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徑者,多蠻漢也,文采是趕不上詠詩的秀才的。然其剪徑的幾句口號卻十分生動,口號雲:
此路是我開,(以比興開始,說:“我開了路。” 這裏文法是“啟”。)
此樹是我栽。(“又栽了樹。” 文法是“承”。)
若在此路過,(話題突然一轉說:“閣下要想在這兒過,嘿嘿。” 文法是“轉”。)
留下買路財。(最後說:“不必怕,隻是要交點兒基建費。” 這裏是“合”。)
短短四句口號,起承轉合皆備,一口氣貫通,歪理正說,詼諧幽默。過路人不由想樂,可又樂不出來,因為還有兩句潛台詞,雖沒說出來,卻令人“回味無窮”。那就是:
若無買路財,
留下性命來。
雖然剪徑道具 - 刀的作用不可忽略,但這四句口號遠比“呔!留下銀子滾蛋,否則...” 感染力要強多了。所以,諸多演義小說,在相同的情節裏,都引用上麵的句式,作者和讀者都讀久了才熟視無睹,全忘了此句式為何百用不衰的原因。
有唐伯虎氏,大才子也,頌伍子胥詩曰:
白馬曾騎踏海潮,(將軍英魂不散,每年跨馬指揮錢塘之潮。是“啟”。)
由來吳地說前朝。(每見將軍來,觀潮者誰不論及前朝之事?是“承”。)
眼前多少不平事,(可眼前有這麽多不平事。是“轉”,讀者會跟著問:“卻要如何呢?”)
願與將軍借寶刀。(要如何?要向將軍借取寶刀。這最後是“合”,點出謎底。)
而潛台詞 - 詩的回味處,也是作者沒寫出來的,應該是: “並非借刀來觀賞,而是借神器之威,斫盡人間之不平爾。”
敘述到這兒了,我們再仔細比較一番,竟發現唐大才子運筆的路數跟那上麵那個剪徑者的口號毫無二致啊。不由地佩服起第一個喊這個口號的剪徑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