不要和我聯係或發表您的評論,我的博客地址:搜狐博客(從容遠誌)cryz2006.blog.sohu.com。 在普及教育和高等教育中最令人頭痛的科目就是英語,學生們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最多,而見效最慢;家長投入的金錢也是很多的。現在已形成了一種學英語隻有花很多錢才有可能學好的怪現象(但並不一定就學得好)。那麽,我們如何才能將“貴族英語”變成“平民英語”呢? 這個項目就是政府以電視為平台、利用現有資源製作標準化服務模式的音像製品。以原版英語電視節目為起點,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輔以高質量服務形式的講解(詳見解決思路和學習方法),普及英語高素質教育,以彌補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其實成本並不高,主要是人員費用。這種模式還可以用於其他教育項目。 什麽是標準化服務模式的音像製品呢?一部電影或電視節目有很多詞匯,很多句型,對初學者是不是太難了?那麽,這種產品將把所有的詞全部給你查出來,分成初、中、高三級,輔以美國人的朗讀,中國教師的講解(如何按發音規則、詞根、詞綴記憶);美國人用英語講解短語,主要偏重意思、用法、語音連讀,中國教師輔以少量的中文意思的講解;同樣,美國人講解不容易懂的句型,告訴學習者句型的意思、用法、語調的變化、哪些是常用句型;文化背景的講解也是如此。那麽,學習者可根據自身不同程度來選擇級別進行預習、聽課、複習。等自身的英語水平有了提高,回過頭來學中級、高級。學習能力強的、願花時間多的則可以三級並學,過一段時間再聽,就會有溫故而知新的效果。由於題材廣泛(美國原版電影、動畫片、新聞、曆史、科技),服務模式以初級為起點(高起點),教材永不過時,這樣就可以達到在語言環境中學習語言的寓教於樂的目標。等看各種題材的都沒有問題了,那麽聽說讀也就不成問題了,初級寫作也肯定沒有問題了。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關於英語學習的音像產品,而這些產品的價格並不是大多數老百姓所能負擔得起的,隻是有部分城鎮經濟條件寬裕的家庭可以買得起。為什麽政府不能投入資金來做這個利國利民的項目呢?這要比政府投入2182億的零頭的零頭還要少。縣、鄉鎮、農村請不起美國語言教師,但政府可以幫他們實現由好老師上課的目標。一張DVD可以存儲五、六個小時的節目,成本不過3塊錢。同樣原理和方法,也適用於其他普及教育。 “平民英語學習”規劃 該項目的大環境:a、中國加入世貿,b、2008年奧運會及上海2010年世界博覽會, (略)g、縣級以下的中學英語教師匱乏 項目分析: 一、 我國現存傳統英語教學法的誤區 以下問題應采用逆向思維(也就是常理或現象是對的,所推斷出來的結果也肯定是對的、好的;但如果結果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麽前麵的過程肯定出了差錯):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市場上英語學習資料層出不窮,外國留學生說中國擁有全世界的英語學習教材(美、英、加、澳、新),但學習效果(尤其是聽說能力)甚差。為什麽卻沒有一種好的英語學習方法呢? 1. 將視聽材料偏重書麵教學,忽略了最根本的語言基礎(發音),並且過分依賴用我們的母語漢語去解釋。 英語隻是一種語言工具,要學好它也因遵循學習我們的母語---漢語方法,也就是說應從聽說開始。這是合乎人性本能、遵循自然規律的學習方法。 為什麽中國和美國的未受過高等教育的老百姓能看懂本國的電視節目,並用自己的母語進行交流?而學英語的中國人大部分都看不懂電視,更不用說用英語自如地交流。 人們都說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為什麽現在很多外國留學生的漢語聽說能力都很強呢?