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that the nodes on the bitcoin network don't actually do any floating point calculations, so this comparison isn't meant to be rigorous.
BIT幣可以當學費:
除了拿BIT幣可以玩電遊、喝咖啡、買禮物,Cyprus塞浦路斯的University of Nicosia (UNic)開始接受BIT幣機交學費,並且該校開始開設有關研究BIT幣的碩士課程 --- Msc. Digital Currency。
搬磚:
由於BIT幣有很多交易平台,每個平台不連通,每個交易平台上的供需也不完全一樣,因此,不同交易平台上就存在著價差。很多炒作的人,就在價格較低的平台上買入,然後到價格較高的平台上賣出,賺取差價。這種行為,被BIT幣玩家稱作“搬磚”。通常,不同國家或地區的交易所之差價會更大,流通地域的炒家就容易抓得住機會。
目前,Mt. Gox的價格與中國BTCC或BitStamp之間存在較大的套利空間,這幾家就成了很多“搬磚工”的主要“勞動場所”。過去幾個月,由於中國投資者對比特幣的熱情使得國內價格高於Mt. Gox的價格,但這幾周這一趨勢出現了逆轉。
套利交易
業內的人把BIT幣轉換成現實流通幣的交易,叫套利交易,你可以在網上賣給想買的人,你可以道BIT幣兌換機找兌,但目前都是有限額的。主要就是為了規避風險。
中國人還麵對如何把美元帶回中國,或如何把人民幣帶去美國的基本問題上。
對比特幣感興趣的人在35歲以下,他們的社會關係和擁有的資源還非常有限。所以,這個門檻並非大家想象的那麽低。
致富的陷阱
比特幣玩家能否致富,目前還都是美麗的傳聞。目前大多數玩家有很大的部分為投機心態,使用短平快,所以獲大收益的仍然是少數。
比特幣比黃金更適合當全球貨幣?
對BIT幣的監管問題日趨尖銳,源自其強大的全球性影響力以及不確定的未來兩方麵。
自由派認為,比特幣是人類偉大的創新。其產生的背景正是民眾對全球性金融危機、通貨膨脹、高稅負等的擔憂,對政府、銀行、金融機構等信用體係越來越多的顧慮。
保守派認為,人類有著貪婪的本性,絕對的去中心化、去監管化的經濟活動是不存在的,比特幣帶來了監管盲區和監管黑洞,讓那些犯罪分子有了合法的支付和獲得貨幣資源的渠道。
中間派認為,比特幣在去國家化方麵值得肯定,但在沒有監管的條件下運行來當“世界貨幣”,有點不靠普。反過來,如果將比特幣監管了,它的世界貨幣屬性的地位還有那麽高嗎?黃金之所以暫時被壓製在全球貨幣市場的邊緣,正是因為全球各國對黃金有著嚴格的監管體係,每一筆交易都暴露在監管之下,且必須以本國合法貨幣計價。
上周美聯儲主席和中國央行副行長的講話都表達了對比特幣的態度,都是“觀望”的態度。近期不可能承認其合法性,但人人可以在網上交易。這裏麵他們沒意識到比特幣的威力,單就傳播速度而言,它比全球最厲害的病毒還要凶猛幾十倍。現在中國的比特幣交易用戶和交易量,成幾何級數增長,目前日交易額已經超過10億元。一個天大地大的整個淘寶網,日交易平均額也不過20億左右。
所以,中國的風險是巨大的。不僅成為國際吸納中國貨幣的一種渠道,而且內部一旦出現行情崩盤或平台倒閉、比特幣被盜等問題,在申訴無門的情況下,對參與者造成的損失將會是巨大的。
BIT幣在德國被當成財產
德國政府已正式承認了比特幣的合法貨幣地位,成為全球首個認可比特幣的國家,比特幣可用於繳稅和其他合法用途。德國財政部已認可比特幣為一種“貨幣單位”和“私有資產”,也就是說,在德國,與比特幣相關的商業活動盈利將被征收稅款,跟比特幣相關的交易將被透明化和納入監管體係。
出現了幾個重大的交易平台問題之後,美國也開始推進比特幣合法化的進程,試圖納入監管體係。知名的比特幣毒品買賣網站“絲綢之路”(Silk Road)已被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查抄,該網站利用具有匿名性的比特幣進行交易支付,能將用戶的網絡流量分散到全球各地,以避免用戶被追蹤。該平台有一大部分交易用來買賣毒品,甚至出現了用比特幣雇凶殺人,給職業殺手支付比特幣的事情。
