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Intel曾經賣掉自己的移動通訊,從此與手機失之交臂。那時候錯在移動世界不明朗,錯在Intel的CPU地位被AMD的多核威脅,還算可以理解。然而曆史發展到了2007年,智能移動已經開始興起,依然雄踞王者的Nokia,竟然毫無反應。大概是Palm的出售,RIM的艱難,把Nokia給嚇怕了。說一句不客氣的話,Nokia不是一個下大本錢搞早期研究開發型的公司,不像Intel,不像IBM。
然而,這一年,iPhone橫空出世,不僅有簡約的工業設計,而且徹底摒棄傳統鍵盤而改用年輕人喜愛的動感觸摸交互,以及堆砌豐富的應用商店,一舉秒殺所有的手機大腕,開啟了移動互聯網的大幕。此時,Nokia還在繼續批量他的“phone”。當喬布斯宣稱:“今天,蘋果重新定義了手機”,而諾基亞的大佬們還在念念不舍塞班,還在斷言“蘋果成不了手機市場的主流”。因此自己的智能機型遲遲推不出,自己平台上的開發者加速了逃離。
Nokia沒有錯過行業大改變的時段,可惜沒有作為。就此,他被快速飛馳的列車拋落了。
第二是其智能核心所選非主流。
蘋果手機像野火一樣,橫掃全球的移動電話市場,睡著的Nokia被驚醒了。當然其頭等大事就是臨陣換帥:CEO。那時的Nokia仍然財力雄厚,渠道暢通無阻。此時若選“對”了人,仍可放手一搏,從而把iPhone壓一壓。就像小米的一班人,非常自知之明,決定用股份請雷軍掌舵,兩年就風靡中國。然而,Nokia大概命該如此,2010年9月,Norkia選擇了微軟的Stephen Elop出任CEO。Elop的微軟情節太深,堅持要用微軟的Windows Phone作核心。那時WP的缺點太明顯,落後於iOS和安卓,而時間又不容許Elop另起爐灶,隻能綁在微軟上冀望不沉。因此人們抱怨,Stephen Elop是微軟到Nokia的臥底。其實,要是Stephen Elop建兩套人馬,一套用WP臨時救急,另一套靜下心來開發自己的核心,或許今天Nokia不是這樣。
第三是大敵當前亂了陣腳
要想翻身做老大,首先是作平台。Nokia的平台落後,就選WP,WP也有先天不足,Nokia沒有大刀闊斧去改,沒有把芯片、存儲、OS一並整合,雖說時間不多,空間還是很大的,但Nokia沒有形成智能產品的產業鏈。他花巨資收購的德國地圖軟件公司Gate5、美國數字音樂專業服務商,都不算第一核心的部分。不要說蘋果先後斥巨資購買了很多手機周邊服務商,連穀歌也把大象摩托羅拉給吞了。Nokia沒有真正從OS/芯片的根基上,作大規模的核心開發和收購,再次消耗了時力、財力、客戶的仍耐力。
最後,就是太多的IT業的大腕、通訊業的大佬,極大地低估了移動互聯網的顛覆性和時間的緊迫性。這一點,不僅僅表現在Nokia,而且表現在IBM,HP, Intel, CISCO, AMD, 等等任何一家IT巨頭,也表現在任何一家大的通訊公司。
時不與我,時不再來。Nokia錯就錯在,反應慢,選錯題,在核心上不夠下大決心。至此,局麵已不可收拾。
Nokia用它自己的生命給世人帶來很多啟示:
1。“OS + 硬件 + 存儲”勢不可擋。在移動通訊和雲計算的時代,一體化的發展成為一級發展的必然。微軟也說自己要變成“Device + service",其實就是在”OS + 硬件 + 存儲“一體化平台上,給客戶的應用(服務)。
2。互聯網對傳統的行業已經非常顛覆,然而移動計算/互聯網更以指數級的加速度對各個行業進行震撼性顛覆。移動互聯網對行業的淘汰速度和其發展速度成正比。這是繼IT第三次浪潮之後的又一次行業大革命。
3。不進則退。Nokia在2007年的表現,告訴我們:就是再大的帝國,不進的話,也隻有挨打的份。
4。輸了就要認輸,否則會輸得沒了褲子。墨脫肉拉,北電,AMD都是例子。
5。換個跑道再謀發展。諾基亞現在賣掉是設備、服務、Here地圖,他還有自己的通訊網絡一大業務,在北歐仍然可以電訊的底子尋找再戰的機會。
6。移動互聯網是新野蠻人時代。他不遵循原來的行業道德。要成功就不能太紳士。按原來的規則出牌的話,非死無疑。必須用新的理念淺規則原來的IT/通訊等各行業。
-------------
附錄:
微軟說他收購諾基亞的設備與服務部門。其中37.9億歐元收購諾基亞商業部門;16.5億歐元收購其專利組合,共計54.4億歐元,折合72億美元。根據協議,諾基亞現任CEO史蒂芬·埃洛普將出任微軟執行副總裁,主管設備與服務,直至交易完成。諾基亞現任董事長裏斯托·席拉斯瑪出任臨時CEO。
諾基亞的智能設備業務部門,包括“Lumia”品牌和產品、功能機和Asha係列手機。交易結束後,“諾基亞”品牌仍得以保留,將有3.2萬名諾基亞員工加入微軟,成為微軟的一部分。
微軟還說,公司會在芬蘭建設規模龐大的國際數據中心。該中心的資本和運營投入2.5億美元。服務對象為歐洲客戶。微軟還會在愛爾蘭建另一個歐洲數據中心,接著會在澳大利亞和東南亞再建兩個。
微軟並非第一個在歐洲間數據中心的美國公司。穀歌已在芬蘭有一個中心,Facebook在瑞典也有一個。其他的IT公司也會爭奪這些市場。最大的摸過去美國Verizon從英國回購自己Mobile部門的45%股份,合計1300億美元。屆時美國會有很多數據中心在歐洲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