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老鼠”的故事。第一個“老鼠”是農民外出務工,房子沒有房產證不能出租,一把鎖把門鎖上了,這就變成老鼠窩。第二個“老鼠”是農民進城找工作,房貴買不起,很多租了地下室住,變成像老鼠一樣在城裏生活。網上稱這一類為“鼠族”。如何才能消滅這“兩個老鼠”? 土地確權明確了,家庭農場在這個基礎上起來了,每一個家庭農場就是一個小微企業,重在經營,農民的積極性是不可低估的。
吳敬璉認為:當前中國麵臨的形勢和1994年前後類似,二十年前,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若幹問題的決定, 此後開始了全麵改革,那次的全麵改革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可以將其稱為“1.0版的市場經濟”。
但“1.0版的市場經濟”還帶著很多舊體製遺產,妨礙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政府仍然起了太大的作用,管了一些不應該管的或者管不好的事情,造成了兩個大問題,一個是經濟發展方式難以轉變,二是腐敗問題.
現在意在打造2.0版市場經濟,核心是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係。過去20年我國引入的市場經濟裏存在著一些計劃經濟體製的遺產,由此導致無法轉變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以及腐敗、尋租等問題。即將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有望出台包括具體措施的整體改革方案,建立在規則基礎上的競爭性的市場體係,消除行政壟斷和行政幹預,使其成為更接近現代國家的市場體係。
為什麽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舉步維艱呢?根本的問題在於體製
市場因為有信息不對稱,因為有種種原因,是需要監管的,但過去監管的辦法有很大問題。過去監管辦法是事前監管為主——許你做才能做。事前監管主要的辦法是審批,這個弊病很大,這種例子很多,比如說我們用了很大努力,要把風險投資和私募基金這一套建起來,中間就有一條就是創業板,創業板建立以來,它碰到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審批製度。
有審批製以來,原來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同誌的說法,我們要讓它能夠退出,但是搞了幾個月之後,她跟我說:現在出了問題,叫做臨門一腳,你不讓 我入股對不起,你上不了,讓我入股我有板塊很快就上市了。因為行政審批控製的很嚴,供求關係就使得一上市價格非常高,他們後麵就跑了。風險投資和私募基金 有好幾年幫助你改進,然後賺了錢他退出再搞別的,一上去馬上就跑了,而且有時候把一些重要人員都帶跑了。
所以市場監管要從事前監管為主轉向事後監管為主,要從實質性審批轉到合規性監管,因為規則在這裏,違反了規則在運行過程中就管你處罰你。這個行 政審批講的每一項,大概都有具體的措施,這個文件、審批到什麽程度,還要通過各方麵的討論。定了以後,就需要打破阻力,要讓它轉型。
下一次改革關鍵是政治體製
在中國最知名的經濟學家吳敬璉看來,隻完成一半的改革是當前經濟所麵臨的問題的根源。他一直認為,未能完成的改革導致腐敗成風,因為不負責任的官員 從中國經濟繁榮中漁利。吳敬璉說,這些所謂的尋租者希望中國這種依賴資源消耗的投資而不是消費的不平衡增長模式永遠持續下去。這就導致了經濟浪費和低效。
這也是他為何認為下一波改革需要將政治體製作為直接目標。吳敬璉認為,必須實施政治體製改革才能使增長步入可持續軌道,也才能扭轉公眾對三十年的改革隻是讓特權精英獲利並拉大社會差距的看法。
吳敬璉所提出的建議是逐漸削弱國家對經濟的支配權,其中包括削弱國有企業的支配權,目前國有企業依然在關鍵的工業部門占主導地位。他還提出讓法院獨立,起草附帶權利條款的新憲法,引入新聞自由,所有這些都將製約中共在各個方麵的權力。他在一篇論文中寫道,對於這樣的任務已容不得遲疑。
改革路線圖將出
蘇聯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來要趕超美國, 但碰到一個問題,就是經濟增長率很高,但增長質量不高,太粗放。改革開放以後,我們越來越覺得這對我們也是一個大問題。所以1995年在製定第九個“五年 計劃”的時候,我們就提出來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要實現兩個根本轉變,第一個根本轉變,是從粗放的增長方式到集約的增長方式的轉變,第二個根本轉變,是從 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第二個轉變就是體製的轉變,而且是第一個轉變能夠實現的關鍵和基礎。
但是到目前為止,轉型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為什麽到現在這個轉型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就像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所說,因為存在著體製性障礙。主要表現為市場沒有在資源配置中起到主導作用,用GDP考核政績等。
這些問題解決不了,就出現了資源短缺、環境破壞、效率降低、中小企業經營困難等問題。從宏觀經濟來說,也出現了消費需求不足、貨幣超發、資產負債表再杠杆化等問題。
好在黨的十八大提出,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改革,這不是一般的號召和承諾,而是真的是要挽起袖子幹了。而且11月份即將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很有希望明確地把改革路線圖和時間表製定出來。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最近在武漢的講話提出了為了全麵深化改革要調查研究的六個問題:進一步形成全國統一的市場體係,形成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 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活力,為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不竭動力;進一步提高宏觀調控水平,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進一步增強社會發展活力,促進社會和諧穩 定;進一步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通過製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眾各方麵權益;進一步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從這六個大問題也能看出全麵改革的路線圖或總體方案。
“統一開放的市場體係”是關鍵
很多人認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直接的原因主要是,“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力度不夠,這其實沒看到問題的實質。現代經濟增長主要的來源不是來自投資,而是來自效率的提高。
過去30多年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夠快速增長,一方麵是對外開放,引進國外的設備和技術,一方麵推進國內城市化,集約發展,這都使得國內經濟效率提升,得以快速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但當差距縮小到一定程度時,國內經濟效率的提升卻呈緩慢狀態,由此出現經濟減速。想要扭轉這種局麵,就必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其中最為關鍵的環節就是建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係,這是改革的一個中心環節。
形成統一開放的市場體係要做8件事。第一,要明晰市場體係的產權製度基礎。所謂市場交易就是產權的交換,如果不明晰產權,這個市場就很難形成起 來。第二,要放開商品價格和要素價格,一些重要原材料的價格、能源的價格都沒有放開,市場調節就是市場價格的調節。比如金融市場,兩個最重要的價格,一個 就是利率,一個就是匯率,經過這幾年,利率沒有放開,所以老百姓有很多抱怨,就是錢越存越少。這是因為利率低於通貨膨脹率,實際價值少了,利差太大。第 三,要確保不同所有製企業能夠平等地使用生產要素。第四,要完善反壟斷立法和執法。第五,要劃分政府職能和邊界。現在已經做了一些了,李克強總理講,市場 能辦的事情讓市場辦,社會能做的事情讓社會辦,政府應該做政府應該做好的事情。第六,實行“法不禁止,自由進入”的原則。政府為了公共的利益,可以在某些 領域中設立行政許可,但不能像計劃經濟那樣,政府讓你幹什麽事,你才能幹什麽事,而是反過來,隻要沒有法律明文禁止的,都應該自由進入。第七,要實現司法公正。法官要獨立行使審判權。第八,要改善市場監管。市場經濟不是不需要監管,而是應以事後監管為主,就是所謂寬進嚴查。
總而言之,我們的工作就是把總體改革方案設置好,同時做好準備工作。下一步全麵推進的改革,對於經濟的發展、國家的未來,都具有決定性意義,大家應積極參加到這個重大的曆史性的改革戰略中去,保證改革取得新的成功,保證中國經濟長期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