因為漢語是圖形文字,漢語拚音是學習漢語的最基本的工具,無論是查字典、記發音的筆記、朗讀都需要漢語拚音。所以他們的語音基礎在不知不覺中打得非常堅實。 2. 認為學英語隻是為了閱讀,能讀懂英語文獻就行了。 實際上科技英語隻是普通英語的分支,它畢竟還是英語。如果連普通英語都不行,連未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的能力都不如,那直接跳入知識分子的水平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為什麽新東方以及高考升學率高的中學可以出很多有針對性的複習資料?因為他們都是以全真的考題為藍本,輔以透徹的分析和針對性強的指導進行教學的。但是,我們學習英語的終極目的是運用這種語言進行交流,並從交流中獲取信息。所以以應付各種考試為目的的教學方法是不能滿足這種要求的。等需要用到英語的綜合能力時也隻好臨渴掘井。因此,學習聽說別人國家的語言也應該采用國外的全真材料。 3. 語言環境不適當。 孩子在學習母語時,如果父母總是以哄孩子的口氣用重複性音節來和孩子說話,孩子的語言能力也會進步緩慢;如果父母用大人的語言和孩子說話,效果則大不同了;當我們偶爾聽到孩子說出一些成年人的詞語時,我們也會欣喜地驚奇孩子的語言進步。而當成年人說出兒童不能理解的詞語時,成年人就需要用簡單的話來解釋較為複雜的詞語。 在80年代以前,中國普通話的普及程度還不是很廣,很多地區的教師還采用地方方言授課。隨著我國政府大力推廣普通話和電視行業的迅猛發展,普通話已在全國普及。這也說明了語言環境的重要性,也印證了在運用語言中學習語言的方法,也就是說成年人也能在語音方麵有很大的提高。 4. 缺乏係統輔助訓練。 學習語言不同於學習自然科學,如果能聽懂、說出較複雜的語言,簡單的也就不會有什麽問題了。要想達到這個目的,係統的訓練是絕對必要的。為求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教練是不可缺少的。 我們在隨視聽教材學習過程中,往往隻是達到了“假聽懂了”的效果。聽眾總不願意暫停畫麵去查字典,記在本子上以便以後能記住單詞,然後再繼續播放。 我們看英文電視時,希望有兩個人一直陪在我們身邊,一個是能夠把電視中的快速英語用較慢而且清楚的語速重複出來,同時還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電視裏原話的美國人,另一位就是詞匯量極大、英語水平高深的、隨時可以脫口而出告訴你英語單詞和句子的漢語意思的中國老師。這樣就可以比較輕鬆地在娛樂環境中學習英語了。這種無意識記憶的內容會長時間地停留在你的腦海中,並希望兩個指導教師能夠不厭其煩地再三重複。尤其是對那些我們都認識的單詞、連在一起卻不知道什麽意思的、再經過連讀後完全不知所雲的短語幫助最大。但是我們沒有誰能夠請得起這兩位高手(即便是不難找到這兩個人),而電視和迅猛發展的數字技術可以為我們提供價廉物美的服務。 中美語言教育體製的最大差異就是,中國以灌輸結構框架信息為主,美國則偏重學生模仿和應用能力(直接教學法),雙方都無法達到量的快速有效積累,而優質的指導性服務所提供的無意識學習環境會彌補其不足。 5. 教學方法不遵循人的學習本能。 我們的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從小學到大學,甚至到研究生、博士生都是這樣來教來學的。老師先領讀一遍生詞,然後開始分析語法,翻譯課文,最多再領讀一遍課文。我們姑且不去評判教師的水平如何,發音是否標準。我們單看這個教學過程和掌握語言的要求有多少相關。我們強調聽、說、讀、寫是語言綜合應用的能力。有聽嗎?隻是讀了一兩遍單詞,時間不過幾分鍾,所聽到的絕大部分是分析課文語法結構的漢語和把書本上的字符翻譯成的漢語。有說嗎?