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一方客

收獲了一種恬靜的生活, 像一條波瀾不驚的小河, 流過春夏 流過秋冬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移動計算的時代: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2012-12-02 12:54:58) 下一個

誰都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但人那,就是貪,說起容易做起難。誰不是麵對問題就急馳火燎,急於下手反而越搞越糟。為什麽惠普會連續出現減計:上季度為收購的EDS憋脹108億,這一季度又為收購的Autonomy撇帳88億,究其原因,就是貪婪的惠普領導人,看到這家傳奇的企業在自己手上表現不彰瀕臨絕境,就希望當救星反盤拯救,結果個個操之過急,不擇手段,兩次暴食都給噎住了。這就是典型的欲速則不達,為偷雞(機)結果融了太多的米。我們隻要稍稍回顧那不遠的曆史,就能看到事情發展的端倪。
 

急於轉型而操之過急,結果惠普不得不為領導人的衝動而付出慘痛的代價

2010年Leo Apotheker出任CEO,此時惠普麵對很多問題:受困於各個部門徘徊不前業務低迷,包括電腦、打印機、服務器和網絡各部。他認為惠普以硬件為寄托的大平台正在萎縮,必須強行硬轉軟的大戰略,因此主張休克療法。為此,他錯誤地放棄智能手機的開發、放棄對平板電腦的提升,減緩對雲計算等趨勢的追求。

當時Leo的總看法沒有什麽大錯,但對惠普這樣的巨獸公司,不是靠一下子砍幾個部門就能解決問題的,更不能為了無休止地壓縮成本,就把未來極有大增長希望的研究投入給放棄。這類急功近利的手法,其實,Intel的Paul也犯過 --- 他為了保住主機芯片和CPU主業務,也把未來具大利潤的移動芯片研究開發給賣了。就是說,你的看法不錯,目標正確,但手段過激的話,也是徒勞無益的。

首先,2010年8月,他把
剛發布了6個月的TouchPad平板電腦給絕然放棄,讓多少WINTEL人捶胸頓足;那可是Windows的希望那。那一代不敵APPLE產品,其實又不是他的錯,主要是微軟的開發不力,晚了至少兩年。但多少年來,你惠普吃的就是INTEL+微軟的飯,知道因為Intel多核多路有問題,還不是另選高明走出低穀。這次你不能等待微軟的產品,又不想坐以待斃,所以選擇了徹底放棄。當時的他可以說也是無計可施,但徹底放棄就是對未來的不負責,會成為曆史的罪人。至少,這對聰敏的Leo來講,自我構鑄人生的這麽大汙點,實在有點大可惜。

接著,他開始謀劃出售處於全球第一位的傳統PC業務,結果遭致大銀行大醫院大國防等大客戶的一片恐慌,他們大有舍惠普而去Dell和Lenovo的趨勢。為此美國會還演繹了一場抵製Lenovo進入美國防領域的大秀。惠普董事會毅然決然拒絕了Leo這項自刎舉措。當時,Dell乘大客戶的恐慌心理,全力攻城略地拿下那些新的或惠普到期的合約,賺得手裏流油,大力買下了在雲計算有實力的核心技術,給惠普的業務造成巨大打擊。這是Leo的錯誤思想給惠普造成的巨大而不能彌補的曆史性損失。這也是惠普人不能原諒他,讓他下課的最大原因。

再是,他馬上接著宣布斥資103億,收購英國的軟件公司Autonomy。這就有了上曆史的一幕“會計欺詐”。按甲骨文CEO Larry Ellison的說辭,惠普的高管們實在是喜歡當冤大頭。其實,就是在平板手機受挫、傳統PC又被吞噬的尷尬大勢下,Leo和董事會一片驚慌不知所措,所以就饑不擇食地攤出了他們看到的所有可能,不擇手段地要撈一根稻草。此時的惠普,已經沒了謀略,行使的不是戰略,都僅僅隻是無頭蒼蠅的鬧劇嗡嗡叫而已。至此,Leo玩完了,他的11個月的惠普曆史到頭了,人生的事業也到頭了。

2011年9月,也就是一年前的今天,惠普董事會決定炒掉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冒進家夥。接著任命了Meg Whitman為繼任。她雖說不放棄平板,但也就清了一下庫存再也沒下文;明白宣布不放棄PC,但一年來也沒大起色,一年裏又下降14%。整合Autonomy不彰,其價值還剩惠普當初收購時的15%。可以說,今天的惠普,連續撇去200億的巨額帳麵資產,就是急劇轉型改革鬧劇的應有下場。Leo、Meg以及現任的董事會,你們可以輕易地撇去會計帳,但你們可永遠撇不去自己對曆史的責任帳。

軟件真的就是惠普的極樂世界?

