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特征組的監聽授權,是在陳水扁第一任期內設立的。
----------------------
附錄:馬英九就王金平關說案的聲明
曾副主席、各位媒體朋友、各位電視機前的觀眾大家好,看到王金平院長涉入司法關說案,英九比誰都感到痛心、不舍。
英九從政以來,許多重大的選舉,王院長可以說是無役不與,每每在關鍵的時刻,給予英九溫暖的支持,而在立法院,他為了法案、預算,常常通宵協調,不遺餘力,為“國家”、為國民黨都做出了許多的貢獻,然而不管英九內心有多麽的不忍,但是看到王院長涉入司法關說的案件,英九必須說,站在大是大非的麵前,我別無選擇,必須挺身而出。
昨天晚上看到王金平院長的機場記者會,英九感到相當的失望與遺憾,從上個禮拜五到今天,經過5天的沉澱,我相信全台的民眾跟我一樣,都希望看到、聽到王院長針對他為民進黨立法院黨鞭柯建銘委員的司法案件,關說法務部與高檢署的部分能夠有完整而清楚的交代,但是我們卻看到王院長對司法關說案件的部分,完全避而不答,沒有回應,甚至於連一句道歉都沒有,這一點,我相信全台的民眾都沒有辦法接受。
英九認為,王院長不能回避一個最核心、最關鍵的問題,就是王院長為柯建銘委員關說司法案件的這個事實,這個鐵一般的事實放在眼前,不管我再痛心、再不忍,也不管我與王院長有多深厚的公誼私交,英九不能坐視國民黨的“國會議長”如此赤裸裸的介入司法。
英九豈能眼睜睜的看著國民黨這個百年政黨,因為執政黨籍的立法院長關說司法而蒙受不可承受莫大的羞辱。
如果立法院長關說司法個案,沒有關係,那不就說明政府長期推動司法獨立、司法紀律的改革全部都白費了嗎?如果立法院長關說司法案件,可以不受譴責、不負責任,那麽以後所有政治人物都可以用自己的影響去幹預司法,我們的國家的司法還有希望嗎?我們的民眾能夠接受嗎?
各位同胞,這是關鍵的曆史的時刻,“全國”人民要對司法幹預勇敢拒絕、大聲說不,這才能樹立一個典範,就是任何政治人物都不可以把手伸進司法,這樣以後的政治人物才知所警惕,全世界也才看得到台灣為了扞衛民主法治所展現的決心。
各位同胞,事實隻有一個,真相也隻有一個,如果王院長認為“全國”民眾都看不清其中的真相,那恐怕是低估了大家的智慧與判斷力。
此外,王院長在機場談話中,一再訴求黨的團結,我必須說,國民黨是一個有理念、有道義、有感情的團體,但是黨的團結要建立在清廉、勤政、愛民的核心價值之上。而要做到清廉,就必須要做到選舉不買票、執政不貪汙、問政不腐化,這三個要求。
今天當我們看到國民黨籍的立法院長為民進黨鞭的柯建銘委員向法務部長、台高檢的檢察長進行關說,而且成功的阻止了承辦檢察官的上訴,讓這個案件達到無罪定讞的關說的目的,我請問大家,在這種動搖國本的關說疑雲當中,我們黨員能夠團結嗎?我們能夠向百萬黨員交代嗎?真正的團結要靠清廉、勤政、愛民,團結不能建築在摧毀司法公信力的基礎上,否則如何取信於民?否則實踐國民黨的核心價值,還有機會嗎?
關說案發生這幾天,英九雖然發表了措辭強烈的聲明,來表達英九對於司法正義的堅持,但是英九始終不願意說出,請王院長知所進退,為了就是希望王院長最後關頭可以主動的辭去立法院長以及不分區立委,為國會、國民黨保留最後一絲尊嚴。但是我看完王院長機場記者會後,英九非常的失望,完全不能接受。
王院長把炮火對著特偵組的調查程序,但是對自己涉入司法關說,卻是絕口不提,對這些明確的事證,避而不談。當王院長決定不請辭的時候,曆史的責任就又回到國民黨的身上,身為國民黨主席,我隻有明確的表達我的態度。
我認為王院長已經不適任立法院長,國民黨如果不能夠做出撤銷黨籍以上的處分,解除王院長不分區立委的資格,讓王院長離開立法院,我們等於是默許司法尊嚴被繼續的踐踏。
今天是台灣民主法治發展的關鍵時刻,我相信黨員同誌們會站在曆史大是大非的這一邊,一起為扞衛司法公信力而努力、一起為扞衛國民黨的黨譽而努力,謝謝大家。
----
據台灣媒體消息,台灣立法機構負責人王金平涉嫌司法關說(說情)問題,國民黨考紀會11日上午做出處分決定,王金平被撤銷黨籍。
據台灣媒體報道,國民黨考紀會11日上午將處理台灣立法機構負責人王金平涉司法關說(說情)案,馬英九11日早上搶先在黨中央召開記者會發表談話,認為王金平已不適任立法機構負責人。
他表示,對於王金平涉關說案,感到痛心不舍,“站在大是大非前,我別無選擇,必須挺身而出”,親自強調對王金平10日在機場談話的失望。
馬英九指出,王金平對涉關說案,態度避而不答,沒有回應。
解讀:馬英九為何出手如此之重
中國時報10日發表社論說,由王金平、柯建銘兩大朝野“國會”龍頭所引發的司法關說疑雲,並進而引爆馬英九強硬表態、要求明確處理的所謂“九月風暴”,在主角王金平尚缺席說明的情況下,到現在已至第5天,但此一政治風暴的相關爭點已然陸續浮現。其一,是政治人物的關說與關心,兩者的分際與紅線究竟何在?其二,是本案對“國會”議長是否有涉及違法監聽?其三,是“檢察總長”就監聽內容向“總統”報告,是否有違法泄密之嫌?
