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毅:海歸學者落選院士是因為“不會搞關係”
(2011-12-15 23:29:20)
下一個
饒毅以大膽敢言著稱,海龜前就毫不留情痛斥中國教育、科研領域的弊病。回國後,多次在國內媒體發表文章痛陳頑疾。前年院士不入誓言不再角逐院士。對今年的院士遴選,再次選擇直言不諱,直述海歸學者落選院士是因為“不會搞關係”。他說的對不對,當然對;錯不錯,有點錯。例如,新當選的最年輕的科學院士,就是他們生命科學專業的海龜。
饒毅和施一公是同批“海歸”,分別掌舵北大生命院和清華生命院。在此次院士聘選中,兩人呼聲頗高,卻雙雙铩羽。饒毅在頭輪就被出局,施一公在第二輪落選。為此,饒毅直截了當地指出,這絕非學術原因,而是人際關係問題。
饒毅:我相信絕大部分生物醫學院士不會說施一公的學術水平有問題。施一公要比很多人的水平高一大截,不光對候選的院士,他比很多已當選院士都要高一大截。
饒毅:生物醫學部本年度當選者,與往常一樣,以科研論文為代表性成果。而施一公在國內發表的優秀論文遠多於中國同行的任何科學家,他的落選勢必引起海內外相當多的生物學家質疑,“中國生物醫學部是否以學術為首要標準”。
饒毅:這個時候,把他刷到一邊去,或者延緩他,而把比較差的人放進去,這會讓同行馬上意識到,原來那些東西重要,不是做學術最重要,而是做其它東西最重要。這樣就把做學術的文化氣息搞壞了。
饒毅:落選並非學術原因,而是海歸學者“不會搞關係”。從施一公鳴的落選,我們看到了中國現實中的不良文化。
饒毅:中國不光科學評榮譽,在社會各方麵,都留有一個很強的習慣,經常是在考慮人際間的關係。這是阻礙我們科學、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很多人花過多的時間用於平衡和協調人事網絡,耽誤了做正事。而且,我們還得讓很大一部分應該投入做正事的人、意念和智力,不得不投入到去搞人事關係。這是我們社會的一個很大問題。
饒毅:你們記者要讓人們明白,我為施一公鳴不平的目的,不是為了施一公本身能不能當選院士,而是用這樣的一個例子,來討論中國現實文化對於我們整個科學和社會的發展有多大的阻礙、很不好的那部分。因為長遠來看,這將對院士遴選產生很大的副作用。副作用究竟是什麽?
饒毅:中國文化根本是好的,但是在某些方麵存在問題,甚至很嚴重的問題,這不僅對院士的遴選產生非常不好的副作用,不僅僅是某個人當選不當選,是否公平,而是要想到他對中國科學技術的導向和示範作用。所以不是對院士當選喋喋不休,而是對院士當選反映的現象應該批評。院士對於中國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天大的、了不起的事,因為很多人把做院士作為他奮鬥的東西,那院士怎麽評選就會影響他怎們做事情、怎麽去為人。
饒毅:我們提出來討論、提出來批評,本來就是促進文化的改變。因為文化的改變不是你怎麽做,別人就知道,而是得說出來。現在既然大家都不說,我就做指出皇帝新衣的那個小孩子。做這個事情對我來說,更有意義,對社會的導向意義更大。
他確實有些恃才傲物,但是有才的人不傲,難道庸人來傲嗎?他現在用一己之力攻擊院士體係,難道不是為了以後有一日產生更有效率的人才體製嗎?
很明顯誰先動,誰就是先烈,我覺得大家還是全麵地看待饒毅吧。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in the past 200 hundred years. Between nations, the competition ought to be carried out by your best.
Do you want to tolerate the arrogance of your best people or the tragedy occurred in 12/1937 Nanjing?
饒毅說的有什麽不對?他的觀點難道不是對中國有益的嗎?樓下的要拿DNA結構來講,那新中國60年又搞出了幾個成果?近代300年中國又搞出了什麽成果?
國內的院士也就是矮子裏麵挑高子。大家都矮,有稍微高一點就成院士了。猛地來一個高的,矮子們又驚又愧,於是一起說:丫的比我們還矮。就是這麽回事。
1。今年在中科院公布的314個有效候選人名單中,確有饒毅和施一公名字。
2。關於國籍的問題,公安部給過我們一個函。有兩句話,一是從某年某日起,兩人具有中國國籍;二是相關手續還沒有辦完。中科院學部主席團經過討論後,認定他們擁有中國國籍,因此將兩位列入了有效候選人中。
3。投票過程複雜。通信評審階段郵寄給院士們一個信封,裏麵另附一信封,非實名投票後寄回。此後,院士們再集中投票。當時,施一公所在的學部有70多位院士到場投票。
4。 對於人們質疑投票院士“隔行如隔山”,投票的院士對候選院士不了解,投票沒有權威性。這是對陶片過程不了解。在投票前會安排三位和候選人“同行”(相關專業和研究方向)的院士對其進行調查。評審時,會詳細介紹每個候選人的具體情況。我們進行的是關門討論,討論內容保密,99%的時間都花費在學術問題討論上。如果院士們參加討論的時間不夠,則不能參與投票。
5。中科院對參選院士人不“答辯”。中國工程院選院士,有一個“答辯”的環節,新科院士要到場與投票院士見麵,進行提問和回答。中科院並沒有這道程序。中科院院士選舉實行的是推薦接納製,不是競標。有院士們的詳細舉薦,然後才能成為候選人。
6。過去,院士選舉保密工作做得好。上世紀90年代選舉,候選人本人根本不知道。在國際科學界也基本不會進行‘答辯’。
7。中科院增選院士每兩年舉行一次,每次增選總名額不超過60名。 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被推薦人需要提交當前有效的中國國籍證明,即中國國籍身份證件的複印件。
今年,經過推薦,並經學部主席團審議確認,從有效候選人的314名中,最終產生了51名新院士。
就以先生最拿得出手的CNS文章來說,審稿就兩三人而已,裏麵的貓膩,先生不可能不知。即便您認為您的文章沒有牽涉這些關係網,您能說這些文章一定比發表在“二流”雜誌的文章強嗎。肯定不是,先生難到不知有多少重大發現來自這些“二流”文章。在美國, 又有多少研究科學家要“革命”。 畢竟, 這不是科學研究的根本目的。 這與“院士”選舉不是一樣嗎。
袁隆平先生落選時說“落選是因為水平不夠,需要繼續努力,但努力的目的不是為了當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