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的放緩,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大概為了“刺激”,這一年來已經采取了很多手段,但效果都不彰。最敗筆的莫過於國家隊的救指數,對實體經濟可以說毫無作用。現在終於回歸傳統,用金融內手段,對經濟實體進行直接借貸。這就是這次新的中國式量化寬鬆:通過對各單位在銀行的“信貸資產”做底押,讓銀行到央行拿到錢,再對這些單位進行二次貸款。
上次銀行拿我A的資產作了抵押,借給我一百萬。現在我周轉不靈,還想再借銀行80萬。我已經沒有更多資產給銀行抵押,銀行不能貸給我,否則它會有巨額呆賬,甚至壞賬。我貸不到款,那隻能周轉不靈或甚至破產。
現在銀行有了辦法:他告訴央行說,我拿A的資產作抵押貸款給了他一百萬,他現在還要。那我把這一百萬資產借貸抵給你央行,你給我80萬支出,我就拿你這額外的80萬貸給A。銀行的帳麵上是:A用資產作抵押貸了一百萬,又把它抵押給央行,銀行的帳麵是平的。那銀行從央行新貸80萬,又貸給了A,銀行的帳麵還是平的。之所以A是否還得起,反正抵押給了央行。就是說央行印錢給了A。
這就是新時代的散錢。這多散的80萬跟A的資產值沒關係。這就是寬鬆。說白來,就是原來的100萬抵押資產,變成了180萬周轉資金,--- 就是通過這一手段,讓錢貶了值。
當然,就看央行隻抵押那些單位的資產,如果都隻是實體經濟的話,就是發錢給他們再生產。如果到了金融自家內,那就是直白的貨幣貶值。
之所以A拿到錢後,生產的東西賣出賣不出,那是A的事,央行給他新的80萬,要的隻是GDP數字。
若果A拿到錢後,生產的東西賣出的價值比生產這些東西的成本還低,那就是進一步的壞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