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腰的園子

種花種菜做園子的手記,當然了,要看我有沒有時間記下來。。。
正文

常見室內觀葉植物 5

(2006-03-23 09:53:01) 下一個
(三十六)美麗針葵 (Phoenix roebelenii , miniature date palm, pygmy date palm
)

  美麗針葵又稱軟葉刺葵,為棕櫚科棗屬觀葉植物。

  美麗針葵為常綠灌木,莖短粗,通常單生,亦有叢生,株高13米。葉羽片狀,初生時直立,稍長後稍彎曲下垂,葉柄基部兩側有長刺,且有三角形突起,這是其特征之一;小葉披針形,長約2030厘米、寬約1厘米,較軟柔,並垂成弧形。肉穗花序腋生,長2050厘米,雌雄異株。果長約1.5厘米,初時淡綠色,成熟 時棗紅色。

  美麗針葵原產於印度支那地區,我國南方各省區栽培甚多。同屬植物約有17種,主要產於亞洲和非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其性高溫高濕的熱帶氣候,喜光也耐陰,耐旱,耐瘠,喜排水性良好、肥沃的砂質壤土。有較強的耐寒性,冬季在0℃左右可安越冬。

  美麗針葵多用播種繁殖。開花後授粉容易結果,1011月份果實成熟,采收後即播或翌年春季播種。將種子播於河沙中,保持基質濕潤。在2030℃23月或更長時間可以出苗。當幼苗子葉度至510厘米時施稀薄液肥,隨後盆分移植,並加強水肥管理。

  美麗針葵盆栽可用2份腐葉土、1份園土和1份河混全作為基質,種植時加少量基肥。它適應性強,栽培養護皆簡單。在49月生長旺盛期每月施液肥12次,保持盆土濕潤,空氣幹燥每日向植株噴水一次,以提高環境的空氣濕度,利於植株生長;其它季節可少施肥或不施肥,盆土保持間幹間濕。69月光照強烈時應予以遮陰(以50%遮陰度為宜),以免葉片發黃;其它季節給予較充足光照,以利植株生長健壯。美麗針葵在空氣幹燥及通風不良時易發生介殼蟲。如發現介殼蟲,應予以防治,一般可用800倍氧化樂果噴殺;同時改善通風透氣條件。

美麗針葵枝葉拱垂似傘形,葉片分布均勻且青翠亮澤,是優良的盆栽觀葉植物。用它來布置室內,可洋溢著熱帶情調。一般中小盆適於客廳、書房等處,顯得雅觀大方;在大型植株盆栽常用於布置會場、大廳等,顯得莊嚴偉岸。

(三十七)花葉萬年青 (Dieffenbachia picta, Dumbcane)

  花葉萬年青又稱黛粉葉、銀斑萬年青,為天南星科花葉萬年青屬熱帶觀葉植物。

  花葉萬年青為常綠灌木狀草本,莖幹粗壯多肉質,株高可達1.5米。葉片大而光亮,著生於莖幹上部,橢圓狀卵圓形或寬披針形,先端漸尖,全緣,長2050厘米、寬515厘米;寬大的葉片兩麵深綠色,其上鑲嵌著密集、不規則的白色、乳白、淡黃色等色彩不一的斑點,斑紋或斑塊;葉鞘近中部下具葉柄。花梗由葉梢中抽出,短於葉柄,花單性,佛焰花序,佛焰苞呈橢圓形,下部呈筒狀。其園藝品種甚多,不同的品種葉片上的花紋不同。我國常見栽培的有:

  大王黛粉葉:葉麵沿側脈有乳白色斑條及斑塊。

  暑白黛粉葉:濃綠色葉麵中心乳黃綠色,葉緣及主脈深綠色,沿側脈有乳白色斑條及斑塊。

  白玉黛粉葉:葉片中心部分全部乳白色,隻有葉緣葉脈呈不規則的銀色。

  花葉萬年青原產於美洲熱帶地區。其性喜高溫高濕、半陰或陰蔽環境。生長適溫為2030℃;不耐寒,越冬溫度為810℃

  花葉萬年青繁殖容易,多以扡插為主。它在生長過程中,在莖基部分蘖出小植株。春末夏初可將這些小植株切下插於粗沙中,保持濕潤,十幾天就會發根,即可上盆種植。盆栽兩年以的植株由於莖幹較長可結合整形修剪進行繁殖。可於45月將莖幹在土麵23節處剪斷,母本植株仍可發芽。剪下的莖幹,約10厘米長的頂部可直接作插穗,將葉束卷,切口也可用水苔包紮,然後插入苗床;莖中部的23節剪成一莖段(56厘米),橫埋於粗沙或蛭石培成的苗床上,保持2530℃溫度及一定濕度。經23周,即可生根長芽。由於花葉萬年青莖幹多汁,扡插時剪口要稍晾幹(或用草木灰等沾傷口)後插入苗床,以免插穗腐爛。值得一提的是,花葉萬年青切口分泌的汁液含有對人體有害的草酸和天門和冬素等,剪切時必須注意皮膚勿被枝汁液沾染,以免發生皮炎或過敏症。  花葉萬年青栽培時求排水性良、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一般盆栽可用2份腐葉土、1份園土和1份河另加少量腐熟基肥混全作為基質。在生長季,為促使其旺盛生長,要以寧濕勿幹為澆水原則,給予較充分澆水,同時輔以葉麵噴水。秋後開始控製水分,盆土以見濕為度;冬季則應適當保持盆土幹燥,過濕會引起落葉。它耐肥力強,養分充足,生長迅速;但施肥過多,特別是氮肥太多,易使葉麵斑紋不清晰,所以要適量。一般生長季每月可施稀薄液肥或複合肥12次,冬季則停止施肥。花葉萬年青喜半陰環境,忌陽光直射,春秋季中午及夏季陽光強烈,必須遮陰, 以免葉片灼傷或變白,葉麵變得粗糙; 但過陰則葉麵斑紋部分減少,葉色變綠或枯黃,也會降低觀賞價值,故室內栽培除冬季接受柔和陽光外,其它季節應避開陽光直射,置於明亮處。

花葉萬年青葉片較寬大,其上有不同斑點、斑紋或斑塊,色彩明亮強烈,色調鮮明,四季青翠,優雅美麗,是高雅的室內觀葉植物, 也是目前備受推崇的室內觀葉植物之一。用其點綴客廳、書房、臥室、給人以恬淡、安逸之感;也可與彩葉鳳梨、孔雀竹芋等彩葉植物配合裝飾窗台,給人以爭奇鬥豔之感;若與簡潔明快的家具配合,更是相得益彰。用小盆種植的可放在書桌、茶幾及臥室台麵;較大型植株適宜用來布置客廳、會議室、辦公室等。在較陰暗的房間可觀賞46周以上;在靠近窗台、光線比較強的場合可長年欣賞。



(三十八)亮絲草
(Aglaonema commutatum, Chinese evergreen)

 亮絲草又稱粗肋草,為天南星科亮絲草屬多年生草本觀葉植物。亮絲草植株與花葉萬年青近似,但株形較小,為中小型種。株高多在5060厘米。單葉全 緣,長橢圓形或披針形,具鞘狀長柄;葉綠色,常有銀灰色或其它色彩的斑紋。同屬植物約有41種,我國引入栽培的約有23種。常見栽培的品種有:

  斑馬萬年青:又稱細斑 粗肋草。株高5060厘米。葉卵狀披針形,濃綠色,葉中脈兩側有窄細的銀灰色斑條,呈羽狀,葉柄較長;佛焰花序,蠟質白色。

  銀後亮絲草: 又稱銀後萬年青、銀皇。葉較窄,葉麵嵌銀條紋,麵積較大,但較稀,葉柄綠色較濃,無斑點。

  銀王亮絲草:又稱銀王萬年青。為亮絲草的雜交種。葉麵有大 麵積灰綠色斑塊,葉柄有灰綠色斑點。

  白柄亮絲草:為斑馬萬年青的一個變種。莖直立;葉柄白色,葉濃綠,葉麵上有黃白色斑紋,葉中脈及附近多為 乳白色,並有不規則的灰綠色至白色斑紋及小斑點。

  亮絲草原產亞洲熱帶地區,分布於印度、馬來西亞以及非洲熱帶多雨林區。其性喜高溫高濕的氣候環境,喜歡散射光 ,也能耐陰;生長適溫為2030℃,越冬溫度為10℃。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喜歡腐殖質多的肥沃土壤。亮絲草多為扡插或分株繁殖。其生長健壯的植株每年從基部萌 發許多蘖芽,春季換盆時,從根莖分切,使每一植株帶有根係,即可上盆種植。也可利用粗壯芽體扡插。扡插時通常切取先端帶有45片葉的新莖,除去下部12個葉片,或切取帶有2個節的莖段(長約35厘米),用水苔包紮插穗下端,然後種植於苗床中,或將莖段橫排於苗床。為了減少水分蒸發,帶有葉片的插穗可用橡皮圈將葉片束卷。扡插時期宜45月為佳。

  亮絲草盆栽可用腐葉土和河沙等量混合配製成基質,也可用以水苔種植。盆栽時要注意墊 好排水層,以利排水和通氣。在生長季,每月施12次微酸性液肥,以促進生長。生長期要給予充足的水分,尤其夏季須經常進行葉麵噴水;秋末以後,就逐漸減少澆水量,一般 以葉麵噴水為主,保持盆土相對幹燥,以提高抗寒力。它喜明亮的光照,但也耐陰,初春後需要有稍明亮光線;夏秋季要注意遮陰,以免強光下葉片灼傷、褪色或變色。高溫幹燥時, 葉片也常發生紅蜘蛛為害,應注意噴藥防治。

亮絲草株形較直立,成叢生狀生長,莖葉茂密而豐滿;葉片上有各種斑點、斑紋,清晰亮澤,莊重而典雅。 作為中小盆種植,適於美化書房、臥室、客廳。它較耐陰,在一般的房間可供較長期觀賞,是室內綠化裝飾理想的觀葉植物。

(三十九)觀音蓮 (Alocasia, Elephant Ear)

   








觀音蓮又稱黑葉芋、黑葉觀音蓮,為天南星科海芋屬觀葉植物。

   觀音蓮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具肉質塊莖,並容易分蘖形成叢生植物,株高3050厘米。葉為箭形盾狀,長2540厘米 、寬1020厘米,先端尖銳;葉柄較長,側脈直達缺刻;葉濃綠色,富有金屬光澤,葉脈銀白色明顯,葉背紫褐色。葉柄淡綠色,近莖端呈 紫褐色,在莖部形成明顯的葉鞘。花為佛焰花序,從莖端抽生,白色。

   觀音蓮原產亞洲熱帶地區及美洲。冊屬植物約有6070種。引種栽培的除觀音蓮外,還有大觀音蓮、 美葉觀音蓮,尖尾芋等。其生態習性是喜溫濕潤、半陰的生長環境,生長適溫為2030℃,越冬溫度為15℃ 。

   觀音蓮常用分株繁殖。一般於每年春夏氣溫較高時,將地下塊莖分蘖生長茂密的植株沿塊莖分離處分割,使每一部分具有23株,然後分別上盆種植。分株時盡量少傷根,同時上盆後宜置於陰濕環境,保持盆土經常濕潤,並 注意葉麵噴霧,以利新植株恢複生長。也可於春季新芽抽長前將地下塊莖挖出,將塊莖切段分離,用草木灰或硫黃粉對傷口進行消毒防腐,稍晾幹後用水苔包紮,或置於通氣排水的疏鬆土壤中,使其長出不定根,抽長新芽。此間切忌基質過濕,以免塊莖腐爛。該植物也可用播種繁殖,但種子不易 得到。