除了那幾分鍾照本宣科的朗讀(注意:那根本不是說),或者個別的好學生照著課本回答老師的提問,就沒有張嘴的機會了。有讀嗎?剛才談到老師先領讀一遍生詞,然後開始分析語法,翻譯課文,所謂的“閱讀”也隻不過是把另一種語言的字符串變成漢語進行理解罷了。有寫嗎?這個答案我相信所有人的答案是一樣的---沒有,完全沒有!漢語作文課是在我們已經基本掌握了語言的基礎上開設的課程。那麽,做英語作業也就根本不是寫了。看看我們老師的教學過程吧,可悲啊!可憐啊! 在聽說讀的過程中,沒有偏重任何一項。其實,分析語法結構是為了更快地理解複雜的語言,它隻不過是學習語言過程中的一種輔助工具,而根本不是目的。 二、比傳統方法好的方法 為什麽說看電視學英語是最好的方法?因為電視中的情節有趣,是美國社會的縮影,是美國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語。如果看電影、看電視沒有問題,那麽聽說交流也就不會有問題了。那為什麽現在的許多視聽節目或看電影學英語的效果並不是那麽理想呢?在後麵關於現有的產品分析中將詳細解釋。語音應由Native speakers來教,中國教師隻能起輔導作用(但這種作用是巨大的)。首先我們先要確定一個高標準,以美國的普通話為典範,正所謂“名師出高徒”。這就好比廣東人、福建人學普通話不是以當地的帶有濃厚地方口音的教師來教,也不是以東北人或北京人的口音為標準,而是以廣播電台、電視台中的人為標準,並作為起始點開始學習。即便我們大多數人的模仿程度達不到完美,也會趨於標準,那麽帶有上海口音和帶有四川口音的人也就能交流了。從電視節目當中我們可以聽到很多不同的“美籍教師”(native speakers)的語言、口音,而且詞匯量、句型的運用量也非常大。加上係統地服務性指導,肯定會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三、市場現狀理性分析: 我國電視資源的浪費。我們同樣也在浪費著電視網絡資源,重複放映的電視劇比比皆是(中教一台現在居然還在播《宰相劉羅鍋兒》)。全國城鄉有收音機5億台,電視機3.7億台;全國廣播電視有線用戶11601戶;入戶率為33.2%(以上數據出自《2005中國廣播電視年鑒》)。 我國各電視台也肯定有引進的美國譯製片的版權,而這些節目觀眾看過也就忘了。我們並沒有想到如何進行現有資源的再利用。CCTV9的內容大多是對外宣傳中國的當今形勢,目的以宣傳為主,新聞內容都是國內媒體已經播報過的,民俗文化也是中國人所了解的。我本人就先對枯燥內容已經不感興趣了,如何能堅持看下去?而且節目沒有相應的英語字幕,對於初、中級水平的人幾乎沒有什麽幫助。而收費數字電視HBO、National Geography中的中文字幕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聽力,使我們感覺上聽懂了,對學習英語聽說有害而無利。如果是英語字幕,我們聽不懂還可以進行快速閱讀訓練。 我們在浪費!!!我們在浪費金錢、環境、智力、時間。 為什麽有那麽多的電子產品無法讓我們的英語綜合能力迅速提高呢?有誰見到中國人對話、看電視、讀書會經常查字典呢?查字典是重複勞動中最低級的環節,象information這個單詞你查、我查、美國人查、其它國家的人查都是“信息”的意思。而象take這樣簡單的詞, 我們查出來的用法有一長條,花很長時間對照上下文也未必能夠找到正確的意思。學習到一定的量,就會產生語感,也就知道以後如何用了。我們難道不應該避免這種不必要的重複勞動嗎? 那麽,我們為什麽不能用一種好的產品來達到不出國、不單獨請洋人就能達到的目的呢? 一、 學英語要強調學好語音基礎,從聽說開始。 二、 要創造語言學習環境 三、 政府可聘請高水平的外籍教師和最優秀的中國教師汲取眾家之長,利用國內現有的原版音像資源,製作適合於各級學校的音像教學片。我國各級學校,甚至西部地區的學生也可以看到生動活潑的、原汁原味的、純正地道的英語教學節目。 