看看Leo那短促而不堪的任期,是人都能為惠普的種種失誤找到注解。加盟惠普前,Leo曾在德國的一家軟件公司SAP長期任職,據說成績不錯。很多與他共過事的SAP員工表示,很讚賞他的才能(據說會五國語言)和幹勁,但執著的方式,形成了他專製的管理風格,時不時就會擾亂董事會的決策,也讓他自己迷失方向。像對Autonomy的看法,它的產品就是幫大企業大組織挖掘電腦網絡中的海量數據,是很有前途,但那時該公司到處在找買家出手,很多投行明星都為它推銷,像Qatalyst Partners的投行家Frank Quattrone就扮演了舞台的幫辦,你Leo就不必以超64%的溢價出標了。可見他的處事多麽一意孤行。

2010年4月,Frank和Autonomy的CEO Mike Lynch首先向甲骨文展開推銷。雖然未披露價格,但CEO Larry Ellison就堅持認為Autonomy的財務狀況不足以支撐60億市值;甲骨文聯席總裁、惠普前CEO Mark Hurd認為,Autonomy的增速太慢;負責並購的主管Doug Kehring甚至質疑Autonomy的利潤率虛高。所以同年9月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甲骨文CEO Larry Ellison直斥:Mike瘋了,要價高得離譜。在競爭對手這般壓價下,Leo酬鑄滿誌,誌在必得,竟出了比60億還高一倍的價格。可見,不是Mike瘋了,是Leo瘋了,是惠普的董事會瘋了。

Leo的背景,使他把Autonomy視為惠普進入軟件世界的通行證。其實,當時Autonomy的業務根本不到惠普總收入的3%。就是說,即使100%整合,也不過養活3%的員工,你說有必要砍左臂傷右臂,如此孤獨一擲?Leo和他的首席戰略技術官Shane Robinson聘請了畢馬威來評估德勤2月份出具的Autonomy審計報告;2011年7月末為期兩天的會議上,就將這一並購計劃提交給董事會;8月,HP CFO Cathie Lesjak認為交易成本過高,表示反對。但其他董事成員支持Leo的選擇。他們一直認為這是HP的前途,是惠普離開地利潤硬件平台的出路,是惠普走向高利潤軟件行業的第一張牌。可曆史就是這樣無情地操弄一意孤行的人。如同中國的大戲捉弄執著的薄西王和一意孤行的溫管家一樣。

再說,軟件行業,真的那麽好賺?SPA小,可以。至少,惠普太大,Autonomy那個平台即使賺錢也太小,根本不足以支撐惠普這個龐然大物。

何況,Autonomy的利潤率被表述大

雖然Autonomy財報顯示,在被惠普收購前的12個月,該公司營業9.31億,營利3.95億,但這裏包含了對軟件Zantaz的年度使用收入,Zantaz網絡程序是幫銀行和律師事務所按有關法規保存流水文件。這類業務一般應按合同期分月/分季計入收入,但Autonomy卻一次性計入了所有收入,從而粉飾了利潤數據。(其實在年度會計結算上,根本沒什麽區別)。

還有,Autonomy的電郵和文檔存儲係統Arcpliance並未普及,但公司依舊通過會計手段誇大了真實利潤率。專門提供法務會計調查服務的CBIZ MHM公司董事Dana Basney說,“在軟件行業,很多公司靠修改收入確認方式,來表明自己高利潤,這一慣用手段在軟件業評估很普遍,也很好用。”

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學院教授Michael Cusumano認為,由於不像實體產品那樣容易計算,導致會計準則很難在軟件行業推行。自1990年以來,有高過半數的軟件上市公司,由於賬目問題而要重新發布財報。有的是因為對銷售額和產品回收科目的分類方式錯誤,有的則是將持續性的技術支持服務收入記入了產品授權收入。他說,“很多時候,會計師事務所並不擅長這類作業。就說是欺詐,也隱藏很好。除了軟件行業的“工業會計”能審計這些問題,一般的全能會計是不擅長這些作業的,即使大的跨國會計行。”

對於Autonomy,惠普是接受後,業務不彰,才懷疑公司有問題。在Autonomy的問題披露後,惠普股價跌至10年新低,令這家在五年間市值蒸發1000億美元的公司雪上加霜。雖說兩任CEO Leo和Meg都對Autonomy的交易過程和審查流程進行了辯護。然而,他們的失職是很明顯的。

雖說,惠普並未安排Meg接受采訪,但她在公司的第四財季電話會議上表示,惠普董事會是依據德勤和畢馬威的審計報告做出決定的。德勤拒絕發表評論。畢馬威則表示,他們僅為這起交易提供了有限的服務,與審計無關。而惠普總法律顧問John Schultz說,“德勤當時顯然沒有發現問題。對我們惠普來說,要我們自己去發現這些問題則非常困難,甚至完全不可能。”

John透露,
Autonomy虛報了2億美元收入,其中包括將PC和鼠標的銷售額也記為軟件收入。Mike則辯稱那些PC和鼠標是和軟件綁在一起銷售的,不僅符合歐洲會計準則,而且,不能因為你惠普有硬件銷售部門,就要人家軟件公司都把捆綁一起的機器和鼠標都分割開來計帳。你們隻是希望通過這一指控來掩蓋你們對Autonomy的經營不善。你們要找替罪羊,我恐怕不會替你們背黑鍋。