在比特幣的世界裏,什麽事都可以發生。由於比特幣目前屬於“自治”貨幣,全球流通,且高度加密,導致這種貨幣屬性深受犯罪分子喜愛。一些鍾愛比特幣的人擔心美國可能會為了保護美元的地位封殺比特幣,出於保護比特幣的目的,美國一些網站甚至出現了以比特幣為獎勵的暗殺榜,作為美元發行機構美聯儲的掌門人,伯南克居暗殺榜首位,報價是125個比特幣,而暗殺美國國家安全局局長Alexander和奧巴馬報價僅僅隻有10比特幣和40比特幣。
在泰國屬非法
今年7月末,泰國外匯管理和政策部門投票認為,比特幣橫跨多個金融業務,可目前國內缺少適用法律和資本管製,帶來了非法交易的風險。泰國央行認為比特幣屬於非法交易,所以必須暫停比特幣業務。在泰國被視為非法的比特幣相關行為: 1. 購買比特幣;2. 出售比特幣;3.用比特幣購買任何商品和服務;4. 用比特幣銷售任何商品和服務;5.向外國人出售比特幣;6. 接受外國人的比特幣。這等於完全抹殺了比特幣在泰國存在和流通的可能性。
比特幣存在監管的缺陷,具備了製造各種貪婪和非法活動的條件,將人性的弱點急劇放大,不僅會被犯罪團夥利用,還可能被一些國家所利用。比特幣也可能成為國家層麵新的貨幣、匯率博弈渠道,經濟層麵會觸動更多跨國犯罪等行為。
因此,對比特幣的態度需要明確,這個世界還沒有發展到可以完全沒有組織來運作,尤其是貨幣市場。歐元是一個典型的,去國家化的信用貨幣,十幾個國家願意放棄自己的貨幣,使用同一種信用貨幣,這是最為偉大的創造。但當危機來臨時,整個歐元麵臨崩潰,歐元區不得不重新認識對歐元的“放任”行為,迅速展開統一財政和統一銀行監管體係的舉措。最終的結果是,去國家話是可以的,但去中心化和去監管化不可能成為誕生世界貨幣的依據。
未來或許有更偉大的進步,但在世界沒有消除政治、軍事、製度、民族、語言等等障礙之前,完全去中心化和去監管化的世界貨幣體係短時間內不可能誕生。因為無論人類如何的合作共贏、消除猜忌、積極向上,人性當中貪婪和自私的本質不會進化。一個人脫離了國家,依然要受到家庭、工作單位、經濟活動組織等無形的限製和管理,絕對的自由並不存在。
比特幣是電子貨幣時代的開端
時下,BIT幣成為一種電子貨幣的顯學,開創了一個新時代。比特幣絕不是最後一個電子貨幣,它隻是一個時代的開始。
德國比特公司(Bitcoin Deutschland)已成為首個與銀行建立直接合作的歐洲比特幣交易平台,該公司同意與德國Web 2.0銀行Fidor合作將比特幣兌換為其他幣種。
電驢 與 陰謀
對比特幣要加強監管的另一個原因是,比特幣的創造者居心何在?這一問題有一定的陰謀論成分,但也不能忽略不計。比特幣的創造者到底居心何在?除了市場猜測的,比特幣的發明者可能是穀歌團隊或FBI,或者是某個大學的數學教授,這些都不足以說明比特幣的運行程序就是絕對安全的、不會造成更大負麵效應的。最近有一個人走進了比特幣市場的關注範圍,他被稱為電驢之父,叫傑德。邁克卡勒伯(Jed McCaleb),他在2000年創造了一款類似於比特幣的軟件係統,即P2P文件共享軟件,英文名eDonkey(意為:electronic donkey,中文譯做“電驢”)。
據2009年12月的統計,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巴西,德國,以色列,波蘭,阿根廷等市場成為電驢的主要國際市場,中國大陸地區,台灣地區和韓國排名亞洲電驢用戶數量前三位,香港地區列第六位。幾年間,全球用戶基於電驢,共享了全球幾百億個文件,包括電影、音樂等。文件基於點對點原理傳輸,而不是由中樞服務器提供。有一個非常懂技術的網友告訴我,“比特幣”與電驢核心標誌符、程序代碼一脈相承,程序代碼與電驢極其相似。
“電驢”與中國的迅雷等軟件部分功能類似,它可以下載全球各類電視、音樂等資源,並形成共享。它的傳播極大的滿足了全球網民無成本獲取資源的需求。但這種狂歡並不長久,它的存在當時已經威脅到了美國的影視、文化等主要產業,美國唱片業協會(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簡稱:RIAA),對電驢提起公訴。2005年,eDonkey(電驢)敗訴,被判罰向RIAA賠款3000萬美元並且永久關閉,2006年在電驢官方網站發布關閉消息,正式關閉。
電驢關閉時這樣寫道:電驢網絡已經不複存在;如果你盜竊音樂或電影,你就觸犯了法律,全世界的法庭包括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裁決,任何商業組織和個人都將為非法下載承擔法律責任;當你非法下載版權保護的資源時你並不是匿名的;你的IP地址是*.*.*.*已經被記錄;尊重音樂,合法下載。隨後邁克卡勒伯本人也退出了大眾視野。
