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內容殘酷,動物愛好者最好勿進,否則心靈遭受創傷後果自負)在人與動物的關係上,我們人類一直比較虛偽,一麵愛貓愛狗勝過親娘老子,聲嘶
力竭地挽救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往皮裘大衣上潑紅漆;一麵口水橫流京京有味地
品嚐各種野味。且不說魚翅燕窩熊掌虎鞭果子狸,雞鴨魚豬牛的屍體也是每餐無此
不歡。為了愛動物吃齋食素的人是有的,我說的是我們大多數俗人。吃肉嗎也就吃
了,隻要自己沒有親手殺生,良心嗎還是安安穩穩地放在胸腔的中間。
寫了這麽一段開場白,實是先為我下麵要寫的幾段故事鋪墊一下,意思是說我是作
了些壞事對動物犯下了些罪行,但你們大家夥兒大魚大肉的天天吃,比我也不過是
五十步笑一百步,咱們各自手下留情吧。
(皮草噩夢 珍妮佛洛佩茲遭動物保護組織痛批)
這個牛蛙牛蛙是種個頭挺大的蛙,原產美國洛山磯以東、北緯30~40地區。在野生狀態下,
牛蛙生存了近3億年,人工養殖牛蛙的曆史不足100年。牛蛙的養殖,幾乎遍及世界
各國,國際市場每年的消費量達30萬□以上,每千克售價在10~50美元之間。
因為他們好飼養,成本低廉加上比較低級些,生物實驗室裏常用來作解剖研究。大
約是牛蛙們上輩子欠了我的,或是下輩子我要輪回為牛蛙的食物也沒準,曾在短短
的兩年裏,我雙手沾滿了牛蛙們的鮮血,殺死過約500隻牛蛙。
我讀B-school時因為學費負擔沉重,就找了份實驗室的工作做補貼,老板研究方向
是兩棲動物神經生理一類的東西,我的任務是麻醉牛蛙,斬其首級,取出大腦,置
於幹冰上速凍並在低溫切片機上切成極薄極薄的切片片,然後染上紅紅綠綠的顏色
以研究性激素對其大腦神經的影響等等。
我這一雙沾滿蛙血的手
當年我這一雙殺蛙如麻的玉手,不僅被這位金發碧眼的女老板豔羨不已,她手下4,
5位研究生也都恨不能竊為己有。
殺死牛蛙,取其首級不是難事,這個老板有個課題需要留蛙們活口。要在蛙們的頭
頂上開一一寸見方的天窗,找到一根細細的視覺神經,輕輕切斷,然後把頭部的腦
殼粘合回去,頭皮也要複原,當然這一切都要在麻醉狀態進行。整個過程雖然聽著
不那麽複雜,可幾位碩士生博士生們做一隻牛蛙就死一隻,連做十幾隻沒一個活口,
可見這神經外科醫生也不是任誰都能當的,這要是真人那不可就歇菜了。
老板與眾瘟生們於是恭請我沾滿蛙血的手,隻見我下刀果斷,切神經穩準,關合牛
蛙腦殼神速,連做了五隻蛙平均五到七分鍾一隻。十幾分鍾過後蛙兒們一個個蘇醒
過來,在眾人一片“唔。。啊。。”聲中,我方知原來擁有這種自己以前並不知道
的天分。
我老板捧起我的雙手,深情地凝望數分鍾,然後對我講:“這是雙神經外科醫生的
手呀,一年值幾百萬呢”。伊從此常常為我入錯了行業而惋惜不已,據伊說我之所
以手藝高超是因為我大腦神經對我手的微小動作控製的準確無誤,而我神經堅強,
不受任何情緒幹擾,加上果斷迅速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流外科醫生必備的素質
當年夜深人靜之時,我也不是沒動過這念頭,NAH,太不切實際了。
暈倒
因為殺牛蛙也讓我對我家官人另眼相看。
要知道砍下牛蛙的腦袋不是件輕鬆的活,蛙們的脊椎倍兒硬,實驗室裏的手術刀在
我殺了約一百來的蛙頭後就鈍掉了。我繼續辛苦地殺,以至把手指磨的皮破血流,
老公看了不免心疼,建議我一定找件鋒利趁手的工具。實驗室外有架裁紙刀,我拉
了進來。手起刀落,一刀一個牛蛙頭,端是斬的得心應手。老公興衝衝地來找我LUNCH,
正好看到我“嗑吃!”一下,利落地鍘下一個腦袋,得意地舉起那新鮮的蛙頭告訴
他新的殺蛙工具很好用,幾滴蛙血滴滴噠噠地留下來,老公的小臉一下子變的蒼白,
小腿開始抖動 起來,說“這這。。也太殘酷了吧,你你。。幫我搬個凳子,我我。。
得坐一會兒”
結果發現老公比我心慈手軟,嬌嫩的不得了。他還暈血,不過經過我多年的訓練,
他現在不什麽血都暈,隻暈自己的、我的和兒子的血了,嗬嗬。。。
無名我怎麽沒聽說這裏有吃牛蛙的
Btw, why this one not put in zoulang?
