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279)
2007 (150)
2008 (104)
2009 (87)
2011 (165)
2013 (141)
2014 (167)
五年內三次國家大選,實在多了點,至少與和平的加拿大不相稱。每次選舉都要用4個多億的納稅錢,不是說沒錢蓋醫院嗎?這一折騰,又少了一家200床位的全科大醫院。
是誰導致大選,多數看官都在譴責反對黨沒事找事,其實呢?
五年前大選是換屆,不得不為之。兩年前的大選,是少數執政的保守黨哈博有意為之,他看到了增添席位的時機,主動威脅反對黨不合作就解散國會重來,結果如其所望,在308席位中從110席上升到143席,自由黨從108席降到77席,雖說保守黨還是少數政府,不過大大地上了一層樓,跟第一大反對黨的距離拉大 --- 讓自由黨執政的期望變成大大的無望。
這一次大選又是少數執政的保守黨哈博有意為之。君不見他過去幾周就已經在各大媒體上做選前動作---連中文電視上都在招兵買馬招收新移民入黨。哈博學習老毛的農村包圍城市策略很湊效,再加上自由黨高層斷代沒高手,保守黨有大大的機會可望達致多數政府。老謀深算(94年20幾歲就在國會當議員了)的哈博能不好好地利用這個最佳機會炮打現在的國會?他深懂國會的運作,故意在預算案中不談買美國65架F35戰機的事,當反對黨要求交代購買細節時,說預算案是大綱不談細節,遲遲不交代並拒絕向國會托盤,被議長判為“藐視國會”--- 哈珀冒英聯邦曆史上第一次也在所不惜,就是希望你們來大選。如同老毛炮打司令部的第一張大字報,就是要把架空自己的司令部打倒,哈伯炮打國會的舉措,就是要亂了敵人壯大自己,把架空自己的少數國會打倒再來個多數國會。
表麵上看來兩次戰機都牽涉保守黨的總理。第一次是保守黨的總理莫若泥為了30萬的傭金不惜賭自己的名譽;這一次是保守黨的總理哈博為了國會多數席位不惜掩蓋動用300億買65架戰機,每架戰機5個億,比市場價確實高出了一大截。
沒辦法,網已破,5月2日就要大選。雖說各黨派都磨刀霍霍,我看都在為哈伯的算盤墊底。哈博老謀多多,勝算在身,多個十席八席一定沒問題,喜歡執政的他說過:執政黨經曆的最壞日子,也好過在野黨經曆的最好的日子,他那一派天下舍我其誰的派頭躍然臉上紙上媒體上....
---------------|
附:
加拿大聯邦級的主要政黨:
魁人黨(Bloc Quebecois, 由部分追隨前保守黨人布沙的人員於1990年成立,該集團代表魁北克人的利益,主張魁北克獨立。網址為:http://www.blocquebecois.org);
加人行動黨(Canadian Action Party),
基督教遺產黨(Christian Heritage Party),
加拿大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Canada),
加拿大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 of Canada, 前身是“加拿大人聯盟黨”(Canadian Alliance)和“進步保守黨”(Progressive Conservative)於2003年12月合並而成。代表銀行保險業、鐵路運輸業、能源工業壟斷資本和大農場主利益。主張維護英裔加拿大人利益,原宗旨是為西部省份在聯邦政府中爭得更多的政治發言權和經濟利益。網址:http://www.conservative.ca),
加拿大綠黨(Green Party of Canada),
加拿大自由黨(Liberal Party of Canada, 成立於1873年,代表工業、建築業、旅遊、貿易、社會服務集團的利益並兼顧中小企業。網址http://www.liberal.ca),
加拿大自由人黨(Libertarian Party of Canada),
大麻黨(Marijuana Party),
加拿大馬克思-列寧主義黨(Marxist-Leninist Party of Canada),
新民主黨(New Democratic Party, 1961年由“平民合作聯盟”與“加拿大勞工大會”聯合而成),該黨屬社會民主黨性質,代表中下勞動階層利益,主張企業公營,標榜社會主義。網址:http://www.ndp.ca)
國會的議席:
第37屆自由黨執政的國會議席:301席中自由黨占168席、保守黨73席、魁人政團33席,新民主黨14席。9席為獨立議員,4席懸空。
運作了2年半剛被解散的第40屆保守黨執政的國會議席:308席中保守黨143席、自由黨77席、魁人政團47席、新民主黨36席,2席為獨立議員、3席空缺。保守黨想獲得多數政府,必須在保住現有基礎上再獲12席 --- 關鍵在最為爭奪的大多倫多地區。
目前民調:
據民調公司Ipsos-Reid 最近的調查,如果今天大選,43%投哈珀的保守黨,自由黨24%,新民主黨16%,魁人政團10%,綠黨6%。比2周前民調,保守黨增3個百分點,自由黨減3個百分點,新民主黨沒變。
另外,那些當選的傻子議員白癡議員不個個都是NDP的嗎?有哪一個是保守黨的?