   觀音蓮盆栽宜用疏鬆、排水通氣良好的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一般可用腐葉土、園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作為基質。49月為其生長旺盛期,此時要求土壤濕潤及空氣濕度較高,要給予充足的水分; 尤其夏季高溫期,葉片水分蒸發量大,需水量更多,如缺水極易使葉片萎蔫,所以須經常向葉麵噴水,同時保持環境濕潤,但必須避免盆中積水,否則會引起根係腐爛。秋天氣溫 低於15℃,觀音蓮 生長停滯而呈休眠狀態,地上部葉片開始逐漸枯萎,此時須盡量減少澆水量,將其置於溫暖、無鳳的幹燥地方,保持盆土適當幹燥(隻帶微濕) 以利安全越冬;如果濕度大,溫度低,塊莖極易腐爛。

   觀音蓮在整個生長期都要求在半陰條件下生長,如光照太強,容易使葉色暗淡,經至產生日灼;但光線太弱也易引起徒長 ,植株生長纖細而易倒伏。在生長旺盛期可根據植株生長情況,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並增施磷鉀肥,以利植株莖幹直立,生長健壯,同時有利於地一塊莖生長充實及冬季抗寒越冬。

  觀音蓮株形緊湊直挺,葉片寬厚並富有特殊的金屬光澤;葉脈清晰如畫,極富詩情畫意,為鳳格獨特的觀葉植物,也是近年來流行於海內外的觀葉植物之一。它可以中小盆種植,用來布置書房、客廳、臥室和辦公室等處,顯得高貴典雅。

(四十) 白鶴芋 (white flag, peace lily)

  白鶴芋又稱白掌、苞葉芋,為天南星科苞葉芋屬多年生常綠草本觀葉植物。

  白鶴芋無莖或莖極短,多為叢生狀。葉長圓形或近披針形,有長尖,基部圓形。花為佛苞,呈葉狀,即它的花並無花瓣,隻是由一塊白色的苞片和一條黃白色的肉穗所組成,酷似手掌,放名白掌;它的花大而顯著,花校長而高出葉麵,白色或綠色。白鶴芋自問世以來,其品種不斷增加,目前全世界有近30種。近年我國引進栽培的有5種,即綠巨人、香水白掌、神燈白掌、大葉白掌、夢娜羅亞白掌。它們各有其特色,其中綠巨人由於株型碩大更引入注目(另有詳述)

  白鶴芋原產於哥倫比亞,生於熱帶雨林中,為歐洲最流行的室內觀葉植物之一。它性喜溫暖濕潤、半陰的環境。生長適溫為20—28℃,越冬溫度為10C

  白鶴芋可用分株和播種繁殖。生長健壯的植株兩年左右可以分株一次,一般於春季結合換盆時或秋後進行。在新芽生出前將限個植株從盆中倒出,去掉舊培養土,在株叢基部將根莖分割成數叢(每叢含有3個以上的芽),用新培養土重新上盆種植。開花後的白鶴芋經人工授粉可以得到種子,可隨采隨播,用於繁殖。但由於白鶴芋株叢分蒙速度很快,故繁殖多用分株法。

  白鶴芋盆栽要求土壤疏鬆、排水和通氣性好,不可用粘重土壤,一般可用腐葉土、泥炭土拌和少量珍珠岩配製成基質;種植時加少量農家肥作基肥。由於其生長分菜快,需肥量較大,故生長季每l2周須施一次液肥;同時供給充足的水分,經常保持盆土濕潤,高溫期還應向葉麵和地麵噴水,以提高空氣濕度。如周圍環境太幹燥,新生葉片變小、發黃,嚴重時枯黃脫落。秋末及冬季應減少澆水量,保持盆土微濕Bp—可。它要求半陰條件,生長季須遮陰60%一70%。如光線太強,葉片容易灼傷、枯焦,葉色暗淡,失去光澤;但長期光線太暗,植株生長不健壯,且不易開花。白鶴芋為喜高溫性種類,長期低溫及潮濕易引起根部腐爛、地上部分枯黃,所以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溫,同時保持盆土濕潤。

白鶴芋因葉片與竹芋相似,花兒酷似鶴翹首,亭亭玉立,潔白無暇,故給人以純潔平靜、祥和安泰之美感,被視為清白之花。民間因覺得白鶴芋有一種吉祥的寓意,特按其花的形象美其名一帆鳳順。由於白鶴芋花葉兼美,輕盈多姿,生長旺盛,且又耐陰,故深受人們的青睞,常用於室內綠化美化裝飾。

