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一方客

收獲了一種恬靜的生活, 像一條波瀾不驚的小河, 流過春夏 流過秋冬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加拿大之(4):自由貿易對弱國不利

(2015-11-21 18:11:54) 下一個

大選過去了,執政黨應該走出競選文化,轉到民生和發展上,不必給自己戴高帽設時限,更不必陷在一個議題上,不該糾結在競選時說了什麽,而該看現在民意要什麽,現實要什麽;反對黨也應該走出競選文化,走議會道路,發揮理性監督,類似美國最近的議會表決,否則要議會幹麽,那搞群眾運動就好了;當然,媒體和百姓也應該走出競選文化,回歸理性與平和的生活,認清成敗隻是四年一舉,成功和失敗都是民主的體現 ---這是基本原則。

現在就談談自由貿易和國家發展。過去20多年的加拿大現實告訴我們:自由貿易對弱國是不利的。論說一個觀點要很大的篇幅。我現在隻舉三個例子。後麵再加幾句TPP和加拿大。

1.Bestbuy 和 Future Shop

a)現在Future Shop關了,5000多人沒了工作。Bestbuy留了下來,還是不到5000人在工作。所以,美國的Bestbuy購買加拿大的Future Shop,其結果並沒有給加拿大帶來任何就業機會的增加。但利潤都上繳到美國總部了。加拿大其實得不償失。

b)為什麽Bestbuy可以購買Future Shop。一般人都會說是財大氣粗。其實不盡然。如果沒有自由貿易的話,Bestbuy根本買不下Future Shop。是自由貿易給Bestbuy開通的路:好像發展裏的基礎建設。

我用反推法,來說為什麽是自由貿易使得Bestbuy可以買下Future Shop。Bestbuy在美國壟斷,其購買力強(Purchasing Power),例如,他買10,000個LCD,每個$100,然後用兩個貨櫃把2x 3000個分送加西加東倉庫,每個運費$1,因為自由貿易沒有關稅,每個成本約$101。而Future Shop在加國買2x 3000個,小一個量級,每個成本$110。
現在來看,Bestbuy和Future Shop在加國市場對壘,若兩家都賣$115,都養100家店,都養5000人,那Future Shop活得很累。如果兩家都賣$110的話,顯然Future Shop活不下去,人家Bestbuy還能活。

可見,自由貿易,全麵開放,表麵上很好看,有競爭啊,但那是一時的,而一個弱國失去市場則是一世的。

反過來說,如果沒有自由貿易,那Bestbuy和Future Shop,兩家都隻能在加國的LCD倉庫提貨。既然Bestbuy和Future Shop都是提2x 3000個,拿大家的成本一樣,都是$110,這樣大家都在同一個平台上對壘,效果幾乎一樣。何來Bestbuy買下Future Shop?

c)如果沒有自由貿易,還可以限製外國大股東(51%以上者)的經營範圍和稅收。

因為自由貿易,由於這類隱性的不公平競爭,結局就是Bestbuy幹掉Future Shop。現在來看看加國政府在Bestbuy身上少賺多少。

若果FutureShop在加國,它的從成本到利潤,差額部分就按比例上繳稅收,例如$110到$115,差$5;然而Bestbuy從美國總部走賬,可能是$112到$115,差$3,可見Bestbuy在加拿大賺的錢更少,都上繳美國總公司了。Bestbuy沒有給加拿大政府交更多的稅,更不會給它自己在行業的發展,在加國留下任何再發展的“資金”。所以,對加國的技術、經濟發展都不會有(更大的)貢獻。

2.BC Tel 和 Telus

a)BC Tel在50年代就被美國公司占了大股,到了70年代末,被美國的AEC壟斷。不過到了80年代,因為無線的崛起,最大固網的BCtel不得不出售股份,當時省營股份加大,在BC省的就業人員多達8000多人。但麵對市場競爭和進一步投資,然後政府不得不釋出股份,被石油企業支撐的Telus獲得。合並後的Telus又逐漸被美國公司占據大股。

b)上個季度,Telus贏得4.9億的利潤。即使這樣,大股東還是要解雇4500人中的三分之一,就是要減少1500人。這和20年前的8000多人比,一半人不見了。這也是自由貿易的另類例子:你賺再多,外國的大股東還是認為不夠,還要解雇人。他們的理由是:固網回報減少,必須以減少員工來省下1億5,好讓自己在無線方麵提高能力加大競爭。你看,這些大股東不在BC省,他們對本地的未來進一步發展是不負有責任的,他們隻關心目前的股東回報多,再多。

3.BC省的動畫業和電影業

BC省最大的行業是什麽?可以是賣木頭,賣紙漿;可以是賣龍蝦賣三文魚;可以是賣房子賣人頭;可以是賣學位賣旅遊。那你可知道,BC省是北美第二大的動畫業和電影業人員的集聚地?

好萊塢很多電影的外景都在這裏拍,好多前期製作也在這裏做;好多動畫在這裏做,好多後期製作也在這裏做。一般就業人員約2萬,最好的時候達四萬。但為什麽沒人知,因為多為人家美國公司打下手。總部在美國,投資基金來自美國市場,人家就是讓你做個加工。同樣,大頭是人家賺取,你就是能叫個房租發個工資,不會給你留有“發展基金”的那部分。因此,隻能“永遠”成為人家的“數字車間”,當然,也就隨時可以關閉你(不用你)。

為什麽大公司、強國家都喜歡自由貿易和一體化,因為對他們有利,太有利。對弱國和小公司來說,自由貿易和一體化遲早就是吃掉你的“市場”,消滅你。

4.TPP與加拿大

黑莓手機公司Reserch in Motion的前主管Jim Balsillie說:TPP不利於加拿大的發展,會給加國造成幾十億的損失,最終讓加拿大失去在很多領域的競爭力。

其實,加入美國的TPP,如同當年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協議一樣,都是加拿大最壞的政府決策,對加國不利影響是幾代人,會讓加拿大永遠立於“永久次等級”,永無出頭日。---因為加拿大的創新者必須按美國的規則行事,最終都會送到美國大公司的手裏,加拿大的公司將永無發展之日。

1985年,就是保守黨的莫若尼與美國開始的自貿談判,1989年1月1月開始實行;然後與墨西哥開談,1994年達成北美自由貿易。是保守黨完成的。不到10年,加拿大失去了太多太多,北方電訊就是最悲慘的例子。上個月,在大選期間,又是保守黨,哈伯代表加拿大簽署了TPP,和12個國家達成協議。Balsillie說,“十年後你會看到,TPP對加國企業的傷害,阻礙加國公司的成長和發展。不過屆時就晚了。我希望國會投票,拒絕通過哈伯簽署的TPP。”

我認同Balsillie的說法。

但是,在美國的強勢運作下,你不加入TPP,除非同時也廢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否則,加國永無出頭之日。顯然,這是不現實的,那該怎麽辦?一是涼拌,二是開辦。涼拌就是拖,開辦就是突破美國的“壟斷”。例如,與中國用同等的條件簽署自由貿易協議,讓中國的大企業在加拿大開車間,成為“加國製造”,然後賣到美國,正好打破美國想利用TPP限製中國產品,而加拿大正好成為讓中國製造改為“加國製造”而進入壁壘的跳板。類似過去中國不開放時香港的作用。---這是雙贏的舉措。除非美國也讓中國加入TPP,---那美國不就白忙活了。因此,在可望的短期內,美國是不會讓中國加入TPP的。在這個階段中,加國正好有事可做,有利可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stillthere 回複 悄悄話 涼拌,開辦! 好好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