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袍老狼

也曾酒醉鞭名馬,從未情薄棄美人。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俺也為詩“強說愁” :)

(2010-04-06 03:42:04) 下一個

“愁”乃人之七情六欲,連幸福的人也會有愁,而古人卻要人莫“強說愁”,為何?要實體味古人的意思,關鍵是“強說”裏的“強”字。“強說”應該是指那種喊口號似地說,如:“大海啊!你真大啊!你他媽的怎麽這麽大啊?”“我愁啊!我真愁啊!... ”無疑,這樣說愁引不起讀者共鳴。古人話從不“強”說,卻讓人自己讀出來。如曹操也在《觀滄海》裏感歎過海之大,他說:“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您看連日月都可以在裏麵溜達一大圈兒,那大海得有多大呢?

還有位詩人,一個“愁”字說得最妙:

《春怨》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
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
不得到遼西。


(打起黃鶯兒 - 傅抱石)

詩題為“春怨”,可字麵上卻見不到一點愁怨痕跡。不但不“強說”愁怨,更不言思念,而讀起來那愁怨卻浮動在字裏行間:平時最愛聽那小鳥的啼鳴,今兒卻非要趕它走。何也?剛眼巴巴地在夢裏快走到遼西了,就要見到那可憎了,卻被它叫醒!如何不趕它走?夜夜愁怨,又值春光,偏都不說,卻單單歸咎到那無辜的小鳥身上。古人用筆之妙,所謂出奇製勝,正是如此。

俺前曾言網絡上讀詩頗“怕”見到“樓愁舟秋”等古詩常見字,因為用得太多了。其實,就算真有愁也不必直說,隻用筆墨盡情地渲染致愁的原因和愁思的後果即可。雲烘染好了,月自然就露出來了。(順便交流一下俺常用的烘雲托月法:把瓶子蓋扣到要月亮出現的位置上,然後潑墨,待墨半幹,拿掉瓶子蓋... 嗬嗬。)

俺最後和一首,勸勸畫裏麵那位女士把世事想開一點兒:

黃鶯飛複來,且教枝上啼。
封侯原是夢,隨他到遼西。

(早先學寫詩詞的一點兒體會,說錯了高手們莫笑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