驚蟄以來,幾場天轟地動的大雷雨當頂砸下,沙田一帶,嫩綠稚青養眼的草木,到處都是水汪汪的,真有江湖滿地的意思。就在這一片淋漓酣飽之中,蛙聲遍地喧起,來勢可驚。雨下聽新蛙,阡陌呼應著阡陌,好像四野的水田,一夜之間蠢台都活了過來。這是一種比寂靜更蠻荒的寂靜。群蛙噪夜,可以當作一串串彼此引爆的地雷,不,水雷,當然沒有天雷那麽響亮,隻能算天雷過後,滿地隱隱的回聲罷了。
不知怎地,從小對蛙鳴便有好感。現在反省起來,這種好感之中,不但含有鄉土的親切感,還隱隱藏著自然的神秘感,於是一端近乎水草,另一端卻通於玄想和排境了。孔稚矽庭草不翦,中有蛙鳴。王晏聞之曰:“此殊聒人”,稚矽答曰: “我聽鼓吹殆不及此。”所謂鼓吹,是指鼓鉦簫笳之樂,足見孔稚珪認為人籟終不及天籟,真是蛙的知己。
沙田在南中國最南端的一角小半島上,亞熱帶的氣候,正是清明過了,穀雨方首。每到夜裏,穀底亂蛙齊噪,那一片野籟襲人而來,可以想見在水滸草間,無數墨綠而黏滑的鄉土歌手,正搖其長舌,鼓其白腹,閣閣而歌。那歌聲此起彼落,一遞一接,可說是一場“接力唱”。那充沛富足的中氣,就像從春回夏凱的暖土裏傳來,生機勃勃,比黑人的靈歌更肥沃更深沉。夜蛙四起,我坐其中,聽初夏的元氣從大自然丹田的深處叱吒呼喝,漫野而來。正如韓愈所說:“天之於時也亦然,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冥冥之中,惟其實是夏的發言人,隻可惜大家太忙了,無暇細聽。當然,天籟裏隱藏的天機,玄乎其立,也不是完全聽得懂的。有時碰巧夜深人靜,獨自盤腿閉目,行瑜珈吐納之術,一時血脈暢通,心境豁然,蛙聲盈耳,渾然忘機,竟似戶外鼓腹鼓噪者為我,戶內鼓腹吐納者為蛙,人蛙相契,與夏夜合為一體了。
但是有一種蛙卻令我難以渾然忘機,那便是蛙中之牛,所謂牛蛙。大約在五年前的夏天,久旱無雨,一連幾夜聽到它深沉而遲緩的低哞,不識其為何物,隻有暗自納罕。不久,我存也注意到了。晚飯後我們在屋後的坡上散步,山影幢幢,星光幽詭之中,其聲悶悶然,鬱鬱然,單調而遲滯地從穀底傳來,一哼一頓,在山間低震而隱隱有回聲,像巨人病中的呻吟。兩人停下步來,駭怪了一會,猜想那不是穀底的牛叫,就是樟樹灘村裏那戶人家在推磨。但那家的牛會這麽一疊連聲地眸之不休,那家的人會這麽勤奮,走馬燈似地推磨不停,又教我們好生不解。後來睡到床上,萬籟寂寞,天地之間隻有那謎樣的魔樣的怪聲時起時歇,來枕邊祟人。有時那聲音一呼一應,節拍緊湊,又像是有兩條牛在對吟,益增疑懼。
