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一方客

收獲了一種恬靜的生活, 像一條波瀾不驚的小河, 流過春夏 流過秋冬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日本人丟失了的互聯網時代: 給我們的啟示

(2014-01-19 22:58:26) 下一個

  當年的日本人意氣風發,買下了帝國大廈,戰敗了美國的車廠,各家各戶的電視、音響、VCR全是日本的品牌,整個北美都在日本資本的出擊之下。然而,又有多少人想到,不過二十年的工夫,這個曾經看起來不可一世的巨人就在本世紀初的互連網時代,漸漸退色了。

  這裏有很多的原因。--- 美國的廣場協議對日本財經的陰謀;美國對日產車安全性的有步驟性攻擊;....  日本失去的十多年已無法尋回。然而,大勢所趨讓我們感覺到的:日本“失敗”的最基本原因,就是日本人對互聯網時代的漠視和漫不經心,對時代變革的不以為是,對新東西變換步伐的加速度方式不理解。

我們知道,SONY曾經號稱“技術優先”、“設計優先”,標榜自己建構引領了工業設計的美學觀。然而,今天的索尼有什麽技術領先設計優先?更悲催的是,從2008年到2013年的五年半,sony的報表從來就沒有賺過錢。上季度首次盈利,就說One Sony的藍圖形成了。--- 如果不是PS,如果不是Xperia,人們根本不知SONY的整體構建是什麽。

鬆下被三星擠得到了牆角,除了經摔經水的那個分支之外,和夏普一樣在人們的眼前幾盡消失。矢誌要做日本IBM的富士通,在大數據雲計算等方麵幾乎都掛不上號。除了Wii的任天堂,到了U就不靈光了。這些衰敗是冰山的一角,是映射出日本經濟的全麵衰滯,還是整個日本科技的江河日下?

日本的殘局就這樣擺在這,它給我們展示了一篇活生生的啟示錄。

日本有過SONY等等的輝煌,民族便自以為是了。如果不是iPhone這種奇葩產品的出現,或許今天的日本消費者還會以為他們的智能手機和DOCOMO網絡是最好的;或許他們還認為電子郵箱是最理所當然的通訊方式;或許他們還認為別人的設計根本是跟著他們爬行;....這十年,日本人就是死在自以為是上。即使強大如索尼者,在對客戶的心思上,從來就沒有“平易近人”過,把自己和客人的中間,加了一堵無形的牆。

日本有過島國小農經濟的困惑和成功走出去的突圍。但自衛之理念依舊深入人心。他們在商場上的侵略性,比起高麗棒子的“野蠻”,根本不能相比。娘娘腔越來越重,僅僅滿足於自家的那塊廚房。在互聯網全球化夾帶的空前絕後的開放性衝擊下,日本整個科技業,最終隻能落個俯首就擒的下場。

當iPhone和App Store的成功宣告了移動智能時代的到來,Android的風行清楚地告訴我們“軟件”、“平台”、和“硬件”究竟該如何結合。然而,日本人那套閉門造車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仍然隻停留在前互聯網時代的做產品。思維一封閉,觀念一保守,手段再精明也是白搭。
直至今日,我們很難看到他們在這方麵有任何企圖。到了蘋果、Google、Twitter兵臨城下,才想起去搭建自己的互聯網生態體係,晚了。

當然,“匠人”身上有著美麗的傳承,有著源流和情懷,有著一絲不苟的苦心孤詣,有“道”,有“器”,有“術”。他們可以做出一二三四五……甚至每個產品都可能是臻至藝術品,他們可以不斷完善改進推出更優秀的次代產品,贏得市場的交口稱讚,最後輕而易舉地取得近乎壟斷性的優勢。但是然後呢?

如今,蘋果手握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電視,還有無往不利的iTunes和App Store,微軟的Xbox 4直接把自己定位於“家庭娛樂終端”,手機平板電腦桌麵移動三屏一雲,聽起來就很了不起。Google剛剛砸錢買了Nest,再之前和眾汽車廠商組建了 OAA(Open Automotive Alliance,開放汽車聯盟)。 在有了互聯網、SNS、移動智能設備以及雲服務之後,整個世界都變成了有機組合的一部分,每個節點都可能是相互連接著的,這使得我們有了更多的玩法和認識。產品與人之間,產品與產品之間,人與人之間,都更加緊密地聯係在一起。日本呢?除了索尼的SEN之外,別的日本廠商在這方麵根本看不到任何計劃和動作,他們的產品是以“點”的形式呈現著。

單純比拚某個產品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由三星掀起的Android和蘋果之間的硬件升級戰逐漸地恢複平靜,拚到最後,大家都明白了,在互聯網時代,一切沒有自己成熟生態體係和平台的互聯網公司隻有跟在那些巨頭後麵吃些殘羹冷炙的份,最後永遠不可能在市場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即便某人真的重製了1000個精美絕倫的icon,那它現在也隻能是個手機的rom而已,即使這個手機真的能夠推出的話,比起已經有了路由器、盒子等一係列產品構成了生態係統雛形的廠商來說又有什麽優勢可言?

日本的科技公司用自己整整20年的失落,為大家上了生動的一課,活靈活現地展示了互聯網時代的科技公司的生死之道。那麽,本來就和它們有著更大差距的中國,又豈能不認清這些道理,亦能放過這個能趕上甚至超越日本的大好機會?我們怎麽好意思不從日本的晦氣中吸取點滴教訓?我們怎能不警醒自己快快去形成互聯網思維、迎接開放互聯網世界? 

其實,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一樣是不多的。尤其安培上台後,其所奉行的強國方針,不論中國、韓國等多不喜歡,但對日本的科技、國防、民族的發展都是有助益的。美國的不樂意,決不是為了你韓國、中國,更不是為了世界的什麽正義,它僅僅的目的就隻是不喜歡看到一個再次風光的日本。正像美國從來沒有間斷過對中國的製肘一樣,它是不希望日本再次崛起的。我們的領袖更應當向安培學習,學習他對自己民族事務的執著和推力日本走出去的精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無知無為 回複 悄悄話 神道是日本文化的靈魂,神道沒有奠基人也沒有教條卻能演變全盤接受外來文化,由此帶來明治維新和經濟騰飛。沒有教條也就是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創新。在追求新奇的資本主義時代,被消費者拋棄隻是個時間問題。

崇洋媚外,就永遠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麵走。這一點也是對中國人的啟示。
info2008 回複 悄悄話 日人鼠目寸光,心胸狹窄。整個國家民族根本沒有戰略思維,被拋在後麵是必然結果。
dq51 回複 悄悄話 在更早的時候,大約90年,日本人集中了財力去搞超大型計算機,結果沒趕上PC的熱潮,已經吃了一次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