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一方客

收獲了一種恬靜的生活, 像一條波瀾不驚的小河, 流過春夏 流過秋冬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李克強:政府的赤字率達2.1% 不能再多發票子了

(2013-11-05 02:44:36) 下一個
10月21日,總理李克強在中國工會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了經濟形勢報告。

李克強:

我們麵臨著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突出特點是世界經濟複蘇乏力,主要發達經濟體增長低迷,好的增長1%多一點,差一些的就負增長了;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中體量比較大的幾個,增速普遍不超過2%,個別好的也不超過5%。2010年,我們的經濟增長是兩位數,達到10.4%,但到去年四季度,因為國際國內多重複雜因素交織影響,經濟增長率隻有7.8%,今年繼續下行,一季度是7.7%,二季度是7.5%。我為什麽上來要跟大家講GDP呢?同誌們可能會問,說我們不能片麵強調GDP。這個話說得不錯,但我們畢竟是發展中國家,發展還是我國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更重要的是,我們關注GDP,其實關注的是就業。過去,我國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就會拉動大約100萬人就業。經過這幾年經濟結構的調整,尤其是隨著服務業的加快發展,目前大概GDP增長1個百分點,能夠拉動130萬、甚至150萬人就業。我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有關方麵反複測算,都認為要保證新增就業10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在4%左右,需要7.2%的經濟增長 我們之所以要穩增長,說到底就是為了保就業。   

麵對經濟下行的壓力,怎麽辦?要穩增長、保就業,我們有兩種選擇。一種選擇是擴大財政赤字,增加貨幣供應量。通過打赤字、發票子來帶動投資,這樣做,雖然當年可能能見效,但需要財政、貨幣政策有相應的運作空間,更重要的是這種短期刺激政策難以持續。因為我們的赤字率已經達到2.1%了。這是什麽概念呢?歐盟定了一個標準,就是赤字不能超過GDP的3%,當然後來很多成員國沒有遵守,超過了。結果大家都知道,出現了歐債危機,從前幾年一直持續到現在,一些國家經濟增長無力甚至下降、失業率大增,原有的福利也無法保障。就貨幣來說,我們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餘額3月末超過了100萬億元,已經是GDP的兩倍了。換句話說,就是“池子”裏的貨幣已經很多了,再多發票子就有可能導致通貨膨脹。大家都知道,惡性通貨膨脹,不僅幹擾或者說破壞市場,而且會給人民生活帶來巨大的副作用和壓力,甚至造成人心惶惶。
成人心惶惶。

  第二種選擇,就是堅持不擴大赤字,既不放鬆也不收緊銀根。這就需要我們保持定力、穩定政策。改革不光是要轉變政府職能,我們得想更多辦法。因為經濟發展總是需要財力的,在財政增收困難的情況下,我們就想辦法盤活存量。怎麽把存量盤活?我們提出來,要讓人民過好日子,政府就要過緊日子。中央有“八項規定”,政府明確提出“約法三章”,要從“三公”經費上“開刀”。今年從中央機關開始做,行政經費砍了5%。這樣就騰出來一些錢,幹什麽?其中一項是給小微企業減稅,2萬元以下小微企業增值稅、營業稅免了。涉及到多少人呢?涉及到600萬戶、上千萬就業人員。

--------------------------------------

李克強的經濟形勢報告 (全文):

 

  同誌們,首先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中國工會十六大的成功召開和選出新一屆領導機構表示熱烈祝賀,向我國億萬職工和廣大工會幹部致以誠摯問候,向中國工人階級表示崇高敬意!我國工人階級是發展的主力軍,大家對經濟形勢、走勢都很關心,應大會邀請,我今天主要講三個問題。