在談到如何製作標準化服務模式的音像製品這個話題,我不得不用一個看似平常,但又十分耐人尋味的比方。美國的麥當勞、肯德雞在各地的連鎖店的服務和味道都一樣。你看到了菜譜,點到的和你看到的、吃到的、想象的都一樣。這就是標準化服務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其實中餐的調味包也能讓我們吃到美味的魚香肉絲、紅燒牛肉。我們在製作視聽教材時為什麽不能采用這種標準化服務模式呢? 四、個體或小團隊實施該規劃的困難:(略) 實際上,教育事業應當靠政府支持,團結合作,避免重複浪費,在協同合作中競爭。這樣可以降低成本,使老百姓受益。如果教育頻道能夠製作出高質量的特色產品,各地有計劃、有協作地互相宣傳,就會使好的教育產品有更廣泛的市場。也就不必擔憂雞與蛋的悖論問題。 所以,我們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論證計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這也是本文的目的之一。 結 論:學習外語應按照人性的本能學習,注重最基礎的語音學習,輔以最好的服務,選用原汁原味的視聽教材,跳躍式地學習。其關鍵點是采用標準化服務模式的視聽指導教材。教 材:現有的資源再利用:以進口的美國原版電影、動畫片、新聞、曆史、科技。 學習方法: 1. 打好基礎 (語音,語法光碟) 2. 不同程度的聽眾強記預習材料(包括單詞,語法,預聽) 3. 實聽購買的原聲材料 4. 觀看指導電視講座 5. 在導讀盤指導下複習 那麽,學習英語語言的基礎有哪些呢?1、音標2、語音3、單詞4、基本語法。然後就可以開始聽美國人(native speakers)講了,就可以開始模仿,開始係統地學習英語。 教視聽課從一開始就不應以漢語解釋為主,而是要將難的、長的句子由美國人用簡單的、短的英語句子來解釋。這樣才能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學習語言,才能有一個有效的語言環境。 其實,口語所運用的語法是非常有限的,我們可以把我們平常說的日常漢語句子分析一下,看是否有很難的語法現象。音標和語音可以通過美國人的講課不斷完善,音標是運用在語音練習中的。單詞則是句子和文章的基礎。語法隻是學習語言的工具,口語所用的語法很簡單,能知道最基本的四種時態:過去、現在、將來、完成,動詞、介詞和簡單的從句就夠了。我們在運用中文時,也不會考慮對方講的話和“焦點訪談”會出什麽樣的題目,我們看小說或雜誌也不會有題需要我們來做。 光學好發音,看電視節目就能很快地學好英語嗎?也不盡然,因為英語是外語,我們沒有母語的學習環境(父母,朋友,電視,書籍,交流機會), 所以就更需要係統的學習。詞根和前後綴從一開始就要係統地、反複地學習,就像漢語中的偏旁和部首,所以全麵係統的服務就更顯得重要。 如何學好語音(漢語和英語語音的區別): 一、首先我們應當知道美語發音和漢語拚音的最主要的區別。漢語裏沒有以聲母結尾的音,而英語以輔音結尾的音後麵沒有尾音。因為漢語中波頗摸坲bo,po,mo,fo, de, te, ne, le, 都有尾音,所以中國人會習慣性地加上尾音。 二、英語中的雙元音強調口型的滑動,漢語拚音發聲中則沒有這個過程,單音節發聲成了字。這就造成大多數中國人英語雙元音發音不到位。 三、英語中重音的重要性就如同漢語拚音中的四聲,重音發錯位置比音素發不準更令人困惑。因為中國人已經習慣發雙音詞或四音詞,重音放在第一個音節上,對英語音節的連貫性,尤其是重音前有弱化音和次重音完全沒有感覺。 四、由於漢語裏全是以韻母結尾、沒有以聲母結尾的音,我們習慣發雙音詞,字與字之間也就不存在英語中的失去爆破和連讀。 漢語拚音中的很多音素同英語音標很相似,但絕不是一樣。所以,語音絕不可隻讓中國人來教。 