這麽過了幾夜,其聲忽歇,天地清靜。日子一久,也就把這事給忘了:牛魔王也好,鬼推磨也好,隨它去吧,隻要我一枕酣然,不知東方之既白。直到有一晚,其聲無緣無故,忽焉又起。我們照例散步上山,一路狐疑不解,但其聲遠在穀底,我們無法求證,也莫可奈何。就在這時,迎麵來了光生伉儷,四人停下來聊天。提起怪聲,我不免征詢他們的意見,不料光生立刻答道:
“那是牛蛙。”
“什麽?是牛蛙?”我們大吃一驚。
“對呀,就在樓下的陰溝裏。”
“這麽近!怪不得——”
“吵死人了,”輪到光生的太太開口,“整夜在我們樓下吼叫,真受不了。有一次我們燒了兩大鍋開水,端到陰溝的鐵格子蓋上,兜頭兜腦澆了下去——”
“後來呢?”我存緊張地追問。
“就沒有聲音了。”
“真是——好肉麻。”
說到這裏,四個人都笑了。但是在哞哞的牛蛙聲中回到家裏,我的內心卻不輕鬆。模糊的猜疑一下子揭曉,變成明確的威脅——遠慮原來竟是近憂!就在樓下的陰溝裏!怪不得那麽震人耳鼓,擾人心神!那笨重而魯鈍的次男低音,有了新的意義。幾星期來遊移不定的想象,忽然有了依附的對象。原來是牛蛙,怪不得聲蠻如牛。《伊索寓言》有一則說蛙鼓足了氣,要跟牛比大;使我想起,牛蛙的體格雖不如牛,氣魄卻不多讓,那麽有限的肺活量,怎能蘊含那麽超人,不,“超蛙”的音量。如果它真的體大如牛,那麽一匹長舌巨瞳的墨綠色兩棲妖獸,伏地一吼,哮聲之深邃沉洪,不知該怎樣加倍駭人。我立刻去翻詞典,詞典說牛蛙又名喧蛙,雌蛙體長二十厘米,雄蛙十八厘米,為世上最大之蛙,又說其鼓膜之大,為眼徑四分之三。喧蛙之名果不虛傳,也難怪聽了聒耳驚心,令人蠢蠢不安。
知道了那是什麽之後,側耳再聽,果然遠在天邊,近在跟前,覺得那陰鬱的低調,鍥而不舍,久而不衰,在你的耳神經上像一把包了皮的鈍鋸子拉來拉去,真是不留傷痕的暗刑。那哮聲在小怪物的丹田裏發動,在它體內已著魔似地共鳴一次,到了它蹲伏的陰溝之中,變本加厲,又再共鳴一次,愈顯得誇大嚇人。為它取一個綽號,叫“陰溝裏的地雷”,誰日不宜?不用多說,那一夜我翻來覆去,到後半夜才含糊人夢。
擾攘數夜之後,其聲息又止息。未幾夏殘秋至,牛蛙的威脅也就淡忘了。到了第二年初夏,第一聲牛蛙發難,這一次,再無猜謎的餘地。我存和我相對苦笑,兩人互慰了一陣,準備用民主元首容忍言論自由的胸襟,來接受這逆耳之聲。不過是幾隻小牛蛙在彼此唱和罷了,有什麽好大驚小怪?這麽一想,雖未全然心安,卻似乎已經理得了。於是一任“陰溝裏的地雷”一吼一答,互相引爆,隻當沒有聽見。但此情恰如李清照所言,“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自命不在乎了幾天之後,那魯鈍而遲滯的單調苦吟,像一把毛哈哈的刷子一下又一下地曳過心頭,更深人靜的那一點清趣,全給毀了。