(四十一) 綠巨人 (Spathiphyllum pallas)

  綠巨人又稱綠巨人白掌、大葉白掌,為天南星科苞葉芋屬多年生常綠陰生草本觀葉植物。

  綠巨人莖較短而粗壯,少有分蘖,株高可達l米以上,是鶴芋係列中的大型種。葉片寬大,呈橢圓形,葉柄粗壯,葉色濃綠,富有光澤。花苞碩大,如人掌,高出葉麵,花從開到謝可持續近一個月;初開時花色潔白,後轉綠色,由淺而深,直至凋謝; 花期春末夏初。

  綠巨人原產哥倫比亞。其性喜溫畏寒,喜陰怕曬,喜濕忌生長適溫為18—25℃5℃左右的短暫低溫對其沒有直接影響,30℃或稍高些溫度時隻要不日曬,提供陰蔽環境,經予充足水分亦可安全生長。它對溫度的適應範圍較廣,在熱帶亞熱帶地區年均可生長。

  綠巨人可采用分株和組培繁殖。在生長點沒有被破壞以前,綠巨人不長到老熟程度是不會萌芽;人為破壞生長點後,每株可分蘖3—5個芽,當新芽長至15—20厘米左右高度時可將其分切來,插於珍珠岩或粗沙中,讓其長根。分切時注意帶部分莖部,用木炭灰沾傷口,以防腐爛。家庭可采用這種分株繁殖法,但傳統的分株繁殖根本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現已能成功地利用組培法快速繁殖其種苗。組培苗可先種植於塑料盤中,待長到4—5葉時即可分栽,再經3—4次換盆移栽,當苗高約30厘米時可植,然後按常規栽培管理。

  綠巨人根係發達,且根部較脆嫩,不易深紮,吸水吸肥能特強,尤其喜大水大肥,故盆栽時應選擇疏鬆、肥沃、保肥保能力強、富含有機質的培養土。一船可用腐葉土、腐熟鋸末、河砂、珍珠岩等混合而成的營養土作為基質。同時在上盆定植加少量骨粉、畜禽糞幹和腐熟豆餅等(作基肥),以利生長。此外可視生長狀況,每月或不定期追施液肥或有機氮肥,並注意增施草木灰等鉀肥, 以促進植株生長,使葉片硬朗、葉色加深鮮明,防止病蟲害,保持最佳觀賞狀態。綠巨人葉片宏大、根係發達,對水分需求量很大,且對缺水反應敏感,稍一缺水,葉片即萎蔫;如短期缺水,灌水後容易恢複,但嚴重缺水時會造成脫水焦葉,且不易恢複。所以栽培養護時要保證土壤水分充足,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高溫幹燥的夏秋季除保持盆土濕潤外,還須增加葉麵噴水量,以便洗去煙塵,降溫保濕。綠巨人對光照反應敏感,忌陽光直射,在散射光下即可正常生長;但長期過於陰蔽也會引起植
株生長不良,降低觀賞價值。

  綠巨人抗病蟲能力較強,不易發生病害,但處於旺盛生長期的綠巨人葉色濃綠,容易吸引趨綠害蟲,如斜紋夜蛾產卵為害;在通風不良時偶爾可見蚜蟲和綠椿象為害心葉幼嫩部分,造成葉片生長畸形,或缺刻、或褐斑,影響觀賞價值和植株的正常生長。除用人工捕殺防治外,可用殺蟲劑抑太保、樂果等噴殺。

綠巨人株形挺拔俊秀、威武壯觀,葉片寬大氣派、綠意盎然,是近年時興的一種綠色觀葉植物。它花大如掌,在綠葉的襯托下亭亭玉立,嬌美動人。其耐陰性好,極適於賓館、酒樓、家庭的室內裝飾;隨著植株的不斷生長,其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也不斷提高,因而深受人們的喜愛。

(四十二) 花葉芋 (caladium)

