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淡季來了。你不看發展的龍頭中國,都連續兩個月業績下滑表現不彰了。不用說,未來兩月會更糟糕。那些個預估年度7%增長的“經濟”學家早該了斷。--- 雖說年底還有7個月,但泡沫現在就破了。
加拿大的冬天特長。美國的氣色都回光了,加國的經濟還很悲催。今年一開春,美國的TARGET在加國全軍覆沒,一年就虧了20多億。總裁的理由是:水土不服。其實什麽都不是--因為不讀毛選,基本路線和大方向都錯了。上個月,107家的Future-Shop又被Best-Buy關閉,這可是土生土長的加國翹楚。結果還不一樣,也被美國公司BAD-BUY給玩蔫了。
IM是全球最大的渠道公司,幾乎總攬著全球所有的IT商品。--- 這麽說吧,你知道的,它幾乎都實體在手。它在全球近百家的HUB,托管著幾千億的實物。總部設在加州桑塔安娜,30年來業績一直都不錯。其中,負責“加拿大全國和美國西部”的財務主管是位愛爾蘭籍金發女郎;負責加國市場的是位某鋼琴係畢業的港生靚女。愛爾蘭93年出道,從底層追討做起,從我手裏偷了很多“診斷”財會優劣的秘籍。---這為她日後的高升,奠定了最堅實的ABC。10年前,她高位之後,對我類多少不屑一顧。這世界本來就到處都是白眼娘。
一場網商風暴正在不斷地吹襲著地球的每個角落,逐步地改變著這個世界的秩序。踏三輪的馬雲變成了中國的首富,讓很多的能人祟人都望項莫及。在這種大環境驅使下,愛爾蘭把手頭的財優都放到了網商一邊,不論說客觀還是主觀,至少她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結果就是這世界的天平日漸傾斜,十之八九的實體都不斷地再見。到此,多它107家的Future-Shop拜拜,就自然一點也不稀奇了。
年初,IM招待高爾夫,我們老友在在,自然同桌。借著熱鬧,我也就以老賣老不客氣了。--- 半正經半調侃地給“她們”幾個診斷了大勢與前途:由於自己把持不住與狼共舞,結果造成大市東去不可挽回,IM定會卸磨遣驢,諸位離安享晚年的退休不遠矣。
1)。若有7個孩子,那需要兩個保姆;現在你隻剩下3個孩子,留一個保姆你老板可能都嫌多。是你們漸漸地把不待見的孩子給打發了。是,你們少了瑣事清靜了很多,但你們把自己推向隻留一個保姆的日子不遠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
2)。馬雲們大了,自己出息了,都和廠商眉來眼去拉手直銷了,你的渠道你的HUB自然逐漸式微。是你們的財優大傾斜,捧大了這些角色。現在人家翅膀硬了,都成了你的競飛者。自己反倒成了過氣的劉相。大勢如此,後悔莫追。因為追不上。
3)。石油業不景氣,加拿大油砂區的業績大不如前。過去幾年你們把百舸爭流配置成三架馬車,現在一架陷在油砂區不能自拔,自然你的業績報告少了一翼。全球的問題,你如何能改變?所以,舉措無望。
4)。就是你們活該走背。Future-Shop的總部與你們一河之隔,一旦有個三長兩短,自然尾大不掉。遠在加州的老爺不拿你們開刷,難道去找歐巴哈珀問事?這麽說吧,你連鄰居的財會都監管不好,何論對整個加國和美國西部的其他客戶?這107家就是你們的最後稻草。
酒過一巡,我飄飄然,自去不表。上月底:愛爾蘭和港靚女都被解雇了。我不意外,但很失落。畢竟大家
交手攜手互助互持了20多年,得心應手,少多瑣事。自然心得很多。
她們的結局還好:本來每年至少15、20萬的數,現在可以拿到一年的薪水打包。末了,還有供了20多年的EI,到時少說還可以再將就10個月。---足以,可以安享退休生活去了。
就在此時,我看到網上流傳的《矽穀碼農的不幸》,矽穀的創業公司Medium很狗血,故事很悲催。他們的一個碼工“Peter被解雇了,因為他寫的應用有太多的Bug”。雖說是編造的,但很能說明問題。--- 很多的套,其實都是我們自己下的,不論有意還是無意。悲劇在於,一撥一撥的人前仆後繼樂此不疲;主觀上為自己,客觀在死自己,悲哀得很茫然還不自知。 --- 也可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很無奈。
--- 碼工被炒魷魚,就像王大嬸煮餃子,這班煮下去,那班撈出去被打發。然而,被解雇了還要被公司放到網上開刷,那就很殘酷。人生本來就十之八九如此地不如意,還被不留情麵當版麵教材,更悲催。
這就是現實的殘酷。其實,我們都是摧毀這個世界的幫凶,是把自己拋出局的助推者。至少它給我們這個警示。你說呢?
