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人肉搜索”是對技術的一種濫用[zt]

(2010-10-24 19:11:56) 下一個

http://epaper.xplus.com/papers/lnrb/20100928/n102.shtml


 


遼寧日報采訪劉兵、田鬆


究竟應該怎樣看待“人肉搜索”與“網絡暴力”,這背後有何深層原因,又該如何解讀與解決網絡暴力帶來的傷害?帶著這些問題,9 月14日,本報記者在北京獨家采訪了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教授劉兵和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所副教授 田鬆。


互聯網帶給我們生活很多改變。好處自不必說,問題也日益凸顯,“人肉搜索”、“網絡暴力”就是典型。本報互聯網特別調查進入《互 聯網與話語暴力板塊》之後,記者探訪了“虐貓事件”當事人的家鄉,拜訪了飽受網絡暴力折磨的清華教授,深入社區了解普通居民對網絡暴力的認識與感受,並與 一些著名的社會學家和學者進行了相關的探討。這兩個話題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爭議,究其原因還是他們給當事人帶來的持久傷害和本身具有的法律與道德的爭議, 不管是平頭百姓,還是清華教授,在“人肉搜索”與“網絡暴力”麵前,都一樣弱小與無助。 人肉搜索是群體無意識的狂歡


遼寧日報:首先想請兩位簡單談談對互聯網的總體看法。


劉兵:網絡雖然有許多毛病,但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帶來各種便利。從來沒有一個技術帶來的都是好東西,不能以直覺和社會義憤來判斷技術的好壞。


田鬆:工業文明尤其是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了各種方便,可是這種方便的代價又有幾個人思考過?傳統文明向工業文明的發展,以越來越強的物質占有欲取代了傳統社會中側重於對精神境界的提升,改變了理想社會的方向。


遼寧日報:因為各種網絡事件帶來的各種惡性後果,讓我們對以人肉搜索為代表的網絡暴力進行反思,這也是我們做話語暴力這個話題的動因。有意思的是,網民雖然也在進行這樣的反思,但網上調查表明90%的網民反對以立法的形式禁止人肉搜索。


劉兵:人肉搜索的產生與目前一些社會製度的不完善有著密切的關係。不可否認人肉搜索有著其積極的一麵,人肉搜索的好與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如果僅以 結果論,是不能對人肉搜索存在的合理性做出正確的判斷的。比如說“天價煙”事件,一個不合格的官員倒台了,網民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這表麵看起來是網民的勝 利。然而這卻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多數網民讚同人肉搜索的一個理由是因為製度的不健全,這使人肉搜索成為一種扭曲的補償方式。盡管很多人認為人肉搜索弘揚 了社會正義,但這種現象並不合理,背後反映了舉報渠道的不通暢,人們用一種極端的手段達到了目的。


人肉搜索現在看來負麵事例比較多,人 們目前談論及此也多傾向負麵的問題,也就是其利用網絡給被人肉搜索的對象帶來的影響。人肉搜索給當事人帶來了生活上的壓力,這是不恰當的,製裁一個人不應 該是由網民通過自己的方式實行。一個人即使做錯了事,也有自己的權利,如何懲罰應該由法律決定。要求做錯事的人承擔在法律之外的其他後果是過度的。


人肉搜索本質上還是一種技術的濫用,網民在網上你一句我一句的行為一般情況下並不違法,可這種行為卻帶來嚴重的社會影響。這大部分時候不是法律問題,而是道德問題。我們在道德上至少不應該鼓勵這種行為,同時應該反思我們現存製度中不完善的地方,暢通正常的反映渠道。


田鬆:人肉搜索的最後往往是網絡暴力和人們對當事人的攻擊,這其實是滿足了人們潛伏在骨子裏的暴力,或者說是一種無意識的狂歡。帖子的發布者在網上發言引起大家的關注,他本身就獲得了快感,再經過眾人的討論乃至起哄,一個大事件產生了,一出鬧劇也就變成了正劇。


很多時候,人肉搜索和網絡暴力為了表現偉大和正義,當出現一個社會事件時,一個群體會一擁而上。這種行為看起來很勇敢,其實是內心怯懦的表現,因為他們 可以不受任何損失地來表達自己正義感和道德感。如果沒有一個龐大的群體,網民不會單槍匹馬地做這件事,大部分人隻是起哄,便宜拳不打白不打。 推行實名製障礙重重


遼寧日報:麵對日趨凶猛的人肉搜索和網絡暴力,實行實名製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實名製是否會對人肉搜索和網絡暴力有所限製?


