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279)
2007 (150)
2008 (104)
2009 (87)
2011 (165)
2013 (141)
2014 (167)
那麽,由此引出了一個話題:誰才是這輪暴跌的真正“幕後黑手”,或者說,誰才是這場牛市的最大敵人?
我的看法是:滲透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貪婪、急功近利和對財富貶值的恐懼,才是最根本原因,或者說是最大敵人!
我拜讀了這幾天“四大證券報”的頭版社論,說實話,人民日報旗下的《證券時報》站得更高,看得更透,寫得也更到位。其中下麵這段話,值得我們每個人思考:
實事求是地講,中國股市仍將在較長時間內處於新興加轉軌階段,不論是機構投資者、中小投資者還是監管者,都不夠成熟,市場出現大起大落有時是難免的。從不成熟走向成熟,從投機盛行走向價值至上,從失信文化走向誠信文化,恐怕還需要一個不短的過程。因此,我們既要總結此次應對市場巨震的經驗,也要深刻反思這次股市大起大落背後的製度和文化根源,這樣才不會好了傷疤忘了疼。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習慣了“快”:經濟增長快,城市變化快,財富積累快。尤其是最近10多年,“貨幣超發+人民幣升值+快速城鎮化”帶來的財富效應,讓每個人都認為一夜暴富是合理的,是必須的。
這輪在經濟不景氣背景下啟動的牛市,憧憬的是改革帶來的紅利。實現“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改革藍圖是個漫長、艱辛的過程,改革所帶來的紅利,是一場可以細嚼慢咽的盛宴,一次可以不時停下來觀賞風景的旅行。但正是我們每個人的貪婪,通過不斷加杠杆,把盛宴變成了快餐,把旅行變成了急行軍,把需要在IPO注冊全麵實施之後,可以在未來兩三年,乃至10年裏享受的牛市,變成了IPO注冊製前一場財富的大哄搶!
在牛市不回頭地大漲了快一年後,為了避免可能出現的踩踏事故,管理層開始去杠杆。於是,“大哄搶”瞬間又變成了“大逃亡”。為什麽大家會逃?會怕?因為錢來的太容易,賺得太多。我在此前的文章中多次指出過,“高杠杆獲利盤”構成了牛市無比鬆軟的地基,一個浪頭打過來,就會地動山搖。此次千點大調整,不過是證明了我此前的預測而已。
說實話,在4000點到5000點之間來一次清洗浮籌的大調整、大震蕩,看似驚險,其實比8000點以上再調整幸運多了。如果到了那時候再調整,恐怕將出大事!
“別走得太快,等等你的靈魂”,這是一句印第安人的俗語。用在中國的股民和機構投資者身上,非常貼切。相信牛市,同時讓牛市慢下來,慢到超出你此前的想象,恐怕才是合理的。否則,我不知道年該怎麽過,未來該怎麽過。
=================================
洋派邪教共慘黑幫的大小頭頭,一貫講話像放屁,從不需要經過大腦,
習近平五月底在浙江考察時,對上海知名財經記者說,A股很快上100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