並購的敗筆凸現惠普的整合無能

曆史上,惠普的並購出現過太多的敗筆。1)對Palm的收購讓投資者失望至極,一個偉大的掌上鼻祖到了這一代惠普手上,就自宮廢了。2)對webOS操作係統和TouchPad平板電腦的開發,毫無長進,從未對市場帶來過任何驚喜,這樣一個劃時代產品,就這樣隕落了。3)康派克這麽一家本來就業務重複的並購,沒有發揮市場效益,20%都沒有,並購兩年後,並購所帶紅利消失矣盡。4)本來如日中天的EDS到了惠普兩年,已經沒落於IBM的進取和印度IT服務外包企業的大軍中。5)這次Autonomy,不到一年,85%的認定市值不見了。

從這一係列的惠普並購看,這代惠普人的短期行為太重。雖說有長遠的戰略預期,但沒有任何長遠的戰略整合,更沒有一步一步地去實現自己的戰略預期的努力實施。大概就是因為惠普的CEO換得太快的緣故。這也讓我們擔心,Intel開始考慮外來CEO,這個問題是否該慎重考慮:外來人,尤其非行業人,他們能對Intel有長遠的實踐、奉獻、和犧牲精神嗎?惠普的路線圖,不得不擺在Intel董事們的麵前。這可是個普世的警種。

家底再厚,也經不起連續折騰

截至10月31日的財年,惠普的現金流有106億,超過迪士尼、聯邦快遞、麥當勞和Visa。就是說惠普的家底還是很厚實的。所以這些外來的CEO才敢折騰。折騰了兩年,惠普的大狀況沒有絲毫改變,今天Meg所麵臨的問題和兩年前Leo上任時的問題,沒什麽兩樣,戰略挑戰一樣棘手。

如今,HP的對手個個彪悍,強手如雲。一方麵,要在企業市場挑戰手頭現金更豐厚的IBM、甲骨文和思科,還要對付一群中小公司的撕奪;另一方麵,在消費PC市場遭遇Dell、聯想、宏基的多麵夾擊;在手提電腦市場,不僅麵對傳統的對手Dell、聯想、宏基、東芝,還有麵對如日中天的蘋果、新秀華碩、和當今新貴三星。至於在通訊移動計算領域,惠普已經全麵敗北,但目前有了Intel的超薄結構,有了微軟的WIN8,惠普完全有重整旗鼓的大好機會,隻要有信心有決心有通常心,而今邁步從此越,就有望成功。

家底厚,也經不起這麽連續的多次折騰。要是再來一個EDS或Automnomy整合,再來一次減計100億,惠普就會成為5年前的AMD,就真的耗光了玩完了。所以,龐大的惠普還有一線之隔才能到潰敗的地步,還有一線希望去爭取進一步的發展。今後兩年,是惠普的關鍵。不過,去年秋天Mege接替Meg,被業界看為惠普的希望。現在希望變失望,市場沒了定心丸,惠普該怎麽辦?再換CEO,再折騰新概念?顯然,雖說老婆新的好,老換那家財可是會被折騰光的。不是嗎?中國如今能發展,重要的就是大局總體穩定。當然什麽事都有例外,像人家泰康,換老婆換成了駙馬爺,立馬身價翻幾番飛黃發達,羨傲世人。所以惠普的領袖,宜將思痛追新秀,不可沽名學老莊。
 
我們必須說,惠普的領導人目標還是對的,都是想拯救自己手握的這家瀕臨絕境的矽穀傳奇企業。但他們實在都操之過急了,讓惠普為他們的衝動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這啟示我們,中國的改革也不能按普世派的快速療法,也要按兩頭腿走路的老辦法,逐步減弱一慣製,逐步減弱既得利益的壟斷。改革的目的是什麽,不就是要讓民眾富起來嗎。你看惠普的一係列激進改革手段,不僅沒有讓大股東小股民受益,而且還要每股虧損,那你轉型何為?過去十年,中國民眾收入占GDP逐年下降1%,中國十年的董事會把改革本末倒置了。現在必須把他們改錯的再逐步改回來 ----加大蛋糕分配,提高稅收基點,回收不明來源財產,加大打黑反腐。長風破浪會有時。

俱往矣。雄關漫道,滄海橫流。而今邁步,千萬別心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公司的轉型是這樣,國家的改革是這樣,個人的人生發展也是這樣。讓惠普的衝動故事給我們一個警示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solo1 回複 悄悄話 一個是做什麽即具體產品戰略問題,一個是運作問題。很難有一個CEO能同時懂兩個方麵,其實JOBS的很多產品想法是外麵的人告訴他的,如iPad。兩個問題混在一起,就亂套了。Intel,Microsoft都有同樣的問題。
蓬萊擊鼓 回複 悄悄話 HP的手提電腦真糟糕。我用一年後就壞了,最後因為裏麵芯片有問題,免費送我一個新的Compaq手提電腦。我的其他手提電腦,用好幾年都沒問題。
炅龍 回複 悄悄話 標題是“移動計算的時代: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可大篇幅地談惠普的經營,一會兒又扯到執著的薄西王和一意孤行的溫管家,再一會又扯到中國的改革,這都那跟那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