  一、關於我國經濟發展形勢

  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需要放在國際經濟大環境中來透視。新一屆政府成立以來,我們麵臨著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突出特點是世界經濟複蘇乏力,主要發達經濟體增長低迷,好的增長1%多一點,差一些的就負增長了;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中體量比較大的幾個,增速普遍不超過2%,個別好的也不超過5%。2010年,我們的經濟增長是兩位數,達到10.4%,但到去年四季度,因為國際國內多重複雜因素交織影響,經濟增長率隻有7.8%,今年繼續下行,一季度是7.7%,二季度是7.5%。我為什麽上來要跟大家講GDP呢?同誌們可能會問,說我們不能片麵強調GDP。這個話說得不錯,但我們畢竟是發展中國家,發展還是我國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更重要的是,我們關注GDP,其實關注的是就業。過去,我國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就會拉動大約100萬人就業。經過這幾年經濟結構的調整,尤其是隨著服務業的加快發展,目前大概GDP增長1個百分點,能夠拉動130萬、甚至150萬人就業。我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有關方麵反複測算,都認為要保證新增就業10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在4%左右,需要7.2%的經濟增長。我們之所以要穩增長,說到底就是為了保就業。

  麵對經濟下行的壓力,怎麽辦?要穩增長、保就業,我們有兩種選擇。一種選擇是擴大財政赤字,增加貨幣供應量。通過打赤字、發票子來帶動投資,這樣做,雖然當年可能能見效,但需要財政、貨幣政策有相應的運作空間,更重要的是這種短期刺激政策難以持續。因為我們的赤字率已經達到2.1%了。這是什麽概念呢?歐盟定了一個標準,就是赤字不能超過GDP的3%,當然後來很多成員國沒有遵守,超過了。結果大家都知道,出現了歐債危機,從前幾年一直持續到現在,一些國家經濟增長無力甚至下降、失業率大增,原有的福利也無法保障。就貨幣來說,我們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餘額3月末超過了100萬億元,已經是GDP的兩倍了。換句話說,就是“池子”裏的貨幣已經很多了,再多發票子就有可能導致通貨膨脹。大家都知道,惡性通貨膨脹,不僅幹擾或者說破壞市場,而且會給人民生活帶來巨大的副作用和壓力,甚至造成人心惶惶。

  第二種選擇,就是堅持不擴大赤字,既不放鬆也不收緊銀根。這就需要我們保持定力、穩定政策。那麽有的同誌可能會說,這樣做是不是不作為了,隻要站住不動就行了?那不行,你要不動,就像騎自行車一樣,停在那裏晃兩圈兒,沒準兒就摔下來了。所以還得動,要穩中求進,這是中央確定的工作總基調。還必須穩中有為。怎樣穩中有為?那就要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根據形勢變化,采取有效的、有針對性的措施。我們重點做了這幾個方麵工作。

  第一,深處著力。努力釋放改革的巨大紅利。同誌們還記得,從十八屆二中全會到今年全國兩會,我們提出簡政放權,既要精簡機構,更要轉變政府職能,這裏麵大有文章可做。大家都知道,有所謂“兩隻手”,看不見的是市場的手,看得見的手是政府的手。社會上有人說,政府“看得見的手”變成了“閑不住的手”,幹什麽事都要去報批。你們可能從電視上看過,有人曾經畫了一張叫做審批的“萬裏長征圖”,多的時候要蓋一百多個章才能辦成一件事,再加上各種檢查收費,創業者不堪重負。有一位部長告訴我,說他接到一個投訴信,一個在北京讀書的大學生,畢業以後回家,到中部地區的一個小縣城,他想自主創業。幹什麽呢?他覺得這個縣城裏麵要增加點文化氛圍,就想辦一個書店,從父母和親屬那裏借了20多萬元,結果跑了三、四個月,蓋了幾十個公章,總算跑下來。好不容易租了店鋪,然後就開始被檢查了。有的執法人員進去看,說你這個店玻璃顏色不對,照到街麵上光汙染,你得改。要辦書店的年輕人說我已經沒錢了,執法人員說沒錢也行,給書吧,就摸了幾十本書走了。那他書裏是不是有什麽“打黃掃非”方麵的問題呀?沒有。實際上,人家辦的是一個社科書店,主要是教材,還真沒這方麵問題。到最後,這個大學生實在是經不起檢查,隻好“關門大吉”。我說經不起檢查,不是書經不起檢查,而是經不起各種人員的反複檢查。他一氣之下給部長寫了封投訴信,部裏派人下去查,還果真如此。大家想想看,我們在盡力為各地城鎮新增就業、創業創造條件,而各種審批、檢查顯然把人民群眾這種創業的熱情給抑製了。所以我們下決心減少行政審批,這半年多來,中央政府下大氣力已經取消和下放221項審批事項。簡政放權的政策,向社會、向市場釋放了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就是鼓勵大家就業創業。前兩天我要了工商登記機關的數據,今年第三季度,全國新設市場主體同比增長了18%,其中民營企業數量增長了31%,和前些年相比較,呈現一種迸發式的增長,改革的成效是明顯的。所以我們把轉變政府職能作為改革的突破口。建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其中重要方麵也是簡政放權,探索負麵清單管理模式,政府放開該放的、管住該管的。