俾詩省36區,22個保守黨,9個新民主黨,5個自由黨。反對黨手上的14席,幾乎全在大城市的多族裔區,所以肯定是聯邦保守黨全力搶攻的目標。
從大選開跑以來的曆項民調看,保守黨支持度雖持續領先,不過始終隻在半席邊緣上打轉,因此少數幾個席次的變動,就可影響保守黨能否組成多數政府,或繼續少數執政,或出現其它政黨聯合執政的局麵。中部已是保守黨天下,沒發展空間;近年自由黨與保守黨在安省、魁省兩大票倉得票率互有消長,所以卑省/安省在選舉上影響關鍵。
新民主黨的9席,占該黨全國席次四分之一,可見卑省對新民主黨的戰略重要性。
聯邦自由黨在加西支持度曆來低,上次大選更低至5席,其中若幹選區僅為險勝,所以這會成為保守黨奮戰的重點區。
聯邦保守黨過去的黨領始終不把多數族裔的訴求當回事,始終與大都會的族裔聚居區無緣。這幾年內閣成員康尼在多元文化部長和移民部長任內,積極走訪全國這類選區,與族裔「搏感情」,2008年大選時已初見成效,因此這次大選或會更多斬獲,成為保守黨成為多數政府的關鍵所在。
1921至1925年:
自由黨總理麥肯齊金(Mackenzie King)當選時為屬少數政府,但因議員變節和補選,令他一時多數執政,一時隻屬少數,少數執政時間共23個月。
1925至1926年:
保守黨總理米恩(Arthur Meighen)政府隻維持7個月。
1957至1958年:
保守黨總理迪芬貝克(John Diefenbaker)少數政府,隻維持6個月。重新進行大選後,他以絕大多數勝出。
1962至1963年:
迪芬貝克少數政府隻維持7個多月,便在眾議院被推倒。
1963至1965年:
自由黨總理皮爾遜(Lester Pearson)首個少數政府,維持了28個月。
1965至1968年:
皮爾遜再次以少數當選,執政28個半月,直至杜魯多(Pierre Trudeau)狂熱令自由黨在1968年多數勝出。
1972至1974年:
自由黨總理杜魯多第二屆政府是少數,在新民主黨支持下,僅能維持不足18個月。
1979至1980年:
保守黨總理克拉克(Joe Clark)政府執政6個多月後倒台,他在後來的大選落敗。
2004至2005年:
自由黨因讚助醜聞蒙汙,總理馬田(Paul Martin)僅能少數執政,但16個月後倒台。
2006至2008年:
總理哈珀少數執政31個月,然後宣布新的大選。
2008至2011年:
哈珀再度勝出,組織第二屆少數政府,29個月在眾議院被推翻。
加拿大的選舉製
加拿大的選舉製接近英國,在全部308個下議院議席中,由獲簡單多數席的政黨領頭組閣,其黨領有機會為內閣總理。
過半數議席叫多數政府:154席為半數,獲155席就是多數政府。未過155席叫少數政府。
按英式選舉的慣例:任何一次重大國會議程被否決,執政的一派都可提議解散議會提前大選,要由總督簽署才能生效。總督多為傀儡。象征意義大過實質。因此執政黨往往在民調有利時故意提出苛刻議案促成大選,希望通過大選讓議席過半,達到多數執政的目的。而反對黨同樣會在時機成熟時刻意挑刺找茬,的一否決議案促成大選,以期達到翻盤。
加拿大以往曆屆少數政府,平均壽命隻有不到1年,哈珀兩年多已算“長壽”。被倒閣並不足奇,但“藐視國會”卻是英聯邦曆史上第一次的嚴重指控。
3月27日開選的第一天,哈珀在大多倫多的Brampton對300名支持者(多為亞洲人)開講,他認為贏取哪怕稍微多一些的少數族裔選區,就能幫助保守黨從自由黨手上奪取一些可貴的眾院席位。
例如,2008 Brampton West區,保守黨僅以5%(231張)選票敗給自由黨Andrew Kania。
2006年保守黨上台前,並不注重少數族裔的利益,他們主要的訴求是"傳統加拿大人的價值”就是所謂的”主流族裔價值“,在選舉過程中他們才意識到少數族裔的力量,才開始積極爭取不同文化背景的少數族裔民眾的支持,這樣才有了6/22日的人頭稅道歉,同時也使保守黨在自由黨的堡壘地區多倫多/溫哥華取得長足的進展。
聯邦移民部長Jason Kenney 27日參加哈珀在Brampton的選戰。他寫信給所有的保守黨同仁,要求他們全力支持吸引少數族裔選民的選戰廣告。他在信中說:“我們要在所有的選區打贏選戰,我們代表的是所有加拿大人,我們代表的是所有文化背景的加拿大人。我們要更加努力,因為相比過去任何時候,現時的加拿大更需要一個強大而穩定的政府,而現在,隻有我們保守黨才最有能力組成這樣的政府。”
你看Jason Kenney講的多直接:族裔選票非常非常地重要!他對保守黨“組成多數黨”之重要的囑咐,說白一點就是:不論你個候選人喜歡不喜歡少數族裔,你都得和“黨中央”保持一致:別在選戰廣告上/演講上,得罪少數族裔......
