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279)
2007 (150)
2008 (104)
2009 (87)
2011 (165)
2013 (141)
2014 (167)
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的講話中,習近平不僅提出了從嚴治黨的“習八條”,還就一些具體問題表明了立場。在黨內關係上,讓人印象深刻的一條是,“黨內上下關係、人際關係、工作氛圍都要突出團結和諧、純潔健康、弘揚正氣,不允許搞團團夥夥、幫幫派派,不允許搞利益集團、進行利益交換”。
利益集團、團夥幫派的現象被點名絕非偶然之事。在履新之初,習近平就表示,改革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在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他更是嚴厲指出:“黨內不能搞人身依附關係”,“幹部都是黨的幹部,不是哪個人的家臣”,批評了那些信奉拉幫結派“圈子文化”的幹部。圍繞利益結成的“圈子”,就是利益集團。今天,黨報評論君為您一剖利益集團的“麵子”和“裏子”。
“麵子”:不同款,但同類
利益集團形態各異,這些所謂“集團”,實質上都是權力做媒、利益媾和,以下幾類尤為明顯:
第一,親屬借風型。建立在親屬關係上的團體,聯係自然緊密。有的官員要求親屬被照顧,借風經商,如劉鐵男要求一些商人多帶帶他兒子;有的官員自己出手不便,便假親屬之手來遮蔽斂財;有的官員授意親屬經營空殼公司,借機建立“自家”權錢往來渠道。
第二,屬地抱團型。我們在製度設計上要求官員“異地任職”等,極力避免“地頭蛇”出現。不過,還是有少數地方的官員,腐敗麵積較大。比如山西、四川等地的官場地震,就是如此。。
第三,行業壟斷型。利益集團,往往“靠什麽吃什麽”,在壟斷領域表現得尤其明顯。腐敗案高發的石油領域、煤炭領域等等,都是如此。可以看到的是,一個行業領域的腐敗不僅有金錢上的代價,更有結構上的損耗,對經濟的傷害何止被貪腐的數目。
第四,秘書跟隨型。周永康在位不同時期的五大秘書齊落馬,都位居省部級,雖罪名各異,但都離不開“唯利”的實質。在貪腐案例中,不管是“一地一任秘”還是“一秘跟多地”,一些秘書跟上大領導也就自認抱上了粗腿,領導和秘書之間、秘書和秘書之間、秘書和領導親屬之間、秘書與其他官員之間就形成了“珍珠鏈”,變成了小團體。顯然,他們沒能做到習大大所提倡的秘書工作三字訣“清、慎、勤”。
第五,商業進貢型。在集團中,往往有商人充當掮客,成為利益集團的潤滑劑。不管是明目張膽的賬目來往還是暗地裏的股權分紅,抑或是成為“背後”的經紀人和大管家,商人進貢肥了自己、串起了集團、腐化了官員。
可見,利益集團在不同層麵上構成了點、線、麵、體的幾何排布:點,就是利益集團中的核心大佬;線,就是墮落官員們串起來的腐敗鏈條;麵,就是腐敗鏈條縱橫織就的利益網絡和腐敗網絡;體,就是利益集團並非一種信仰共同體,而是赤裸裸的利益共同體。
“裏子”:遮遮掩掩,同食同味同病同藥
利益集團總是隱蔽著,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讓他們走到了一起,變得同食一碗飯、同嗅一股味、同患一類病,也隻能同用一味藥。
第一,臭味相投,太俗氣。利益集團、幫幫派派總是嗅著利益的銅臭味而紮堆的,嗅著權力味而聚攏的,想著“進了圈子就是進了班子”,臭味相投,俗氣的很。小平同誌曾批評過“山頭主義”;習近平也嗬斥存在的“圈子文化”、小團體主義、市儈風氣等庸俗一套。
第二,人身依附,太封建。商人依附於官員,小官依附於大官,就形成了關係不和諧、不平等、非常態的畸形集團。層級分化明顯,身份地位明白,一級跟著一級,這種依附失去了公仆的純粹本性,不為百姓仆但為官人奴。“我們共產黨人決不能搞封建社會那種‘封妻蔭子’、‘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腐敗之道!”“不能把黨組織等同於領導幹部個人,對黨盡忠不是對領導幹部個人盡忠”,習近平曾這樣批評依附關係。
第三,帶病提拔,太傳染。被查官員很多因下沉一級巡視而出問題,其中有一些官員剛剛任職不久,帶病提拔痕跡明顯。帶病提拔的,不少是因為利益集團的庇護。這樣上來的官員往往對上不對下,看上級恩不顧百姓情。更嚴重的是,在圈子裏的帶病官員還有很強的傳染力,讓風氣進一步敗壞。
第四,官商不分,太模糊。亦官亦商,不官不商,角色失位。很多幹部隻知道自己是官員,而忘了自己首先是黨員,黨的紀律、黨的責任、黨的要求統統拋之腦後,更甚者有官的身份,還幹商的活計,完全忘記“為官發財理應兩道”的道理。
第五,阻礙改革,太死硬。有些黨員幹部為一己之私壞一國之公,相互之間抱團形成堅硬壁壘,擋在全麵深化改革的道路上,成為改革的最大阻力。因此,打通深化改革的心脈,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也不足為奇。
利益集團們“抱團取暖”,聚起來的不是溫度,而是自焚的“火星子”。“麵子”再怎麽遮,也遮不住透著“裏子”的壞。還在圈子中不出來或試圖擠入某個利益集團的人得醒醒了,看看習近平開出的一味猛藥:從嚴治黨+從細著力。前者是主線,後者是抓手。“嚴”有治黨“習八條”,“細”則落實責任於日常。若受不了猛藥的威力,不如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來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