終於有一天晚上,容忍到了極限,光生伉儷燒水伏魔的一幕幕地兜上心來。我去廚房裏找來一大筒滴滴涕,又用手帕把嘴鼻蒙起,在頸背上打一個結,便衝下樓去。草地盡頭,在幾株幼楓之下,是一條長而曲折的排水陰溝,每隔丈許,便有兩個長方形的鐵格子溝益。我沿溝巡了一圈,發現那鬱悶困頓的呻吟,經過長溝的反激,就近聽來,益發空洞而富回聲,此呼彼應,竟然有好幾處。較遠的幾處一時也顧不了,但近樓的一處鐵格子蓋下,鬱歎悶哼的哞聲,對我臥房的西窗最具威脅。我跪在草地上,聽了一會,拾來一截長近三尺的枯鬆枝,伸進溝去搗了幾下。哞聲戛然而止。但蓋孔太小,枯枝太彎,溝又太深,我知道“頑敵”隻是一時息鼓,並未受創,隻要我一轉背,這潛伏的危機又會再起。我驀地轉過身去,待取背後的滴滴涕筒,忽見人影一閃。
“吉米,”原來是三樓張家的幺弟。
“餘伯伯,你在做什麽?”吉米見我半個臉蒙住,也微吃了一驚。
“趕牛蛙。這些東西吵死人、”
“牛蛙?什麽是牛蛙?”
“牛蛙就是——特別大的青蛙。如果你是青蛙,我就是牛蛙。”
“老師說,青蛙吃害蟲,對人類有益處。”
“可是它太吵人,就成了害蟲,所以——”說到這裏,我忽然覺得自己毫無理由,便拿起滴滴涕筒,對吉米說:
“站開些,我要噴了!”
說著便猛按筒頂的活塞,像納粹的獄卒一樣,向溝中之囚施放毒氣。一時白煙飛騰,隔著手帕,仍微微嗅到嗆人的瓦斯臭味。吉米在一旁咳起嗽來。幾番掃射之後,滴滴涕筒輕了,想溝中毒氣彌漫,“敵陣”必已摧毀無餘。聽了一會,更無聲息,便牽了吉米的手回到屋裏。
果然肅靜了。隻有遠處的幾隻還在隱隱地呻吟,近處的這隻完全緘默了,今晚可以高枕無憂。也許它已經中毒,正在垂死掙紮,本已扭曲的四肢更加扭曲。威脅一下子解除,我忽然感到勝利者的空虛和疲勞。為了耳根清靜,就值得犧牲一條性命嗎?帶著淡淡的內疚,我矇矓地睡去。
第二天夜裏,河清海晏,除了近處的蟲吟細細,遠村的犬吠荒荒,天地闃然無聲。寂寞,是最耐聽的音樂。它是聽覺的休戰狀態,輕柔的靜謐俯下身來,攏慰受傷的耳朵。我欣然攤開東坡的詩集,從容地詠味起來。正在這時,心頭忽然像給毛刷子刷了一下,那哞聲又開始了。那冥頑不靈的苦吟低歎,像一群不死不活的病牛,又開始它那天長地久無意無識的喧鬧。我絕望地闔上詩集。還隻當是休戰呢,這不是車輪鏖戰,存心鬥我嗎?我衝下樓去,沿著那叵測的陰溝偵察了一周。至少有七八隻之多,聽上去,那中氣之足,打一場消耗戰絕無問題。它們隻要一貫其愚蠢,輪番地哼哼又哈哈,就可以迫待勞,毀掉我一個晚上。
我衝回樓上,惡向膽邊生。十分鍾後,我提了滿滿一桶肥皂粉衝泡的水,氣喘咻咻地重返陣地。近處的鐵格子蓋下,昨夜以為肅清了的,此刻吼得分外有勁,像在嘲弄我早熟的樂觀。是原來的那隻秋毫無損呢,還是別處的溝裏又撲來了一隻?帶著受了騙的惱羞成怒,我把一整桶毒液兜頭直淋了下去。溝底濺起了回聲,那怪物魘囈了兩聲,又裝聾作啞起來。我又回到樓上,提來又一桶酵得白沫四起的肥皂粉水,向一蓋一蓋的空格灌了下去。一不做,二不休,又取來滴滴涕,向所有的洞口逐一噴射過去。