---------附錄
《矽穀碼農的不幸故事》
一個悲催的事發生在上周。博客平台Medium在蘋果應用商店更新自己的應用,其描述是:“上一版本有些煩人的Bug,都是彼得的錯。 現在搞定了;彼得被開除了。”
可憐的彼得!簡直要被這種鞭屍行為所震驚了。哪家公司沒有應用Bug啊,通常趕緊發布更新解決,就算某位程序員要引咎辭職,也不用這樣公開羞辱吧。
Medium是一個博客平台,是兩位聯合創始人Evan Williams和比茲·斯通(Biz Stone)在2012年聯合創辦的。兩人當時離開了Twitter,計劃打造一個長微博版的Twitter,鼓勵用戶發布長度超過140個字的內容。
不過,再點進入他們的應用更新記錄,才發現有種腦洞大開的感覺,原來例行公事般的應用更新描述還可以這麽玩!
Medium去年3月在蘋果應用商店上線,一年多來共有十多個更新,其描述都是嚴肅認真的解決Bug以及介紹新功能。文藝風格開始於今年3月19日,當天的應用更新除了常規描述之後,還多了一首歌!“我們如此興奮,所以給大家寫了一首歌。”
歌詞寫的還有點水平。不僅挺押韻,還介紹了Medium應用主要功能:直接發布博客,搜索位置地點,查看推薦瀏覽,收看Youtube。太長,懶的翻譯了。
接下來就是逗筆風格,男豬腳彼得開始出場。4月27日更新“我們招聘了彼得”,5月6日更新“我們很高興的報告一下,彼得把他的香蕉船放在了角落。我們覺得擱那兒挺好。”
5月18日,除了解決導致崩潰Bug的常規描述之外,則是一首帶押韻的詩歌。“有一個iOS應用叫Medium,可以很好化解你的沉悶;你能在文中展示文采,加入標簽帶來更多光彩;會有更多更多人閱讀他們。”
接下來就是上周的那個開除彼得的段子。沒錯,所謂的彼得不過是Medium程序員自得其樂的一個小段子。與其他公司的程序員不同,Medium的碼農似乎發現沉悶無聊的應用更新還可以展示自己的文藝才華。
Medium的社區經理尼克·費什(Nick Fisher)對此解釋說,拿彼得開涮並不是他們原創的段子,而是二手網上市場Wallapop率先這麽玩的。他表示,“彼得不過是個虛擬人名,我們不可能因為程序員寫Bug就會開除他,Medium的文化是把失敗看成增長的機會”。
今年4月10日,Wallapop就在iOS應用商店的更新描述裏提到“我們解雇了彼得”,然後在4月2日的更新說“彼得告訴我們,他開了一個凍香蕉攤位,我們支持他。”而他們在5月19日甚至寫了一首十六行詩《應用發布頌》!
誰說碼農沒有幽默感,誰說碼農沒有文采!作為文科生出生的媒體人,我忽然有一種飯碗不保的感覺。
再看看去年10月Android 5.0棒棒糖遲遲沒有發布時候,一位碼農改寫的基督教禱告詞。真是有才。不用翻譯了吧,看看就行。
"I feel it's time for another prayer.
Our Duarte, who art at Google,
hallowed be thy design guidelines.
November come,
L will be done,
and be bugfixed like a motherf*cker.
Give us this day our material Play Music,
and forgive us our impatience,
as we forgive you for the Hangouts Dialer app.
Lead us not into skeuomorphism,
but deliver us from Metro.
For thine is the Holo,
the Material and the Roboto,
for ever and ever...
App Ops?"
嗯,我決定再去學門手藝,比如攤煎餅。
博主也不要那麽興災樂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