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做空要不得,惡意做多一樣要不得
(2015-07-18 10:21:08)
下一個
寫在交割日-17日
6月12日,A股開始下跌,接著跌的很要命, 30%,3萬億消失。先是陰謀論,說外人做空;後是全自己人作空,公安都進駐了--- Security進駐Securities。說惡意做空很可惡,揚言要斬草除根。
後來, 宮府終於明白,惡意做空全是融資杠杆引發的,做空者都是自己人,金融市場化係統的人,有嫡係的,有旁係的,還有打邊爐的眾人草寇:大家的目標一致,套,賺,漂 --- 讓自己富起來。非常符合富夢的軌道。
為了打擊惡意做空,各類旗隊入場了。中金兩千億,各大券商五千億,各大銀行五千億,蝦兵蝦將兩千億,萬億浩蕩,被尊稱為國家隊。七七那天,全國卯足勁舉國抗股,這係統內的大俠大蝦,都被戲稱為抗股正規軍。終於把A股轟推到了4000點 -- 這個象征意義大於實際作用的決戰點。
嚴令:救市間大股東大行們不得減持。強勢衛市,夠狠。13日到了4000處。之所以叫決戰點,就是因為大行們開始蠢蠢欲動,悄悄地試探部分脫手套現。14日有點鬆動,自然市場時不時探底3700,就是說,相當於國家隊投入的1萬億全被轉空。
此時,官家不再強調誰“惡意做空”,而是撲向杠杆融資/平倉。終於明白了,是自己的政策製定的疏漏所致。修改政策補漏洞,其實比真金白銀進場盲幹更理智更有效更得分。但任性們仍然不改初衷,至13日,17家銀行給中證金“籌”金1.3萬億;14日, 兩支國家後備隊--- 兩個400億入場;15日,證金又入2000億;為此再次護牌催生4000點。
然而,殘酷的現實是:決戰點就是決戰點,很多交易都必須在交割日17日完成。因為,過往個多月,不知牽製了多少曾經做空的正常單位股民與個人股民,因此套現不斷,今天再跌回3900。這說明,最後交割日的大部分老持股的股民,不得不相對地“賠”割。政府投入的2800億,市麵又不見蹤影。
到此,我們可以說:如果在這股市賭盤上,做空被當成惡意的話, 那一二再再而三地強力入場護盤,這類做多是否更該叫惡意? --- 一般來說,做空和做多都是賭盤上對等的正當交易。隻有操縱/老千才會被逐出場所。
其實,說賭也好,惡意也罷,這種近似瘋狂的做多舉動,讓人不得不說:若“惡意”做空要不得的話,那“惡意”做多一樣要不得。
因為,這樣的做多一樣對國家的長期發展不利。
1。舉國家隊強力避免股市崩盤,隻是緩解了決策者麵臨的短期壓力,並不能成功阻止經濟增速的下滑,隻是延續了泡沫,變得更大。
去年11月份以來,政府一直在刺激經濟增長,采取的措施包括四次降息、幾次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推出數百個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從之前的經驗看,這些措施行之有效,但也伴隨著債務加劇。
由於出口增速減低,大規模建設部分過剩,政府本希望減少依賴製造業和減少政府投資,從而增加消費驅動型經濟增長。現在可好,政府大舉進行了另一輪的大投資,這次隻不過換了戰場:股市。結果,由本來希望建立的股市消費驅動,變成了政府幹預政府投資驅動的股市。
2。舉國強力維持穩中向好,力保7%,隻能是“提前消費”明年的後續發展潛力,讓明年的經濟運行更困難。
這輪萬億的寬鬆強力入市,是幫助實現了本季的經濟增長目標,控製了失業率,但增加的貨幣供應量正在流向負債累累的房地產開發商、國有資源公司、以及在各大銀行/券商裏兜圈。除成就了GDP,對實體經濟麵多無貢獻,甚至妨礙實體經濟麵的發展。從短期看是成功地維持了增長勢頭,但這是以犧牲長期增長為代價的。明年一二季度會顯現出來。屆時,問題更嚴重,能出的牌更少。
3。寬鬆強力入市,不僅不能解決實體經濟的增長壓力,而且減弱了對地方債務規模的控製。例如養老金短缺。寬鬆強力入市放在社會福利池裏至少會彌補漏洞。
加大債務,基本弊端就是不良貸款增加、債務違約增多、金融動蕩加劇。2014年底,中國債務達GDP的242%。過去7個月還在升,債務的增速已經追過日本陷入經濟衰退前的債務增速。
過去半年,盡管利率降低,但貸款需求仍然疲弱,加上銀行依舊不願意向國企之外的客戶放貸,因此意味著沒有足夠的資金流入到實體經濟當中。即使這樣, 各大商銀在第一季不良貸款還是同比增長了52.1%。這隻能說明,實體經濟麵嚴峻加劇。
5。股市的火爆帶來了短期的紅利,成交量壘大了相關費用,讓第二季的GDP數字多了萬億。僅第一季,金融服務業為中國經濟的增長貢獻了大約1.3個百分點。這顯然是國家隊被授權入市的動力。
為了達到保七,因此把資金引向股市、中間商、經濟效率低部門,而把真正的創業者/創造者都排出去了。為此,拖延了國家經濟向消費型和高科技產業型的轉型步伐,同時讓製造業、建築業、房地產的投資也增長乏力。
6。政府多次承諾,要讓市場力量在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然而,此類救市舉措,不僅打破承諾,而且削弱政府的公信力。至少,大多普通股民和政府的救市舉措,成了較力/套取的對立雙方,同時也延緩了股市市場化有序化的進程。
總之,長期以來,唱多的人很忌諱說經濟增長放緩。作為政府,本該直麵經濟增長放緩,從而因應市場而作出合理的調整,適當地削減產能,不為一得一失,而為長期紅利的發展定向護航。當股市的市盈率已經超高了時候,還要炒高,本就不應該了,作為政府還要幫助強力炒高,就更不該了。因此,政府大舉幹預,要求行商/券商大舉買入股票,並禁止大股東減持,以打擊“惡意做空”而“善意做多”,長期來看,為此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
最終到了末了,政府遲早必須從股市抽身退市,那時候實體經濟嚴峻的話,可能一觸即發。當然,政府隻能是漸退,一窩蜂的話,問題更嚴重。好在是“壟斷”機製,可以實現梯次退出,從而減少損失,更重要的是避免大麵積崩塌。
當每個股民都應該敬畏市場的殘酷:回報越高、風險越大。同樣,政府應該明白,設及股指越深,股市係統性風險越大。不要旨在管理股指而大筆投入銀股,而是要為實體融資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