劉兵:網絡暴力從根本上來說,源於網絡技術與社會現實秩序的不匹配。實名製之所以引起這麽大的爭議,主要是因為其他渠道表達不健全。實名製有助於讓網民 認識到責任,但采取實名製會出現其他問題。比如,在現實生活中,雖然也有舉報製度,但實名舉報有時會出現對舉報人的打擊報複。如果在人肉搜索時采用實名 製,也許會出現同樣的問題。渠道問題得不到解決,人們不會希望實行實名製。


短期內還是應該在道德層麵對網民進行教育,目前的人肉搜索和網絡暴力問題不是實名製貫徹與否能夠根本解決的。


田鬆:網絡讓人缺乏對自己形象的整體感。麵對麵交流,要注意衣著形象;電話交談,沒有了形象的約束,但至少還要講究措詞。而網民在網上發言完全是隨心所 欲的,所付出的道德成本為零。有人擔心實名製會影響言論自由,但是公民的民主權利也是有代價的,公民要為他的言論負責。


匿名使正義和道德受到了傷害,使人的責任感和榮辱感發生變化。實名製能限製網民的一些不理智行為,一定程度上解決問題。


但是,實名製不是網絡喜歡的方式。正如尼爾·波茲曼所說,媒介本身就是信息。任何一個媒介都會選擇適合於它的表達方式。一種新技術的出現,不是在原有的 社會條件基礎上簡單地增加,而會帶來技術生態整體發生變化,所有現存秩序會進行重新排隊,尋找新的話語結構和權威。對於互聯網來說,虛擬與匿名是它與傳統 媒體不同的優勢之一,是它取得話語權的手段。


網絡是工具,資本要求工具營利,實名製會影響經濟利益,經濟利益是橫亙在實名製前的一座大 山。實名製技術上沒有問題,網站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想做。流量是一個網站的生命,網站不在乎自己做了什麽,隻要保持流量獲得利益就可以,實名製限製了網民 的發言,網站自然減少了流量,他們不會歡迎。 網絡讓草根有說話的機會是一種進步


遼寧日報:時下,除了人肉搜索和網絡暴力,又一個現象成為網絡熱點。網民在網上組成一個討論小組,在 一個小圈子裏發表自己的言論,並且要求這個圈子裏的人不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父母皆禍害”網絡討論小組就是這樣一個典型。本報曾經做過調查,包括那些對這些人的行為表示理解的人在內,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這是一種顛覆傳統的離經叛 道的行為,許多人提出這是一種話語霸權,是一種不對等表達方式。


田鬆:是否父母就有權利以任何態度對待孩子,並要求孩子順從?現在的教 育體製以及傳統的家長觀念是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前不久的一個事情對我觸動很大,北京的一個小學生因為學習壓力過大,選擇跳樓作為自己的解脫方 式,而類似的事情在全國各地都有發生。小學生還是個孩子,能有多大的憂慮,一般小孩有個什麽事情哭了鬧了就過去了,選擇跳樓是因為她所有的路都被封死了。


出現這樣的網絡討論小組很正常,這隻是一個發泄渠道。 “父母皆禍害”這種話正常情況下是不能跟外人說的,畢竟家醜不能外揚,網絡為這些人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場所。


互聯網顛覆了人們原來的生活方式和人際關係結構,慣性思維使人們不知道應該如何麵對這一新技術,必然造成一定的混亂,但混亂之後會出現一種新的秩序,這需要一定的時間。


劉兵:這件事其實沒什麽大不了,網民在現實中肯定也會這麽說,隻不過網絡使這些人聚到了一起,將這一事件放大了而已。技術與社會規則也有不匹配,我們可 以譴責也可以喜歡,但隻要其沒有對社會帶來不好的後果,我們就不可以取締。跟髒話一樣,這些話都是在現實中存在的,網絡隻是加劇和放大了這些問題。在法律 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利,不能因言獲罪,僅表達觀點是可以的。


即便這些言論的觀點不符合主流價值觀,但隻要不違反法律,就不能不讓其發表,但仍舊可以以其他方式,如建立與之對抗的網站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我們要反思的是,當我們一味批判“父母皆禍害”小組排斥異己是在建立話語霸權,這個結論本身是不是也是一種話語霸權呢?


社會不是一體的,而是分成了不同的圈子和團體。不管你喜不喜歡,你的圈子之外的人有自己的權利,不能基於自己的立場給他人下判斷,更多時候應該理解他人。設想將所有的圈子一體化並不合適,要知道你不喜歡人家,人家也不喜歡你。


傳統中精英占據話語權,而現在網絡讓草根有了說話的機會,這是一種進步。不用擔心“父母皆禍害”這類言論會影響傳統觀念,混亂中會形成新的秩序和格局,但傳統觀念的權威仍以其他的形式存在。


□本報記者/高 爽/符成龍/關豔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