  當然,改革不光是要轉變政府職能,我們得想更多辦法。因為經濟發展總是需要財力的,在財政增收困難的情況下,我們就想辦法盤活存量。怎麽把存量盤活?我們提出來,要讓人民過好日子,政府就要過緊日子。中央有“八項規定”,政府明確提出“約法三章”,要從“三公”經費上“開刀”。今年從中央機關開始做,行政經費砍了5%。這樣就騰出來一些錢,幹什麽?其中一項是給小微企業減稅,2萬元以下小微企業增值稅、營業稅免了。涉及到多少人呢?涉及到600萬戶、上千萬就業人員。

  同時,我們還改革投資體製。這次機構改革,把鐵道部撤銷了,改成了鐵路總公司。鐵路職工200多萬人,為國家、為人民、為乘客做出的貢獻是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但是,由於原來的鐵道部是政府組成部門,政企不分,實際上導致融資困難,隻能靠財政給錢,靠國家信用去發債,結果這兩年鐵路建設步伐在放慢。那怎麽辦?我們國家到現在鐵路運營總裏程隻有10萬公裏,美國是25-27萬公裏,如果跟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人均鐵路裏程很少。應該說,鐵路發展特別是中西部地區鐵路發展,還有很大的潛力,所以我們下決心把鐵道部變成鐵路總公司,既實現了政企分開,也使鐵路作為企業可以在更大範圍內融資,讓社會資本進入。當然要保證鐵路的運行安全、國家的安全。修鐵路是有回報的,有很多社會資本願意進來,要搭建平台、創造條件,加速鐵路在薄弱地區的發展。

  但是,同誌們,按照第二種選擇來做,也不是說沒有壓力。在座的大家可能也聽說過有所謂的“錢荒”,這就是6月份的時候,銀行間的隔夜拆借率曾一下到了13%,那是高得不得了,平常也就是3%多一點。所以當時外界有說法,“中國銀行(2.81, -0.02, -0.71%)間出現了債務違約、頭寸緊張”,這就是所謂“錢荒”。麵對這種形勢,我們沒有心慌,還是堅持這條:既不放鬆也不收緊銀根。但是,坦率地講,我們心不慌,但也不能不注意。為什麽呢?我給大家舉個例子。現在網絡很發達,有人就把“中國銀行間發生資金違約”改了一下,把“間”字劃掉了,變成了“中國銀行發生資金違約”,並發到網上。大家知道,中國銀行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而且是我們在全世界布點最多的銀行,同時因為時差的原因,我們這邊閉市的時候人家那邊開市。這一下就議論開了,說“中國金融是不是出問題了”。我們迅速反應,向外界澄清事實。大家要看到,這麽點小火星,搞不好就能燃起大火。針對當時的情況,我們一方麵要求人民銀行和商業銀行加強流動性管理,保持適度的貨幣供應,另一方麵並未因此而放鬆銀根,而是合理引導社會預期和企業行為,產生了穩增長效應。如果當時我們放鬆銀根,如果我們多發赤字,那就像古人講的“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抱著柴火去救火,柴火不用完,火是滅不了的。所以,我們選擇堅持穩住財政和貨幣政策。

