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一方客

收獲了一種恬靜的生活, 像一條波瀾不驚的小河, 流過春夏 流過秋冬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溫雅的外交學院院長

(2006-05-02 02:29:30) 下一個
" 總的感覺是美國官員都是學者的, 條理清晰, 思維敏捷, 在有限的時間內講明一二個問題。 王大使和幾位在美國大學教書的中國學者一點不比美國官員差,隻有一位例外。從國內來的學者, 有好幾位講話條理不清, 這和國內學者隻能接觸到有限的資料或者化在分析資料的時間太少有關吧。" ….

無知妄評 是我們這些人的通病。 研究一下我們就會知道, 國內來的學者之一, 吳建民院長可是在美國歐洲任職大使近20年, 2003年剛從法蘭西回國轉任外交學院院長的。他可是如今外交部的大才子, 千萬別一言(眼)瘴目。

不知為不知。 多數老兄可能都喜歡"慷慨激昂"型的外交官。很爽!但多不文雅!!!

在如今的外交部, 沒有比吳建民院長更學者, 更條理, 更軟硬並舉的人了. 一個真正可稱為"儒將"的外交官.

大家可都記得, 吳建民作外交部發言人時(80年代), 溫良風雅,涵養幽默,為時人尊重; 從錢其x的秘書沈x放算起, 不管男的女的, 一直到今日那個發言人....沒一個可跟他的儒風涵養幽默相比...他們不是外交官, 是”喊””叫””冠”...沒一點風趣涵養幽默,出來隻會繃個臉 … 相信你一定有同感…都象木頭人似的, 或喊口號的…

吳建民作過駐聯合國參讚, 又作過駐駐歐洲共同體參讚, 那是軟硬活, 一動手(寫), 二動口 (發言)…他可是手口如一的.

後來他做過中國駐荷蘭特命全權大使,和中國駐聯合國日內瓦處特命全權代表(大使), 後被提為: 中國駐法國特命全權大使, 被法國總統希拉克授予“榮譽勳團大騎士勳章”
過了60歲, 副部長都要退休, 可他卻被平級(微升半級)回國轉任為外交學院院長 (2003年7月至今)、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和 實銜: 中國國際展覽局主席。

你看他這位國內學者所接觸到的資料會有限麽? 或他化在分析資料的時間會太少嗎?

中國選他做外交學院院長, 算是選對了, 外交可能有希望了....希望中國能出一批風度文雅、知識型的外交官 --- 象周恩來, 陳毅, 喬冠華, 葉公陶 ...

學無止境. 一己之見, 僅供參考 !!

---
*1.外交是智慧的較量.要學會在微笑中與敵人建立友誼.--葉公陶.

*2. 多不久前外交學院院長、國際展覽局局長吳建民,提出中國應當擺脫所謂的“弱國心態”。吳建民說,弱國心態的特點,第一是喜歡誇大自己的成就和優點;第二是不喜歡提及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第三則是很介意人家的批評,不能冷靜反思。吳建民指出,“弱國心態”本質是缺乏信心。對於國家來說是“弱國心態”,延伸到個人,則屬於“弱民心態”:虛榮、自卑、嫉妒、逆反,不能正視現實,無法正視自己。中國人要步向“大國強民”,健康心理尚有很長的路要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楊子 回複 悄悄話 寫上劣文, 隻是對中日/中日關係的處理有點感想...
我老覺得, 中國外交部的人都一種風格: "慷慨激昂"宣示主權, 表明立場. 但實際上, 外交就是搞關係, 不是光在聯合國, 學術會議, 談判桌上念念稿字, 宣示一下...而是要搞好人際,國際(國與過)的關係. 那外交才能搞好.
3種CASES, 應有3種人才.
1. 主帥: "慷慨激昂"宣示主權, 表明立場. 多在集會, 聯大, 聲明會上用, 象HITLA, BUSH, ... 這種宣示一下就得了, 真拿他做外交, 一定敗, 至少不是上策. 外交部有一個這類角色就得了. 在美/聯大, 王光亞來做最合適; 別人如果如出一轍, 就會出現現在中日關係這種局麵. 再說, 美/聯大是駐美大使/駐聯大使的地盤, 別人都會低調,....外交部最講這.
2. 和浠泥派. 10個外交官, 應隻有1個"慷慨激昂的. 3,4個和浠泥的, 幽默的, 這些人千萬不能"慷慨激昂".否則失職.
3. 幹具體事的: 就是想盡辦法拉敵人的關係, 好壞都拉. 那10之5, 6都該趕這事.更不能"慷慨激昂"---否則那就更失職了.

看看中日關係, 吳儀已放了重話, 外交部部長講一句硬話就得了. 駐日大使, 亞州司長就該快去和浠泥彌補殘局. 別的外交人員 幹具體事的應該快去想盡辦法找資料, 找人際,....結果呢, 駐日大使, 亞州司長, ... 一律同仇敵愾, 好象都要爭先愛國似的, 個個慷慨激昂..到了沒有外交可周旋的地步,...這是外交的失敗.為什麽會這樣, 1). 我們的外交官幽默太少,都太慷慨激昂,不能化幹戈為玉錦; 2). 我們國人多認為慷慨激昂或"宣示"型才叫抓住點子, 才愛國, 逼的每個外交官都去一個調子, 否則他不愛國似的,沒本事似的. 不同的外交官都做同一腔調的事. 敗筆!
反過來再看中法, 那拉葉艦事件, 夠棘手的. 外交部"慷慨激昂"但駐法/歐洲司卻很低調, 結果逼法表了態,江和HILACK成了朋友. 過去10年中法問題就處的好, 這不是法國通吳的性格使然嗎?
對外交, 我主和為貴; 對國防, 我主強為貴.
johnz002 回複 悄悄話 您談的是吳院長, 但是您的引言中漏了他。 由於技術的進步, 正確的引言應該是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605&postID=357#comments
您沒參加會議, 我參加了。 您談的是吳院長一貫的出眾的表現, 而我談的是我參加的一次會議。 您大概不會否認小概率事件吧! 當聽眾對發言者的反應存在著明顯的反差時, 結論就容易得到。 再說評論本身就是主觀的。 希望我們能成為網友, pen pal.
天蠍蝴蝶夢 回複 悄悄話 頭一次對這個題目感興趣,尤其喜歡葉公陶的那句話,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