  花葉芋又稱彩葉芋,為天南星科花葉芋後多年生草本觀葉植物。

  花葉芋地下部形成塊莖,呈扁圓,株高30—50厘米。葉片從土麵下塊莖生出,呈盾狀卵形至圓三角形,葉柄細長;葉片上有綠色、紫色、粉紅色、白色等彩色的斑紋、斑塊,絢麗多彩。色彩和斑紋的變化常因品種而不同。目前栽培的花葉芋大多數為園藝雜交的品種,很少為植物學上的原種。因為花葉芋葉片的色澤和斑紋容易變異,所以園藝品種甚多,據記載目前至少有150個以上,而且每年都有新的品種育成。

  花葉芋原產於熱帶美洲的圭亞那、秘魯以及亞馬遜河流域等地。其性喜高溫多濕,明亮的光線,忌陽光直曬。生長適溫為22—30℃,低於12℃時地上部葉片開始枯萎。

  花葉芋用分球繁殖。秋末氣溫下降時地上部葉片枯萎,地下部的塊莖進入體眠狀態,此時將盆移至溫暖之處貯存,如盆土過於應稍噴一些水;貯存期中如盆土過濕或溫度過低,都易引起塊莖腐爛死亡。來年春季氣溫回升且新芽萌發前,將每球周圍著生的子球切下,也可把大塊莖用刀分切為幾個小塊(每小塊上必須有1—2個芽眼);切口用草木灰或硫磺粉塗抹,放於陰涼處;待切口幹燥後種植。

  花葉芋塊莖宜於春季氣溫不低於20℃時種植。其芽往往發育不整齊,種植前最好先行催芽。催芽可使處於休眠狀態的塊莖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發芽與發根。其具體做法是:將塊莖排列於沙箱,上覆土約2厘米,然後充分澆水,並加蓋玻璃;將沙箱置於有直射光線處,保持濕潤;待發芽發根後取出,上盆種植。盆栽用土應疏鬆、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可用園土2份、腐葉土2份和河沙1份混合作為基質。春夏旺盛生長時期應保證供給充足的水分,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盆土短時間幹燥都會使葉片凋萎。葉麵常噴霧,植株將生長得更旺盛,葉色更豔麗。秋末後應減少澆水量,保持盆土適當幹燥,以利於塊莖肥大,準備進入休眠狀態。生長季每月施1—2次稀薄速效液肥,最好氮磷鉀配合均勻,不可偏施氮肥,否則易引起植株徒長,葉麵斑紋暗淡。花葉芋生長要求較明亮的光照,但忌陽光直射,尤其炎熱夏季易發生日燒現象,所以每天早晚可接受陽光照射,中午應遮陰;陽光不足或過於陰暗,則植株易徒長,葉柄纖細,株形不均稱且葉色差,降低了觀賞價值。花葉芋有時會發生紅蜘蛛為害,應注意防治。

花葉芋葉形美麗,葉色及斑紋變化多樣,豐富多彩,是理想的夏季栽培觀賞的室內觀葉植物,適於家庭居室、賓館、飯店和辦公室美化裝飾,給人以清新、典雅、熱烈之美感。

(四十三) 黃金葛(Golden Pothos)

  黃金葛又稱綠蘿、石柑子、抽葉藤,為天南星科麒麟葉屬多年生藤本觀葉植物。

  黃金葛為蔓生植物,它的莖節上長有氣生根,能攀援它物向上生長,莖長可達十幾米或更長。葉近心髒形,全緣,暗綠色,富有光澤;葉麵上有不規則的黃色斑點或斑塊;幼苗期葉片較小,隨著植株的長大,葉片也隨之增大;因栽培條件(尤其是肥水條件)的差異,其葉片大小有別,不存在大葉和小葉品種之分。黃金葛在我國引進栽培較早,南方栽培也較多,目前常見栽培的品種還有:

  金葛:葉片上有黃色的斑點和條紋,較美麗。

  銀葛:葉片上的斑點和紋呈粉白色,在嫩葉上粉白色的斑點和紋更多。由於葉上的葉綠素較少,生長較弱。

  黃葛:葉片淡黃綠色,上麵也沒有斑點和斑紋,引進較遲。

  三色綠蘿:葉鮮綠色,帶有黃色和乳白色的斑塊,十分美麗。

  翠藤:葉片綠色,上麵沒有其它顏色的斑點和條紋。

  黃金葛原產於印度尼西亞群島。在熱帶地區常攀援生長在雨林的岩石和樹幹上,可長成巨大的藤本植物。其性喜高溫高濕及半陰環境,不耐寒;生長適溫為15—25℃,越冬溫度為10℃。它也可耐較幹燥環境,空氣濕度40%一50%時仍生長良好;對土壤要求不高,但以排水性好的肥沃土壤為宜。

  黃金葛主要用扡插繁殖。在整個生長期均易成活。扡插時剪取長15—30厘米枝條,將其基部1—2節葉片去掉,插於河沙與腐葉土各半培成的插床上,保持濕潤,可很快生根,然後上盆。若在高溫季節可剪取莖蔓末端芽條3—4根,直接種植上盆,但要特別注意保證盆土疏鬆透氣,同時經常向葉麵噴水保濕。此外,可用水插繁殖,即剪下長有氣根的莖節,插入水中,待氣根適應水中環境後就會開始萌芽生長,但要保持水質清潔。

  黃金葛盆栽可用園土和腐葉土等量混合作為基質。種植時在盆中央可豎立一根包有棕皮的立柱,在四周種小苗3—5株,使枝蔓攀附於支柱上生長;在枝蔓生長過程中應經常噴水保濕,以促使莖節上發生不定根,並附於柱上。也可將小苗3—5株直接種在盆中,使莖蔓下垂,作吊掛或懸垂栽培。小苗期不可多澆水,以免根頸處發生腐爛;生長旺期要充分澆水或噴霧。黃金葛在生長過程中需肥量較大,若營養不足葉片不易長大。一般每兩周左右施一次液肥,以保證生長旺盛。施肥時不要偏施氮肥,否則葉麵上斑點、斑塊容易變綠,會降低觀賞價值。除夏天陽光過強應遮陰外,其餘時期應盡可能讓其多接受陽光,使其節問充實、葉色濃綠。若光線過弱,葉麵的斑紋也容易變少或消失,影響觀賞效果。為保持良好的株形,要短截過長的莖蔓和紊亂的枝條,使其長短有致,疏密恰當;作為攀援栽培的要注意莖蔓綁縛和調整,使葉片大小均勻,保證株形更趨於完美。

黃金葛葉片晶瑩濃綠,光滑的蠟質葉麵上鑲嵌金黃色斑紋或斑塊,斑讕多彩。它既可作圖騰柱栽培,讓其攀援生長,用來布置牆角或書桌、茶幾的一角;也可作懸垂裝飾,用於布置牆麵、窗台、陽台等處。它耐陰性強,是美化居室的優良材料,擺設於室內,可使室內生機盎然。

(四十四) 麒麟葉 (Epipremnum pinnatum)

  麒麟葉又稱麒麟尾、上樹龍、飛天蜈蚣,為天南星科麒麟葉屬多年生常綠藤本觀葉植物。

  麒麟葉為大型藤本,莖粗葉大,有吸根,攀援性強。幼葉狹披針形或披針狀長圓形;成熟葉呈羽狀裂,幾達中脈,中脈兩側有小孔,葉長20—30厘米、寬15—18厘米。

  麒麟葉原產我國南部的廣東、廣西、海南、台灣諸省區及印度、馬來西亞等國。其性喜溫暖濕潤和陰蔽環境。稍耐旱,伯烈日,稍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喜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

  麒麟葉多用扡插繁殖。一般於生長季剪取莖段2—3(1—2枚葉片),剪去葉片一半,以減少蒸發;然後插入河沙和腐葉土摻半的基質中,陰蔽保溫。在溫度20—25℃1—2周即可生根。對老株下部葉片脫落的植株可采用扡插的方法進行矮化更新。