學習方法詳細說明: 1 打好基礎 語音光碟內容包括:美式英語音標,采用漢語拚音輔助教學法,由美國教師和中國教師共同主講;單詞拚讀,采用實戰演練,強調重音和音節的連貫性,同時講解發音和記憶單詞的規律。 語法光碟內容包括:初級語法,詞性,偏重動詞、介詞和冠詞,時態,主要講解四種時態,過去、現在、將來和完成。高級語法:全麵綜合係統地串講,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語言點提供理論依據。 這兩張碟是工具碟。語音要時常糾正,語法經常複習。才能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2不同程度的聽眾強記預習材料 根據自己的英語程度采用不同的預習章節(包括單詞,語法,預聽),初級詞匯包含中高級,但中高級詞匯在初級詞匯中有標記。單詞的講解含朗讀,用法,詞根記憶。 3 實聽購買的原聲材料 這部分是檢查自己的預習效果,也是熟悉原版口音的過程 4 觀看指導電視講座 由美國教師主講,中國教師輔助,絕大部分是英語講解。隻分兩個級別:初、中級和高級。 5 在導讀盤指導下複習 根據不同程度,選擇相應的導讀訓練,領讀語速由慢到快,采取看文字朗讀和不看文字跟讀。這部分練習主要是為了加強口語基礎的訓練。 項目的優勢:1、 最佳團隊提供完善的售後服務(集眾家所長,把好的教學方法集中起來並不斷改進),消除個體重複勞動(查單詞,分析語言點),指導你如何進行預習,並為你準備好預習材料,你不必用手去做,查字典,記筆記,而是用眼、用耳、用心去預習。 2 、全真原聲教材對不同層次的聽眾永不過時,可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這就是說,如果你的起始程度較低,可以有目的地學習簡單內容,對於較高級別的內容可以過一段時間再回頭學。由於所采用的原版材料內容不同,難度相近,對任何程度的人都有收獲。 3 、每期視聽教材獨立成章,寓教於樂,達到自我激勵的效果。由於原版材料是精選出來的,並不是為了對話而對話,內容具有整體性、連貫性,同課本相比趣味性就強多了。也不存在以前沒聽,跟不上進度的問題了。對於經濟條件較差的地區,個人可以購買不同的主題,然後交換使用。 4、 標準化服務性教學模式為廣大的英語學習愛好者提供了公平的學習環境。其語言環境和服務質量從量化的角度來說都更為公平。將來所產生的差異隻會同個體學生的主觀勤奮程度有關,而不是因為客觀條件所產生的。 其實這個項目確實可小可大,變通的方式和種類很多。 具體操作方法及步驟:(略) 此項目的變通形式 其實這種團隊服務模式的教學方法有很多變通模式,根據不同需要在不同範圍內都可以嚐試。 1、學校應試:集體備課,選拔好教師,分應試主題專人講解,有效充分利用外籍教師的作用,製作成DV,通過有線電視或電教中心播放。 2、聯合製作:英語高手利用各地DV俱樂部和外國朋友製作。網上下載教學成片。 3、互相學習:英語愛好者聯合,減少重複勞動,一人學懂一部電影,相互講解(30人規模較好)。閱讀原著過程中,相當水平的人分部分(50頁)查字典,整理出詞匯表(標明頁數),提高閱讀速度和趣味性。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改革的膽子再大一些,步子再快一些。”不是晦澀難懂,這類深入淺出的道理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我也希望我這篇口語化的文章能夠引起大多數人的思考,也希望眾多的專家學者提出質疑,以達到完善這個項目的目的。 我們的企業為什麽不能聯合投資教育項目呢?我們國家有著廣闊的市場。我們今天學好英語是適應全球化的環境,振興中華民族,使中國更加強大,讓明天有更多的外國人學習漢語。 謝謝您的耐心,歡迎一起轉貼短中長三個版本。我的博客地址:搜狐博客(從容遠誌)cryz2006.blog.sohu.com。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