  第二,精準發力。推動經濟發展,不光是穩住政策、推進改革、激發市場活力,還要加大結構調整的力度,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擴大內需。我們出台了一係列刺激居民消費的政策措施,最近就要發4G牌照。現在信息消費、電子商務等發展很快,2012年網絡零售交易規模1.3萬億元,今年前三季度交易額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帶動了很多人就業。有很多人搞網絡銷售,就等於是自己開了個小店,而且不用租商鋪,成本很低。創業確實是不容易的,但是通過提供各種便利和發展新的商業業態,可以提供更多創業機會。同時,我們還大力發展養老和健康服務業。這方麵我們是短缺的。現在說不少產品過剩,要采取措施消化過剩產能,而服務卻是相對短缺的。中國的服務業和國外相比差距還很大,就是和與我們同等收入水平的國家相比,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大概也差了10個百分點。據了解,在一些特大城市,要進公立養老院,如果今年50歲開始排隊,要排上30年,甚至40年,那就得至少等到80多歲了,這說明養老服務供給很不夠。我國人均GDP現在6000多美元,服務業發展的潛力還是很大的,要采取措施加以推動,特別是要破除障礙,吸收社會資本進入。同時要看到,製造業是不能丟的。我們重點加強節能環保這些符合結構升級方向的產業。我們還加大城市棚戶區的改造力度,這是惠及民生的項目,其實也是拉動增長的項目。這些年來我們加快了棚戶區改造,取得很大成效。但即便如此,現在我國集中連片的各類棚戶區、包括城市、工礦以及獨立工礦區、林區、墾區棚戶區,還居住著大約4000萬人,其中70%是退休職工。前不久我到西部地區一個工礦區的棚戶區看望職工,碰到一個老職工。我問他,你什麽時候來的?他說五六十年代,支援三線建設來的。當時先生產後生活,住的就是個棚子,付出了青春,幹了一輩子,結果到老了、退休了,還住在棚戶區裏麵。冬天北方地區煤爐不敢多燒,害怕中毒,晚上不光是蓋著棉被,還要穿著棉大衣才能睡覺,幾百人合用一個廁所。他跟我說,我現在就一點願望,能不能我在世的時候住上樓房。所以我們要加快棚戶區改造。推進結構調整,實際上也是要縮小東中西部地區差距,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和破解城市內部二元差距。

  第三,擴大開放。中國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應該說這其中我國出口競爭力不斷提高功不可沒。大家許多人都出過國,到處都能看到“中國製造”。但是當前由於整個世界經濟不景氣,世貿組織不斷調減世界貿易總量和增幅的預測,貿易戰也有點風起雲湧之勢,各國都是為了保護本國的產業和就業。但實際上這個保護是保護落後,最終也是保護不住的。中國作為一個大國,主要還是要依靠內需,但是穩定出口也不可輕視,因為我們現在出口帶動的直接就業人數大概3000萬人,加上相關的配套產業,帶動大概1億人,如果出口迅速掉下來,就會產生就業問題。所以我們還是要有理有節地開展對外交往,維護國家利益,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大家可能還記得,今年四五月份曾經出現的中歐光伏案,就是歐盟要對中國的光伏產品搞所謂的“雙反”。我到歐洲訪問時,一路跟他們講,這樣做是損人不利已,而且如果歐盟真的對中國光伏產品實施所謂的“雙反”,加47%的懲罰性關稅,那麽我們的光伏企業在歐洲市場就要全部退出了,我說中國必將采取反製措施。回來以後,我到國內一個最大的光伏企業去調查,企業說,雖然有兩個月的談判緩衝期,但如果兩個月後關稅水平上升到那麽高的話,企業就撐不住了。光伏產業涉及到多少人呢?涉及到40萬人就業。而且還不僅僅是40萬人就業的問題,這個口子要開了,那一些國家就會沒完沒了,很多貿易戰就會打起來,針對著中國搞製裁。中國的出口總量已經世界第一,我們必須高舉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旗,堅決反對“雙反”等措施。所以我就在北京跟歐盟的領導人通話,進一步做工作,最終中歐協商解決。

