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一方客

收獲了一種恬靜的生活, 像一條波瀾不驚的小河, 流過春夏 流過秋冬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個90後的華裔女學生當上了加拿大的國會議員

(2011-05-15 09:32:26) 下一個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會引領更多的華裔青年參選從政

轟動了加拿大朝野大眾的那四位McGill大學的“年輕菜鳥國會議員”是:1990年出生的華裔勞琳·劉,1991年出生的查梅恩·博格;1989年出生的梅蘭妮·弗裏曼 和 馬修·杜比。(還有第五位大學生議員:1991年出生的,謝布魯克大學政治係一年級的學生 皮埃爾·呂克迪索特)

21歲的勞琳·劉,其父母是80年代末由廣州來的大陸移民。勞琳90年出生在加拿大。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法語和廣東話。目前在麥吉爾大學攻讀曆史和文化研究雙學位。她是學校官方電台的主持之一和本科生學生會的活躍分子,還還兼職為當地的《麥吉爾日報》做些文書的工作。

本來liu同學是要幫新民主黨的一員老將助選。但出於對政治的熱情和選區的需要,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到“米勒島河”選區遞交了參選申請表。當然,她根本沒想到自己能獲勝。

選舉當天,她沒有去自己的那個選區投票,而在學校溫習功課,一個同學給她發短信說,你在選區的票數已大幅領先於爭取連任的魁黨候選人。她才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真可能會進入國會。最後揭曉,劉的得票率近50%,最大對手的得票還不到30%。

她自已承認,她這一生僅僅去過該選區一次,就一次,那還是為了遞交參選表格……

獲勝後她接受記者采訪。劉坦承:我並不清楚“米勒島河”選區到底麵臨著哪些問題,也不知道選民的訴求是什麽。當記者問她,你要如何改善當地的公路交通,她回答:“我會去鑽研一些問題,在確定自己的立場前,我會大量谘詢我們區的市民。”

盡管劉是一個典型的沒從政經驗的“菜鳥”,但她笑著說:“我會不斷學習,不斷訪問區內的人,我沒有固定包袱,也沒有利益情結,我相信我能代表當地的大多數選民。”

“我的生活可能因此改變,但總的來說,我真的特別興奮。加強和選民們的聯係,與強大的團隊一起工作,以及從其他黨員身上學到的東西,都讓我興奮不已。”“我們可能很年輕,但並不缺乏參政的技能。”

“當我把當選的消息告訴父母時,母親的第一反應就是:你千萬不要忽視學業呀,要完成學業,那是長遠的。教育對我父母來講,那是最重要的。目前我已經開始跟學校商量怎樣安排我的學業。”

這次大選的一大特點,就是出現了多個二十來歲的國會議員,其中雖然有很多的巧合因素,但這也反映出了加拿大的青年選民求新求變求要折騰的思潮。

這幾天,我周圍很多華裔家長都說,孩子從政也不錯,不僅有近16萬的年薪,孩子一下子也成熟了,不必再為他們的未來操心了。他們可以走和我們完全不同的路,沒必要動不動就談技術,談工程,談貿易,談房地產。當個律師,當個政府雇員、議員、或者為議員打理也不錯。

君不見,現在國內,爭公務員都爭破了頭,難道我們的子女就不該在去爭“公務員”、議員嗎?挺有意思!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看來真的會引領更多的華裔青年走參選從政的路我們可能再也不需要整天拉著脖子到處呼籲“華人要出來投票啊”......

------------------

 加拿大最年輕的議員: 再也不用去當球童掙錢了……

這次選舉,還選出了一位加拿大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眾議員——年僅19歲11個月的新民主黨候選人,皮埃爾·呂克迪索特。皮埃爾出生於1991年5月31日,是魁北克謝布魯克大學政治係一年級的學生,也是大學新民主黨學生社團的創辦人和會長。他說,參選是為讓加拿大的年輕人發出自己的聲音。

皮埃爾說,自己曾在渥太華目睹國會召開的情景,也經常看電視台對議員討論的轉播,因此“懂得遊戲規則”。

皮埃爾實際上對自己最終獲勝並沒十足把握,他原本已經計劃敗選後要利用暑假在高爾夫球場當球童賺錢。如今,國會議員的工作將給皮埃爾帶來每年將近15.8萬加元的薪水,他可以暫時忘掉當球童的工作了。

他的當務之急是買套像模像樣的西裝,裝修自己的選區辦公室,並跟同黨的國會議員去開會。

過去加拿大“最年輕議員”的紀錄由克洛德·安德烈·拉尚斯在1974年創造,當時年僅20歲的拉尚斯贏得了蒙特利爾的一個選區,他的紀錄在36年後被皮埃爾打破。

加拿大法律規定,隻要年滿18歲的人就可以參選公職。國會參議員需要年滿30歲且有一定的房產和財務證明,但眾議員沒有這些要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SINEAD4273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的介紹。 為這個小女孩 驕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