實際上前幾年在中國市場掀起的打擊盜版的風潮也正是從非法下載開始的。那些年,很多電影還沒有公映,一些網站就開始播放了。當時還有很多人認為這就是世界潮流,這就是互聯網時代,打擊盜版和非法軟件會遭到諸多網民的抵製。現在看來,網絡確實降低了傳輸成本,便捷了整個世界,但網絡並不能扼殺創造者的價值和應該獲得的回報,無償的、長期的享受任何資源都是不可持續的。
像邁克卡勒伯這樣的人可能不相信這一點,他也不會就此“罷手”。如果比特幣真的是邁克卡勒伯開發,那說明它在電驢的基礎上有了一個非常大的改進,就是把如同電影、音樂等這樣大家有需求,但又存在法律風險的資源,變成了比特幣。他明白,僅僅變成比特幣還不夠,還要給它賦予一定的屬性,包括稀缺性、安全性、品牌價值等。實際上如果真的是他,那他真的是做到了。或許這一次他做得更絕,讓世界不知道是誰創造了比特幣,如果有一天真要納入監管,也不至於把戰火燃燒到自己頭上。
目前來看,你可以起訴某一個人盜竊了比特幣,也可以起訴某個比特幣交易平台存在詐騙等行為,但你無法將目標指向創造者和比特幣本身,更不可能讓創造者關停比特幣或賠償什麽。很大的可能是“中本聰”已經坐擁上百萬個比特幣,成為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而世界則依然在尋找和崇拜他。創造者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至於比特幣到底是天使還是魔鬼,我認為它就像一把利劍,就看最後掌握在誰的手上,如果正義掌握了它,它就是守護之劍,如果放任在魔鬼手上,它也將成為一種災難。而我更認為這種東西帶來的互聯網技術進步要遠大於比特幣這一產品本身,在支付的安全性和降低交易成本、消除國際貿易壁壘和管製等方麵,比特幣的邏輯是符合世界發展方向的。
天河二號問題
最近,IT業界最引人關注的新聞有兩條:天河二號蟬聯世界第一超算寶座和虛擬貨幣“比特幣”價格劇烈波動。有人甚至問道:在天河二號上裝上“挖礦軟件”,去挖掘“比特幣”如何?
先解釋一下比特幣和“挖礦”。比特幣是一個基於互聯網的虛擬貨幣係統,這個貨幣係統沒有“央行”。交易的安全依賴一種算法:互聯網上的“礦工們”會不斷地用自己的電腦產生隨機數,這些隨機數就像鎖一樣,保障著交易信息的安全。為了獎勵“礦工”貢獻了自己的計算能力,係統會不斷生成新的比特幣獎勵給他們,得到這個獎勵的過程就是“挖礦”。隨著比特幣總量的增加,“挖礦”的效率會越來越低,直到最後比特幣總量穩定在一個上限值。
不少IT界人士熱捧比特幣,認為它的算法不依賴任何個人,安全度極高,交易過程匿名,而且自稱“防通脹”(理由是上限固定),簡直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互聯網時代的真命天子。一些網站和實體商店也開始宣布接受比特幣支付。越來越受關注的比特幣近期價格出現了大幅波動,寫稿的時候竹溪在某比特幣交易網站順便瞄了一眼比特幣的價格,乖乖不得了,6530塊錢一個呢!難怪中國大媽們都蠢蠢欲動,想在比特幣身上賺一筆呢。
該不該讓天河二號挖礦呢?有網友算了一筆賬,把天河二號的運算能力折算成挖礦效率,大約一小時能挖出兩到三個比特幣,算1.5萬塊錢吧。那麽一天能挖出36萬元。看看天河二號的成本:一天的電費是30萬元,看上去可以略微賺一點點錢,但如果考慮到人工費、機器折舊等其他成本,“挖礦”是賺不到什麽錢的。而且,正是由於去中心化的算法,比特幣沒有穩定的信用來源(現實貨幣從政府本身得到信用),在可見的將來不會得到廣泛的認可,用比特幣進行交易隻能依靠極客之間“心誠則靈”的默契,而大規模媒體曝光引來的投機者和熱錢,更有可能把這個有趣的玩具徹底摧毀。
Exc-Market Last Volume(24h) Bid Ask High Low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ites and systems in the list, click on the links or view the complete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