  這次我到泰國訪問,我也向他們極力推薦中國的高鐵,介紹中國的高鐵技術先進、安全可靠、運營有經驗。我們的企業走出去,不僅僅是買人家的東西,也要讓人家買我們有價值的東西,不僅僅是買中國的服裝鞋帽、買一般加工品,也要買我們的製成品特別是中高端的製成品。這方麵還是有很大空間可以去做的。

  第四,引導市場預期。雖然做了很多工作,但市場還是有一些不安心的地方,覺得改革措施、簡政放權、調整結構是不是今年一定能見得了效啊?再加上國外又出現“唱空中國”的一種輿論,說中國經濟要硬著陸,甚至有些著名經濟學家也給出判斷,說今年中國經濟增幅就會落到3%。我見外賓時,也有人跟我說類似的話。我們不追求高速度,更不片麵追求GDP,但是合理的增長速度是需要的,所以我們就確定了經濟增長的合理區間。實際上是要引導社會預期。什麽合理區間呢?老有人追問我,說這有上限下限,這最終到底是多少啊?那就是GDP按照今年人代會所確定的,增長7.5%左右,作為我們的下限。這直接關係就業。我到一些出口企業去看,在今年一季度最困難的時候,企業告訴我,雖然現在出口訂單基本上不增長了,但是企業絕不裁員。我說謝謝你,不光是代表這些員工包括農民工謝謝你,也代表國家謝謝你,希望所有的企業都能這樣。大學畢業生是我們國家的寶貴財富。今年大學畢業生699萬,是曆年來最高的,在這樣嚴峻複雜的經濟形勢下,怎麽保證這699萬人就業,我們確定了一個“大學生就業促進計劃”。就是畢業後即使一次簽約簽不成,二次簽約也簽不成,國家不給你斷線,不把你推到社會上不管了,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學校要掌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掌握,而且要提供培訓、提供就業指導、提供選擇機會。我們有要求,不能有零就業家庭,這方麵工會係統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我過去在東北工作的時候,到零就業的家庭去看過,真是感到心酸哪,一個家裏麵幾口人待在那裏,小夥子大姑娘沒有一個有工作,家庭毫無生氣,甚至沒有希望,所以我們必須要保障。所以我剛才講的穩增長也是為了保就業,那麽我們引導市場預期,確定這個合理區間,就是增長的下限7.5%左右;上限CPI,就是物價上漲不能超過3.5%左右,因為老百姓要過日子,而在我國物價統計方法中,33%即三分之一權重是食品。我們中低收入的群眾還相當多,光低保,城鎮2000多萬,農村5000多萬,占整個人口的5%,所以我們向社會發出這個信號,如果經濟運行真要滑出這個合理區間,政府就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但在這個合理區間內,我們還是盡可能地釋放改革的最大紅利,著力去推進改革,著力去推進結構調整,激發市場活力來培育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這不是說政府沒有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的責任,這個責任我們是有的,也是有能力的,我們向世界明確發出這個信號。