  麒麟葉盆栽可用腐葉土2份、園土1份混合作為基質。種植時加少量基肥。先在盆中插一包有棕皮的立柱,在四周種3—4株小苗,讓其沿立柱攀援而上。由於其葉片大,枝葉較稀疏,種植時宜人為調整其莖蔓,讓莖蔓環繞立柱正麵,並加以綁紮固定,使莖蔓分布更加合理,保證良好的株形。也可以不用立柱而作懸崖式種植。生長期要充分澆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氣候幹燥時向葉麵及立柱噴水,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有利於氣生根攀附及植株生長;秋末後氣溫低,盆土不宜太濕,以保持間幹間濕為宜。生長季每月施2—3次液肥,注意施肥不宜太濃,以免產生肥害。由於它葉片較薄且耐陰性強,整個生長期須置於半陰環境中,特 別夏季要避免陽光直射,否則葉片容易灼傷。

 麒麟葉莖幹粗壯,葉片寬大且深裂奇特,葉色濃綠並富光澤, 是相當優雅的觀葉植物。由於其耐陰性強,吸根攀附性強,生長 較快,故適宜於作攀援植物栽培,可作為垂直綠化材料,頗有欣 賞價值。

(四十五) 龜背竹 (Monstera deliciosa Liebm, Split Leaf Philodendron)

  龜背竹又稱蓬萊蕉、鐵絲蘭、穿孔喜林芋,為天南星科龜背 竹屆的多年生常綠草本觀葉植物。

  龜背竹為半蔓型,莖粗壯,節多似竹,故名龜背竹;莖上著 生有長而下垂的褐色氣生根,可攀附它物上生長。葉厚革質,互 生,暗綠色或綠色;幼葉心髒形,沒有穿孔,長大後葉呈矩圓形, 具不規則羽狀深裂,自葉緣至葉脈附近孔裂,如龜甲圖案;葉柄; 30—50厘米,深綠色,有葉痕;葉痕處有苞片,革質,黃白色。 花狀如佛焰,淡黃色。果實可食用。在栽培中還有斑葉變種,在 濃綠色的葉片上帶有大麵積不規則的白斑,十分美麗。

  龜背竹原產於墨西哥熱帶雨林中,我國引種栽培十分廣泛。其 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忌陽光直射和幹燥,喜半陰,耐寒性較強。 生長適溫為20—25℃,越冬溫度為3℃,對土壤要求不甚嚴格,在 肥沃、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中生長良好。

  龜背竹繁殖容易,可用扡插和播種方法。扡插多於春季4 份氣溫回升之後進行。——般可剪取帶有兩個節的莖段作為插穗 (如莖段較粗大也可剪成一節),剪去葉片,橫臥予苗床或盆 中,埋土,僅露出莖段上的芽眼,放在溫暖、半陰處,保持濕潤。 約經一個月左右即可生根抽芽。也可把整段莖切下,去除葉片,橫 臥於苗床,覆土一半,待生根抽芽後再分切帶有根與芽的小段,然 後上盆種植。亦可采集成熟的果實,剝取種子,隨即播種於河沙 中,保持濕潤,l2個月即可發芽出苗。

  龜背竹盆栽通常用腐葉土、園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作為基質。種 植時加少量骨粉、幹牛糞作基肥。它喜濕潤,生長期間需要充足 的水分,須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天氣幹燥時還須向葉麵噴水,以 保持空氣潮濕,以利枝葉生長、葉片鮮豔。秋冬季節可逐漸減少 澆水量。龜背竹為較喜肥的花卉,為使其生長旺盛,4—9月每月 施兩次稀薄液肥,肥足則葉色可人。生長季注意遮陰,忌強光直 射,尤其盛夏不能放在陽光下直曬,否則易造成葉片枯焦、灼傷, 影響觀賞價值。龜背竹的葉片有時會發生褐斑病,須及時噴托布 津或多菌靈等防治,以免病蔓延。

  龜背竹株形優美,葉片形狀奇特,葉色濃綠,且富有光澤,整 株觀賞效果較好。此外,它還具有夜間吸引二氧化碳的奇特本領, 甜養在居室有一定的淨化室內空氣的作用。常以中小盆種植,置 於室內客廳、臥室和書房的一隅;也可以大盆栽培,置於賓館、飯店大廳及室內花園的水池邊和大樹下,頗具熱帶鳳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