這麽折騰了一個多鍾頭,我倒是累了。睡到床上,還未安枕,那單調而有惡意的哼哈又起,一呼群應,簡直是全麵反擊。我相信那支地下遊擊隊已經不朽,什麽武器都不會見效了。
第三年的夏天,之藩從美國來香港教書,成為我沙田山居的近鄰,山間的風起雲湧,鳥囀蟲吟,日夕與共。起初他不開車,峰回路轉的閑步之趣,得以從容領略。不過之藩之為人,凡事隻問大要,不究細節,想他散步時對於周圍發生的一切,也隻是得其神髓而遺其形跡,不甚留心。一天晚上,跟我存在他陽台上看海,有異聲起自下方,我存轉身去問之藩:
“你聽,那是什麽聲音?”
“哪有什麽聲音?”之藩訝然。
“你聽嘛,”我存說。
之藩側耳聽了一會,微笑道:
“那不是牛叫嗎?”
我存和我對望了一眼,我們笑了起來。
“那不是牛,是牛蛙,”她說。
“什麽?是牛蛙。”之想吃了一驚,在群蛙聲中愣了一陣,然後恍然大悟,孩子似地爆笑起來。
“真受不了,”他邊笑邊說,“世界上沒有比這更單調的聲音!牛蛙!”他想想還覺得好笑。群蛙似有所聞,又哞哞數聲相應。
“這種悶沉沉的苦哼,一點幽默感都沒有,”我存說,“可是你聽了卻又可笑。”
“不笑又怎麽辦?”我說,“難道跟它對呼嗎?其實這是苦笑,莫可奈何罷了。就像家裏來了一個頑童,除了對他苦笑,還有什麽辦法。”
第二天在樓下碰見之藩,他形容憔悴,大嚷道:
“你們不告訴我還好,一知道了,反而留心去聽!那聲音的單調無趣,真受不了!一夜都沒睡好!”
“抱歉抱歉,天機不該泄漏的。”我說,“有一次一位朋友看偵探小說正起勁,我一句話便把結局點破。害得他看又不是,不看又不是,氣得要揍我。”
“過兩天我太太從台北來,可不能跟她說,”之藩再三叮嚀,“她常會鬧失眠。”
看來牛蛙之害,有了接班人了。
煩惱因分擔而減輕。比起新來的受難者,我們受之已久,久而能安,簡直有幾分優越感了。
第四年的夏天,隔壁搬來了新鄰居。等他們安頓了之後,我們過去作睦鄰的初訪。主客坐定,茶已再斟,話題幾次翻新,終於告一段落。岑寂之中,那太太說:
“這一帶真靜。”
我們含笑頷首,表示同意。忽然哞哞幾聲,從陽台外傳了上來。
那丈夫注意到了,問道:“那是什麽?”
“你說什麽?”我反問他。
“外麵那聲音。”那丈夫說。
“哦,那是牛——”我說到一半,忽然頓住,因為我存在看著我,眼中含著警告。她接口道:
“那是牛叫。山穀底下的村莊上,有好幾頭牛。”
“我就愛這種田園風味。”那太太說。
那一晚我們聽見的不是群蛙,而是枕間彼此格格的笑聲。
一九八○年五月