  最近大家都看到了,前三季度經濟形勢的數據公布了,經濟增長從二季度的7.5%提高到了三季度的7.8%,應該說是回升了。CPI有所上漲,9月當月是3.1%,但1-3季度是2.5%,在我們3.5%左右控製的範圍之內。更重要的是,前三個季度城鎮新增就業超過了10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在4.04%。三季度工業用電量增長了9.8%,鐵路貨運量也增長了7.3%,和經濟增長是匹配的。今天我看外電分析,說中國的經濟數據看起來不錯啊。有些客觀的國外經濟學家寫文章說,中國經濟衰落的預言又一次食言了,說中國要硬著陸的人要感到遺憾了。所以說,我們整個經濟走勢穩中向好,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指標,是有能力也是有條件的。要說信心重要,信心從哪裏來?我說最重要的信心是來自於我們偉大的工人階級,來自於在座同誌們所代表的中國億萬職工的勤勞智慧。大家可能還記得,2008年國家金融危機衝擊以後,2009年中國經濟表現不俗,美國《時代》周刊封麵刊登了中國工人照片,其中包括農民工。他們認為中國經濟之所以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是中國的工人在支撐著,主要是因為他們勤勞、勤勞、勤勞!沒有比這樣的工人更勤勞刻苦的了。我跟他們講,你們還少了一個詞,我也和你們重複三遍:智慧、智慧、智慧!

  當然我們不光是要經濟保持平穩運行,也要讓社會不斷進步,實際上我們在推進社會不斷進步當中,也在應對各種挑戰,以讓經濟能夠保持平穩運行,包括應對自然災害方麵的挑戰。比如說,今年發生了蘆山地震,黨中央、國務院組織各方力量,及時有力、科學有序地進行救援。我到現場去時,那兒汽車不通了,道路已經封了,但很快就有直升飛機調來,到了震中地區,鄰省一些同誌已經來了,體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省裏等方麵動作之迅速也說明汶川抗震等經驗得到了發揮。在那裏,我們做出個決定,救災要科學有序,由四川省為主指揮抗震救災,國務院派一個工作組在那兒,由四川省作為需方,我們是供方,他提單子,我們給條件,保證抗震救災有序進行,使死亡人數降到了最低程度。中央決定對此後類似災害,都以此機製展開。還有像H7N9禽流感,由於有了過去防非典、防甲流感的經驗,也做到了科學有序防控。

  我們還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像大氣汙染,我們已經製定了治理大氣汙染行動計劃十條,希望北京3-5年內空氣質量有所改變。我們會盡最大力氣,堅決治理那些汙染源,當然要有個過程。我們也加大了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的力度。這次機構改革,專門成立了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過去多個部門管的,進行了整合,盡力改變九龍治水、三個和尚挑水最後又沒水吃的局麵。我們還從嬰兒奶粉入手,把嬰兒奶粉當藥品管,用藥品監管的方式來監管嬰兒奶粉,保證奶粉安全。總之,我們既要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還要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這樣才能夠保證中國經濟長期增長、持續健康發展。

  二、我國經濟中長期發展的趨勢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年均增長9.8%,可以說是奇跡。但是到了目前這個階段,如果依然過度依賴投資,能源、資源、環境的瓶頸製約會越來越明顯,高速增長靠高投入、高能耗,難以為繼了。另外也要看到,我們的成本競爭優勢相對在減弱。經濟增長的目的還是要改善人民生活,最終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所以提高工資是必然的。不光是人力成本,土地各方麵的成本也在增加。還要看到,我們現在的基數也比較高了,去年GDP達到52萬億人民幣,在這個基礎上增長1%,和GDP在10萬億、5萬億人民幣基礎上增長1%,那差別就大得多。