這個講法挺好,完全符合選舉語言,效果一定不錯。
1。”如果“, 曆史的保守黨從來沒有平衡過預算,莫若泥執政時的赤字大家記憶猶新,自由黨的馬丁用六年“還”完了那些赤字平衡了國庫成了英雄,結果才有了後來的他挑戰總理那一出
2。“2015年”,那一年是誰的天下都是個未知數。就畫大餅忽悠吧。典型的選舉語言。
3。“如果”應了哈勃的“300億”的戰機費,憑加國的經濟規模,憑保守黨小農經濟心態,到了2025年也平衡不了預算。
4。“一方高工資另一方低工資的家庭”,幾乎所有的議員家庭都符合這條件,總理哈勃家就是典型這類家庭,給他們提供優惠,這議案一定能通過。對我們這些靠雙工資幹活的家庭毫無意義。
魁北克有75個席: 魁人黨占47席,自由黨14席,保守黨11席,新民主黨1席,獨立人士1席,1席空缺。
開始競選後第三天安省的民調:保守黨38%,自由黨32%,新民主黨20%、綠黨8%。 看來保守黨在自由黨的大本營進展不再錯,能否成多數政府,就看他在安省的運氣了。
BC省的民調:保守黨從46%下降到41%,自由黨上升到34%,新民主黨18%、綠黨7%。 看來保守黨在BC還需要努力,能否守住原來的席位也就看運氣了。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03&postID=28198
下麵是我的跟貼:
現在是西風東漸。保守黨的大本營AB不說,本來是聯邦自由黨天下的BC也逐漸失守。
1)。倒不是BC的多數喜歡保守黨,是因為聯邦自由黨執政期間太注重東部利益,讓西部的白人選民極為失望,隻好揭竿而起選擇了號稱為西部爭利益的保守黨。這是過去兩次聯邦自由黨在這裏慘敗的主因。
2)。這一次西部選民看不到自由黨的靈魂人物,民調還是認為保守黨穩贏。當年馬丁持財長業績好而無視黨內的規則把一大批自由黨的精英年輕派給得罪了,人家都跑到大公司高就去了,自由黨內目前沒人像當年西部加人聯盟人一樣,一定要揭竿而起的動力去獻身自由黨的複興
3)。在BC36席中,保守黨22,NDP9,自由黨隻剩下5席。再加上BC省自由黨跟聯邦自由黨的理念非常的不同,占據霸主地位的BC省自由黨和聯邦保守黨的理念到非常的接近。盡管BC省自由黨人才濟濟,但他們的理念、策略、擁腳卻是聯邦保守黨的。因此在BC參政的聯邦自由黨候選人,都不是BC省自由黨的精英 (注意:聯邦自由黨和BC省自由黨是兩回事)
3)。北溫哥華有可能保守黨失去換成自由黨,溫哥華南區可能保守黨取代自由黨,溫哥華西區應當還是自由黨,其他市區變化不大。保守黨要想在BC省多贏,隻能在郊區的縣市運作。
隨著保守黨的大贏,出生多倫多、發跡於西部的哈勃早就忘了它的最大的使命:是為西部人爭利益。所以,隨著這一次大選的再過去,3年後就是保守黨在西部下坡的開始 .... 除非哈勃能始終告誡自己:他的天下是西部人爭來的.....我不能虧待了西部人。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如是努力工作掙不錯收入的,選保守黨。吃福利或收入底的,選自由黨。國內收入不算。跟美國關係比跟中國關係重要---遠親都不如近鄰。所以美國老幹的事,需要支持。要知道,搞壞的話,加拿大就完了。中國決不會把加拿大當根蔥的。”
他的這個觀點挺有代表性:
紫萸香慢說:“ 對頭。俺吃不上福利,隻好勤奮工作,支持保守黨,少發福利多幹事;也盼望美國經濟複蘇。美國經濟再壞下去,我們的失業率遲早要跟上去。”
Bluewale同學說:“本來我也考慮保守黨或新民主黨, 但如果是少數黨執政,很快我們又要選舉了.留著選舉的錢幹嗎不好. 哈勃對中國人還不錯,我們市在渥太華的議員就經常參加當地華人活動.”
我的看法:"努力工作掙不錯收入的,選保守黨;吃福利或收入底的,選自由黨”大概是他周圍的一部分人,西部多不是這樣!
1。哈勃是地道的白人優越主義者。一開始的“加人聯盟黨”是地道的“原教旨主義”,對少數族裔、外來族裔絕對的排斥。
2。新保守黨成立之後,白人優越主義者仍然占多數。直到兩年前他的觀點才有所改變。至少不表達他的價值觀念。其實他的骨子裏還是一樣的。
3。哈勃是位極強勢的理想政客,對加拿大的傳統價值有一種偏執。這是他能成功的一大要素。
4。哈勃是對美國理念毫不懷疑的人。這一點跟BC省的主流觀點相左。
5。哈勃是個中央集權主義者,保留他的少數比給他多數會對加國更有利。
寫得很精辟、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