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不開的自行車情結
(2009-03-24 08:36:24)
下一個
生長在北京,自行車一直是理所當然的代步工具。記得我是在小學一年級學會的騎車。那時候最多的是二八和二六的大車,孩子們夠不著車座,都掛在車上蹬,叫“掏腿騎”。而我則借用了姨母二零的小車,車座放到最低,我可以像大人一樣坐在車座上正常地騎車,在小夥伴麵前總是洋洋得意,充滿了優越感。
北京的氣候著實不顧念騎車人,夏天熱而暴曬,冬天凍且大風,春天飛沙走石,隻有秋天風和日麗,可惜短暫。然而,北京的道路平整而寬闊。那時的汽車遠沒有現在這麽多,早起晚歸,路上浩浩蕩蕩的滿是自行車大軍。我從初一開始騎車上學,大約半小時,和兩三個同路的同學,或你追我趕,或嗑牙打屁,不知不覺中就到了學校。
出行就更不用說了,當然是騎車,蹬兩三個小時去郊遊也是常有的事。一路上風景變化自是不用說了,空氣也讓人印象深刻。一會兒是花香草香,一會兒是農家肥臭氣撲鼻。路過這家人正在炒辣椒,路過的那家人居然在煮紅燒肉!套一個現在人愛用的詞,別提多生活了。
印象中騎車從不會覺得累,也不會覺得辛苦。熱嗎?車一騎起來就有風了。冷嗎?運動一下就熱了。刮大風嗎?去程頂風,回來自然就順風了。比起揮汗如雨地擠公車,再在公車上像相片一樣被夾著一動不能動,騎車是一件太享受的事。
到了美國後,就好像和自行車失去了緣分。且不說目的地大都又遠又長,但是那套裝備就很讓人望而卻步。美國的騎車人大多都很“專業”,頂著頭盔,套著緊身衣,蹬著運動鞋,弓腰彎背地騎在賽車上,天黑後還前後閃著小燈,好像運動員。在美國,自行車很難再被稱作代步工具,而應叫做專業運動工具才比較貼切。難怪中國自行車大軍都出不了個把世界冠軍,瞧瞧人家,速度怎樣另說,裝備多麽齊全!
而我,無法想象自己戴著頭盔,撅著屁股騎車的樣子,隻好放棄了多年的習慣,入鄉隨俗地無論遠近都開車。直到去年的一天,等人的時候,晃進了一家自行車店,卻原來,頭盔對成年人來說不是必需的;卻原來,美國也有很可愛的自行車,彩色的車身,雕花的把手;卻原來,我依然可以穿著裙子騎著車,讓風輕輕吹起一頭長發。哈哈,我聽到自己內心的狂笑,二話不說就買了一輛漂亮的沙灘自行車。天藍色的車身,藤筐子。蹬著車買菜,吃飯,看電影。久違了,那份微風撲麵的感覺,久違了,我解不開的自行車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