社論說,然而,除了這表麵的三大爭議需要厘清之外,號稱自十餘年前李登輝處理宋楚瑜分裂國民黨危機以來最大震撼的這次政治風暴,又有三大更值得玩味的“潛爭議”:其一,是這起事件,究竟是為了維護司法的獨立與正義?或是一樁精心設計的政治鬥爭?其二,對於國民黨內重量級的“國會”議長王金平,馬英九為何要出手如此之重?而且是立即地就展現了非常決絕、讓自己根本無法轉圜的處理態度?其三,如果王金平因此下台,或是他進行猛烈反擊,“立法院”乃至國民黨政權的運作,會比現在更好嗎?或者說會不會天下大亂?
表象上的三大爭議和背後潛藏的三大疑問,其實是息息相關的。首先,馬王心結由來已久,曆經十餘年,從朝野到社會民間幾近盡人皆知;從2005年國民黨主席爭霸戰之後,兩人因不同行事風格、政治個性、人脈關係而導致的心結與衝突,開始浮上台麵。在國民黨重掌執政權後,兩人更經常在法案及“立法院”運作上意見相左,近來包括核四公投、服貿協議、年金改革等法案遲遲無法進展,使兩人關係更形惡化。因此,馬英九這次對王金平迅雷不及掩耳地說重話、下重手,即使理由再充分,手段再完備,必然會被視為政治鬥爭,更何況在野黨必然會抓住馬王心結與宿怨大作文章。
中外古今以來,政治無論或主觀或客觀,永遠無法撇清其中權鬥的微妙影響,重點是在民主時代,誰能在殘酷的權鬥中訴求更多的合理性、正當性,引發民意更大的共鳴與認同情感,誰就能站在相對正義的一方!因此,在整起“九月風暴”中,馬英九方麵無須也無法過度去撇清政爭或權鬥的陰影,而應該盡全力去喚起民意對此一事件是非的共鳴與共感。質言之,整起事件從已知的事實中,民意對其中是非的認定,認為是關說或關心的何者較多?升鬥小民對政治人物涉入司法的互動且雲淡風清的邏輯,是認同的多或反感的多?進一步來看,是本質上的政治領袖涉入關說、影響案情判決較嚴重也較讓民眾理解?還是因之而起的所謂“特務治國”、“違法監聽”等各有訴求的政治爭議,更能直指大是大非、有感好惡?
而這正構成了目前“九月風暴”的兩股交鋒軸線,也隱然透露出馬英九為何如此決絕、迅疾對王金平丟出撒手鐧的微妙戰略。這可分從國民黨特質與馬英九個人兩者試予解析。就前者,猶記得在陳水扁第二任“總統”後期,家族因身陷貪瀆諸案而民調劇跌,當時扁乃采取引爆統獨爭議等議題以轉移焦點,拉抬聲勢;相對的,國民黨無法以操弄統獨轉移持續性的馬民調低迷困境,但卻能以杜絕司法關說、彰顯社會正義等道德訴求,企圖重振國民黨的執政期待感。當然,此一期待感又必須與馬個人結合才有信服力。
馬英九始終備受無能之譏、軟弱之困,但其老實正派之形象,基本上仍受肯定,若能透過對王金平、柯建銘二人“合作關說”之嚴厲打擊,一者可重回其道德高度,二者可重建其強硬有能之形象。另一方麵,王金平執掌“國會”龍頭多年,雖贏得調和鼎鼐令譽,但相對也有藍綠通吃的爭議,尤其此次關說爭議又涉及朝野兩黨“國會”龍頭私交踰越公事的互動分際,更挑動民意、尤其是藍營選民對“國會”運作不彰的敏感神經,馬對王的大動作切割,頗有一次厘清政黨曖昧氛圍,藉政治道德高度與強硬作風,重新召喚藍營選民歸隊的用意。
事實上,在野黨目前的反應正好呼應了馬陣營的戰略布局,其一是,質疑馬者引前“調查局長”葉盛茂向“總統”報告國際透明組織調查扁家洗錢資料,卻恰好反證馬不同於扁,將此事公諸於眾,引爆社會公評。其二是,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召開記者會隻是從權謀角度猛批馬英九,卻絲毫未提自家“國會”黨鞭柯建銘有無涉及不法關說,如此格局、如此視野,社會觀感高下立判!
馬以霹靂手段行迅雷切割,能否使堂堂“國會”多數黨重振應有聲威,或是導致反聲四起,火上加油,目前猶待觀察;但以道德高度重新呼喚藍營選民歸隊認同,至少已見一搏。
好的領袖,治國不僅要講信念,而且要講技巧。這個“技巧”就包括“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 --- 說白了,政治的話就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人”。
馬英九的小團隊(不是大團隊),信念有餘,技巧不足。所以很多法案都被束之高閣。
當年的國民黨被李登輝瓦解一次,接著被宋楚瑜分裂一次,已經成為“少”數黨。這次再被分割一次,盤數會更小。台灣的土壤是逐漸被“海化”的,外省人越來越少(都海外了),本土越來越多(從簡單的比數上說),這是大趨勢,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就是說,時間不在國民黨這邊。
在這類土壤上,馬英九應該以小博大,巧妙分割,各個擊破,運籌帷幄,而不是把自己一個統帥暴露在敵人的槍炮活力低下。
如果沒有大智慧,沒有一個從上到下的團隊,僅僅靠意氣用事,那隻能置自己於死地,自己死了不怕,而連累的國民黨,使黨難於後生。
和平統一?別做夢了。除非台灣的日子過不下去了,等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