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鄰居後園有兩棵蘋果樹,樹長在鄰居裏界內,上麵有一半伸到我家這邊。一到秋天掉下大量的蘋果,還砸到我的鐵皮shed上,聲音很響,特別是夜裏,會把神經衰弱的人驚醒。掉了滿地都是蘋果,招來鬆鼠,浣熊,甚至鹿群來吃,為此可能拍到大鹿小鹿的照片。路對麵人家一到收庭院垃圾時,就要放出幾大袋子蘋果,聽說也有兩棵蘋果樹。
這種現象在加拿大應該是很常見的。果樹在野外也是常見的,去野外hiking,走過路過,順手摘個是有的。如果是迷路了,無水無食,以果充饑解渴也是有的。
但有的網友就說了,一看那麽多果實沒人摘就感到很浪費,所以恨不得全摘回家。我們可以隱約想象到種想法和習慣是如何形成的,其中必有原因,很多人已經分析分享過了。但我另外想到一個角度:關於觀念,視野和心胸。可以借一個例子來探討一下,這是台灣國學教授傅佩榮講的例子:
楚王出去打獵,弓丟了,手下人去找,楚王說:“不用找了,我楚王丟的弓,還是會被楚國人撿去的。”
孔子聽說此事,說:“人失弓,人得之。”
老子聽說此事,說:“失之,得之。”
從楚王角度體現了人、財、物與國土的一體觀,在國人的眼裏,楚王胸襟已經夠寬廣。而孔子的心胸是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計較是不是楚國人得弓呢?孔子看到的是天下的人。老子的視野就不僅限於國和人,更是宇宙萬物天下自然,相互轉化無所謂得與失,即失即是得,得即是失。可見心胸之寬。
那些看到果子,想采為已有的,自然是以自己為中心的,非及楚王也。那些看到果子,認為人不吃就可惜的,自然是以人為中心的,有如孔子也。那些看到果子在那裏,人可以吃,動物可以吃,掉在地上可以歸土地自然的,就有了老子的胸懷。
路邊的果子采不采,可能涉及文化風俗生活習慣甚至法律政策。其中對待果子的態度也反映出不同的視野和心胸。
你看到了什麽?
元芳,你怎麽看?
MEIGUI:《路邊的果子該不該摘?看子女壇全家打了100多斤核桃有感》,(原文)
首先,入鄉隨俗。在美國,不是你的就不要惦記。不像在國內,不是你的但也不是誰誰的,就可以先下手為強。
其次,尊重大自然,保護食物鏈。
森林裏有很多枯木,即便如此人們還是會去買柴燒壁爐。因為枯木是自然的一部分,每一棵枯樹都有上百種昆蟲,菌類,微生物在依存它。
森林的自然火如果不威脅到人類是不會被撲滅的,育林員會觀察它適當控製。因為大火可以燒死小的樹木和植被,卻不能影響成年的樹木。大火也會燒死一些病菌和害蟲,灰燼可以使土壤更肥沃。世界上最大最高的樹就是在不斷的森林火災中成長起來的。不幹預自然就是保護自然。
我見過一大片不被收割的玉米地,任鳥兒鼠類糟蹋,發黴腐爛,,,。這不是浪費,是對自然的回報。
我見過小孩子或是老人在樹下撿果子,很溫馨的畫麵。我們這裏公園也鼓勵大家去撿,3塊錢一袋,很公平。因為公園門票幾乎是免費的,日常管理開銷還是要的。我也在家門附近樹下撿過,也在同事那裏買過,一個白人老太太,3塊錢一袋,她需要這份收入。
我也見過墨西哥人在路邊和公園撿核桃摘果子,沒人阻止或投過異樣的眼光,體現了大家對弱勢群體的寬容。很少中產階級這麽幹,也就是孩子們的娛樂吧。我覺得吧,您要是真看不下去,撿個10斤8斤的夠吃就行了,多少留點給大自然,留給需要的人。要是全家老小在公園裏搬著梯子拿著棍子就算了,傷害了樹木不說,也傷害了孩子。孩子就一張白紙,,,有道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人有多不容易呀你要知道,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是課堂。
別擔心,你不去撿(打)那果子絕對不是浪費,小鬆鼠每年埋的種子義務造林百萬畝呢!就算爛在地裏那也是天然肥料。另外,看似隻有少數鳥類鼠類在消耗這些種子,其實種子進入食物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不可或缺的呢。美國好吧,環境漂亮吧,物種豐富吧,,,不是美國人做了什麽,恰恰相反,而是他們什麽都沒做!當我們讚歎羨慕享受這片土地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檢討一下自己呢?無憂資訊
zhuozhuo: 《注意一下自己的名聲是需要的》,原文如下:
華人的名聲不太好我們得多付出點努力來改變這種局麵。
舉個例子:我們這的老中父母帶孩子經常推嬰兒車到處走,夏天太熱就幹脆推到大學的教學大樓裏,任由孩子在那裏哭鬧也沒注意到可能影響人家教學。雖然沒人說,但我還是覺得老中自己應該有覺悟。到了人家指著你說你過分的時候,矛盾可能已經很大,影響太壞了。
再說摘果子的事,我原來住的地方很多梨樹,熟了掉地上,基本沒人摘,到了老中來後,徹底改觀,老中父母不顧年高,爬上爬下,竹竿鐵鉤都用上,把不高的梨樹折騰的七零八落,很是難看。我還真沒看出那幾個梨有什麽好的,本來就不是食用的品種,再說你還就缺那幾個梨嗎?我個人就不太看得上這種人,覺得他們的時間生命也就幾個梨的價值。自賤的話還想讓人看得起怎麽可能呢?
