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鬆–古琴
古琴,古稱琴、瑤琴、七弦琴或別號絲桐、綠猗等,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從漢代起,有文獻記載的琴的創製就有多種說法,如蔡邕《琴操》“伏羲氏作琴,所以禦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桓譚《新論》神農氏“削桐為琴,繩絲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禮記》“舜做五弦之琴,以歌南風”等等。
即使沒有對形式的刻意追求,作為一直以來大雅之音的源本,古琴的造型、部件仍無一不充斥著古意盎然的質樸。古琴由琴體和琴弦構成。琴體由弧形的麵板和平直的底板膠合而成。底板上以整塊木料挖兩個出音孔,大的稱“龍池”,小的叫“鳳沼”,並有固定琴體和纏繞琴弦的“雁足” “鳧掌”等。麵板琴首有穿弦用的“承露”,支撐琴弦的“嶽山”;琴尾嵌有固定琴弦的“龍齦”。琴麵一側沿琴弦方向嵌有用於標示泛音音位的十三個螺鈿或玉石製成的圓點,稱為“徽”。
周魯封的《五知齋琴譜》中記載了多種古琴的斫法和造型,常見的有仲尼式、伏羲式、連珠式、落霞式、月型式等。最初為五弦,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後周文王為悼念兒子伯邑考,增加一弦,又武王伐紂為增加士氣再添一弦,故又稱“文武七弦琴”。
古琴,不僅僅是作為一種樂器而流傳幾千年的,它更是中華民族的德性之魂,空靈、大氣、靜心、悠遠。大部分琴曲均依照中國傳統的“散-慢-中-快-散”結構連綴而成,體裁有操、弄、引、怨、行、散、吟等,以體現渾自天然的意境。崔遵度答範仲淹“清麗而靜,和潤而遠”為琴。上品琴音不能有空泛的腔音回響,要求“既清且實”、“清微淡遠”,從而給人以“體清心遠邈難極”之感。大音希聲,奏者、聽者皆以修身養性為出發點,不追求繁複的指法和特別的曲調,因此才有陶淵明奏無弦琴的典故,並留下“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的詩句。
珠聯千拍碎,刀截一聲終–古箏
古箏,是中國傳統的彈弦樂器,戰國時就在秦地廣為流傳,因此又叫“秦箏”。關於箏的起源,最著名的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因其發音“錚錚”而得名。漢代劉熙《釋名》:“施弦高急,箏箏然也”,故名箏。另一種是講箏源於瑟。二人爭瑟,將瑟一分為二,因此以“爭”的諧音,起名為“箏”。至於爭瑟的人,書中記載各有不同。唐趙磷《因話錄》說是兄弟:“秦人鼓瑟,兄弟爭之,又破為二。箏之名自此始。”宋代《集韻》中說是父子:“秦人薄義,父子爭瑟而分之,因此為名。箏十二弦,蓋破二十五而為之也。”而日本古籍《樂道類集》中說是姐妹:“秦有婉無義者。以一瑟傳二女,二女爭引破,終為二器,故號箏。”
箏是一種多弦多柱的彈撥樂器。古時的箏為十二弦、十三弦或十六弦,現代箏多為二十一弦。箏體為木質扁長方形空盒,略有弧度。琴麵張弦,弦兩端固定,每條弦下各有一弦柱(或稱碼子、雁柱)支撐,靠旋轉箏尾的弦釘調整音調。演奏者需帶玳瑁製成的假指甲撥弦。
相較於古琴的內斂出世,古箏則顯得外放入世,可鮮明強烈的刻畫出各種情緒色彩。或悲涼淒怨,或鏗鏘激越,或淡雅委婉,或華美流暢,無一不可得到完美體現。白居易的詩句中,將箏的各種表現生動細膩的做出了闡述:“慢彈回斷雁,急奏轉飛蓬。霜佩鏘還委,冰泉咽複通。珠聯千拍碎,刀截一聲終。倚麗精神定,矜能意態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