  作為我們這樣一個中等收入國家,經濟增長已從原來的高速進入到了中高速階段。什麽叫中高速?我認為,7.5%左右,或者7%以上就是中高速。所謂“中”是和我們過去比較。過去是兩位數增長,平均是9.8%。7%以上、7.5%左右就算中速了;但是在世界範圍內,我們仍然是高速。特別是在大國中,沒有哪個國家有我們這樣高的速度。而且我們測算,到2020年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年均增長速度隻要7%就夠了。這樣,有利於各方麵用更多的精力來調整結構,消化過剩產能,加強節能環保,提高質量,保護環境,留出可持續發展空間。要看到,中國經濟是有條件長期增長、持續健康發展的,因為我們畢竟還處於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過程當中。我們現在的城鎮化率,說是52%,那是加上半年及以上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不到35%。和發達國家比,和同水平的發展中國家比,我們還低了不少,這本身也說明我們有潛力。不光是城鄉差距,東中西部發展也還有很大差距。我們現在全國人均GDP是6000美元,東部一些地區上萬美元了,可是我們西部地區才3000美元。差距就是潛力。更重要的是,我們改革有巨大的紅利。30多年的改革開放,使我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沒有止境,我們要下決心推動全麵改革,用壯士斷腕的精神來推進改革。包括財政公開預算、削減“三公經費”,包括金融改革,推動利率市場化,讓小微企業能夠更有效、比較低成本地貸到款,等等,這些改革我們都是要推進的。當然,改革是要觸動利益的,但是改革是為了人民的利益,為了億萬職工都能過上好日子,沒有什麽比這個利益更大,為此必須義無反顧。

  必須強調,我們未來前進路上還麵臨很多風險和挑戰。像財政、金融的風險,還有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依然薄弱,資源環境約束的矛盾加劇,科技創新能力總體上還不強,經濟發展麵臨後起國家追趕和發達國家經濟、科技上占優勢“兩麵夾擊”壓力,等等。要實現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很不容易,我們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做好應對複雜困難局麵的準備。如何化解存在的風險挑戰,需要有勇氣和智慧,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同心同德。我們會有陣痛,但是要相信,13億中國人、億萬中國職工要實現現代化、過上好日子的意誌是不可動搖的。我們有這個力量。

  三、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注重解決好職工切身利益問題

  職工利益是大家十分關心的事。工會是黨和政府溝通億萬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工會關心職工利益、維護職工權益,理所當然!推動經濟發展和維護職工權益,這兩個是並行不悖的、是一致的。我們希望億萬職工、全體人民勤奮努力、刻苦奮鬥,但同時,你不能光從牛那裏擠奶,不給牛塞一把豆餅子,這不行。我這裏要強調幾條。

  首先,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一定要努力幫助已有和新增勞動力有崗位、有活幹,有就業機會,並努力實現高質量的就業。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這一點我請同誌們相信,政府須臾不敢鬆勁,我們時時盯著這一條。對我們來說,穩增長主要是為了保就業。

  第二,要織牢社會保障的安全網。我們要推進結構調整,其實最大的結構調整,還是要讓消費發揮重要作用。因為很多發達國家,最終消費占了GDP當中很大的比重。我國今年前三季度這一比重為45.9%。要讓老百姓花錢,他得無後顧之憂才行。就業是讓群眾腰包裏有錢,有了錢,為什麽消費還不夠多,現在銀行裏有四、五十萬億元的存款?群眾有後顧之憂。最大的後顧之憂是什麽?還是社會保障。社會保障主要是養老。坦率地講,這裏麵現在還是有問題的,現在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大概是3億多人,今年有累計3800萬人中斷交保險。主要是部分中小微企業有困難,或者是部分靈活就業人員連續繳費15年以上後不再繳費等各種因素造成的。國家要想辦法健全社會保障體係,政府要管,工會也要參與進來,一起想辦法,大家對國家要有信心。東北老工業基地國企改革改組中,當年解決了600萬人的養老保險問題,還有不少人,大約幾百萬,因為企業倒閉,那時候國家沒政策,自動離職了,沒有任何補償。他們為共和國的成長做過貢獻,國家不能忘記他們。對這些人也要想辦法。要有一個覆蓋全民的、全體職工的養老保障,構築讓人民、讓職工能安心生產生活的保障網,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眾。還有醫療保險,目前已基本覆蓋城鄉。但我想特別說明要建立大病醫療保險製度,現在每年有300萬人,生了大病,看病報銷後還可能支付不起。要想辦法,政府、社會、個人一起努力。我這裏特別要強調工會的送溫暖行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你們幫助那些老職工、幫助那些困難職工,解憂解難。政府要從政策、資金等方麵支持工會。還有住房保障。我們計劃是“十二五”期間建成3600萬套保障性住房,其中一半是棚戶區改造。5年之內下決心把老職工集中居住的棚戶區改造掉。