希望我們老中父母教育孩子,不管成績好不好,但一定要有一顆noble的心。
noble這個概念中國文化裏太缺乏了,沒人去想自己生命的價值,許多人過著卑微cheap的生活一點也不自知。所以我的觀點如果說得更確切一點並不是要保護我們的名聲,而是應該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內心。
這次說得難聽了,歡迎大家砸,隻是希望大家能改變自己的精神麵貌,別老是給人"為了最基本的動物本能"(就是吃,其它還談不上)活著的印象吧。
ikeller 發表評論於
baijiazhuang 發表評論於
CIAgent 發表評論於
這就如同你經過政府大樓停車場,老看見一輛車趴在那裏沒人開,你也不能因此就把他開走用幾天。
zhuniang 發表評論於
crazybean 發表評論於
稻穗兒 發表評論於
那是公園啊,大樹下麵是綠茶坪。巨大巨長的竹竿,總有兩三層樓高吧,衝著大樹亂抽,打得枝葉紛飛!一地狼藉!
楓紅滿山 發表評論於
Angry小鳥 發表評論於
--------------------
這話真的是太對了,說到了最關鍵的根兒上,中國文化的根本就是徹底的實用主義和物質主義。不追求高貴和優雅的民族是不可能發達的。
m815 發表評論於
說的好。11111111111111111 本文相當精彩,文學城大編輯做了一件好事。
我們移民移了很久,子孫在這裏長大,欺負慣了中國的大自然,中國已經沒有美麗家園了。不要再來禍害現在腳下這塊土地。很欣慰看見如次多的評論都是分清是非的。
更多跟貼:往這看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3/10/22/2738542.html
第三站:
往年打PECAN都是約了5,6家一起去,因為我家有長竹竿他們沒有,還有就是我家有老美衝鋒陷陣壯膽。今年是臨時決定,沒約好。這幾家剛打電話說PECAN到時候了,要明天去。 我說我上周已經去過了,唉,太老實了。我撿的腰疼啊,還有一大片紅薯要挖啊,實在沒時間。不過為了朋友,明天非去不可了。不然怕被老美用鉤子先鉤走了。 看家有所不知阿,這裏搞PECAN十八般武藝很紅火啊,敢明兒拍幾張貼上哈。
看不慣的趕緊報警,機不可失。
• 我用的是竹竿,每年竹頭打扁好幾根。 -喜近平- ♀ (0 bytes) (7 reads) 10/18/13 17:23:43
• 見美國人用,挺長的,但打PECAN使不上勁 -喜近平- ♀ (0 bytes) (5 reads) 10/18/13 17:31:04
• co:搬你家戈壁去, 是你種的還是前屋主留下來的? -喜近平- ♀ (0 bytes) (21 reads) 10/18/13 17:41:06
• 好可惜。要打藥桃李非常容易長蟲子。 -喜近平- ♀ (0 bytes) (4 reads) 10/18/13 18:09:53
• 1/3 -喜近平- ♀ (0 bytes) (5 reads) 10/18/13 18:08:56
第四站:
喜近平:《老中老美都有瘋子》喜近平 於
認識一美國人George, 中年男性, 是某大型飛機製造公司的工程師。 George 從小受grandma 影響, 愛好種菜, 幾歲起就掌管家裏一英畝院子裏的菜地。種的甜椒黃瓜洋辣椒什麽的吃不完就自己拖個小車送到鄰裏grocery小店去賣。 有些鄉鄰看到他拖著小車去了, 就跟著他去買新鮮菜。 偶然的機會接觸到蘭花, 參加俱樂部, 學到了很多植物的知識。 要說真是愛好點什麽都比沒有強。 小學時一出溜就可以跑到校長辦公室去和校長聊天, 因為校長也愛好植物。 上大學竟然靠著發表了幾篇關於小花小草小蟲蟲的文章上了頂尖大學。 因為同時也很喜歡工程學, 而且認為植物學今後錢途不好, 所以職業沒有選擇農業。
George 和附近某一小有名氣的州立大學botanic garden的人混的很好, 也經常捐獻一些奇花異草給他們。這個batanic garden 定期開放給公眾, 但George 什麽時候去大門都是對他敞開的; 誰不願意和一個在同行方麵知識豐富有營養的人聊天呢? 按說學校規定batanic garden 的花草是不能賣也不能送人的, 但如果有多的奇花異草而George 又沒有的, 總是給George 放水,假裝沒看見, 讓他順一點走。
cornelian cherry 是源自東歐一種果實很小很酸的樹。 但此cherry做果醬是我吃過最好吃的。 George 知道有一處有一大排這種樹。 估摸著果子該成熟了就開車去了。 結果發現大部分樹已被不少保加利亞人占據, 爬在樹上1個2個3個的摘。 那果子很小啊, 等摘到夠吃了還不等到頭發也白了地老天荒了。 要說George 腦子就是轉的快, 馬上把車掉頭回家, 帶上最大的床單鋪在樹下, 爬到樹梢上死勁搖, 恰好他勁也大, 不過樹幹那麽粗是肯定搖不動的。 一袋煙功夫, 一大包櫻桃就歸他了。 那些保加利亞人大眼蹬小眼: 我們怎麽就沒想到呢?
George 做了很多果醬, Christmas 鄰居每家門口都發現一瓶, 我也有幸收到一合重重的郵件, 裏麵一大瓶cornelian cherry 果醬, 好吃啊。 我還怪他, 你看, 郵費都夠買兩瓶的了, 你看你瘋不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