  我們也正在研究救急機製,到這個階段,既要扶貧、也要救急。中國幾十年來很大的成就是減貧,幾億人脫貧,這個成就在世界上沒有人能非議,但是救急機製我們還沒有完全建立。要讓社會有“兜底”的安全保障網,讓人民群眾、讓職工們敢於去就業創業。有人真正在就業創業中遇到困難,掉下來了,有一個安全網兜著他。不光要有基本的安全網,還要最後有個兜底線,這就是救急機製。我覺得“送溫暖”應該在這個救急機製中占一席之地。政府、社會、工會的“送溫暖”、慈善機構等等,大家一起來建立這個救急機製。堅決防止那些衝破社會底線的現象頻頻發生,促進社會和諧。

  第三,要促進職工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社會保障解除後顧之憂了,也不夠,還有職工收入問題。“十二五”規劃已經提出,職工收入要倍增,要和GDP同步增長。兩者同步,不僅經濟的增長和職工收入的增長要同步,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和職工收入的增長也要同步。

  當然我們最關心的還是那些普通職工。今年24個省市最低工資平均提高了18%,這給企業帶來一定壓力,包括影響出口競爭力。但是我們隻能在兩難當中做選擇,因為最終還是要一步一步實現人民的共同富裕。再就是農民工。聽說有1億農民工已經加入了工會,我聽了非常高興。農民工給城市做的貢獻巨大,城市少不了農民工啊。一個大城市沒有各種各樣的服務業,光有拿手術刀的,沒有端茶水的,這個城市是運轉不起來的。對所有的勞動者我們都應該尊重。目前農民工有2.6億,當然有的是季節性的、臨時性的。政府、工會都要行動起來,幫助他們實現從暫住到安居,從就業到樂業,讓他們真正融入城鎮,享受應有權利。

  這裏我特別要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視工會工作,尤其是要重視關愛勞模的工作,支持和幫助工會做好勞模工作。一個國家要有向上的力量,勞模是標杆。有了勞模,代表著360行,行行出狀元,而且行行向狀元這個方向邁進。我們還要完善政府和工會聯席會議製度,既然是製度就要辦。通過聯席會議製度,可以多聽工人特別是普通工人的心聲。這需要推動企業民主管理,發揮好職代會的作用。

  第四,要高度重視加強職工培訓工作。當初人們說我國有人口紅利,其實我們還有一個人才紅利,人才紅利不可小視。要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除了要釋放改革的最大紅利,還要推動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整個城鎮的從業人員當中,有技能的勞動者占到了36%;有技能的勞動者當中,高技能的勞動者占到了25%。說起來不少了,但是比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政府現在每年資助職工培訓1000萬人,數字也不小,但和我們龐大的億萬職工隊伍相比較還有很大差距。我們一定要在這方麵舍得花錢、敢於花錢,加大對職工教育的政策傾斜,讓人口紅利真正變成人才紅利,支持工會開展職工技能培訓,讓絕大多數職工都成為有技能的從業人員,多數人能夠成為高中級技能人員。大家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都迸發出來,我們的目標是一定能達到的。

  還要十分重視安全生產。安全生產、人命關天,必須警鍾長鳴。黨和國家一直重視勞動安全事業,這些年,我們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問題依然不少。實現安全生產,光靠企業的自覺還不夠,政府必須加強監管,也要發揮群眾、工會的監督作用。

  同誌們,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團結廣大職工,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最後,祝中國工會十六大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